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宏強
【摘要】對于小學語文課程的學習來說,提問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教學策略,也是語文課堂當中不可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通過對課堂提問進行精心設計,有助于活躍教學氛圍,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并以此為依據(jù)優(yōu)化教學方案,落實課程目標。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6-0042-02
提間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的常用手段,借助提間方式不僅可以強化教師與學生間的互動,還能夠檢驗學生的文本解讀層次。有效的提問設計可以發(fā)揮拋磚引玉的積極作用,促使學生在問題的指導下合理設計學習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完成學習任務。而無效的提問,不僅無法保證預設目標的達成,還會制約學生的思維發(fā)展,導致課堂氣氛壓抑沉悶。對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把握提問技巧,精心設計有效提間,用問題啟發(fā)學生思考,激活學生思維,增強師生交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領域揚帆遠航。
一、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設計的價值以及原則
小學語文是一門以語言知識學習為重點,著重訓練學生語言應用能力以及思維能力的課程。小學語文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者,要保證語文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就要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恰當指導,并引入有效方法確保語文教學依照目標軌道有序推進。在整個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耐心觀察學生的學習行為之外,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設置有效提問,以便獲取更加真實可靠與全面客觀的反饋信息。教師積極歸納有效提間的方法與技巧,根據(jù)學生學習現(xiàn)狀和知識教學要求提問,能夠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興趣,增強學生語文探索研究的欲望。同時也能夠極大程度上轉變學生被動答題和低效學習的不良局面,讓學生以學習主人的身份參與到課堂活動當中。另外,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問題反饋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果,合理調整教學內容與程序,讓整個語文教學活動更加靈活與富有針對性,打造高質量的語文教學課堂。
有效提問設計講求方式方法,同時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一是針對性原則。雖然語文學科內容與空間廣闊,但是在提問時不能天馬行空,否則會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通過針對性提問,讓學生把握學習目標與方向。二是層次性原則。教師在提問時要注意質量,增加提間的連貫性以及邏輯性,同時還需要根據(jù)學生思維方面的個體差異設計層次性強的問題,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充分鍛煉,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思考與探究需要。三是實效性原則。教師需要充分把握學生情況,合理把控問題的難易程度,從而通過課堂提問的方式獲得教學實效,啟迪學生的思維與智慧。
二、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設計的實踐方法
(一)問在關鍵點,突破重點和難點
有效提問是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保障,優(yōu)質的問題可以激起學生思維的漣漪,引起學生針對問題的高度關注與深入思考。這就要求教師對提問點進行合理設計與把握,明確在什么地方發(fā)問、在什么時候提問。大量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顯示,在關鍵點提問可以讓語文教學富有生機與活力,并提高教學質量。這里所說的關鍵點,主要指的是文本的題眼、詩眼、文眼,這些關鍵點通常在全文當中發(fā)揮著牽一發(fā)動全身的作用。在關鍵點處提問,可以讓學生迅速把握文本內容與中心思想,讓學生在突破重難點方面獲得優(yōu)勢。例如,在教學《窮人》時,文本描寫的主要內容是窮人桑娜的生活,雖然他們處在非常貧窮的條件下,但是桑娜與丈夫仍舊收養(yǎng)鄰居孩子的故事,贊美的是窮人有同情心和樂于助人的品格。對于這篇文章來說,題眼就是窮人,于是教師可以圍繞這一要點設計以下問題:文章當中的窮人指的是誰?他們很窮,可以從哪些地方體現(xiàn)出來?你認為窮人真的窮嗎?這幾個問題層層遞進,從內容涉及主題,能夠讓學生在問題的思考與深入當中順利把握主題,解決重難點,產(chǎn)生以點帶面的良好效果。
(二)問在疑惑處,掃清學習障礙
文本的疑惑處也是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的思維障礙,而如果學生不能破除這樣的障礙,就會在他們的語文學習當中留下問題與隱患,甚至會制約學生的成長。但是小學生的思維缺少深度以及廣度,在語文學習當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與難題是不可避免的。針對學生的疑惑點,教師要善于引導,通過有效的提間設計,把學生的疑惑變成教學資源,幫助學生掃清思維障礙,增進對文本內容的理解,讓學生養(yǎng)成深入思考的良好習慣。例如,在教學《唯一的聽眾》時,在對文章進行初步閱讀之后,就有學生提出了自己閱讀當中的困惑:在讀完文章之后,我發(fā)現(xiàn)作者的聽眾有很多,但為什么作者要說唯一的聽眾?教師可以借著學生提出的疑問,進行深層次的引導,啟發(fā)學生主動思考并找尋問題的答案:看來作者與唯一的聽眾間存在不一般的關系。請你們認真思考作者的家中究竟發(fā)生了怎樣的特殊事件?這其中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學生可帶著這樣的問題再一次投入文本的閱讀和分析當中,并在問題啟發(fā)下逐步把握文本的情感,體會到作者對老教授的無限敬佩與敬仰。
(三)間在空白處,拓展思考空間
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有不少文本設有留白部分,或者是沒有給出明確結局,或者是不明確寫出文章主人公最后的話語,給讀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間以及發(fā)揮空間,也引導著讀者進行深層次思考,拓展了學生的思維空間,奠定了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基礎。文本當中的留白之處能夠為教少幣設計有效問題提供有力幫手,假如教師可以有效抓住留白部分設置疑間,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語文能力。
提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以及語文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問題的啟發(fā)和指導下,學生可以把握住語文學習方向,找到自己的思維目標,提高語文能力的發(fā)展層次。高質量的問題設計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的保證,因此教師要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在有效提問的支持下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活躍的語文學習環(huán)境,促進語文教學的深度改革。
參考文獻:
[1]張秀琴.小學語文課堂有效提問設計的方法[J].西部素質教育,2020(07).
(責編 楊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