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德順
寫作教學一直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很多一線初中語文教師坦言作文教學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結果往往是教師費神勞力,學生依舊是不知所云,作文仍然是老樣子。造成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現(xiàn)狀的原因有很多,有教材的原因、教學方式的原因等等,不一而足。個人認為撇開眾多問題和原因,尋找新的突破口,從微型化寫作教學入手,不失為一種有效而大膽的嘗試。我國的“微型化”寫作于2013年由王榮生教授和鄧彤博士提出。他們認為通過學生寫作學情來確定寫作微目標,選擇微內(nèi)容,可以將學生的寫作問題進行散點式擊破。初中語文寫作教學從微型化寫作教學找突破口,就是把學生寫作學情中遇到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作為微型化寫作教學的教學目標所確立的依據(jù),嘗試在微型化寫作教學中解決學生遇到的寫作問題,提高學生寫作的“實戰(zhàn)”能力。
寫作學情的探測與診斷,是初中微型化寫作教學能否有實效的一個重要因素。關于寫作學情,就是“學生學習之前的原有知識狀態(tài)、寫作情感,學生學習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學生學習之后的有關寫作的情意等等”。對學生寫作學情的分析就是尋找到制約學生寫作水平的關鍵點,并尋找與之相適合的解決方法,根據(jù)學生學段情況,為學生制定相應的教學方案。學生起始學情是學生本身所有的基礎,是寫作教學的起點,因學段因學生積累而異。學生的寫作過程的學情,是教師制定針對性教學方案的根本。學生學習之后的寫作學情是評價微型化寫作教學效果的依據(jù)。
學生的寫作學情很復雜,同一學段、同一班級,學生不同,學情自然不同,寫作學情也不同。寫作學情分析的方法,目前筆者也是結合個人教學實際,嘗試運用??梢杂闷渲幸环N,也可以綜合運用。
對于一線語文教師來說,一個班級或某一名學生的實際寫作情況是最能直接接觸,并且也是最容易入手分析的。這樣的針對性個案分析診斷,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對特殊的寫作學情進行針對性寫作學情診斷。一次全班習作中,筆者發(fā)現(xiàn)兩個班級有幾名學生在文章結構的安排方面問題很大,在記述一件事情時,前面鋪墊很多,少則三四個小節(jié),多則文章的一大半,這幾名學生不知道怎么合理安排文章各部分的內(nèi)容。另一次對個別學生的習作進行面批時,筆者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在文章的觀點、情感的表達時很模糊,甚至不準確。在讓學生嘗試對自己看過的散文進行點評時,個別學生寫成了閱讀題的主題概括,遠離了點評的初衷。類似于這樣的個案式診斷,是初中一線語文教師獲得學生寫作學情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這是初中語文教師探測學生寫作學情的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對班級所有或者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的習作進行批改,教師可以最直接地感知學生的寫作實際狀況。這也為教師的寫作教學提供了必要的資源。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批改,可以研究學生的寫作起點,查探學生的寫作問題,為微型化寫作教學制定教學目標提供方向。在整體批閱學生的習作時,可以瀏覽全體學生的習作,從整體上了解本次寫作的優(yōu)點以及出現(xiàn)的主要問題和不足;也可以選擇一兩篇典型習作,聚焦某一代表性問題,開展重點學習研究;也可以對已經(jīng)分析把握的習作問題,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對話,了解學生的思維過程,盡量嘗試確定學生的寫作困難及需求。
對習作進行批閱,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開展學情探測,可以盡可能準確地把握學生當時的寫作學情,為微型化寫作教學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據(jù)。
微型化寫作教學的設計不同于以往的寫作課教學設計,不需要詳細傳授所有的寫作知識,只是在對全班學生的習作進行批閱的基礎上,根據(jù)大多數(shù)學生在習作時遇到的困難進行設計,個別學生暴露的其他的寫作問題可以不考慮,也可以單獨交流,也可以作為次目標。微型化寫作課的設計,教學內(nèi)容“微”,不限場合、時間,一次微寫作課解決一個問題即可。
基于寫作學情進行寫作教學,筆者已有多次嘗試,效果顯著。暑假期間,筆者布置學生針對某一部經(jīng)典文學作品或者某一位作家的幾部作品,進行個性化研究閱讀,并形成自己的讀書研究報告。一開始,在布置要求的時候,沒有具體指導怎么寫,只是粗略提出上述要求。在大部分學生交完讀書研究報告的初稿之后,發(fā)現(xiàn)學生的最大的共性問題是,沒有對作品或者作家有個性化的觀點,以及在寫研究報告時不能夠緊緊抓住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所以在開學后第一次語文課,針對學生的上述問題,設計了微型寫作課——“集中文字講述主要內(nèi)容”,要求學生圍繞自己所提的觀點、看法,從所讀的書中尋找相關文本內(nèi)容,并進行陳述。然后要求學生再次修改之前的習作,很多學生在本次微型化寫作課后,基本上能提出明確的觀點,并且圍繞自己的觀點再次讀書,進行研究報告的修改。此次嘗試,正是在對學生寫作學情的分析把握后,進行的一次有效的微型化寫作教學。內(nèi)容不在多,而在于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習作出現(xiàn)的問題的方法。
本次微型化習作課后,學生都進行了第一次修改,然后再次分析學生修改后的研究報告,出現(xiàn)的問題較為典型:學生嘗試著表明自己的觀點和評判的依據(jù),但是在為自己找尋理由時,出現(xiàn)了材料不能論述的情況;另外,有的學生提出了多個觀點看法,但是每一個觀點看法都只是淺嘗輒止,不能深入探討,導致文章出現(xiàn)了另一個極端,觀點太多。然后筆者找相關學生進行深入交流,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上述兩種問題的思維癥結:學生讀書不夠細致,沒有深入的思考,淺嘗輒止,感覺什么內(nèi)容都可以論述自己的觀點;也導致了第二種問題的出現(xiàn),感覺可以說出很多觀點,每一個觀點都能說幾句,但是又不能深入探討,這也是讀書不夠認真細致所導致的。最后,根據(jù)上述學情分析的情況,再次進行一次微型化寫作課的設計——“深入閱讀,精準表達”,讓學生重視閱讀的細致認真,為研究報告的有效修改做好充足準備。不少學生在第二次修改時,剔除了不少內(nèi)容,對相關作品的閱讀更加認真細致,有了很多不一樣的收獲。
初中生在實際寫作中存在很多問題。初中語文教師要尊重不同階段的學生、不同學情的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寫作學情進行不同角度的分析,設計有針對性的微型化寫作課,如學生的語言表達問題、結構設計問題、表情達意問題,等等。設計微型化寫作課,適宜短而精,可以不受語文課堂時間的限制,從而達到問題一一突破的效果。在學生出現(xiàn)的諸多寫作學情中,有不少情況是重復的,這是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也是不易掌握的。教師可以在不同的寫作任務中設計微型化寫作課,不斷強化鞏固這方面的意識或者技能,最終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者簡介: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實驗初級中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