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昭
摘要: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工程的快速發(fā)展,建筑業(yè)也得到快速全面的發(fā)展。各種建筑技術日益涌現(xiàn)和完善。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對確保工程施工的質(zhì)量和安全意義重大。在工程建設中,只有不斷改進和完善高支模施工技術,相關人員努力提高專業(yè)技能和綜合素質(zhì),嚴格按照方案及規(guī)范標準作業(yè)施工,才能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保障作用,從而確保工程施工的有序開展和順利實施。
關鍵詞:高支模施工;房屋土建工程;應用
高支模施工技術是建筑施工中最常見的土木工程項目。然而,在工程的實際施工中,高模板施工技術對整體工程質(zhì)量和工作效率起著重要作用。然而,目前高支模技術的發(fā)展和現(xiàn)有的應用效果并不令人滿意。與此同時,仍有許多問題無法有效解決。因此,應重視高支模施工技術的應用。在保證建筑工程高模板施工效率和質(zhì)量的同時,應更加全面、細致地發(fā)展高模板技術。提高施工技術水平和人員素質(zhì),加強施工管理,為提高高支模施工技術水平奠定基礎。在此基礎上,推進中國建筑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目標。
1 高支模施工技術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術一般是指支模高度大于或等于8m 時的模板及支撐結構的搭支施工技術。相關文件規(guī)定:高大模板支撐系統(tǒng)是指建設工程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搭設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于15kN/m2,或集中線荷載大于20kN/m 的模板支撐系統(tǒng)。高支模工程施工屬高空作業(yè),是工程項目中應予充分重視的風險點,在施工中應配置專業(yè)人員來進行監(jiān)管,且需通過在工程中的合理規(guī)范應用,來確保工程施工的安全順利進行。
2 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技術
2.1 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
制定高支模施工方案時,應首先選擇梁線的具體位置。選擇中心位置后,應定義水平操作線。建造高層建筑時,應使用鋼管加固和建造低層建筑。然后安裝所有級別和周圍的板。板下應設計科學合理的支撐板,確保整個建筑板的安全穩(wěn)定。在構建組件的過程中,所有模板應使用高韌性材料連接。高支模施工完成后,應在建筑物的高度澆筑混凝土。滿足要求后,拆除高支模結構并回收利用。
2.2 嚴格管理高支模施工現(xiàn)場
在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施工過程中的每一項細節(jié)工作和問題都應認真操作、詳細分析并及時解決。編制施工計劃和設計圖紙時,應仔細標注每種小材料的長度和內(nèi)徑等參數(shù),并對每種模板的面積和韌性進行科學詳細的設計,為施工方在早期階段編制準確、精細的采購計劃提供前提條件;在施工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對施工細節(jié)和材料質(zhì)量進行嚴格的監(jiān)控和檢查。不管發(fā)生什么,施工過程中不放過任何小缺陷,保證整個工程的順利進行。
2.3 立桿支設立桿
底部宜設置厚度不小于50mm 的木墊板,墊板連續(xù)長度不宜少于2跨??奂B接時,立桿接長除頂層頂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接頭應采用對接連接;相鄰兩立柱的對接接頭不得在同一步內(nèi),不同步的2 個相鄰接頭在豎直方向錯開的距離不小于500mm,接頭中心至主節(jié)點的距離不宜大于步距的1/3。立桿上部頂托螺桿伸出鋼管不得大于300mm,下部底座螺桿外露鋼管不宜大于200mm,螺桿外徑與立柱鋼管內(nèi)徑的間隙不大于3mm,安裝時保證上下同心;嚴禁將上下段鋼管立柱錯開固定在水平拉桿上。
2.4 水平桿搭設
架體必須連續(xù)設置縱、橫向掃地桿和水平桿;扣件連接時,縱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 處的立桿上,橫向掃地桿應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緊靠縱向掃地桿下方的立桿上。掃地桿與頂部水平拉桿之間的間距,按要求進行平均分配確定步距,在每一步距處應各設縱橫向水平拉桿一道。模板支撐架不得直接搭設在外架體系上,且不得與落地外架及其他作業(yè)架連接。
2.5 剪刀撐的設置
在高支模架四周應由下至上設立豎向連續(xù)剪刀撐,中間每隔約4.5m 應在縱橫向加設豎向連續(xù)剪刀撐,其寬度一般為6m;并在梁下第一步水平桿、掃地桿處各設置一道水平剪刀撐,較高的支模架沿豎向每隔4.5m 加設1 道水平剪刀撐;豎向剪刀撐桿件的底端應與地面頂緊,夾角宜在45°~60°。剪刀撐斜桿與立桿或水平桿的每個相交處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需在大梁支撐兩側加設豎向連續(xù)剪刀撐。當架高在8~20m 時,相鄰的豎向剪刀撐之間增加之字斜撐;超過20m,之字撐改為連續(xù)剪刀撐。
2.6 高支模驗收
在土建施工過程中,高支模系統(tǒng)屬于支撐系統(tǒng),在施工過程中起到輔助作用。高支模的安裝和施工質(zhì)量直接影響施工安全。因此,做好高支模施工的質(zhì)量驗收是非常必要的。大模安裝技術后,應在第一時間進行質(zhì)量驗收。除了嚴格測試模板的性能外性,還要仔細檢查支架,確保支架之間的搭建符合實際需求。只有加強安裝的施工質(zhì)量控制,才能最大程度提高高支模的質(zhì)量,從而為土建工程的施工進度提供有力保障。
2.7 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拆除的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拆除應遵循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從上往下及先拆非承重構件、后拆承重構件的原則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yè),分段拆除的高差不應大于2步。混凝土構件側模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MPa 以上,能保證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損壞時方能拆除;混凝土懸臂構件、跨度超過8m 的混凝土梁、板構件的底模應在其達到100%設計強度后才能拆除。對于支撐性樓板,其混凝土強度必須要達到相關技術標準的要求,且宜確保3 層模板支撐。支模架在使用時,非經(jīng)驗算嚴禁拆除任何構配件??觳鹬Ъ荏w系拆模時,應保留立桿并頂托支承樓板,拆模時的混凝土強度可按構件跨度2m 計取。
3 高支模技術施工中注意事項
3.1 高支模施工的材料選擇
在高支模施工過程中,應對模塊和支撐結構的材料進行嚴格仔細的篩選,確保高支模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完美應用。在選擇過程中,應以工程要求為核心,考慮應用耗材的設計理念、占地面積、空間結構和相互位置,以及項目的整體和詳細框架是否能夠合理整合;在施工過程中,水泥沙礫應倒入建筑物內(nèi)。這項工作要求高模板使用嚴格的建筑材料。高架模塊和支撐結構應滿足施工所需的承載能力,并確保安全穩(wěn)定的效果。澆筑時應避免高大模板結構的大壓縮和變形。為了保證高支模工程的質(zhì)量,還應考慮相應結構的簡單操作和方便組裝,以保證今后工作的高效完成。
3.2 高支模施工人員技術水平
高支模腳手架施工前,應充分了解和調(diào)查高支模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工作經(jīng)驗。在高支模施工中,模板的施工和組成不是一個獨立的環(huán)節(jié)??傮w工作需要相互協(xié)調(diào)完成。建設將從一個方向繼續(xù)到另一個方向。它將從框架的中心向四周擴散。根據(jù)工程的高度,施工將從底部到高空進行。每一個施工人員的每一個小工作中的問題都可能對連接工作造成不利條件,引發(fā)連鎖反應,并對整個工程造成致命的隱患。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jīng)濟和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于建筑施工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在建筑施工時,高支模施工技術的運用越來越廣泛,該項施工技術的運用不僅有利于減少施工所需時間,提高施工效率,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建筑物質(zhì)量的提高。高支模施工技術對于施工具有很大的好處,因此我國對該項技術越來越重視,但是在運用該技術進行施工時,也遇到一些問題。基于此,文章淺析土建工程中的高支模施工技術應用,以供相關人士參考與交流。
參考文獻:
[1]楊明松.土建施工中高支模施工技術解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8(31):111.
[2]潘紅.高支模施工在土建施工中的應用探討[J].民營科技,2018(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