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秋多
摘? 要:2017版《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四個方面。其中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學習的重點。為將思維品質融入到閱讀教學,筆者嘗試借力教材Module7 Unit2 Robots reading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文本分析中滲透思維品質,以讀促寫,最后以讀后續(xù)寫輸出。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深刻性、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從而促進英語讀寫教學。
關鍵詞:思維品質;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思維品質是指思維在邏輯性、深刻性、獨創(chuàng)性、靈活性與批判性、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所表現(xiàn)的能力和水平。思維品質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作用,它有助于提升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王薔指出:“英語學習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過程學生在表達語言的實踐活動中,通過感知、預測、獲取、分析、概括、比較、評價、創(chuàng)新等思維活動,建構結構化知識,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發(fā)展思維品質,形成文化理解,學會學習,塑造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英語學科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落實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鑒于以上重要性,筆者開啟了Module7 Unit2 Robots reading “Satisfaction? Guaranteed” 公開課的探索,致力于在教學的不同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思維深刻性、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等方面,由表及里,由淺入深地從整體上循序漸進式地帶領學生完成讀后續(xù)寫第一部分----Read for plot。
一 教學過程
1.影視導入--喚起思維
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堂開門見山式的導入教學讓學生很難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也會讓學生感覺這樣的學習過程是枯燥乏味。在開展文本閱讀活動前,筆者與學生分享最近觀賞的一部關于機器人的影片,影片內容與文本內容有相似之處。筆者截取了其中的3分鐘片段與學生一起分享并讓學生回答問題“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the man and the robot ? ”影片欣賞導入不僅見效快、用時短,而且還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英語閱讀篇章的興趣,進行思維的喚起。實踐證明,通過影視導入使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濃厚,學生愿意并且能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課堂氣氛活躍。
2. 細節(jié)理解—深刻歸納思維
(1)文本理解檢查
筆者授課對象是普通高中高三年級學生。為掃清詞義障礙,筆者嘗試提前將閱讀材料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預習閱讀文本內容并嘗試在上課時通過讓學生用一句話概括文章大意,以及完成人物關系圖以此檢驗學生對文本的理解、并且加深對文章的認知,達到培養(yǎng)學生思維深刻性的目的。學生完成人物關系圖后,再進行文本段落大意的匹配。此任務的目的是讓學生關注主旨大意,考察學生對文本的整體理解和把握主要信息的能力。通過完成這項任務,學生對整體文章的框架,會有更清晰的認識。
(2)文本細節(jié)歸納
該環(huán)節(jié)要求學生完成文本細節(jié)信息并關注女主人公情感變化。首先,筆者先將文本第二自然段分離出來,跟學生一起進行分析。通過提問,把學生注意力聚焦于女主人公Claire 的情緒變化,激發(fā)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讓學生對第二自然段進行有深度和廣度的思考,引導學生透過現(xiàn)象抓住本質。Q1:Before seeing Tony,whats Claires attitude? Q2:How did Claire feel about Tony after seeing him? 提出以上兩個問題,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完文本后,通過比較,發(fā)現(xiàn)女主人公看到機器人Tony的先后情緒變化,并發(fā)表看法。學生在文本中找出答案后,再讓學生填表格來清晰明了的獲取女主人公接下來一系列的情感變化。
3.文本梳理 ---靈活整合思維
(1)寫作技巧??? 在閱讀教學中,適當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從而在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寫作能力也得到相應的提高。因而學生完成以上表格后,筆者引導學生再次觀察上面的細節(jié)信息,總結概括出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表達女主人公Claire的情感變化。這里我們可以將以上的細節(jié)概括成三類,分別是心理活動、行為動作以及外貌描寫。最后分享給學生一條寫作建議。建議如下Tip:Description of mental activities,behavior and appearance can also be applied to show feelings. 通過對表格的概括分析,教師引導學生靈活的將所學知識遷移到讀后續(xù)寫的作業(yè)中,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4. 總結作業(yè)--創(chuàng)造性思維
(1)文本回顧
本節(jié)課最后通過總結貫穿全文的情感基線,讓學生重新回顧Claire的情感變化。以此為讀后續(xù)寫作業(yè)奠定基石。
(2)課后作業(yè)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最重要的一個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提升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此,筆者通過課后作業(yè)來激發(fā)學生的這種思維。在布置作業(yè)前,筆者讓學生討論以下兩個問題。①How will Claire feel if Tony was driven back to the company ?②What will happen between Tony and Claire if Tony returned ? 通過討論允許學生發(fā)散思維,學生可以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其中學生思維的創(chuàng)造性被調動起來。最后教師給學生布置了讀后續(xù)寫作業(yè)。
Para.1 The next morning,Tony was sent back to the compan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a.2 Two months later,Tony arrived at Claires house agai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劃線詞:absent;felt alarmed;offered sympathy;accompany;surprised;At that moment;window;envied;was very pleased with;protected
二. 課后反思
筆者對本節(jié)課達成培養(yǎng)學生思維品質的深刻性、靈活性與創(chuàng)造性相對滿意。雖然學生基礎薄弱,但是在學生自身的努力以及筆者的引導下,最終成功的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任務。學生課堂上表現(xiàn)的也比較積極認真。因此,在平時的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全面的理解與探討之外,還應該對文章內容進行提問,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理解性與細節(jié)性問題,還要讓學生處理分析性、應用性和綜合性問題(冀小婷 2016:50)為此,筆者要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精心準備每一堂閱讀課,并將思維品質結合到日常英語教學中。希望在學生與筆者的共同努力下,能夠收獲六月份的累累碩果。
參考文獻
[1]? 冀小婷. 2016.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現(xiàn)途徑【J】天津師范大學報(基礎教育版),(3):48-51
[2]? 王薔.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yǎng)———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zhàn)[J].英語教師,(1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