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珠
◆摘 ?要:在國家大力推行體育健康教育與陽光體育的背景下,我國的體育教育也相應進行了改革,尤其是初中體育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初中生正處于身體與思維都非常活躍的階段,對體育活動有著極大的熱情。同時,他們處于人生新的階段,已經面臨著學業(yè)的壓力,因而增強體質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課標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下,教師必須要尊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過程,讓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去,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體質,開發(fā)智力,從而讓他們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本文將以增強體質教育為目標,來簡要探討初中體育教學。
◆關鍵詞:增強體質健康;初中體育教學;新課標改革;體育游戲;應用研究
體育課對于初中生來說,不僅可以強身健體,而且能夠鍛煉其大腦的發(fā)展,并且培養(yǎng)他們堅韌不拔的意志,為其日后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基礎。因此體育教育在初中的教學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學中,教師不能僅僅囿于簡單體育知識的講解,而是要從實際出發(fā),以增強其體質健康為目的,讓學生深刻明白體育的意義,培養(yǎng)其對體育鍛煉的興趣,認識與感受社會、自然,培養(yǎng)體育精神與體育道德,在游戲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真正做到讓學生愛學習、懂學習、會學習。
1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具體實踐
1.1因材施教,選擇適當的體育方式
愛玩、愛動是小孩子的天性,他們在活動中是否有積極的態(tài)度取決于他們自身的興趣點與對體育活動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要努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合理有序地組織活動。在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進行自由活動,沒有設置固定的體育游戲內容,因此學生會無所適從,在活動中不知該如何去做,這樣的活動方式對學生并沒有太多好處。所以,在教學中教師應當利用體育活動,適當地安排活動。例如跳皮筋、踢毽子、拔河等簡單、容易上手的活動。并且隨著學生年級的不斷增長,能力的不斷加強,從而增加各種體育運動的難度,不斷與學生的需求相適應。同時,對于男生女生可以分開教學。對男生可以組織足球、籃球等游戲,來滿足男生對對抗性、速度、競技的追求。而女生更偏愛協(xié)調性較強的游戲,比如跳皮筋等。因材施教,從而使每名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體育課堂之中。
1.2創(chuàng)設體育活動教學情境
在體育教學中,同樣也需要進入一定的教學情境之中,從而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到學習過程之中去,在體育活動情境中感受運動的快樂。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情境,可以使得體育課更加生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便于教師不斷地傳授與教導相應的內容。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協(xié)作的能力與遵守規(guī)則、尊重體育精神的意識。
1.3不斷創(chuàng)新與改進體育活動
低年級學生對于事物都有一定時間的新鮮感,對于任何活動也同樣如此。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量避免多次重復進行同一種活動,以免使學生產生倦怠情緒,影響教學效果。所以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或者收集同學們的意見與建議,對教學活動進行不同形式的創(chuàng)新與改編。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使得課堂更加豐富多樣,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散思維,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例如在組織打籃球中,可以分別嘗試一對一、三對三、五對五與運球、傳球等多種形式,綜合促進學生的協(xié)調能力,增強體育活動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2體育活動的作用
2.1增強青少年的體質健康
眾所周知,初中階段的學生在身心各方面都發(fā)展并不成熟,對于身體各個機能的控制、手腦的協(xié)調能力都不夠完善,難以承受符合過大的負荷的運動。但是體育活動自身的特點又對學生有著較強的吸引力。因此教師要利用這一特點,通過借助合適的體育器材,引導學生學習體育動作,熟練地掌握各種基本動作與技能,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性,強身健體,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后期的學習與生活打下基礎。
2.2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啟迪學生的智力
專業(yè)研究表明,一個人的腦力發(fā)展離不開所處的生理與心理環(huán)境。因此體育活動的多樣性也為其提供了更多的活動機會與想象空間。正如前文所說到,教師與學生共同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造活動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讓學生在自己創(chuàng)作的活動中更具有積極性與主動性。另外,體育活動是動靜結合的活動,將聽、說、想、練等多種能力相結合,將各種體育知識、體育技能等融合在一起,從而對大腦皮層形成刺激,鍛煉腦力的發(fā)展與活躍。在另一方面,體育游戲可以使孩子們的天性與特點充分暴露,便于教師觀察,并進行因材施教。通過游戲,教師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分別進行鼓勵、支持、教育,使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張揚。如對那些顯得有些不合群、不合拍的學生,要允許其保留個性。在游戲中教師會發(fā)現,頑皮的學生也會變得自覺起來,呆板的學生也會變得靈活,不合群的學生也有他們的天地。教師不要輕易給那些膽小、不合群、頑皮的學生下結論,或者用諷刺、挖苦的語言批評他們,使他們對自己的個性產生反感,從而影響其個性的發(fā)展。
2.3陶冶學生的品行與情操,學習體育精神
在體育活動中,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與團結協(xié)作、語言表達等能力,讓其感受學校與集體的溫暖,并積極向他人學習。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要潛移默化地將品德教育、思想教育等融入到活動中去,寓教于樂,讓學生在享受體育活動樂趣的同時也能夠掌握人生的道理。另外,在做游戲時教師應當介紹一些積極的體育精神要求學生去遵守,并在活動中發(fā)揚光大,使體育教育與思想教育并行。
3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初中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之中,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與想象力,同時也能夠鍛煉學生的腦力、體力,增強抵抗力與身體素質。但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例如選擇活動時要注意符合初中生的心理與生理因素,選擇一些安全性較高并具有教育意義的趣味活動,這對于提升初學生的課堂興趣、實現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目標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賴黎.以增強體質健康為目標探索初中體育教學[J].南北橋,2020(07):129.
[2]達婷婷.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思考[J].新課程·中旬,2019(11):22-23.
[3]汪國.初中體育教學對中學生體質健康的探討[J].新課程·中學,2019(06):41.
[4]王遠春.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的初中體育教學改革思考[J].青少年體育,2019(05):47-48,61.
[5]張明.體質健康變化趨勢的視角的初中體育教學改革[J].發(fā)現,2018(0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