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云
摘要:在當今時代中,汽車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交通方式,然而汽車具備較高的燃油消耗,并且會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為緩解這一問題,汽車制造業(yè)可以通過減輕汽車重量的方式降低其油耗,而這種技術又被成為“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在重卡汽車的制造中得到了有效的應用。本文從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主要內容及技術結構進行分析,并結合國內具體的重卡車型對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應用作出了詳細的分析,希望能夠為工作人員帶來參考價值。
關鍵詞:重卡企業(yè);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具體應用
引言:時代的發(fā)展使國內許多企業(yè)得到了發(fā)展,而汽車行業(yè)在人們出行需求日益提升的時代中也呈現(xiàn)出良好的發(fā)展勢頭。然而日益嚴重的汽車消耗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在這一背景下深入研究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并將其應用于重卡汽車的制造中是非常重要的。輕量化技術(LGT技術)針對汽車自身重量過高所導致耗油量過高的問題能夠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可以說,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出現(xiàn)對重卡企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基礎。
一、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主要內容與技術結構
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技術內容主要分為兩點:一是對汽車結構的改進,可將汽車的機構以模塊化的形式加以利用和優(yōu)化,如盤式智能制動器及SST輪胎等,以這些元件為核心對汽車的結構進行優(yōu)化,也能呈現(xiàn)出省油低耗的效果;二是對新材料的應用,如在制造汽車的過程中,使用鋁合金或鎂合金等復合型材料,不僅能夠提升汽車的高強度性能,還能減輕汽車的總重量。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技術結構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兩個部分:其一,對新制造材料的應用是對于汽車本身的結構而言的,鋁合金、鎂合金等能夠應用于汽車的車架結構,而高強度性能鋼板則應用于車身結構;其二,對新制造工藝的開發(fā)主要針對汽車的制造技術,如車身零部件的連接問題,或是支架的液壓技術等,也可對汽車自身的重量造成影響。
二、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在國內重卡企業(yè)主要車型中的應用
(一)東風天龍的應用
東風天龍制造中對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其一,在制造材料中,東風天龍使用了一些新型的材料,如變速器及其他零部件使用了鋁合金,而車架縱梁上選擇了高性能鋼板,車體的工具箱及分路管選擇了橡膠材料和新型塑料,這些新型材料的應用對車體本身的重量減輕起到了明顯的作用。其二,在模板化的制造中,技術人員對車型進行了更出色的設計,如車橋部分及發(fā)動機與懸架的設計,都可使車輛整體的重量更輕。其三,技術人員在整合車內零部件時,對車輛的其他功能進行開發(fā),將汽車中功能較為相似的零部件予以整合,使汽車總體的零件數(shù)量減少了一部分,通過引用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實現(xiàn)了車體的模塊整合設計,由傳統(tǒng)的11.45t降為8.54t,三方面的優(yōu)化設計使車體總重量降低了2.91t,并提升了整體的承載性能及行駛的穩(wěn)定性。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在東風天龍中的應用也體現(xiàn)出新材料技術具備較強的實用性優(yōu)勢,是我國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一次重要的實踐應用。
(二)一汽解放的應用
一汽解放是國內重卡車型中較為常見的一種,近年來,相關技術人員對一汽解放的研發(fā)力度尤為深入,尤其是引入輕量化技術(LGT技術)以后,一汽解放的性能更好,在2013年時就已取得1.03t的減重突破。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在一汽解放中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車體懸架的調整,由傳統(tǒng)的多片簧車體懸架調整為少片簧車體懸架,并依托于盤式制動器替代了傳統(tǒng)的鼓式制動器,在膨脹橋與散熱器的制造方面,技術人員應用了鋁合金材料。就目前的發(fā)展情況而言,一汽解放的技術人員仍在深入研究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實際應用,嘗試使用橡膠懸架替代空氣懸架,并在實驗中獲得了成功,該項技術已經投入使用。同時,一汽解放還鼓勵汽車用戶將輪胎換成真空胎,雖然會增加一些成本,但日常中省去的燃油費用會填補這一花費,相比之下仍然非常劃算。一汽解放是國內重卡中的傳統(tǒng)車型,隨著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在一汽解放中的成功應用,其他重卡企業(yè)對這項技術也逐漸重視起來。
(三)陜汽德龍的應用
在本世紀初期,陜汽就已著手對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小的成就。隨著汽車行業(yè)的發(fā)展,陜汽將輕量化技術(LGT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大膽應用于車輛的生產與制造中,在2013年研制出德龍車型,為F組3000型號。該型號的車輛屬于多種牽引力的類型,車體本身的功能性非常強大,應用輕量化技術(LGT技術)以后,車身的重量大大降低,尤其是6×4型號車輛,更體現(xiàn)出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減重優(yōu)勢,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其一,應用輕量化技術(LGT技術)以后,車身的重量減少從0.56t變?yōu)?.932t;其二,車體的重量得以減輕以后,車輛的燃油耗能逐漸降低,技術人員充分利用油箱內的汽油容積量,并最大化提升其燃油效率,目前已經取得提高率45%的突破;其三,在減輕車重以后,陜汽致力于創(chuàng)新車輛的制造材料,采用復合金屬的建材替代了部分傳統(tǒng)的純鋼制車體結構,使輕量化技術(LGT技術)得到又一突破。
(四)北奔車型的應用
北奔車型中對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的應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四個方面:其一,北奔車型將傳統(tǒng)的純鋼制原料制造形式改進為僅主梁為鋼制的制造形式,并采用復合金屬的新型材料,大大降低了車體的重量,同時車輛的其他性能也得到提升,尤其是轉彎與加速的性能方面,北奔車型的行駛更為靈活,性能比傳統(tǒng)模式提升了65%,并且車輛的高度降低,為駕駛人員提供了更加開闊的視野;其二,北奔車型將鋼板的彈簧零件加以創(chuàng)新,技術人員研制出曲線彈簧結構,與傳統(tǒng)的“片簧”有所區(qū)分,能夠減少摩擦程度,由于車體的重量減輕,車自身的慣性也逐漸減小,使車體的運作更為平穩(wěn)和安全;其三,北奔車型吸取了國外的經驗,將車內的平衡軸改進為分散形式,這一改進措施使車體降低了62.8kg,且構造簡易、使用壽命得以延長;其四,北奔重卡企業(yè)對車體的方向桿加以研究改造,將傳統(tǒng)的直線結構變?yōu)閷φ坌问降姆较驐U,如此一來,車體的穩(wěn)定性更強,不會出現(xiàn)突然移動的故障。北奔車型在應用輕量化技術(LGT技術)以后,由于整體的重量減輕,車身性能更加靈敏,操作感更強。
結束語:在當今時代中,重卡企業(yè)應當順應時代的發(fā)展,以輕量化技術(LGT技術)為重要的研究方向,促進企業(yè)核心技術的發(fā)展,降低車身的重量,進而使重卡汽車的耗油量貶低,使國內的重卡企業(yè)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更具技術實力。
參考文獻:
[1]王帥,栗銳銳. 國內主要重卡企業(yè)輕量化技術應用[J]. 科技展望,2016,26(27):123.
[2]司康. 國內主要重卡企業(yè)輕量化技術應用[J]. 汽車與配件,2010(43):20-23.
[3]馮劍,丁潔. 油價高企高油耗中重卡如何應對[J]. 物流技術與應用(貨運車輛),2011(03):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