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建 波, 余 玉 花
(華東師范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上海 200241)
信用是經濟發(fā)展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維系著經濟的平穩(wěn)、健康運行。但在我國經濟活動中,卻存在著較為嚴重的信用缺失問題,影響著市場經濟和社會生活健康有序發(fā)展,成為國家治理之中急需解決的現實難題。針對這一課題,立足道德倫理的視角促使我們思考:誠信道德在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過程中是否發(fā)揮作用,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過程中誠信道德如何發(fā)揮作用,如何確保誠信道德在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中發(fā)揮作用?
信用,是經濟發(fā)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對經濟發(fā)展來說,信用確保經濟均衡發(fā)展,減少失信治理成本,提升信用交易效率,推動經濟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對于商家來說,信用有利于良好形象的樹立,提升市場的占有率和競爭力,增加自身的賒銷能力,擴大經營規(guī)模。然而,現階段我國經濟信用卻呈現脆弱性、不穩(wěn)定性和易碎性的特點。這引起人們思考如何治理經濟信用缺失問題。目前,學界存在5種不同的治理方案:政治學主張,政務誠信治理在先,依靠政務誠信治理來引導經濟信用治理;社會學認為,經濟信用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會信任的缺失,因此,當務之急是構建社會信任;倫理學強調,加強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導,挖掘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資源,進行創(chuàng)造性轉化以適應當前經濟信用;經濟學提出,市場可以依靠聲譽或自身機制發(fā)揮作用,自我調節(jié)信用問題,形成了“市場自我治理經濟信用問題”的觀點;此外,還有學者從協同治理的角度出發(fā),認為制度、技術、倫理和文化要協同發(fā)揮作用。鑒于此,經濟學視角的觀點與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關系最為緊密,影響最為廣泛,所以對其進行詳細討論。
“市場自我治理信用問題”,即依靠市場自我完善來解決市場經濟信用問題。從市場自我治理信用的觀點來看,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邏輯,信用交易中短暫的機會主義失信行為固然存在,但是多次的信用交易博弈能夠產生對市場主體的信用約束,失信主體最終將被市場淘汰,守信將成為信用主體存活的唯一方式。張維迎在《產權、政府與信譽》一書中認為,市場機制的運行需要法律和信譽的維護,其中信譽起到了基礎性作用,“在許多情況下,法律是無能為力的,只有信譽能起作用”[1]?,F代社會中,傳統的以個人信譽為根本的調節(jié)機制失效,代之的是以現代組織(企業(yè)、社會團體、中介等)的信譽來制約其成員的行為。相對于個人而言,企業(yè)組織更加重視信譽的作用,也會嚴格要求其成員珍視自身信譽。然而,由于產權制度的不清晰,使得企業(yè)對于自身的壽命沒有合理的預期,因此,帶來了信用危機。在化解信用危機對策之中,需要明晰產權制度,減少政府的不當干預,依靠市場信譽機制來解決。還有學者認為,經濟信用危機根本原因在于,在市場經濟之中,信用已經成為一種特殊的商品存在。市場機制的不完善使得信用商品的定價存在困難,由此帶來了經濟失信?!斑@一危機很難依靠法律制度或者政府干預加以化解,而只能依靠市場經濟的發(fā)展,在逐步積累過程中得到消除?!盵2]98
無論是古典經濟學還是現代經濟學都認為市場有自我調節(jié)和凈化功能。在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之中,市場依靠信譽或者機制的不斷健全能有效遏制失信問題。林毅夫曾經舉過家居市場的案例來說明市場自我凈化的作用。在家居裝修市場中,質量低劣、以次充好等失信行為較為嚴重,市場上就出現了“家居市場”,在這個市場中的隊伍都要求符合該市場規(guī)則和標準,保質保量,提供優(yōu)質服務。家居市場中的隊伍依靠信譽贏得了市場,使得“游擊隊伍”沒有了生存空間,家居之中的失信行為越來越少。與此同時,負責監(jiān)管家居裝修的組織成立,將家居公司的信用信息提供給業(yè)主。監(jiān)督家居裝修隊伍的信用,有效遏制了家居裝修之中的失信。這個例子正是市場自我凈化和治理失信問題的明證。
誠然,市場具有自我治理經濟信用問題的功能,而且市場機制在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之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是,片面主張完全依靠市場機制治理經濟信用問題卻存在著無法彌補的缺陷。首先,企業(yè)的壽命是不確定的,對于其成員的約束也是有限的。市場邏輯遵循“利益至上”的原則,無處不存在競爭,這就導致了每天都有企業(yè)破產。因此,企業(yè)的壽命并非無限的,為了競爭的勝利和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失信競爭不可避免,這是市場邏輯無法自我調節(jié)的。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中的“龐氏騙局”就是典型的市場治理失靈的表現。其次,市場“嵌含”于社會之中,其作用的發(fā)揮需要其他因素的合力。波蘭尼認為市場并不是獨立運行的,而是嵌含于社會之中,其功能的發(fā)揮需要一定的條件[3]。在市場信用治理中,市場這只無形的手,需要具備“完全競爭市場”和“完全理性經濟人”這兩個前提條件,才能充分發(fā)揮作用。此外,市場自我調節(jié)信用問題還需要產權制度、制度保障、規(guī)則安排、充分的數據信息、政府支持等條件。清晰的產權制度確保信用主體合理的利益預期;完備的制度保障經濟守信,懲罰失信行為;規(guī)則安排引導信用主體誠信交易,制約經濟失信;充分的數據信息為全面公開商家的信用信息創(chuàng)造條件;政府政策和制度安排支持守信交易。市場自我治理經濟信用問題需要這些因素合力發(fā)揮作用。假如,只片面依靠市場的作用,那么失信治理的成本可能越來越高,成效反而得不到提升。
市場自我治理信用問題的觀點還存在忽視道德甚至完全撇去道德在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中作用的問題。道德進入經濟信用領域,“除了由此引發(fā)出的‘道德義憤’和相應的意識形態(tài)批判以及借以展現的社會良心,我們無法從這一進路獲得更多的啟示,更不說是解決的辦法”[2]99。認為道德對于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于事無補,只能成為人們逃避現實和推卸責任的借口。
經濟視角下“市場自我治理信用問題”觀點對于道德的忽視,也只不過是歷史的回聲。人類歷史上,一直存在經濟和道德的“二律背反”問題,即道德在經濟發(fā)展過程中有無作用,經濟活動是否要講道德。現代經濟學視角下經濟與道德關系的觀點來源于亞當·斯密的“經濟人假設”。斯密認為,在經濟活動中,信用交易主體都是“利己”的,都只從自身利益出發(fā),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這一過程中,信用主體無意“利他”,卻客觀上帶來了道德利他的效果[4]。這就意味著,信用主體在“利己”的過程中,也就無意識地具有了道德“利他”的功能。這一“經濟人”假設成為現代經濟學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理論前提。在經濟學界,明確提出“經濟人”這一術語的是約翰·穆勒,他同樣主張倫理道德不應該成為財富創(chuàng)造的限制和制約因素,因為在財富創(chuàng)造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會產生倫理道德調節(jié)。在“經濟人”眼中,經濟和道德是異質性的存在。經濟活動的目標重點在于獲利,強調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利益的獲得;倫理道德的目標重點在于奉獻,強調在道德良心作用下無私的奉獻。二者目的邏輯是異質性的,因此,倫理道德不應過多干預經濟活動。甚至有的學者主張,只要能帶來利潤的增加,可以付出犧牲道德的代價。有些學者,如弗里德曼等人意識到道德在經濟活動中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只是經濟發(fā)展中微不足道的一環(huán),只要遵守基本的倫理道德即可,經濟的唯一目標還是“使利潤最大化”[5]。
這種關于經濟和道德關系的爭論,延續(xù)到了當代中國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之中。這種將道德排除在市場信用治理之外,把道德與經濟分裂開來的觀點,引起我們反思道德存在的理由是什么?假設道德不在經濟生活領域發(fā)揮作用、擔任角色,那么經濟的德性何在,經濟自身內在的價值力量何在。討論道德的作用,就要涉及道德發(fā)揮作用的場域。道德關涉到人和物質、良心以及人與人的聯系。道德規(guī)定了人在這3種關系之間的價值取向及其如何作為的問題。對于處于社會之中的信用主體來說,必然存在著自身的價值取向,決定著自身在經濟生活中如何選擇、如何處理沖突、如何達到均衡等問題,在這個范圍內顯然市場無法發(fā)揮作用。道德則成為市場信用治理的內在動力和內在價值力量,賦予市場經濟內在特質,也使得財富創(chuàng)造具有了合理性。
因此,市場自我治理信用問題的觀點具有自身無法彌補的缺陷,需要其他因素合力解決失信問題。其中,道德無疑是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種手段。那么,問題的關鍵就是市場信用治理需要何種倫理道德。在亞當·斯密之前,蒙德維爾就認為個人追求利己的行為會帶來社會的繁榮發(fā)展[6]。從經濟學視角出發(fā),我們承認個人利己是經濟發(fā)展的動力,客觀上帶來社會利益的增進。
誠然以不道德的方式仍可以促進經濟的發(fā)展,但經濟發(fā)展的質量會存在嚴重的問題。經濟學中,信用指交易主體放棄機會主義,遵循約定,守信交易[7]。市場信用缺失就是“惡”的道德作用的結果。信用交易中有人違背合約,失信交易,著眼于眼前的利益,帶來市場的混亂,影響經濟的健康發(fā)展。這就需要我們從“善”的倫理視角來探討社會信用治理的道德內核。福山在《信任》一書中詳細闡述了信任對于經濟發(fā)展的作用。韋伯也表示在社會發(fā)展中,誠信等良好德行帶來信譽,成為經濟發(fā)展的內在動力[8]。我們討論的市場信用問題治理的倫理道德基石,就是在市場信用交易與信用問題治理中,需要向上向善的美德來為信用問題治理提供價值規(guī)約和內在精神動力,以道德維度解釋市場信用問題,探求市場經濟發(fā)展與道德發(fā)展的平衡問題。
道德進入經濟領域,試圖以道德視角解釋、預測和治理經濟信用問題,就要遵循經濟規(guī)律,在適用的經濟維度內說明市場信用中的倫理問題。把市場經濟信用缺失完全歸咎于道德失信,認為道德倫理可以單獨解決市場經濟信用問題的觀點是不可取的。誠信可以有效整合制度、技術、文化、倫理等資源,參與其中,發(fā)揮協同治理的功效。具體而言,可以從“市場層面”、“道德層面”以及“制度層面”予以詮釋。
厲以寧認為,市場要充分發(fā)揮作用,就必須擁有道德調節(jié)[9]。誠信道德力量無疑是市場經濟信用問題自我治理機制發(fā)揮作用的有效補充,具體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市場經濟信用問題治理的道德價值支撐
市場信用問題自我治理機制運行的前提是信用交易的雙方是理性真實的人。大量經驗證據表明,信用交易主體的道德思考是真實存在的。但現代主流經濟學卻從單一、純粹、簡單的視角來看待人經濟活動的動機,在客觀上抽離了經濟活動的靈魂,使得信用交易變成純粹的“物”的活動,這為市場自我治理機制作用的發(fā)揮帶來障礙。市場機制的運行邏輯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和資源的有效配置,但利潤以何種方式獲得,資源來源于何處等卻不是它關心的話題。然而,純粹利益動機的人,在缺少完備的市場機制和相關約束規(guī)范的情形下,機會主義的信用交易選擇就會增多。
從人的行為動機來看,利潤不一定是最終的追求,往往只是人們達成某種目的的手段。因此,阿瑪蒂亞·森認為,對經濟倫理的關注是對經濟學的極大豐富,經濟學忽視倫理的行為帶來了“經濟學的貧困”和“經濟學帝國主義”[10]。市場經濟發(fā)展中物質與精神的不均衡成為信用危機發(fā)生的原因,也是困擾市場經濟進一步發(fā)展的障礙。誠信價值的進入創(chuàng)造了道德與市場機制的均衡對話,有利于實現道德與經濟的均衡發(fā)展,更好地發(fā)揮市場機制的自我治理功能。誠信進入市場之中,能夠更好地理解、解釋和預測信用交易,并應用于市場信用治理的判斷和政策制定之中。
(2)市場經濟信用治理的道德價值共識
市場信用關系是一種客觀經濟關系事實,同時也是一種倫理道德關系事實。市場信用交易雙方在履約、守諾的信用交易中客觀形成了一種雙方互信的倫理關系,只有雙方共同遵守市場規(guī)則和經濟倫理才能實現合作利潤。因此,市場經濟本身就是合乎道德的經濟,包含道德成分。不過,這種道德的落實還需要符合道德原則和道德規(guī)范的形式,需要市場經濟信用治理普遍認同的價值共識的精神支撐?,F實證明,傳統的道德觀念受到了市場經濟的強有力沖擊,新的市場經濟信用治理普遍認同的價值共識還沒有形成,這嚴重制約了市場經濟的發(fā)展。有調查顯示,約70.1%中國從商者認為,做生意要誠信,要言而有信[11]6??梢?,誠信已成為絕大多數從商者的價值共識,可以成為市場經濟信用治理過程中普遍認同的價值共識,成為市場經濟信用治理強大的精神動力。
(3)市場“腐蝕性”傾向的倫理修復
在桑德爾看來,明碼標價的市場,也在傳播著某種態(tài)度觀念,腐蝕著人們的思想[12]。這表示,市場的資本邏輯腐蝕著市場信用內在的倫理基礎,瓦解著市場信用的價值體系,并且滋生著市場資本邏輯的新倫理取向。依照市場的運行邏輯,一方面要求誠信,另一方面卻同時在排擠著社會誠信的價值,并且沖擊著社會整體的誠信和傳統倫理,所以桑德爾表示市場的腐蝕給社會帶來了缺陷,其中之一就是使團結、利他等美德失去了活力。
市場本身就在以某種有問題的方式造就經濟和社會關系。在信用治理中,市場的“腐蝕性”傾向,會指引著利己的“經濟人”按照工具邏輯來進行信用選擇。市場機制塑造有問題的信用關系,在缺失誠信協調和市場倫理精神支撐時,會使得信用交易愈發(fā)趨利化。然而,市場沒有意識和思維,不能依靠市場自我解決資本邏輯造成的負面作用。誠信則可以從倫理視角對市場的腐蝕進行修復和匡正,可以對市場秩序進行整合,依靠其價值導向作用,約束信用主體的經濟行為,激勵良性信用機制的生成。
有調查顯示,約74.7%的中國從商者認為,誠信在經濟活動中意義重大,只有誠信才能帶來利益[11]6??梢?,絕大多數的從商者都認同誠信對于經濟的價值作用。在市場經濟信用治理中,誠信的調節(jié)主要依靠市場交易約定俗成的道德規(guī)則和市場主體的內心自律發(fā)揮作用,具體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誠信促使“計算信用”轉化為“誠信信用”
在經濟學家看來,傳統信用是依靠近乎天性習得的,而現在信用則是在計算中得到的。在計算信用中,信用主體存在兩種選擇。對于授信方來說,在一次交易中,在占有信息優(yōu)勢或信用制度不完備之時,可以選擇最大幅度地獲得利潤;在多次交易中,信用制度健全,占有信息對等的條件下,獲得合作利潤是最佳選擇。但還存在利用受信方信任占有相對更大利益的風險。不過,對于一個具備誠信道德的授信方來說,無論何種情形之下,都會選擇獲得合作利潤。因此,誠信促使“計算信用”轉化為“誠信信用”。這樣誠信進入計算信用之中,帶來計算信用的改善。在時間范圍內,誠信要求長期的合理利益計算;在利益范圍內,誠信要求做到利他和利己的統一,實現共同利潤。這樣,計算信用就轉換成誠信信用,是出于主體自覺的守信。
(2)誠信調節(jié)和規(guī)范市場經濟信用
誠信是一種理性的指導,是主體自我接受的規(guī)范系統。并且,自愿接受這種行為規(guī)范的指導。在市場信用治理中,誠信可以明確信用主體的價值取向,提升信用主體的誠信素質,指明人們在信用交易之中的那個“應該”的行為,進而規(guī)范信用主體行為。王小錫認為,道德是一種精神生產力,具有獨特的精神功能[13]。在生產環(huán)節(jié),以道德輿論的壓力以及自我個體的良心確保生產起點的信用。生產高質量、生態(tài)性的產品,做到信用起點的誠信。在交換環(huán)節(jié),誠信彌補交換中的信用缺失,糾正信用主體的逐利失范行為,實現利己和利他的均衡,實現共同利潤。從生產和交換環(huán)節(jié)來看,誠信是信用交易順利進行的道德資源。如果誠信缺失,再簡單的信用交易都難以實現。在明清之時,“晉商”和“徽商”作為商業(yè)力量的代表,講究貨真價實、信守承諾,誠信成為其商業(yè)經營成功的首要秘訣。
(3)提升經濟交易效率,減少失信治理成本
信用交易過程中,經濟主體雙方處于博弈狀態(tài)。假如博弈過程之中,信用雙方有一方不講誠信,就會帶來信用交易效率低下、信用治理成本的增加。誠信的缺失使得信用消費難以為繼,信用交易主體選擇范圍狹窄,不利于市場機制作用的發(fā)揮,造成交易主體成本的成倍提升,影響商品價值的實現。這樣帶來的后果是經濟發(fā)展受阻,大量資金投入信用治理之中。相反,誠信則依靠自律與約定俗成的道德規(guī)則,協調信用雙方之間的關系,實現多次博弈之中合作利潤的實現,提升信用交易效率,減少信用治理成本。
德伯拉·薩茲認為:“最初,市場可能是自發(fā)形成的,但最終都要由社會來維持;一切市場的運作,都要以產權規(guī)則和社會、文化、法律制度的綜合體作為背景?!盵14]市場經濟這樣一種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經濟產物,被認為是生產和交換最有效率的經濟方式。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市場主體通過自由的交易,追求經濟學中的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隨著交易范圍、頻率的擴張,越來越要求產權規(guī)則和社會、文化、法律制度的約束和支持。誠信作為文化的一部分,本身也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和制度安排,是市場交易各環(huán)節(jié)順利進行的潤滑劑。誠信的制度安排使經濟信用中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有機地銜接在一起,使得人們的經濟行為成為一種可預期的行為。產權規(guī)則和社會、法律、文化制度都需要誠信資源。一方面,確保制度本身的誠信、公正;另一方面,制度的運行還需要人們對于制度的信任,以及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信任。此外,制度作用的發(fā)揮還需要主體誠信。因為,制度的制定和執(zhí)行者都是現實的,都有好、壞之分,如果制定、執(zhí)行制度的人,不具備誠信素養(yǎng),那么制度就無法發(fā)揮應有作用。
市場信用缺失不僅是對信用秩序的破壞,還會侵蝕社會風氣,導致機會主義牟利行為增加,最終會傷害社會道德倫理根基。為此,需要制度、社會和道德多種因素的合力來強化誠信道德的引領作用。
諾斯認為經濟制度安排規(guī)定了信用交易主體的行為選擇,是“人類設計出來的形塑人們相互行動的一系列約束”[15]。誠信參與社會信用治理之中需要制度和規(guī)則的保障。誠信內嵌于制度和規(guī)則之內。制度和規(guī)則為信用主體的交易活動劃定了邊界和范圍,也提供了信用交易的準則。誠信的要求是軟約束的,只能受到社會輿論和自身良心的譴責。制度和規(guī)則是強制性的,對信用主體有威懾和懲戒作用,讓失信一方受到制裁,營造誠信獲益、失信寸步難行的社會風氣和信用交易邏輯。制度和規(guī)則還使得信用主體意識到,信用交易必須要在誠信的基礎之上。誠信獲得的收益優(yōu)于失信帶來的利潤,促使信用主體在計算之中選擇誠信交易,促成誠信價值觀的形成。
健全的信用法律和制度規(guī)則是市場經濟信用治理的制度根基。首先,建立完善的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信用信息是信用治理的核心因素之一,對于信用信息公開、采集、交換、共享、保護等都需要健全的法律法規(guī),明確信用失信的邊界和監(jiān)管部門,確保市場信用有法可依。其次,加強失信行為懲戒。完善信用激勵機制,鼓勵和提倡誠信行為,引導信用主體樹立誠信意識。建立多方合力治理經濟失信的聯合機制,讓失信的“計算信用”無生存空間,自覺踐行“誠信信用”。
社會力量對于維護誠信道德,治理市場失信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的征信系統是治理經濟失信的首要任務。征信體系的建設,首要前提是征信機構的建立。征信機構要完善準入機制、經營界限以及行業(yè)規(guī)則等。征信體系建設的根基在于信用信息的完備。信息是誠信信用的關鍵,將信用主體的信用記錄在案,形成一套完整的數據,接受相關部門和人員的查詢,以此進行相應的信用評級。這樣就解決了“陌生人”社會的非重復博弈、信息占有不充分的問題,確保信用在剛性約束機制作用下,呈現良好的信用生態(tài)。在信息征集過程中,要建立信息的共建、共享機制,不同機構、部門和行業(yè)獲得的都是信用主體碎片化的信息,只有整合社會信息資源,建立完善、全面的信用主體信息數據庫,才能為準確、全面信用信息公開創(chuàng)造條件。
其次,發(fā)揮輿論的力量,以集體意見引導誠信價值觀。輿論往往是公眾對于某一問題看法的“集合”,帶有某種傾向性,在網絡時代具有相當大的引導力量,能夠影響人們的行為選擇和道德意識。不過,輿論也需要引導。政府相關部門和大眾傳媒發(fā)揮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一方面,大眾傳媒可以營造誠信的社會風氣,報道誠信交易的典型案例,傳頌誠信、公平的經商哲學,弘揚道德誠信的風尚;另一方面,大眾傳媒可以作為重要的信用監(jiān)督平臺,曝光市場信用中的失信行為,促使經濟主體守信。政府相關部門則要因勢利導,引領輿論的走向。每當信用失信引起關注之時,要進行批評和懲罰;當守信占據主流之時,則要大力倡導,引導市場主體踐行誠信價值觀。
再次,推動行業(yè)協會組織充分發(fā)揮作用。行業(yè)協會組織是一種非盈利的民間組織,是處于商品生產者與經營者之間的中立組織。行業(yè)協會的目的是為了保護本行業(yè)的利益,引導本行業(yè)在規(guī)則范圍內正常運行。特別對于行業(yè)范圍內的失信問題具有重要治理功能。因此,對于市場領域的行業(yè)協會組織,要發(fā)揮其監(jiān)督作用,做好行業(yè)之間的溝通工作,詳細掌握行業(yè)的發(fā)展情況,通過多種形式引導行業(yè)內部按照規(guī)則運行,踐行誠信價值觀。
亞里士多德曾對人的“品格”進行探討,在他看來“符合德性”的活動才是“善”的活動,也才是有品格的人[16]。對于市場信用主體來說,如果自身擁有誠信意識,就會自覺地做出符合靈魂活動的德性選擇。這也是市場信用治理的理想模式和最終發(fā)展方向。制度和外在社會力量的約束,只能最大可能驅動信用主體選擇誠信行為。不過,假如信用主體故意失信,即使存在健全完備的規(guī)范體系也毫無作用。道德治理市場失信,主要通過市場主體共同認可的道德規(guī)范和誠信自律發(fā)揮作用。相比于誠信自律作用來說,市場主體共同認可的誠信道德公約作用要更加明顯。
誠信是市場主體認可的價值共識。誠信文化則是將這種價值共識固化到人們的內心中,演變?yōu)槿藗兊恼\信行為自覺。誠信“以矯飾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擾化人之情性而異之”[17],匡正信用交易行為,凈化交易主體品德,促使人們自覺踐行交易秩序。誠信文化治理市場失信是通過提升信用主體的道德修養(yǎng),培育信用主體的誠信品質,把信用交易中貨真價實、履約守諾、公平正義等道德倫理銘刻于經濟主體的內心之中,成為其心中永恒的“道德律”。道德文化教育則是塑造人們正確道德認知,培育正確價值認識的途徑,它使人們聆聽理性的聲音,通過內心對善的理解,選擇正確的價值規(guī)范,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實踐。誠信修養(yǎng)培育的是人們內心的秩序,它具有硬約束培育所不具備的反思、自律、慎獨調節(jié)方式,使市場主體自覺遵守正義、責任等道德的要求,自覺踐行誠信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