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偉杰,李 寧
(1.山西蘭花科技創(chuàng)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山西 晉城 048000; 2.山西蘭花同寶煤業(yè)有限公司, 山西 晉城 048000)
煤礦井下掘進開采工作時,綜掘工作面產塵量大。巷道掘進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大功率高效掘進機、運輸轉載機和局部通風裝置的推廣使用,增大了綜掘巷道內的產塵源和產塵量,增加了空氣中的粉塵濃度。我國大多數(shù)煤礦的煤塵都具有爆炸性,粉塵能降低作業(yè)場所的能見度,增加事故發(fā)生率。同時,粉塵會誘發(fā)肺塵病,影響工人健康。因此,對煤礦綜掘工作面采取有效的粉塵防治技術,是生產實際的客觀要求,也是社會進步的必然趨勢。
實際生產過程中,綜掘工作面現(xiàn)場環(huán)境復雜,因此還需考慮現(xiàn)場實際情況。首先對現(xiàn)場壓入式通風系統(tǒng)粉塵分布規(guī)律進行分析,以山西某礦為工程背景,礦井通風方式為兩翼對角分區(qū)通風,采取抽出式通風方法,主要的進回風井分別有6個、4個,礦井的總進風量為27 316 m3/min,總回風量為27 618 m3/min,選擇FBDY-NO6.3(2×30 kW)型對旋式風機局部通風,該風機的啟動Ⅰ級吸入風量為320~350 m3/min,采用d800 mm強力膠質風筒,壓入式供風。該礦地面副斜井口有容積為2×500 m3的防塵水池,井下所有工作面及巷道均安設了完善的防塵管路和綜合防塵設施。
在綜掘巷道布置1#—7#共7個風速測試斷面。其中,1#、2#、3#斷面在工作面附近,1#風速測試斷面位于掘進機司機處(壓入式風筒口后方2 m),風筒口距掘進頭9 m. 4#和5#斷面稍遠,以4 m間距布置,5#斷面在巷道轉載點處;6#和7#斷面遠離工作面。為研究風速沿程分布,分別以與前斷面距離6 m和10 m位置布置。由于遠離風筒側為現(xiàn)場主要工作區(qū)域,所以測定了該側的呼吸性粉塵濃度(測點4、5、6),研究比較不同高度下全塵和呼塵濃度的沿程分布,呼吸帶高度還需比較巷道中央呼吸性粉塵濃度(測點7). 采用CCD1000-FB便攜式微電腦粉塵儀,調整靈敏度,設定相關系數(shù)K=0.646,測定全塵濃度;調整相關系數(shù)K=0.313,測定遠離風筒側呼吸性粉塵濃度。測得的粉塵濃度見表1.
由表1可知,粉塵濃度大體隨沿程距離的增加而減少,在轉載點處有明顯回升,在距掘進頭15 m的范圍內,粉塵濃度最高。由于大顆粒粉塵先沉降,因此巷道中上部的粉塵濃度較高,之后會有波動,但最終小顆粒粉塵漂浮在空氣中,使得巷道粉塵濃度穩(wěn)定在50 mg/m3以下。此外,對遠離風筒側和巷道中央全塵和呼吸性粉塵的濃度變化規(guī)律也進行了探討,全塵濃度變化大,呼塵濃度變化相對平緩,且只在呼吸帶高度二者變化規(guī)律相近。
表1 綜掘工作面粉塵濃度測定記錄表
為了進一步研究風流和粉塵的運動規(guī)律,實現(xiàn)現(xiàn)場良好工作環(huán)境的目的,需要根據(jù)相似理論進行相似模擬實驗研究。改變通風方式及參數(shù),研究兩種通風除塵系統(tǒng)下的流場和粉塵濃度場的分布情況,得到最優(yōu)的通風除塵方案。長壓短抽式通風除塵系統(tǒng)中的關鍵參數(shù)是壓抽比。實驗中壓抽風筒直徑均為0.4 m,可通過調整風閥改變風速來實現(xiàn)壓抽比的變化。由于實際電力限制了抽出式風機的功率,抽出式風筒口的最大風速僅能達到5.5 m/s左右,變化范圍受限。因此,為了合理調節(jié)壓抽比參數(shù),在試驗過程中保持吸風風速穩(wěn)定在5.5 m/s,通過改變壓風風速,完成壓風和吸風風速的不同配比。該實驗分別取壓抽比值為0.7、1.0、1.3、1.5. 需要指出的是,實際中壓抽比不能取1,實驗中取1是為了給其他壓抽比作參考,分析不同壓抽比下粉塵的運移情況及濃度分布,最終確定此相似系統(tǒng)下合理的壓抽比值。
為了與壓入式通風除塵對比,長壓短抽式通風除塵相似實驗系統(tǒng)也采取同樣的測試斷面和斷面測點布置,測點布置在壓風側、吸風側和模型中央,見圖1.根據(jù)相似模擬實驗裝置的尺寸,結合壓入式通風流場理論基礎,在相似實驗模型內部選取1#~6#共6個待測斷面,每個全斷面上布置3×3共9個測點,靠近風筒側、遠離風筒側、模型中央分別均有3個測點,見圖2.
圖1 測試斷面布置圖
圖2 系統(tǒng)斷面測點布置圖
按照布置的斷面及測點,采用JFY-4通風多參數(shù)測定儀進行風速測定。為獲取不同的壓抽比,只需調節(jié)壓風風閥,測定壓入風筒口風速,并與抽出風筒口風速對比,即可得到不同壓抽比情況下的風速值。改變通風方式之后,分析在壓風風量不變的情況下,增加抽出風量后整個實驗巷道流場的變化,即研究壓抽比為1.3時的模型巷道流場。此時,調節(jié)壓風風速與壓入式通風風速相同為7.15 m/s,抽出風速保持為5.5 m/s.
不同通風方式下巷道流場的試驗數(shù)據(jù)見表2,圖3,由此可得分布規(guī)律:
表2 壓抽比為1.3 時的風速測定記錄表
圖3 壓抽比為1.3時長壓短抽式通風相似模擬巷道流場變化圖
1) 吸風側在距工作面1 m處風速最高,這是因為靠近抽出風筒的緣故。隨后各高度風速均下降,在3 m處1 m高度風速回升較大,風速在高度方向大體呈1 m>1.5 m>0.5 m的變化規(guī)律。模型中央風速變化較為復雜,由于風流大部分被抽出風筒抽走,使得在2 m處1 m高度以上風流存在較少,被頂板阻擾而向下運動的風流則回流至模型中央底部并持續(xù)向遠處運動,即2~3 m處0.5 m高度風速較大,隨后在5~10 m位置風速減小,不及高度大于1 m的風速值。相對而言,壓風側風速無明顯變化,只在2 m處受壓風射流影響,1 m和1.5 m高度風速值較高,隨后隨沿程減小,最終穩(wěn)定在0.3 m/s左右。
2) 0.5 m高度,吸風風速沿程減小,模型中央風速先增后減,壓風風速先減后增,在2~5 m的主要變化范圍內,風速呈模型中央>吸風側>壓風側的變化規(guī)律,隨后風流向兩幫擴散,最后兩幫風速比中央高。1 m高度,吸風側和模型中央的風速沿程變化規(guī)律相似,均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規(guī)律,且吸風側風速高。1.5 m高度,除壓風側2 m處風流射流風速較大,其他變化均不明顯,特別是吸風側和模型中央,在距工作面3 m后,風速基本無大的變化。
3) 比較長壓短抽式通風和壓入式通風,風速顯然均是隨著沿程減小的,長壓短抽的風速變化相對更集中在距工作面5 m之前,壓入式通風的變化范圍更廣泛,一般也均呈現(xiàn)吸風側(遠離風筒側)>模型中央>壓風側(靠近風筒側)的風速變化規(guī)律。主要區(qū)別在于2~5 m位置,長壓短抽的風速和壓入風速的變化基本是相反的,這是因為抽出風筒的存在減弱了壓風射流的影響范圍,風流回流和渦流的程度以及位置發(fā)生了改變。
在距底板1.5 m高度水平不同壓軸比情況下的風速沿程分布見圖4.
圖4 不同壓抽比情況下1.5 m高度風速沿程分布圖
分析圖4可知:
1) 在吸風側,4種壓抽比情況下風速變化相近,均在1~2 m處風速急劇減小,隨后平緩變化,風速最終均穩(wěn)定在0.4 m/s以下。
2) 在模型中央,壓抽比為0.7、1.3和1.5時風速變化情況相似,壓抽比為1.3時在3 m處存在風速回升的狀況,壓抽比為1時風速沿程減小無明顯變化,壓抽比為1和1.3時的風速最終均穩(wěn)定在0.4 m/s以下,而壓抽比為1.5時的風速則穩(wěn)定在0.45 m/s.
3) 在壓風側,4種壓抽比情況下風速變化相似。
為了得到合理的壓抽比參數(shù),使得巷道內粉塵濃度得到最合適的控制和處理,需要對比不同壓抽比情況下的粉塵濃度分布。對模型巷道每一個待測高度,粉塵在壓吸風側及巷道中央的濃度值進行比較分析。不同壓抽比情況下0.5 m高度粉塵濃度沿程分布圖見圖5,在距底板0.5 m高度水平有如下規(guī)律:
1) 在吸風側,距工作面3 m前,壓抽比為0.7和1時的粉塵濃度較高,說明粉塵沉降較多,隨后前者粉塵濃度快速降低趨于平緩,后者卻一直蔓延至整個巷道,濃度值最高。壓抽比為1和1.3時的粉塵濃度變化相近,后者濃度值更大。
2) 在模型中央,壓抽比為0.7時的粉塵濃度無大的變化,壓抽比為1.3和1.5時的粉塵濃度波動較大,特別在3 m處,濃度值后者遠高于前者,壓抽比為1的粉塵濃度相對波動不大,但在距工作面前5 m,其濃度值比壓抽比為1.3時的要大。
3) 在壓風側,壓抽比為1.3和1.5時的粉塵濃度依舊變化明顯,且后者值更大,但據(jù)總的粉塵濃度值來看,除壓抽比為1.5之外,其他3種壓抽比情況下粉塵濃度均在20 mg/m3及以下。
在長壓短抽式通風除塵系統(tǒng)中,研究了壓風風速與壓入式通風風速相同情況下的流場和粉塵濃度場。得到了如下幾點結論:
1) 長壓短抽式通風方式下的風速變化更集中,壓入通風變化更持續(xù),得到了吸風側>模型中央>壓風側的一般風速變化規(guī)律,由于抽出風筒的原因,二者風速主要相差區(qū)域在于距工作面2~5 m的地方,長壓短抽式通風除塵效果更好。
2) 壓抽比為1時巷道內風速較小,壓抽比為0.7和1.3時,風速變化類似,壓抽比為1.5時風速波動也最明顯,而高度越高壓抽比對風速的變化影響越小,確定了粉塵濃度在壓抽比為0.7時得到了最好地控制,整體維持在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