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健廣 仝飛
摘? 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是土木工程專業(yè)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面向全球尤其“一帶一路”附近國家對國際化土木工程專業(yè)人才的迫切需求,故文章提出將“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作為該國際化課程的一項畢業(yè)要求。針對“受彎構件的變形與裂縫寬度的驗算”內(nèi)容,文章從正常使用階段設計方法、撓度計算、裂縫寬度計算、基本構造要求等幾個方面,通過分析比較不同規(guī)范的異同,闡述了相應的教學內(nèi)容與能力考核點。
關鍵詞:國際化課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原理;能力考核點;撓度;裂縫寬度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志碼:A?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0)33-0122-04
Abstract: For the urgent requiements of International Civil Engineering talents for the global countries especially the countries around the one belt and one road, this paper suggests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s should have the ability to cooperate in different culture backgrounds with international views, which needs to be taken as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 for the course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In this paper, the checking methods in different codes for deflection and cracking width of flexural member were compared the teching content and students' abil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were proposed. Moreover, the design method for normal usage state, calculate methods of deflection and cracking width, basic configuration requirement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international course; design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s; ability assessment requirement; deflection; cracking width
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作為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要標志,有助于建設系統(tǒng)的國際化專業(yè)培養(yǎng)體系,是進一步推進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國際化的必要途徑。
根據(jù)2017版《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評估(認證)標準》[1],土木工程專業(yè)應覆蓋12項分布在不同的專業(yè)課程中的畢業(yè)要求。其中,《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是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面向本國學生的畢業(yè)要求包括“WA2-問題分析、WA3-設計/開發(fā)解決方案”。由于國際建設工程規(guī)范采用的設計規(guī)范不同,故本文提出將“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作為此課程國際化人才培養(yǎng)的一項畢業(yè)要求。
本文以該課程中的“受彎構件與裂縫寬度的驗算”部分為例,探討面向留學生授課的教學內(nèi)容、學時、能力考核點的設置,并從正常使用階段設計方法、撓度的驗算、裂縫寬度的驗算等四個方面,闡述中國、歐洲、美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中設計方法的異同。
一、教學內(nèi)容與能力考核點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課程中,“受彎構件與裂縫寬度的驗算”的具體教學內(nèi)容包括: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設計方法、撓度的驗算、裂縫寬度的驗算。國際化課程和本國課程在該部分所需學時及能力考核點如表1所示,國際化課程在本章增加了1個學時以突出闡述不同規(guī)范在設計方法的異同,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專業(yè)工作,即“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WA10項)。
二、正常使用階段設計方法
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 500102001)[2]、美國規(guī)范ACI 318-14[3]、歐洲規(guī)范Eurocode BS EN 1990:2002[4]均將結構的極限狀態(tài)分為兩類:承載能力極限狀態(tài)和正常使用極限狀態(tài)。
三、撓度的驗算
(一)我國規(guī)范
五、結論
在建設國際化課程的《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時,建議在畢業(yè)要求中添加“具備一定的國際視野、能夠在跨文化背景下進行溝通和交流”。以“受彎構件與裂縫寬度的驗算”為例,相比傳統(tǒng)課程增加1個課時。通過分析中國、美國、歐洲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在“正常使用階段設計方法、撓度的驗算、裂縫寬度的驗算”等方面的異同,使學生能夠掌握并應用不同國家規(guī)范的設計方法,達到相應的畢業(yè)能力要求。
參考文獻:
[1]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專業(yè)評估委員會.高等學校土木工程專業(yè)評估(認證)標準(2017版)[S].2017.
[2]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
[3]ACI 318-14. Building Code Requirement for Structural Concrete[S]. American Concrete Institute, P.O. Box 9094, Farmington Hills, MI 48333-9094,2011.
[4]Eurocode BS EN 1990:2002. Basis of structural design, London[S]. 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 2004.
[5]東南大學,同濟大學,天津大學.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