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新潮
(國家文物局,北京 100009)
水下文化遺產是全人類的共同遺產,近現代沉艦則是世界近現代史的重要見證。
1928年,有感于水下文化遺產之于人類文明史的價值,法國著名學者、考古學家薩洛蒙·雷納克(Salomon Reinach)先生不無感慨地說:“東地中海的海床,是人類最大的博物館”!1966年,法國文化部長安德烈·馬爾羅(André Malraux)先生批準設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國家級水下考古專門機構—法國國家水下考古所(DRASSM);同年,美國考古學家喬治·巴斯(George Bass)在土耳其的格里多亞角(Cape Gelidonya)海域發(fā)掘拜占庭沉船,首次將田野考古方法應用于水下遺址的調查與發(fā)掘。由此開始,世界水下考古事業(yè)迎來了超乎預期的發(fā)展。
我國的水下考古事業(yè)發(fā)端于1987年“南海Ⅰ號”的調查與發(fā)掘,迄今已走過30余年的歷程。在著名考古學家俞偉超先生的倡導下,國家文物局組建水下考古研究中心,后來正式將水下考古中心建在中國歷史博物館(現在的國家博物館),開啟了我國的水下文化遺產調查與保護工作,先后取得了“綏中三道崗”“南海Ⅰ號”“南澳一號”“華光礁一號”“小白礁一號”沉船等重要水下成果。2014年6月國家文物局又將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水下考古研究部門與國家博物館考古中心合并,成立“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并獨立建制,這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水下考古專門機構。2020年11月經國家編制部門批準,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更名為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增加機構編制,我國水下考古事業(yè)迎來了跨越式發(fā)展的黃金時期。
2001年11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1屆大會表決通過了《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Conven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成為全球范圍內保護水下文化遺產的第一個國際性公約。自2003年生效以來,該公約組織就在全球范圍內推動近現代沉艦的調查、保護和研究工作,尤其關注瀕臨破壞的“一戰(zhàn)”沉艦(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后沉沒于各個海域的近現代沉艦)。在這種背景下,中國國家文物局審時度勢,決定把北洋海軍沉艦的調查與保護工作提上日程,由此持續(xù)發(fā)力、成果迭出,揭開了我國水下考古事業(yè)的新篇章。
早在2014年,國家文物局即已著手規(guī)劃北洋海軍沉艦的水下考古工作,并決定從多年搜尋而未獲蹤跡的致遠艦入手。2016年5月12日,國家文物局在海南召開“南海與水下考古工作會議”,筆者在會上明確強調,近期我國水下考古工作要以南海考古和北洋海軍沉艦調查為重心。2017年11月25日,在廣東陽江海陵島舉行的“‘南海Ⅰ號’發(fā)現與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筆者在會議致辭中再次強調:“我們要以南海考古與甲午沉艦為抓手,系統開展全國水下考古工作,并適度開展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水下考古國際合作”。
按照國家文物局的工作部署,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與山東、遼寧兩省的考古機構通力合作,開展了一系列的水下考古調查項目,發(fā)現多艘甲午戰(zhàn)爭期間沉沒的北洋海軍戰(zhàn)艦:2014—2016年,在遼寧丹東海域發(fā)現著名的致遠艦,出水帶有“致遠”隸書的制式餐盤和副管帶陳金揆的望遠鏡等一批珍貴文物;2017—2018年,在遼寧大連莊河海域發(fā)現并確認經遠艦,在深埋淤泥中的船舷上發(fā)現鎏金的“”艦名,并出水帶有“”字樣的木簽牌;2018—2020年,在山東威海劉公島海域精準定位北洋海軍旗艦定遠艦遺址,發(fā)掘出水重達18.7 t的重型裝甲;2020年,在青島搜尋到一艘曾經參與甲午海戰(zhàn),在“一戰(zhàn)”時期沉沒于膠州灣大公島海域的軍艦殘骸等,真可謂成果迭出、精彩紛呈,引起了國內、外學術界的廣泛關注。致遠艦、經遠艦項目分別獲評年度“全國十大考古發(fā)現”,致遠艦項目還獲得了一貫偏重學術的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考古新發(fā)現獎”。毋庸置疑,北洋海軍沉艦水下考古新成果,為甲午海戰(zhàn)、北洋海軍史和世界海軍艦艇史的研究,提供了彌足珍貴的實物資料。
與此相得益彰的是,相關機構和學者,還對威海、旅順、天津等地的近現代海防要塞開展田野考古調查;對收藏在英國、德國、波蘭、奧地利、日本等國的北洋海軍船史檔案進行了收集整理;對孤懸海外的北洋海軍官兵墓葬、被劫掠至日本的北洋海軍軍艦實物以及散藏于民間的北洋海軍文物進行了調查研究。我們相信,北洋海軍沉艦的水下考古成果、北洋海防設施的田野調查資料和北洋海軍軍史檔案,一定能夠為甲午海戰(zhàn)、北洋海軍史乃至世界海軍艦艇史的研究提供新的學術源泉。
不僅如此,為加強水下考古出水文物的保護、修復與展示,國家文物局還支持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專門設立了出水文物保護研究部門;在山東青島、海南瓊海、寧波北侖港等地設立了專門的水下考古基地和出水文物保護實驗室,系統開展艦船文物的保護與修復工作。相關機構還在北京大學賽格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中國港口博物館等組織了“致遠艦出水文物”等系列展覽,觀者云集、好評如潮,這也是水下文化遺產走向校園、走向公眾的有益嘗試。凡此,均大大提升了公眾的水下文化遺產保護意識,廣泛傳播了水下文化遺產的保護理念。
長眠于海底的北洋海軍沉艦和“一戰(zhàn)”沉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公約》所提倡保護的重要水下文化遺產。我國水下考古工作者近年來在該領域所取得的考古成果,為國際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yè)提供了精彩案例。高興之余,也應該清醒地看到,近現代沉艦的水下考古調查與文化遺產保護工作,仍將是一個曠日持久、任重道遠的系統工程。在我國沿海區(qū)域,還有萬年清號、里斯本丸號、阿波丸號、伊麗莎白皇后號等著名的近現代沉艦,留待水下考古人去逐夢、去追尋。
近現代沉艦猶如一顆顆散落在海底的遺珠,見證了古老的中華民族擁抱海洋、邁向工業(yè)文明、實現富國強兵的最初嘗試,是不可多得、無與倫比的珍貴遺產。保護好這些珍貴的水下文化遺產,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攜手與共、風雨同舟,為祖國的水下考古事業(yè)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