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慶瑜/三亞學院外國語學院
在中外文化交流日益加強的大環(huán)境下,電影作為一種重要的文化和藝術載體,中外影視界之間的交流也隨之越來越頻繁。外國影視作品紛紛涌入中國市場的同時,大量優(yōu)秀的中國影視作品也被推介到海外,越來越引起外國電影界的重視。翻譯界的專家和學者以往一直關注外國電影片名如何恰當精確地翻譯成漢語的問題,隨著中國電影海外市場的拓展,華語電影片名的英語翻譯問題逐漸受到國內翻譯界的關注。對電影《火鍋英雄》的片名英語翻譯,本文將從歸化異化翻譯策略的角度進行探討。
《火鍋英雄》是2016年由楊慶導演執(zhí)導的一部集合了多種類型元素的華語電影,電影情節(jié)充滿荒誕不經(jīng)之處,全部對白都采用重慶方言,不僅為影片效果添光增彩,而且很有喜劇效果。影片故事背景發(fā)生在重慶,但是其中很多場景極具上世紀風靡一時的港片黑幫風格,比如銀行搶劫、街頭大戰(zhàn)等,楊慶導演把一部重慶本土影片拍出了港片電影的感覺。影片充滿黑色幽默的喜劇色彩,有諸多的巧合和誤會組合而成,穿插著荒誕和讓人啼笑皆非的搞笑成分,又兼具懸疑、犯罪,種種元素最終匯聚成一部經(jīng)典之作。
《火鍋英雄》巧妙地把小人物和大英雄之間鮮明的反差融合到一起,在幾位平凡到完全沒有存在感的小人物身上擁有的對善良的堅持和情誼的重視,從而迸發(fā)出最真實的英雄主義光芒。影片的開頭一次又一次地向觀眾諷刺地展現(xiàn)幾位小人物主人公的平凡、不著調和憋屈,但是,當真正面臨危險時,他們卻不顧自己生命的安危去為了兄弟拼命。這種貼近現(xiàn)實生活的平凡平庸和英雄氣概,很容易引起觀眾的共鳴。
1995年,美籍意大利翻譯理論家勞倫斯·韋努蒂(Lawrence Venuti)在其專著《譯者的隱身形》(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一書中首先提出了異化和歸化的概念。從翻譯理論的發(fā)展歷史上看,歸化和異化可以被視為是直譯和意譯概念的延伸,但是歸化和異化與直譯和意譯的概念又不完全等同。這兩組概念關注的重點有所不同:如何在語言這一層面上處理譯語的形式和意義是直譯和意譯關注的核心問題;異化和歸化的立足點是文化大語境下的價值取向,遠遠突破了語言因素的限制,不僅涵蓋了語言因素,還包括了文化因素和美學因素等。勞倫斯·韋努蒂認為,歸化法是指“把原作者帶入譯入語文化”,異化法是指“接受外語文本的語言及文化差異,把讀者帶入外國情景”。由此可見,歸化和異化與直譯和意譯之間的差異是顯而易見的,不能將它們混為一談。
歸化法(domestication)是指譯者在翻譯過程中,采用透明、流暢的風格,盡可能地關注讀者,使源語文本融入譯語的文化價值觀,譯文要最大限度地符合讀者所習慣的文化內涵和語言表達方式,達到源語文化和譯語文化之間的“文化對等”。異化法(foreignization)是指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保留源語文本的語言結構和文化差異,在一定程度上保留源語文本的異域風情,譯者的翻譯盡量不打擾作者,讓讀者向源語文化和語言結構靠攏。通俗來講就是歸化法讓譯者向讀者靠攏,譯文盡量采取讀者所熟悉的文化價值觀和語言結構;異化法就是譯者盡量保留作者的語言風格,向作者靠攏,采取作者原有的語言結構和表達習慣向讀者展示源語文本的內容。
歸化法要以譯語文化為基礎,譯語讀者為關注點,強調譯語的地道和貼近譯語文化生活,對源語文本中的異域文化色彩和語言結構風格進行弱化、修改,使其符合譯語文化價值觀和語言特色。比如:Love me, love my dog. 在進行翻譯時如果翻譯為“愛我,就要愛我的狗”,這樣的翻譯對于中國人來說可能會引起理解上的偏差或者導致誤解;如果翻譯為“愛屋及烏”,不僅言簡意賅,而且會使讀者感到比較地道、生動,一目了然。
異化法翻譯時要遷就源語文化的特點,吸納源語的表達方式。采用這種方法的例子比比皆是。首先在語音層面的翻譯上異化法使用非常廣泛。比如:sofa翻 譯 為“沙 發(fā) ”,ballet翻 譯成“芭蕾”,coffee翻譯成“咖啡”。其次在詞語層面的翻譯上逐漸被人們接受。比如:the cold war翻譯成“冷戰(zhàn)”,crocodile tears翻譯成“鱷魚的眼淚”。最后在句子結構上,突出反映為很多譯制片的語言結構都采取異化法進行翻譯,這種翻譯方法越來越被觀眾所接受。
翻譯的過程,就是譯者進行選擇的過程。譯者由始至終是在譯文貼近作者、還是接近讀者間進行選擇,實際就是在歸化和異化間做出選擇,尋找一個最佳的“融會點”。這個融合點不是既不偏左又不偏右的居中點,它不是一成不變的,應該根據(jù)實際情況而發(fā)生改變,有時貼近譯語讀者,有時貼近源語文本。應該做到,歸化時不能改變原著的風格和特色;異化時不能讓譯文晦澀難懂。
在觀看電影之前,觀眾首先聽說、接觸或者了解到的是一部電影的片名。好的電影片名起到為影片前期做宣傳和廣告的作用,能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激起觀眾的觀看欲望。陳宏薇把電影片名的功能歸納為三個方面: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和祈使功能。首先,電影片名是影片內容的高度概括和影片主旨的精煉,向觀眾傳達第一手的影片信息。比如:Bathing Beauty《出水芙蓉》,不僅點名主題,而且英語片名采用首韻的押韻方式,富有韻律美感;漢語翻譯采用隱喻的方式,即忠于原電影片名的語言特色,又兼具藝術性。Ghost《人鬼情未了》,漢語翻譯既有實用性,又具有藝術氣息。最后,電影片名的祈使功能是指片名能喚起潛在觀眾的注意力,富有感染力。因此,電影片名的翻譯首先要尊重原片名或者影片內容、主題,不能天馬行空地任意翻譯或者創(chuàng)造性翻譯;其次翻譯要符合譯語觀眾的語言習慣和風格,這樣才能起到宣傳和導視的功能,被觀眾所接受和熟知。
國產電影能否成功打開海外市場,得到海外觀眾的認可,電影片名的翻譯是其中的關鍵因素之一。國產電影片名在進行翻譯時,不僅要語言語法準確無誤,符合海外觀眾的常用表達習慣,而且要與影片內容或主題相符。在此基礎上,要進一步使片名翻譯貼切傳神,達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讓海外觀眾不僅能夠理解接受影片,更能體會影片的文化內涵,達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火鍋英雄》影片中都是生活中普普通通的小人物,沒有做出值得為大眾所頌揚稱贊的宏偉業(yè)績,甚至活得還十分憋屈,所以在翻譯時不能直譯為Hot Pot Hero。、“火鍋”這一中國傳統(tǒng)美食越來越被西方國家了解和接受,所以在翻譯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異化法保留源語文本的語言結構,讓海外觀眾向中國文化和語言結構靠攏,《火鍋英雄》中的“火鍋”直接翻譯成通用的表達方式Hot Pot。電影片名的命名習慣和命名方式通常有以下五種:以時間命名、以地點命名、以主角命名、以情節(jié)命名和以主題命名?!痘疱佊⑿邸酚捌适卤尘鞍l(fā)生在重慶,全部對白都采用重慶方言,地點背景的選擇對整個影片人物的塑造、情節(jié)的發(fā)展和主題的轉達至關重要,所以翻譯時把故事發(fā)生的地點翻譯出來不僅符合電影片名命名的習慣,而且歸化的翻譯能更好地奠定影片的基調,激發(fā)觀眾好奇心和觀賞欲望?!痘疱佊⑿邸贩g為Chongqing Hot Pot,能成功地轉換漢語和英語、中國和西方國家之間的語言和文化,并關注到兩種語言和文化間的不同之處,實現(xiàn)翻譯的完美移植??傊?,國產電影片名的英譯成功與否直接關系到電影是否能成功打開海外市場,實現(xiàn)文化傳播的目的。在進行片名翻譯時,不能采用絕對的歸化法或者異化法,翻譯必須反映電影的內容和主題,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西方的文化特征、海外觀眾的價值觀和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