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應芝
【摘要】隨著人們視野的不斷開闊,信息技術對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廣。在社會對教育行業(yè)不斷提出新要求的情況下,新技術手段對教育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這要求教師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技能拓展自身視野,加深自己的知識體系,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學習。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整體語文素質,在實際授課中如何融入現(xiàn)代技術仍然是一個難題,如何在課堂上把握好應用多媒體的程度,仍然值得教師進行深度研究。
【關鍵詞】高中教學? ?語文課堂? ?技術手段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20-182-01
隨著教育事業(yè)的不斷開展,信息技術如何更好的與教育進行融合,成為噬待解決的問題。高中教育作為學生基礎教育的最高水平,如何應用好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知識拓展,加深學生的教育理解,同時也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課上拓展,豐富教學資源,成為高中教師必須思考的問題。結合當下現(xiàn)狀,本文將從以下幾個角度開始闡述: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融合的關鍵作用
多媒體技術是一種超前的教學方式,應用得當可以幫助教師進行課堂拓展,學生進行多角度理解。在高中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書本中的知識更加生動形象的表現(xiàn)出來,通過音頻或者視頻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理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全面的理解課文,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幫助教師進行更有深度的授課。
二、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課堂運用的技巧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可以通過視頻或者音頻,將語文書中離我們相隔甚遠的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具體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高中語文課堂進行教學,筆者認為主要有以下幾種措施:
(一)營造課堂情境,引起同學共鳴
多媒體自身具有豐富的資源以及多樣的教學手段。在高中語文課堂運用多媒體,可以將不同類型的文章進行情景再現(xiàn),激發(fā)學生分析問題的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教師所要講授的重點和難點,啟發(fā)學生進行多角度思考,促成學生的想象力的形成。
例如在進行《滕王閣序》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首先通過多媒體播放關于作者王勃的生平故事,介紹作者在創(chuàng)作此詩時的背景,作者因探訪父親歸鄉(xiāng),而趕上宴會,通過創(chuàng)作此詩來贊美的滕王閣的風景,并通過此詩來抒發(fā)自己的志向,希望可以得到重用。通過視頻引入,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講解,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要積極進行解答。在引入課堂內容后,教師可以播放相關的音樂來進行朗讀,幫助學生進入課文情境,并在朗讀后,為學生展示滕王閣的美景,對滕王閣進行一個簡單的講述,同時教師也可以引用其他作者贊美滕王閣的詩,與本文形成對比,向學生提問兩首詩之間的不同手法的應用。如可以引用詩人李涉的《重登滕王閣》,通過針對詩中“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半是半非君莫問,好山常在水長流”描寫滕王閣的句子,教師可以讓學生對兩首詩進行分析,后者從什么角度贊美了滕王閣,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通過不斷的分析,加強學生對滕王閣的理解,并激發(fā)學生對滕王閣繼續(xù)探索的興趣,將課上知識引入生活,更好的實現(xiàn)課堂知識與生活文化相結合。
(二)化繁為簡,高效融合信息技術
在課堂引入多媒體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學生進行課文理解,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因此教師在選擇多媒體引入時,要注意篩選,仔細考慮用合適的視頻音頻,幫助學生進行抽象知識的理解,讓相隔甚遠的知識更好地融入課堂,并指導學生的生活。
引入的內容要與課本內容相符合。語文課堂是為了學生服務的,而多媒體只是輔助工具,所以一定要分清本末,多媒體所呈現(xiàn)的內容必須與學生的生活息息相關,從而引起學生共鳴,如果所選內容不得當,則會導致學生思路出現(xiàn)分歧,進而影響課堂效果。如在進行《陳情表》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課前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知識的搜索,對課文的背景相關資料,以及可以搜索到的圖片進行整理。在課堂上時,可以由學生分組進行內容展示,并說說自己對課文的感悟,通過搜集的圖片,讓學生深入課文了解李密的孝心以及對政治的無奈。了解在此種情況下,作為文人如何堅持本心而拒絕為官,從而引發(fā)思考,作為當代學生,在面臨選擇時,如何能不違背本心而作出正確的選擇,通過課文聯(lián)系生活,幫助學生進行生活化的思考,讓課堂知識真正的指導學生成長與生活,讓學生在加深理解的情況下,更好地完成課堂教學,實現(xiàn)自我思維成長。
(三)利用信息技術多樣互動,因時授課
在高中語文課堂利用豐富的信息技術,可以讓學生獲得課堂自主權,提高自主學習性,打破傳統(tǒng)課堂的單一思想模式,幫助學生進入深度思考。但是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無法實現(xiàn)讓所有學生都能各抒己見,從而忽略了部分學生的個性。因此,教師可以應用信息技術實現(xiàn)課上課下的多樣互動,幫助學生全面提高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讓學生的發(fā)展更加完善。如在進行《黛玉進賈府》一課教學時,在課前預習時,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群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在群中教師可以分享相關影視片段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讓學生通過圖片思考此片段:可以體現(xiàn)出待遇的什么樣的性格?關于其他賈府的其他人是如何看待黛玉進賈府這件事的?通過簡單的提問,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通過看其他同學的發(fā)言,來加深自己的理解,反思自己的思考,幫助學生更透徹的理解問題。在課上,教師同樣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幫助學生進行互動,教師可以播放其他片段,來幫助學生進行人物的理解,對林黛玉這個人物進行深度剖析,學生可以引經(jīng)據(jù)典,結合時事,談下當此種人格在當今社會有怎樣的發(fā)展,通過積極互動,加深學生的主旨理解,拓展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全面能力。
結語
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教師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手,授課手段結合多媒體,激發(fā)學生興趣,在熟知教材的情況下,幫助學生進行積極思考,養(yǎng)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未來成長。
【參考文獻】
[1]楊春峰.高中語文教學中信息技術的融合運用[J].學周刊,2020(17):143-144.
[2]田麗.信息技術背景下高中學生語文探究性學習初探[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05):190.
[3]盧若錕.融合現(xiàn)代信息技術? 創(chuàng)新高中語文課堂[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05):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