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華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深橋中心埔上小學,福建漳州 363500)
語文是一門語言學科,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保證朗讀教學質(zhì)量對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尤為關鍵。因此,教師需要充分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更加注重朗讀教學,引入更多新型的教育教學方式,有效提高小學語文朗讀教學效率,通過朗讀教學鍛煉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的提升,保證課堂教學質(zhì)量。
近年來,我國大力推行素質(zhì)教育,在素質(zhì)教育中,小學語文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科學知識,更要鍛煉學生的素質(zhì)與能力,因此,做好小學語文朗讀教學十分關鍵。但是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中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缺乏對朗讀教學的系統(tǒng)化認識。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受傳統(tǒng)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并沒有充分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也沒有將朗讀教學當成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導致教師對朗讀教學系統(tǒng)化認識不足,在開展朗讀教學過程中,也容易出現(xiàn)差錯,嚴重影響了朗讀教學質(zhì)量[1]。其二,缺乏有效的指導。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在這個年齡階段,學生的自制力不強,缺乏自我約束能力,同時各項基本能力也處于基礎狀態(tài),在這種情況下,想要保證朗讀教學有效性,還需要教師進行有效的指導。然而,當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對朗讀教學指導重視程度不高,導致朗讀教學大多停留在識字方面,教學過于形式化,難以指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朗讀習慣,學生的朗讀能力也得不到鍛煉和提升[2]。其三,教學方式單一。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很多教師在開展朗讀教學時,大多只是讓學生讀,教學方式單一且機械,很難真正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學生的朗讀積極性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證朗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還需要將多樣化的朗讀教學模式運用于課堂教學中,才能更好地鍛煉和提升學生的朗讀能力。
朗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意義重大。首先,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能夠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很多學校致力于幫助學生減負,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成為教育行業(yè)的主要目標和最新挑戰(zhàn)。而想要提升朗讀教學有效性,就需要教師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為學生營造豐富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興趣更高,學習壓力也會隨之降低[3]。其次,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能夠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有效的課堂教學不但需要完成教學任務,還需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和進度。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能力的培養(yǎng)更為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越來越受尊重。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更高,也擁有了更多思維空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也隨之提升。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比較小,對抽象性內(nèi)容興趣不高,自身認知能力也比較基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進行朗讀教學時,應該注意加入更多學生比較熟悉的內(nèi)容,消除學生對新知識的陌生感,讓學生更愿意參與到課堂教學中[4]。此外,語文本身具有比較高的實踐性,日常生活包含很多語文朗讀素材,將實際生活融入課堂朗讀教學中,能夠更多地融入真情實感,使學生與文本產(chǎn)生共鳴,從而更好地進行朗讀。
例如,在《荷花》一課朗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朗讀全文,通過朗讀回憶印象中荷花的特點、盛開季節(jié)等,然后將自己的認知與文章中對荷花的描寫進行對比。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在朗讀課文時,能不斷調(diào)整情感狀態(tài),也能融入更多的真情實感。學生完成情感狀態(tài)調(diào)整之后,為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可以挑選幾位學生上臺朗讀,要求其他學生在座位上認真傾聽,注意是否出現(xiàn)錯誤,等臺上的同學朗讀完成后,再由班上學生進行糾錯。這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朗讀教學有效性隨之提升,也更有利于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
在影響朗讀教學有效性的因素當中,朗讀模式單一屬于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想要提升朗讀教學質(zhì)量,教師還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注重學生朗讀體驗,不斷創(chuàng)新朗讀模式,將更多新型的朗讀模式運用于朗讀教學中,從而有效地激發(fā)學生對朗讀的興趣,引導學生獲得全新的朗讀體驗[5]。一般情況下,創(chuàng)新朗讀模式包括話劇式朗讀、脫離課文朗讀、分角色朗讀等。其中,話劇式朗讀主要指通過話劇的形式進行朗讀。在這種朗讀模式中,朗讀氛圍良好,學生能夠更好地投入感情,朗讀教學有效性也會隨之提升。脫離課文朗讀則是在普通朗讀模式下的升級,要求學生背誦朗讀,這樣學生對文本的熟悉度將會更高,更有利于朗讀效率提升。
例如,在《陶罐與鐵罐》朗讀當中,教師可以讓班上的學生三人一組,分別扮演陶罐、鐵罐和旁白,在朗讀過程中,將文本以話劇的形式,劃分不同的朗讀任務,再進行分角色朗讀。通過類似對話類的朗讀方式,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情感。同時,話劇式朗讀方式趣味性更高,學生參與朗讀的積極性也會被極大地激發(fā)出來,更有利于提升朗讀教學的有效性。
在任何學科教學中,教師的引導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想要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質(zhì)量,教師也需要更加重視教學引導,通過有效的引導,讓學生掌握更多科學的朗讀技巧,提高朗讀教學質(zhì)量[6]。朗讀教學對學生主動性要求比較高,所以,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并且結合小學生行為發(fā)展規(guī)律,選擇合適的朗讀教學方式,從而有效提高朗讀教學質(zhì)量。
例如,在《清明》朗讀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到詩中描述的情景,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圖片、視頻、音樂等,將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的場景直觀地展示出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更加直觀的教學情境。這樣,學生能夠更好地融入情感,加上教師適當?shù)囊龑?,對情感的把握、重音、?jié)奏等會更加準確。
綜上所述,保證朗讀教學質(zhì)量是保證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此,教師應該更加重視朗讀教學,創(chuàng)新朗讀模式,注重教學引導,引入更多生活內(nèi)容,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