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萍鄉(xiāng)市湘東鎮(zhèn)遠大小學 盧 萍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實施,將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這個問題擺在了我們的面前。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踏踏實實修好品德、有大愛大德大情懷的人,為我們指明了方向。語文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基礎學科,肩負著立德樹人的重任。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實現立德樹人的主陣地。因為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通過感悟文本內涵,領會精神品質,不斷地實現精神生活的豐富,人格的完善,見解的提升。語文閱讀是由課內和課外兩部分組成的,在實現立德樹人目標的過程中,我們嘗試將課內外閱讀整合起來,為學生營造閱讀氛圍,引導學生傳承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樹立健全人格。
后現代教育理論指出,環(huán)境對個體的成長和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校地屬農村,家長的文化素養(yǎng)相對較低,對學生的學習重視程度不夠,給學生提供的課外讀物少,對學生的課外閱讀缺乏正確引導,導致閱讀氛圍寡淡,不利于學生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在整合課內外閱讀的時候,從閱讀氛圍的營造入手,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書籍,組織多樣的閱讀活動,使學生在書香的熏陶下,產生閱讀興趣,為在閱讀中提高語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比如,我們開展了“積分換”“書香之星”“書香家庭”評選等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成功地營造了書香氛圍,打造了一所充滿書香校園文化氣息的農村小學,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閱讀,體驗閱讀,從閱讀中涵養(yǎng)身心,陶冶性情,追求真、善、美。
閱讀文本的選擇是農村小學語文實現課內外閱讀整合的基礎。課內閱讀作為學生參與閱讀的主要形式,其在課內外閱讀的整合過程中發(fā)揮著指揮作用。就我們使用的部編版語文教材來看,新版教材在立德樹人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增加了大量的文化內容,如漢語言文化、古典文學文化、傳統(tǒng)民俗文化和傳統(tǒng)藝術文化。這些內容的增加,旨在引導學生在閱讀中感知、理解傳統(tǒng)文化,在文化的熏陶下,樹立文化意識,塑造良好品行。由此,在整合課內外閱讀的過程中,就課外閱讀資源而言,教師要在教材內容的指導下,為學生選擇極具文化內涵的文章,以此使學生在閱讀中大量感知文化,實現文化知識的傳承。
以《剪窗花》為例,這篇文章以兒童的口吻和視角,為我們呈現了中華民族剪窗花這一民間手工藝術,使學生在窗花插圖觀察和朗朗上口的語句品讀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以此為切入點,我們在課后還精心地為學生推薦了與制扇、制傘、風箏、花炮技藝等相關的文章,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從網絡上下載下來的,圖文并茂。在課后,學生被文章中直觀的畫面所吸引,在閱讀的過程中,感知到多樣的手工技藝,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在課外實踐活動開展中,我們還立足所展現的手工技藝,組織了“我來學手工技藝”系列活動,由教師教給學生剪窗花、制作風箏、制畫燈籠等方法,從而使學生在親身體驗中,增強文化認知,學習手工技藝,成為傳承手工技藝的一代新人。
眾所周之,閱讀可以通過體悟文本中的人物性格,對學生加以誘導和強化,使學生在自身經歷與文本故事相對照的過程中,學會自我反思、自我關照、自我反省,從而在認識自我不足中,模仿故事人物,改正自身人格中的缺陷部分,慢慢塑造健全的人格。在我們使用的語文教材中收錄著大量的故事篇章,其人物形象豐富多彩,性情飽滿,內涵雋永,值得學生在細細品味中,學習人物身上美好的品質。
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們在組織了課內閱讀活動之后,在課外組織學生編演課本劇,在體驗角色、演繹故事的過程中,揣摩人物的個性化語言,感受主人公身上美好品質。以《晏子使楚》為例,我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將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和晏子智慧反擊的場景演繹出來。學生會在細細琢磨人物語言的過程中,被晏子的智慧深深折服,同時為晏子義正詞嚴、不畏強權、勇于維護祖國尊嚴的愛國精神所熏陶,樹立高尚的人格。
總之,在立德樹人的指導下,教師在組織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時候,可以把課內外閱讀整合起來,營造適宜的閱讀氛圍,展現文化知識內容,組織實踐體驗活動,從而使學生在語言品析、角色體驗中,受到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塑造良好品行,實現健康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