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寒
(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上海 200433)
立德樹人是黨和國家關于人才培養(yǎng)的核心理念,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1],進一步明確了德育的重要性,育德成為教育的重要命題,正如“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德”[2]。如何對青年開展立德樹人教育,需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分析立德樹人的重要內涵??臻g是人們相互交往的領域,個人在與物質世界、精神世界及人的交往中表現其自我,此為德育空間?;诘掠臻g建構視閾,旨在明晰立德樹人的邏輯起點,進而把握其內在關系與實踐指向。
當代青年是現實的個人,是處于社會關系結構、社會秩序中的個人,受外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的影響,以及網絡場域對人的爭奪等,表現出現實性的特點。另外,青年是能動的主體,是有理性、會思維的人,其內在尺度首先表現為人的需要。厘清現實的個人的特點及需要,即在馬克思實踐理論視閾下,明晰青年的現實需要。立德樹人的邏輯起點在于人所面臨的現實問題。人的培育需要關注教育對象的特點,樹立起青年的“德”,需要從邏輯起點的“人”出發(fā),分析青年接受德育的現狀,包括生存場域。
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是社會的、歷史的,人是特定社會關系網中的結點,是具體的、歷史的、發(fā)展的,人的本質是由人的社會關系決定的。德育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理念精神,因而需要在歷史性的社會生活中考量其特點、需要。個體自我意識從發(fā)生、發(fā)展到相對穩(wěn)定,經歷了幼兒期學會以“我”來標志自己的第一次飛躍及青年期的第二次質的飛躍。青年期是由家庭走向社會的過程,是個體進入社會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前,大多青年面臨著異地求學的現實,舊的社會關系如家庭關系在空間上的解體,加之思鄉(xiāng)與漂泊情緒的困擾,因而生存場域的變更易造成個體的孤立無依之感。
馬克思主義從現實的人出發(fā),這里“現實的人”,既不是淹沒在黑格爾“絕對精神”中的人類個體,也不是費爾巴哈關于人的那種抽象的“類”的概念,而是真正意義上的“人”的概念。因而,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主題,理性精神的培育,正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世界的日新月異,帶來了多元價值,帶來新的思想與碰撞,種種思潮撕裂社會共識,青年需要在多元的觀念中尋求自身的價值觀念。青年與父母間存在代際的溝通障礙,且同齡人也都處在成長的迷茫期,使青年的成長缺乏人際關系支持,也就較難在多元的關系中明辨價值。
歷史唯物主義是以實踐為基礎的研究方法,實踐作為一種感性、對象性活動,不是從觀念出發(fā)來解釋實踐,而是從物質實踐出發(fā)來解釋觀念的形成。在現代性的德育困境中,在網絡場域如何使德育在場,如何在日益網絡化的交互關系中建立起德育的空間,均是立德樹人需要思考的現實問題。首先,當代青年從屬于一個互動實時、高效圈子,大量的信息投送帶來話題本身的瞬時性、消亡性,青年的價值判斷也就無所適從。而且,網絡場域對人的爭奪帶來了社會關系的重構,人的圈子不只是家族關系、學業(yè)關系、工作關系,還有網絡的圈層,紛繁復雜的現象遮蔽了現實,更帶來種種誤解與迷思。同時,現代性德育困境意味著德育空間的迷失,從人心秩序的角度看,現代性問題的本質是現代人的安身立命問題,是對美好生活的需求。面對著多樣的消解德育的反作用力,呼吁德育空間的發(fā)現,是對于如何使教育“在場”的思考,也是對教育的根本任務——立德樹人如何“在場”的思考。
青年德育教育的邏輯起點是關注人本身,圍繞這一邏輯起點,存在三對關系:個人與社會的關系、私德與核心價值體系間的關系及受教育者個人與社會整體的德育空間的關系。厘清這些關系的要義是回答立德是什么及為什么要立德的問題。
從社會層面來看,青年立德的內容,是基于核心價值體系的德。美國在20世紀60年代時,個人主義思潮興起,價值澄清理論一時間成為主流,不同團體的人擁有不同的價值觀,只要不違反國家法律,一切觀點都可以討論、確認或懷疑。價值澄清,旨在在事實層面厘清問題,而不做任何的價值評判,價值取向則交給學生個人在清晰澄明的基礎上自主選擇,學校道德教育奉行價值中立原則,其弊端是過于強調個人的滿足,從而導致道德上的相對主義,青年因為缺乏有效的道德指引和規(guī)誡而產生道德迷失現象。90年代以來,品格教育提倡建立核心的道德價值觀,西方德育的轉向,印證了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凝聚共識的重要性。德育就像柏拉圖“洞穴喻”中傳播真理的過程,幫助學生實現心靈的轉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可以作為一種原則性的遵循,是道德理性的力量源泉。
德育是關于由私到公的教育,道德具有社會性、意識形態(tài)性,是人進入社會的規(guī)則。在人的社會化的過程中,德行、德性成為暢行的規(guī)則。社會生活以個人與個人的私人關系為起點,擴展到個人與群體,從而建構了道德規(guī)范體系。而聯結個人與社會的規(guī)則機制,在人的交往層面體現為道德??档聞t認為在于個人的道德原則是不觸犯他人關于道德的原則,這是一種遵從原則的道德,成為受教育者的道德理性的體現。由私德轉化為核心價值體系,個人也就在接受德育的過程中走向了社會。
從個人層面來看,德育使人的自我意識蘇醒,為人開辟精神、價值空間。一方面,德育使人的自我意識蘇醒。費希特相信內在精神的價值、人性的合理性及自由的重要性。人有自我,則本能被貶為非我。他高揚主體性、能動性,從自我到非我到更高的自我,即否定到肯定,再到否定的否定。馬克思將其發(fā)展,認為人對異化的擺脫是一種內部的自我超越,即對自我的否定之否定,這才是解放的思想、解放的人類。德育使人的自我意識得以蘇醒與解放,追求內心的真善美,是對將人作為工具的異化力量的擺脫,是關于將人作為目的的美好追求。
另一方面,德育為人開辟精神、價值空間,立德在于培育精神力量,為人的最高價值。斯賓諾莎認為,“德性就是人的力量的自身”[3]。德育何以為五育之首?在于道德作為一種精神力量,是人的最高價值的體現。赫爾巴特同樣把教育的所有目的和最高目的指陳為道德。[4]并且,共產主義社會要實現的人的自由與全面發(fā)展,依托于人的精神文明水平。德智體美勞五育的發(fā)展,體現了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是社會主義教育的目標。
斯賓塞指出:“為我們的完滿生活做準備是教育應盡的職責?!盵5]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抓住了教育問題的本質,即培育什么樣人的問題。教育要使人形成核心素養(yǎng),教育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交的報告中提出了教育的四個支柱:學會求知;學會做事;學會共處,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學會生存?;诘掠臻g建構視域,德育是一種思想上的啟蒙,是一種啟迪心智的活動,學會求知、學會生存是一種理性啟蒙,從而建立起正確的價值觀念,樹立遠大志向。同時,德育涵養(yǎng)德性,即學會共處、學會與他人一起生活,同樣在學生核心素養(yǎng)構建中占據重要位置。德育要最終指向立德樹人,需要在微觀上緊抓基本矛盾,把握動態(tài)轉變;在中觀層面重視關鍵課程,構建價值內涵;在宏觀上關注社會背景,指向美好生活。
微觀層面,要緊抓德育過程中的基本矛盾。毛澤東曾指出:“這個辯證法的宇宙觀,主要地就是教導人們要善于去觀察和分析各種事物的矛盾的運動。并根據這種分析,指出解決矛盾的方法?!盵6]青年內在思想矛盾的運動轉化,體現了主體內在的知、情、意、信、行諸要素的矛盾運動,以及主體對社會要求的思想品德同原有的思想品德狀態(tài)之間的矛盾運動,體現了青年思想的發(fā)展。因此,要分析研究這些矛盾,揭示它們之間的關系,必須運用矛盾分析法加以科學的分析,最后揭示青年的真實需要??疾斓掠^程中的基本矛盾時,可以探尋受教育者履行社會所要求的道德、將它作為行為的邊界時,是基于他律,還是自律,是基于角色規(guī)范的道德,還是一種遵從原則的道德從中考量受教育者的道德理性,最終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作為一種原則,成為青年道德理性的力量源泉。
中觀層面,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體系應圍繞立德樹人的目標?,F實中的理論供給問題,弱化了德育的價值,作為消解認同的反作用力影響著立德樹人最終目標的實現。并且,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實現知識性與價值性的統(tǒng)一,其原因在于立德樹人的內涵不僅意味著知識性道德規(guī)則的傳授,更在于德育空間的建構、理性精神的培養(yǎng),此為價值性的體現。使道德教育成為具有價值性的邏輯體系,推進德育實踐的創(chuàng)新,是立德樹人的實踐指向;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破解立德樹人命題的關鍵。
習近平總書記在思想政治課教師座談會上的講話,蘊含了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師德建設、育人導向、守正創(chuàng)新等內涵。首先,思政課教師要講政治、有情懷、正人格,以自我的德行涵養(yǎng)學生的德性。其次,要重視育人價值。思政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也是價值的傳授。最后,注重創(chuàng)新,“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7],能釋疑解惑,理論就具有魅力,能貼近現實,思想就具有張力。思政課在釋疑解惑與貼近現實中落地,才能完成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思政課教學是一項非常有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教師要看到育人工作、教育事業(yè)的創(chuàng)造性,自覺更新教學內容與方式。
在宏觀的社會環(huán)境中實現立德樹人,需要把握當代社會思潮與青年思想。個人主義思潮盛行,使青年因缺乏有效的道德指引和規(guī)誡而感到無所適從,因此社會要引導青年的價值選擇,幫助其形成價值歸屬這也是青年的需求所在。在當代這個互聯網時代,多元的思想文化、更新的網絡場域下的德育交互方式,成為立德樹人面向的話題。青少年個體成長需要社會,社會也要求個體“超越個人”。學校教育恰恰要把個人發(fā)展與社會價值統(tǒng)一起來,即立德樹人,因而需要把握教育的總體格局與長遠利益。
中國現代的美好生活,表現為對先進文化的需求。先進文化代表著更高層次上的精神追求,為人的精神生活全面發(fā)展拓寬了空間。美好生活的哲學內涵意味著善、德性能給人帶來幸福,代表著德性的旨歸,這是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先進文化孕育下的美好生活,代表著德性的旨歸。因而,美好生活與德性人生成了立德樹人的落腳點。
樹人在于理性精神、德性品格、信仰信念的培育,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教育。一方面要妥善應對各種社會思潮,另一方面則要架構自我的精神空間??傊?,建構青年的德育空間,就要從立德樹人的邏輯起點——“人”開始,尋根究底,把握青年的思想特點,明晰立德樹人的內在關系,落實立德樹人的實踐指向,唯此才能構筑美好生活與德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