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民
近來筆者在朋友處見到北魏晚期長孫氏墓志拓片,墓志呈近方形,高49.3 厘米,寬49 厘米。志文20 行,滿行19 字,共365 字,有方界格,志文正書,全稱《魏故世宗挽郎長孫顯業(yè)墓志銘》(圖一)。該墓志刻于北魏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十一月,志文記述墓主長孫顯業(yè)為北魏開國重臣長孫嵩之曾孫、長孫陵之孫、長孫伯年之子。目前學界對長孫氏的研究多集中于上黨靖王長孫道生一系,而對長孫嵩一支自長孫陵后基本不見記載,此墓志對研究長孫嵩一支及北魏長孫氏家族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故筆者將其錄文如下,并加以考釋。
志文:
魏故世宗挽郎長孫顯業(yè)墓志銘/
君諱暉,字顯業(yè),河南郡洛陽縣宣平鄉(xiāng)建陽里人/也,其曾祖嵩,魏朝侍中、太尉公,爰歷司空,又陟司徒,使持節(jié)柱國大將軍,冀、相二州刺史,北平宣惠/王,薰庸高著,配饗魏之太廟。祖陵,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鎮(zhèn)西大將軍,都督秦、雍、荊、梁、益、青六州諸軍事,/左光祿大夫,蜀郡莊王。厥考伯年,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鎮(zhèn)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蜀郡公之第二子也。/藉世榮寵,疪接光華隆崇之業(yè),先遘暉赫之緒,方/延君早違過庭之教,晚乘庠序之訓,而體性明美/,志干英逸,挺氣著在,少顏發(fā)姿,成自巳立,莊識將/遠,惠哲亦舒,冀其式量,流彩后引,命也不實,芳春/降霜,春秋卅。魏正光五年歲次甲辰九月戊申朔/廿三日庚午卒于家,秀而不實,仁其嗟乎?十一月/丁未朔十五日辛酉葬于洛陽城西北七里公墓/北十步。其辭曰:開霞瓊岳,/騰煙瑤峰。啟祥發(fā)彩,展慶流蹤。器與玉清,志奪高/松。秀而無實,榮道不從。不從伊何,識萇命短。竹柏/春彫,蘭芳夏斷。素月凝霜,朱辰雪滿。蹔歇湏申,深/谷為岸。幽悵虛懸,泉堂無畔。嵠陵久化,神形永散。
圖一 《魏故世宗挽郎長孫顯業(yè)墓志銘》拓片
此志書法筆致遒麗雋美,清逸流暢。用筆與二王息息相通,結構似不同,實則由質而妍,亦自然趨勢。墓志為楷書,卻有行書和隸書之筆意。雖然感覺不到北魏書法特有的質樸風格,卻有自由奔放的筆調。其起承轉結的聯貫流暢之筆法,在明快輕捷之中具有強勁之感。字形略向右上傾斜,轉折及彎曲之處也很有特點。以無棱角而較圓潤的筆法,構成疏闊的空間。此外巧妙地利用毛筆的正反兩側,形成了線形的粗細及線質的微妙變化。其整體字形偏長形成了秀拔的字體風格;單字的上下錯位給此碑增添了奇趣(如:霜、曾);左右結構字形夸張給此碑增添了拙意(如:諸、辭、體);個別如:姿、響、廟、節(jié)、諸通過變形使此碑平淡中顯現奇崛。此碑弱化早期魏碑扁平含蓄與中期魏碑方剛秀潤的而獨具一格,給二王書風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開啟了魏碑行書的先河。
據志文記述,墓主為長孫暉,字顯業(yè),魏世宗(宣武帝元?。┩炖桑溆诒蔽盒⒚鞯墼傉馕迥辏?24年),享年30 歲,葬于洛陽城西北七里。長孫顯業(yè)出自北魏大族長孫氏,但其本人并未見于文獻記載,下面我們結合墓志與文獻,對其世系及生平進行考釋。
1.長孫顯業(yè)世系
(1)長孫顯業(yè)曾祖
志文追述長孫顯業(yè)的曾祖為長孫嵩,為北魏侍中、太尉公,歷任司空、司徒、使持節(jié)柱國大將軍、冀相二州刺史,謚號北平宣惠王,死后配饗太廟。長孫嵩在《魏書》中有傳,據《魏書·列傳第一三》記載:“長孫嵩,代人也,太祖賜名焉……除冀州刺史,賜爵巨鹿公。歷侍中、司徒、相州刺史,封南平公……世祖即位,進爵北平王,司州中正……尋遷太尉。久之,加柱國大將軍……謚曰宣王。后高祖追錄先朝功臣,以嵩配饗廟庭?!痹撃怪局杏涊d顯業(yè)之曾祖的官職、謚號等均與《魏書》相同。
(2)長孫顯業(yè)之祖
志文記載長孫顯業(yè)的祖父為長孫陵,官至北魏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鎮(zhèn)西大將軍、都督秦雍荊梁益青六州諸軍事、左光祿大夫、蜀郡莊王。
長孫陵事跡見于三方墓志,其一《魏故使持節(jié)都督雍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雍州刺史江陵縣開國男長孫使君墓志銘》[1]述:“柱國大將軍太尉公北平宣王嵩之曾孫,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征西大將軍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汍池鎮(zhèn)都大將外都坐大官蜀郡莊王陵之孫?!逼涠遁p車將軍給事中封君夫人長孫氏墓志銘》[2]曰:“祖陵,獻文皇帝時外都坐大官左光祿大夫征東大將軍東陽鎮(zhèn)都大將都督青州諸軍事蜀郡公,薨謚曰蜀莊王?!逼淙段菏讨写笏抉R華山王妃公孫氏墓志銘》[3]載:“父諱壽,字敕斤陵,散騎常侍左光祿大夫都督秦雍荊梁益五州諸軍事征西將軍東陽汍池鎮(zhèn)都大將征東將軍都督青州諸軍事青州刺史蜀郡公,謚曰莊王?!笨梢婇L孫顯業(yè)之祖長孫陵又名長孫壽,字敕斤陵,為長孫嵩之子,但《魏書·長孫嵩傳》所記其四子中并無嵩之名,此處可補史料之缺。
此外,長孫陵之事跡見于《魏書》,如《魏書·帝紀第六》載:“(皇興元年)閏月……劉彧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并遣使請舉州內屬,詔平東將軍長孫陵,平南將軍、廣陵公侯窮奇赴援之。”《魏書·帝紀第一〇》曰:“(敬宗)三年春正月己丑,益州刺史長孫壽、梁州刺史元俊等,遣將與征巴州都督元景夏討嚴始欣,斬之?!边@兩處關于長孫陵的記載時間跨度達64年,如確為同一人,在古稀之年還被派遣征討嚴始新,可能性甚小。又《封君夫人長孫氏墓志銘》有“祖陵,獻文皇帝時”的記載,因此,《魏書》中的長孫壽,可能與諸墓志中的長孫陵并不是同一人。
圖二 長孫陵世系圖
(3)長孫顯業(yè)之父
據長孫顯業(yè)墓志記載,其父為長孫伯年,為長孫陵之第二子,官至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鎮(zhèn)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長孫伯年其名不見于史料記載,但有《長孫伯年妻陳平整銘》[4]記載長孫伯年為冠軍將軍中散大夫北豫州鎮(zhèn)城都督。是否為同一人暫存疑。
(4)長孫顯業(yè)生平
墓志記載長孫顯業(yè)為世宗挽郎,《禮記·曲禮上》有“助葬必執(zhí)紼”的記載,《通典·卷八十六》引《大唐元陵之制》曰:“屬三繆練紼于辒辌車為挽,凡六紼,各長三十丈,圍七寸……挽郎二百人,皆服白布深衣,白布介幘,助之挽兩邊,各一紼?!笨梢娡炖墒菫榈?、后葬禮中專設的執(zhí)紼人員?!稌x書·志第一〇》記載:“成帝咸康七年,皇后杜氏崩……有司又奏,依舊選公卿以下六品子弟六十人為挽郎,詔又停之?!笨梢娡炖芍谖簳x時期就已經出現,《魏書》中亦多有記載,如《魏書·列傳第一五》記載崔”初為魏世宗挽郎”。挽郎大多是從公卿或官員子弟中選拔,北魏入仕途徑之一即為由挽郎入仕[5],挽郎是入仕的起家之職[6]。長孫顯業(yè)祖上地位顯赫,本人卻僅僅是挽郎,可能與他的早逝有關。此外,墓志中有“秀而無實”、“秀而不實”等語,似為顯業(yè)未有子嗣而亡。
2.長孫陵一支世系
關于長孫嵩的子嗣情況,《魏書》《新唐書》中有所記載,前者載嵩有頹、敦、道、悅四子,后者曰其有泰、同、敦三子,皆不見長孫陵之名,但在迄今發(fā)現的長孫顯業(yè)、長孫子澤、華山王妃公孫氏等四方墓志皆可證明陵卻為嵩之子無疑。通過結合出土墓志與文獻記載,可以大致勾勒出了長孫陵一支的世系(圖二)。
目前已知長孫陵有三子一女,分別為長孫伯年、長孫康、長孫萇生及女兒長孫氏,其中長孫伯年為陵之第二子,其他子女排行不詳,其子女的官職如下。
長孫伯年為使持節(jié)散騎常侍、鎮(zhèn)西將軍、領護西戎校尉,有子長孫顯業(yè),為魏世宗挽郎。
長孫康為左將軍光州刺史,有子長孫子澤,為使持節(jié)都督雍州諸軍事車騎將軍雍州刺史,江陵縣開國男。
長孫萇生魏仆射伏波將軍,有女長孫嬋聯,為輕車將軍給事中封君夫人。
女兒長孫氏嫁與給事中公孫義平之子公孫順,生有一子公孫囧,公孫囧之女公孫甑生又嫁與華山王元孔雀。
注釋
[1]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12 頁。
[2]《北魏·封君夫人長孫氏墓志銘》,《書法》1995年第3 期。
[3]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22 頁。
[4]趙超《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第355 頁。
[5]俞鹿年《北魏職官制度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第372 頁。
[6]吳麗娛《助葬必執(zhí)紼——唐代挽郎一角》,《首都師范大學學報》2014年第2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