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穗
中秋前后,正是蓮藕上市之時。菜市場邊隨處可見賣藕的鄉(xiāng)民,那一堆堆剛從淤泥里崴出的鮮藕,小山似地碼堆成一溜排,彌散著水生草木特有的氣息。
蓮藕,對于從小在水鄉(xiāng)長大的我來說,實在是不陌生。記得孩提時,離家不遠就有個荷塘。每到馨風和煦的六月,荷塘里便有一層層碧綠的荷葉襯托著綻放正艷的粉白荷花,以驕傲的神色在那隨風搖曳,蕩漾著過往路人的心。亭亭荷花,是蓮做姑娘時的模樣。到了秋天,荷塘暫時褪去了曾經的美麗,原本綠意婆娑的驚艷被滿目的蕭瑟所替代。只有淤泥下靜靜埋著的蓮藕,還堅守著最后的遺珍。
摸蓮藕不同于采蓮蓬,少了劃著小舟游弋于荷花間的那種美好。起藕人得穿上特制膠衣,下水入泥,在齊腰深的荷塘里,深一腳、淺一腳地來回摸索。一旦找準蓮藕在水底的位置,他們就會貓下腰,順著蓮藕的生長方向,扒去厚厚的淤泥,將埋在泥里的藕一節(jié)節(jié)摸出來。剛起上來的藕帶著斑駁的污泥,看上去臟兮兮的。但只需稍加打理,立馬變得白凈水靈起來。
“一蓮藕,百樣菜?!弊鳛楹商劣谌藗円荒曛凶詈蟮酿佡?,蓮藕的滋味令人迷醉。用之入菜,無論蒸、煮、燉、炒、熘、熗,都很雅妙。特別是一款藕夾,以其獨特的風味,最為人所愛。
藕夾又叫藕盒,是一種在藕片間塞上肉糜,裹以面粉,再用油煎成的餅狀吃食。藕夾好吃,但在我幼時的印象中,平日是吃不到的。一則制作極費工夫,二是需用到當時很金貴的食油和豬肉。因此,只有每年的中秋時節(jié),外婆才會隆重地做上兩回。
藕夾要做得可口,先得選對藕,最好是直徑6厘米左右的嫩藕。過于粗大的藕,肉糜會從藕孔里漏出來;太小則夾不住肉糜。將藕刨掉老皮,平刀片成兩片看似分離實則連為一體的薄片。每一組薄片就是一個藕夾,形狀很像一朵綻放的并蒂蓮。肉糜是做肉圓時就備下的,一勺勺從藕夾開口處抹進去,再用手輕輕捏一下,使張口部位緊密,而后交替放到盆里,等著下油鍋了。
取一個小盆,用面粉、雞蛋、鹽兌上水,慢慢攪動到干稀適度。將藕夾一個個沾上面糊,貼著鍋沿滑入七成熱的油中。只聞“嗤啦啦”一陣響,原本白生生的藕夾須臾變得澄黃起來。隨著溫度的升高,一個個逐漸成形,外婆將它們翻個面再煎,直至遍體金黃時,撈出瀝油,整齊地排到盤中。
兒時對藕夾的記憶,除了油煎時不斷嘶嘶作響的動聽聲音,更難抵擋的誘惑還來自于那騰滿整個屋子,面粉混著食油的濃香,怎么拂都拂不開。于是乎,每每外婆開始煎藕夾,我便寸步不離地候在鍋邊,一待藕夾出鍋,早已按捺不住的我迫不及待地抓一個在手,一邊用嘴吹著氣,一邊趁熱咬上一口。外脆內嫩、鮮美多汁的肉餡搭配著甘爽清甜的藕片,藕有肉味,肉有藕香,再糅合以面粉、調料的復合香,一陣陣從口中蔓延到肺腑,綿綿不絕。那個味、那個香,就此便在記憶里永存不散了。
歲月漫漫,如今,外婆已過世多年,我再也吃不到她親手做的藕夾了。然每年鄰近中秋節(jié),我仍會依著早年的記憶,自己動手煎一回藕夾,圖的不單是唇齒間甜津津、咸絲絲的滋味,更有咀嚼時,那份藕香深處的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