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春艷
體表開放性損傷一般需要及時進行清創(chuàng)處理,為避免破傷風桿菌感染,臨床需注射破傷風抗毒素進行預防[1]。破傷風抗毒素是用破傷風類毒素免疫馬的血清經(jīng)胃酶消化后提純制得的液體制劑,屬異體蛋白[2],因此具有抗原性,注射后易引起過敏反應,臨床常需進行皮膚過敏試驗(以下稱為“皮試”)[3],然而傳統(tǒng)破傷風抗毒素皮試受制于藥物制劑、操作方法、患者自身等眾多因素的影響,部分患者存在假陽性的可能,使患者不能使用某些藥物,不僅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護理人員的工作負擔[4]。因此,提升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的準確率臨床意義重大,為此我院提出了改良破傷風抗毒素皮試觀察法以期降低皮試的假陽性率,為臨床提供指導和依據(jù),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我院接受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的10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5]:年齡18歲以上;注射部位皮膚完好,無破損及硬結(jié)等;臨床資料完整,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會同意,患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酒精與藥物過敏史;合并惡性腫瘤及其他嚴重系統(tǒng)性疾??;精神障礙等難以配合完成本次試驗。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等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質(zhì)指數(shù)(BMI)、受傷情況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實施傳統(tǒng)破傷風抗毒素皮試觀察法,使用1 ml注射器抽取0.1 ml破傷風抗毒素原液及0.9%生理鹽水至1 ml后混勻,于患者左前臂掌側(cè)下段注射0.1 ml,要求患者左手繃緊皮膚,斜向上5°~15°進針,30 min后觀察患者皮試結(jié)果[提示:注射器存在0.06 ml的乳頭無效腔,破傷風抗毒素規(guī)格為0.75 ml,1500 U/支。皮試液中含破傷風抗毒素為320 U(其中有0.06 ml的乳頭無效腔,故實際容積為1.06 ml),皮下注射0.1 ml,實際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含量達30.2 U。
1.2.2 試驗組 實施改良后破傷風抗毒素皮試觀察法,注射前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安撫患者,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減輕患者的負性情緒,排除患者因主觀因素對皮試結(jié)果造成的影響。改變傳統(tǒng)的皮試液配制方法,目的為方便計算藥量和抽取藥液,稀釋破傷風抗毒素原液至1500 U/ml(0.19 ml 0.9%氯化鈉溶液+0.75 ml破傷風抗毒素+其中有0.06 ml的乳頭無效腔),同時改變抽取藥液順序,使用1 ml注射器先吸取0.9%氯化鈉溶液0.84 ml(實際為0.84 ml 0.9%氯化鈉溶液+0.06 ml乳頭無效腔),然后抽取稀釋后的破傷風抗毒素0.1 ml,于患者前臂腕橫紋上三橫指正中部位同腕橫紋處與皮紋平行進針,注射0.1 ml藥液,實際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含量為15 U,30 min后觀察患者皮試結(jié)果,盡可能減少疼痛反應對皮試結(jié)果的影響,要求相關(guān)操作人員判斷細心、謹慎,整個前臂均需觀察,避免皮疹等特殊反應。)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皮試陽性率,以局部皮丘隆起(直徑1.5 cm),周圍紅暈(直徑超過4 cm)或出現(xiàn)偽足數(shù)(數(shù)量超過2個)為陽性,患者伴局部或全身皮膚瘙癢,嚴重時甚至出現(xiàn)過敏性休克。陰性者皮丘無改變,周圍無紅腫,無自覺癥狀[5-6]。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滿意度調(diào)查采用我院自擬調(diào)查量表對護理質(zhì)量滿意度進行評價,滿分100分,評分超過90分為滿意,80~90分為基本滿意,<80分為不滿意。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1.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計量資料比較采用t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患者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結(jié)果陽性率比較 觀察組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結(jié)果陽性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結(jié)果陽性率比較 例(%)
2.2 不同性別、年齡、受傷情況患者皮試陽性率比較 不同性別、年齡、受傷患者皮試陽性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同性別、年齡、受傷情況患者皮試陽性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例)
外傷患者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可有效預防破傷風桿菌感染,然而臨床證實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后容易引起過敏反應[7],目前認為引起過敏的影響因素較多,破傷風抗毒素含異體蛋白,試液濃度、劑量越高越易引發(fā)皮膚出現(xiàn)過敏反應,導致假陽性幾率升高(高濃度皮試液中的蛋白質(zhì)膠體滲透壓高,吸收患者組織液內(nèi)水分進入皮丘內(nèi)),此外可能受到疾病、患者心理等因素的影響,煩躁、焦慮等負性情緒會影響護患合作,進而對皮試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8-9]。因此,選擇正確的皮試液配制方法,掌握好皮試液濃度,改善患者的負性情緒對皮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意義重大,本研究提出改良破傷風抗毒素皮試觀察法并應用于皮試過程,旨在減少假陽性率,提高皮試結(jié)果的準確性。
改良后破傷風抗毒素皮試觀察法主要從四個方面著手完善皮試方法,具體為降低皮試液濃度、改變抽取藥液順序、改變進針部位、注重對患者皮試過程中的人文關(guān)懷,結(jié)果顯示改良后破傷風抗毒素皮試結(jié)果陽性率明顯降低,滿意度明顯提高,提示降低皮試液濃度可降低皮試液中蛋白質(zhì)膠體滲透壓,有效減少了患者組織液內(nèi)的水分進入皮丘內(nèi),降低了假陽性的發(fā)生率,減輕了注射后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10],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同時改變抽取藥液順序,主要認為傳統(tǒng)方法抽吸過程中稀釋液進入到注射器中會形成沖擊力,進入注射器內(nèi)藥液形成泡沫使藥液劑量不準,改良后有效避免了泡沫的形成[11],提升了皮試劑量準確程度,減少了假陽性發(fā)生率。采用橫紋皮紋與腕橫紋上三橫指正中平行進針,主要認為該部位的尺神經(jīng)、橈神經(jīng)末梢分布最少,產(chǎn)生的機械損傷小,無斷裂現(xiàn)象,注射藥液順流無阻力,避免了疼痛引起假陽性的出現(xiàn)[12]。注射前護理人員積極開展心理疏導及健康教育指導,緩解了患者焦慮及恐懼的負性情緒,提升了臨床護理配合度。
綜上所述,改良破傷風抗毒素皮試觀察法可有效降低患者皮試假陽性率,增加患者用藥機會,減輕痛苦,提高滿意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治療費用,值得臨床推廣使用。本研究亦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比如缺乏大樣本量的研究使得所得結(jié)果說服力低,缺乏準確性,有待后續(xù)繼續(xù)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