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曉
摘 要:液相色譜技術是一種高效的分離和分析技術,其流動相為液體,固定相有紙、填充床、薄板等多種形式。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十分廣泛,本文從液相色譜的原理入手,淺談了液相色譜在食品檢測中應用。
關鍵詞:液相色譜;食品檢測;應用
經典液相色譜的原理為流動相依靠重力緩慢流過色譜柱,對分離的樣品分級收集后進行分析,而后發(fā)展形成的高效液相色譜彌補了經典液相色譜的缺陷,具有分離效率高、速率快、準確度高等優(yōu)勢。液相色譜廣泛應用于食品營養(yǎng)物質(如糖類、氨基酸、維生素等)、食品添加劑、食品藥物殘留檢測過程中,能夠快速、準確測定其中所含各項物質的含量[1]。
1 液相色譜的原理
經典液相色譜的原理為流動相依靠重力緩慢流過色譜柱,固定相粒度為100~150 μm,分離的樣品分級收集后進行分析;然而經典液相色譜具有分離效率低、速度慢等缺陷[2]。隨著技術的發(fā)展,20世紀60年代末投入使用的高效液相色譜改善了經典液相色譜技術的缺陷,其固定相的粒度<10 μm,較小的填充顆粒具有高柱效,同時采用自動記錄檢測器和高壓輸液泵,明顯提升了分離效率和準確度。
2 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
2.1 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營養(yǎng)成分和含量檢測中的應用
2.1.1 糖類
糖類是食品中常見的物質,如淀粉、葡萄糖等。糖類可溶于液體,傳統(tǒng)的檢測方法無法確保結果的精確度。液相色譜技術能夠準確識別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成分進而確定糖類含量[3]。
2.1.2 氨基酸
氨基酸是人類生長必需的營養(yǎng)物質。氨基酸的本質是一種有機物質-蛋白質,蛋白質易變性,液相色譜對蛋白質的敏感度高,能有效區(qū)分蛋白質與其他物質。
2.1.3 維生素
以往檢測食品中的維生素時需要將其提取出來,提取過程耗時長、再進行檢測可能引發(fā)維生素出現變化而不能確保檢測結果的有效性。液相色譜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取出維生素并進行檢測有效的確保了待測樣本的穩(wěn)定性。
2.2 食品添加劑
資料顯示目前國內的食品添加劑約有20大類、近千個細分品種[4]。食品添加劑能夠改變食品外觀、減少腐壞變質、延長保質期、提升食品所含成分的質量與營養(yǎng)價值,如著色劑、防腐劑、維生素等,但也不乏不良商販私自添加大量添加劑對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含量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利用液相色譜技術能夠準確地檢測出食品中大部分添加劑的含量。
液相色譜檢測食品添加劑主要采用內標法,在5~1 000 μg/L的范圍內線性關系良好,通過檢測樣品對比標準曲線來確定添加劑的含量。如辣椒中的蘇丹紅,液相色譜技術可以檢測出這類添加劑及含量,利用C18柱分離,流動相為0.1%的甲酸-乙腈溶液、0.1%甲酸水溶液對樣品進行梯度洗脫,即可得出樣品總的蘇丹紅,回收率為83.8%~99.2%;如飲料中的防腐劑山梨酸,檢測時以C18柱分離后,經225 nm的波長檢測,在規(guī)定線性范圍內回收率為95.5%~100.2%(標準偏差為1.0%~3.1%)。再如腌臘肉中的硝酸鹽、亞硝酸鹽,如果硝酸鹽、亞硝酸鹽的含量超標就會與肉制品相互作用形成N-亞硝胺(有毒),N-亞硝胺極易引發(fā)食用者患結腸癌、肝癌,而某些N-亞硝胺化合物也是一類致癌物質;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測定只需要13 min左右,而過去采用氣相色譜法檢測揮發(fā)性亞硝胺僅色譜測定就需要超過1 h。
2.3 其他
液相色譜技術還可以應用于其他食品檢測領域,如食品污染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農藥具有受熱降解的特點,應保證檢測的高效與準確性[5]。利用乙腈處理樣品,利用液相色譜技術檢測農藥殘留物質的線性關系良好,回收率在72.3%~118.7%,整個過程耗時僅需20 min。再如食品微生物及代謝物-真菌素(黃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液相色譜技術檢測時的線性關系良好,符合痕量分析標準。
3 結語
液相色譜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十分廣泛,具有很好的發(fā)展前景。利用該項技術能夠對食品中多種物質開展檢測,具有良好的檢測效率和準確度。尤其是對食品中殘留的微量、痕量有毒有害物質能夠進行快速精準分析,從而為提高食品衛(wèi)生質量、保障食品安全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潘永桐.淺談高效液相色譜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9(3):116.
[2]余家統(tǒng).食品檢驗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探析[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大科技),2018(3):35,35.
[3]唐喜國.我國食品檢驗技術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探析[J].食品安全導刊,2018(15):30.
[4]趙瑋.淺談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在食品檢驗中的應用[J].食品安全導刊,2018(12):106.
[5]方凌寒.液相色譜檢測技術在食品檢測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投資,2019(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