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廣華
【關鍵詞】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腫瘤護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10-0238-01
腫瘤患者在接受治療的過程中經(jīng)常需要建立靜脈通路來進行輸液和化療等。常規(guī)的靜脈通路建立方法因為經(jīng)常性的穿刺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同時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感染的幾率,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治療效果。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導管(PICC)是臨床上常用的靜脈通路建立方式,其有效的避免了反復穿刺帶來的眾多問題,從而能夠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以下本文將針對外周靜脈置人中心靜脈導管在腫瘤護理中的臨床應用效果進行探討,具體操作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腫瘤內(nèi)科在2019年4月-2020年3月期間收治的100例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應用常規(guī)分組方法“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該100例患者分為A(n=50)、B(n=50)兩組。A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9:21,年齡分布為22-77歲,平均年齡(49.5±1.5)歲;B組患者中男女比例為27:23,年齡分布為21-76歲,平均年齡(48.5±2.5)歲。兩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齡分布上沒有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A組患者行傳統(tǒng)靜脈留置針穿刺,具體操作為:將留置針套上套管后放在皮下,之后拔針并擰緊肝素帽,最后將其與輸液裝置進行連接。
B組患者行PICC,具體操作為:1.靜脈選擇:選擇較直、較粗以及靜脈瓣較少的貴要靜脈,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或者是選擇頭部靜脈等。2.測量插管長度:指導患者手臂外展90°,然后依據(jù)靜脈的走向進行測量,從穿刺點到腋下再到第三根肋骨為止。3穿刺點消毒:以穿刺點為中心,半徑10cm內(nèi)的范圍進行消毒。4穿刺操作:鋪置無菌洞巾,并按照測量長度截斷管道,同時使用生理鹽水對管道進行沖洗。進針角度為15-30°,在回血后繼續(xù)進針,并在進鞘后取出穿刺針。之后沿插管鞘將導管送至中心靜脈位置,拔出導絲和插管鞘后連接肝素帽并風管。最后使用酒精對穿刺位置消毒,同時使用透明膠帶對穿刺點進行固定。
同時對兩組患者行心理疏導、用藥護理、飲食指導和運動指導等。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包括靜脈炎、導管阻塞、導管脫管、感染等;同時采用本院自制的問卷調(diào)查表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滿分為100分,90分以上、60-90分之間、60分以下分別表示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當p小于0.05時則表示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對比
A組患者靜脈炎、導管阻塞、導管脫管、感染等并發(fā)癥總共發(fā)生14例,發(fā)生率為28.00%,而B組患者總共只發(fā)生5例,發(fā)生率為10.00%,B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組患者,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
A組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和滿意分別有15例和25例,滿意度為80.00%,而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非常滿意和滿意分別有20例和28例,滿意度為96.00%,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顯著高于A組患者,數(shù)據(jù)差異顯著(P<0.05,X2=6.15)
腫瘤患者在治療期間通常需要采用靜脈輸液的方式來補充身體所需營養(yǎng)物質(zhì),同時也需要通過靜脈通道的建立來進行化療。如果采用一般靜脈留置針穿刺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那么患者將承受反復穿刺的巨大痛苦,同時很容易引發(fā)感染,而PICC置管護理有效的避免了這些問題。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PICC對腫瘤患者進行護理時,護理人員需要充分契合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穿刺靜脈、穿刺點以及穿刺導管的選擇,同時護理人員在穿刺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實施無菌操作,以及嚴格控制好插管力度和速度,最后護理人員需要定期對風管和肝素帽進行檢查。如此,通過細致、嚴格的操作和護理,能夠幫助患者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本文顯示,B組患者在導管留置期間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顯著低于A組患者,同時B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高于A組患者,由此則充分表明,PICC在腫瘤護理中的護理效果更良好。
綜上所述,相較于一般靜脈留置針穿刺而言,在腫瘤護理中PICC具有更好的護理效果,其可以顯著降低患者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從而在幫助患者獲得更好治療的同時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該方式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