鄒曉珍
摘 要:高中語文的教學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將人的個性進行弘揚。所以,在進行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將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意識進行加強,是新課改內(nèi)在的要求。對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合理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的實際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
關(guān)鍵詞:高中語文;培養(yǎng);學生;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的概念比較復雜,它是一個極具內(nèi)涵的完整體系,主要包括創(chuàng)造性、自主性和能動性三個方面。創(chuàng)造性主要是指人在創(chuàng)新思想指導下更加高層次的活動,比較強調(diào)人的主體性,是主體性意識的最高狀態(tài);自主性在學習過程中主要是要求學生做自己的主人,學會支配并形式自己的權(quán)利。在當前素質(zhì)教育的要求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無法滿足時代的發(fā)展,必須要更新教育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因此作為一名教育者,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意識,使學生形成獨立的人格對于學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為此,我從以下三個方面去分析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
一、營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
傳統(tǒng)高中語文教學由于教師在教學中擁有絕對權(quán)威以及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使課堂的教學顯得嚴肅、拘謹,不僅使教師和學生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也造成了學生在壓抑的教學氛圍下無法有效地開展自主學習。因而在當前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一方面教師借用多種教學工具和方法提高高中語文學習的趣味性,讓興趣促使學生學習語文。在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要求設(shè)置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設(shè)定跌宕起伏的懸念,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上。例如:教師在講授《林黛玉進賈府》時,根據(jù)課文合理設(shè)問引導學生思考,同時利用多媒體技術(shù)將課文內(nèi)容直觀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將比較生澀的語言文字形象化,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的鼓勵和鞭策對學生的學習有著重大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善于激勵學生。由于高中時期是學生成長和心理塑造的關(guān)鍵階段,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學生的心理成長有著很大的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挖掘每一個學生的優(yōu)點,并對這些優(yōu)點進行鼓勵,不僅可以增加學生學習語文的信心,也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身不足并進行改進,從而達到學生學習語文的良性循環(huán)。
二、采用科學的培養(yǎng)方式,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對于教師而言,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方式更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高中階段學生的科目多,且面對巨大的升學壓力,學習的知識點多且復雜。再加上學生接觸的人越來越多,相處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因而高中階段的學生更需要心理上的關(guān)注。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地與學生交流,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同時,還應該培養(yǎng)學生獨立的習慣。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通過學習學生能夠不斷完善自我,在困難和挫折中越戰(zhàn)越勇,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另外,教師在學生學習過程中要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學習,針對學生的差異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逐漸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從而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比如說在教學《咬文嚼字》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在說明修改效果時,作者還聯(lián)想了哪些作品?郭沫若改得不好,又給我們什么啟示?等等,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教師再引導學生學習,解決教師給學生提出的重點問題。在課堂上,通過讓學生進行分組合作討論,學生意識到自身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不斷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
三、提倡成功教育理念,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意識
每個學生都渴望獲得成功,并且希望被人重視。在教學中教師就是那個可以給學生提供很多機會的人,并且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幫助學生逐漸走向成熟。在教學活動中,要重視教師與學生都平等地參與到課堂討論中,同時教師可以以合作伙伴或者朋友的身份激勵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從而深入理解并且形成自己的意見,最后將自己獨特的想法分享給其他的同學。比如說在教學《一滴眼淚換一滴水》這篇文章時,文章中作者用夸張對比的手法刻畫伽西莫多的外表,是否僅僅為了引人厭惡?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開始獨立思考,并且形成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學就舉手回答:“作者是用‘形顯示‘神,美丑對照,其實是用丑陋的外表去反映其美好善良的品質(zhì)。”在教師的鼓勵下,其他同學也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這樣一來,課堂上就變成了學生發(fā)言的課堂。如此一來,學生在課堂上敢于發(fā)言,成功的機會也逐漸增多,自然而然地就培養(yǎng)了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四、利用多元化評價體系
對于學生的表現(xiàn),教師應該進行反饋和評價,有利于學生將自己學習中的問題進行發(fā)現(xiàn),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提升。但是,在進行高中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將考試成績進行過度地重視,對于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卻忽視了,會導致教學評價一元化,對學生不能合理地進行評價。所以,在高中的語文課堂中,教師可以及時地進行教學評價,尤其是學生在表達觀點時的表現(xiàn),教師及時的教學評價來對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有效地培養(yǎng)。例如,學習《祝福》時,分析“害死祥林嫂兇手是誰?”學生的觀點會不同,教師在將學生的觀點聽完時,就應該進行及時地評價。但是,評價不單純是錯或?qū)?,而是將學生全面的思考進行有效地引導,并將一些犀利而新穎的觀點進行表揚,將學生主體意識和自信心進行有效地提升。
綜上所述,隨著教學改革發(fā)展的不斷深化,怎樣將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有效地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教育工作者考慮的重要問題。高中語文教學因為自主性比較強,教師應該對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進行加強,使學生自我理解的思考能力得以有效地提升。在進行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主體性意識進行培養(yǎng)非常重要。但是,從當前來看,高中的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還有一些不足之處。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活動中,語文教師要注意將正確的教學途徑找到,把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將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地激發(fā)起來,學生的主體性意識進行科學性地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蘇會儉.淺談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J].新課程學習(學術(shù)教育),2010,(09).
[2]石曉婷.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J].西部皮革,2016,38(16):267.
[3]茅利平.淺析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意識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7,3(12):179
[4]李澤賢.淺談高中語文教學中學生主體性的培養(yǎng)[J].新校園,2016,(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