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錦尉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是中國的一條古訓(xùn),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意即做人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做;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在防控疫情的非常日子里,社會公德變得十分簡單明了,成為一種“善小”,比如“宅在家里”、“勤洗手”、“出門戴口罩”、“打噴嚏捂紙巾、避人”、“不聚會”、“外省回滬到居委會登記”、“到公共場所自覺接受測體溫”等的“小小舉止”,都關(guān)系防控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樣,“惡小”的“小舉動”即使“不起眼”,諸如“測體溫時,不配合、匆匆溜走”、“認(rèn)為朋友聚會無所謂、是否參加是個人自由”、“輕信謠言”、“微信轉(zhuǎn)發(fā)不實信息”等等,都會給防控工作帶來一定麻煩。有的“惡小”,會膨脹為“大惡”,如“硬‘闖關(guān)’”、“隱瞞病史、接觸史”已觸犯法律,會被行政拘留,更有甚者因拒檢而毆打檢測人員而被判刑。由此,每個人的“舉止”或有“善小”、或有“惡小”,都表現(xiàn)出他的文明水準(zhǔn)、道德法制意識,需要我們在舉止行為時,掂量一下。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新春突然攻擊中國,阻擊疫情的方法還是很“原始”,也很“簡單”,就是阻斷傳播源,即人際間的隔離,尤其對病情癥狀出現(xiàn)者實施嚴(yán)格管控、治療和隔離。因此,很多原本不起眼的舉動和要求,成為主流媒體所“捕捉”的“新聞眼”“新聞素材”,諸如口罩購買變?yōu)榫游瘯行蝾A(yù)約登記、排隊人群自覺隔開距離、社區(qū)小喇叭廣播疫情防護要求、尋找重點地區(qū)來的“不速之客”、處罰隱瞞病情及接觸史者,等等。
人是社會動物,離不開人際交往。做一個有“德性”的人,是正直人們的意愿。德有“家庭道德”“職業(yè)道德”“社會公德”,涉及社會公共場所行為的就屬公德。在非常時期,其中不少原本屬于“私德”的,如“勤洗手”“打噴嚏捂紙巾、避人”,成為“公德”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24字有三個層面:個人行為層面,要求我們“誠信、友善”,社會層面要求“公正、法治”,國家層面的“文明、和諧”,就是需要每個公民做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如劉備所說,這“惡小、善小”,關(guān)系著“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將之上升到“治理”的高度。
習(xí)近平總書記說,做好疫情防控,“現(xiàn)在,最關(guān)鍵的問題就是把落實工作抓實抓細(xì)”。他也多次指示,大城市的治理須有“繡花針功夫”。疫情阻擊的主要戰(zhàn)場除在抗疫醫(yī)院外,更大的陣地在基層、在社區(qū)。我們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其中之一是“全國一盤棋,集中力量辦大事”。我想,如今是考驗我們制度優(yōu)勢的時候了,考驗我們“抓實抓細(xì)”“繡花針功夫”的時候了。而這個“細(xì)”和“繡花”,離不開每個人具有“公德含量”“法治意識”的“小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