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炎紅
摘 要:《紅樓夢》的閱讀教學在初中語文中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環(huán),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在內容、情節(jié)、人物、主題等多個方面都值得教師與學生深入探討和研究,而其中的大量詩詞,對于該部作品的內涵展現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紅樓夢》詩詞的講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和解讀這部作品。主要從人物形象、社會風俗和抨擊時政的思想這幾個方面出發(fā),探討了《紅樓夢》詩詞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融入和應用,以供相關教育工作者參考。
關鍵詞:《紅樓夢》;詩詞;初中語文教學
《紅樓夢》一書可以說是現實和理想的交織,不僅含有現實主義的追求及夢想,同時還加入了理想主義的浪漫色彩。其中的詩詞既有共性特點,又有個性認知,對于人物形象的刻畫、社會風俗的反映等,都有著十分明顯的輔助作用。通過對其中詩詞的理解,能夠很好地提高閱讀質量,使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借助《紅樓夢》詩詞幫助學生了解人物形象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紅樓夢》是學生必須要認識和了解的一大名著,教師開展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適當融入對《紅樓夢》中詩詞的講解,以此協(xié)助學生進一步把握其中的人物形象。對于《紅樓夢》這部著作而言,其所包含的詩詞數量繁多,同時也起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學生若能夠對這些詩詞進行涉獵和了解,對全篇內涵的認知也將更上一層臺階?!都t樓夢》詩詞有一項重要的功能,即塑造鮮明的人物形象,這也讓詩詞成為《紅樓夢》中不可或缺的構成元素。比如第三回中的《西江月》一詞,從表面上看是對寶玉進行嘲諷,但實際上還隱藏了更深一層的含義。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對該詞的含義進行探索,讓學生懂得其實質是對寶玉叛逆的性格進行展示,進而達到批判封建思想的效果。在前幾回中。寶玉“乖張”的性格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表現,通過對該首詞的理解,學生也能夠更深入地懂得寶玉在之后各種離經叛道的行為,由此也便知曉了寶玉這一人物的基本性格特點。再比如迎春所題的“曠性怡情”匾,內容稚拙且重復,表現出迎春木訥而缺乏才情的特征??偠灾?,在實施語文教學時,要確保學生能夠更好地把握《紅樓夢》中人物個性,就一定要引導學生認真研讀其中的詩詞,令學生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和文學素養(yǎng)都得到質的提升。
二、利用《紅樓夢》詩詞反映當時的社會風俗
要更進一步了解一部作品,就需要對其社會背景和當時的風俗人情進行把握?!都t樓夢》中的詩詞,可以說是從各個不同的視角來體現那一時代貴族人群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從側面展示了當時社會的普遍風俗。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融入這些詩詞,可以讓學生真實地了解相關文化和社會背景,進而為文本解讀提供很好的幫助。比如三十八回里的《菊花詩》中,就是采用一個虛詞和一個實詞構成了十二個題目,可以任意挑選來進行創(chuàng)作。該種方式從作品的角度看,可以說是寶釵和湘云所設想出來的新穎方法。但是若從該時代的相關文集來看,這樣的方法早就已經出現了,并且詩的題目也大致相同。比如康乾時代宗室文人所作的《菊花詩》,便與其非常類似。由此便可以看出,大觀園中的許多活動實際上就是當時文人和士大夫活動的反映,乃至于就是作者本人真實生活的寫照。《紅樓夢》是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寶貴結晶,其中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文化因素。該部著作中的詩詞以及其描寫手法,均可以為讀者展示出當時社會多姿多彩的文化,因此也被稱作“文化的百科全書”。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對其詩詞進行解讀,可以確保學生更為具體而全面地掌握當時的社會風俗,對文本的理解來說十分有益。
三、通過《紅樓夢》詩詞傳達抨擊時政的思想
《紅樓夢》一書開篇便寫著:“開卷即云”,“風塵懷閨秀”,意為作者是記載當日的密友閨情,并不是用于傷時罵世。而作者表達此意,主要是由于自己當時,所處的時代受到文字創(chuàng)作的束縛,有些思想和含義不能直接抒發(fā),因此也只能借助詩詞來進行映射,由讀者自主分析和理解。比如寶釵所寫的《螃蟹詠》,其字面意思描寫的是橫行一時,最后下場也只能是被人烹食的螃蟹,而實際上是在對一些陰險狡詐的人進行諷刺和抨擊。再比如寶玉為了悼念晴雯所寫的《芙蓉女兒誄》,是篇幅很長也是抨擊時政之意最為明顯的。其中寫道:“古人多有微詞,非自我今作俑也?!边@便是采用了褒貶小說中人物的方式,對當時的社會現實進行反映和諷刺,表達出了很強的愛憎之情。其一面展示了對美好人物的歌頌,另一面也鞭笞了封建和邪惡的思想。教師指導學生理解這些詩詞內容,可幫助學生充分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及價值觀等,讓學生對當時社會政治的弊端也有一個較好的把握,為學生將來進一步的學習夯實基礎。
綜上所述,《紅樓夢》中的詩詞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碰到的難題之一,同時也是讓學生打開理解之門的關鍵鑰匙。教師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應當適當融入對《紅樓夢》詩詞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對其中詩詞的分析,達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對《紅樓夢》這部著作產生更深一層的感受。
參考文獻:
[1]李詠慧.論《紅樓夢》的詩詞之美[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19(11):235-236.
[2]吳玉梅.簡析《紅樓夢》詩詞[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17(18):32.
[3]曹鋒.探究《紅樓夢》詩詞與人物形象的塑造[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7(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