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書
(1.南開大學 哲學院,天津 300071;2.喀什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新疆 喀什 844000)
斯賓諾莎作為一位獨身主義哲學家,其哲學著作中對兩性地位及其關系的論述較少,甚至在最后一部著作《政治論》(未完成)的結尾論述中得出了貶損女性的話,以致史蒂文·納德勒在《斯賓諾莎》(Nadler,1999年)一書中認為,斯賓諾莎討論女性時由于本性不能掌權的話,不僅造成了對女性的成見,而且認為這個結論與他的哲學思想不一致,甚至是他的哲學思想的反題??v觀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及人生經(jīng)歷,其對女性的貶損并不是信口開河、無中生有,而是有其思想和社會現(xiàn)實依據(jù)的。筆者試圖以這一爭論為視角,探討斯賓諾莎女性成見觀的來龍去脈。本文首先介紹斯賓諾莎女性成見觀的主要內(nèi)容,然后闡釋支持這一成見的理論與實踐依據(jù),最后通過對斯賓諾莎女性成見論的回應找出解決這一問題的路徑,探求斯賓諾莎女性成見觀的緣由及理論和現(xiàn)實依據(jù)。
斯賓諾莎對女性的關注在其著作中論述不多,主要體現(xiàn)在斯賓諾莎生前的最后一部著作《政治論》中。斯賓諾莎在《政治論》的第11章最后一節(jié)主要講述了在民主政體下女性受男性支配和婦女不得干政的觀點,斯賓諾莎主要從歷史經(jīng)驗得出這個結論。在斯賓諾莎看來,女性受男子支配的原因在于“這是由于婦女的弱點所致”[1]371。斯賓諾莎給出的理由主要有兩點:一是從構成人的思想樣式的精神和智力角度看。斯賓諾莎認為,歷史從來沒有出現(xiàn)過男女共同掌權甚至女性統(tǒng)治男性的情況(雖然古希臘童話中亞馬孫人曾出現(xiàn)過女性掌權的情況。但在斯賓諾莎看來,由于她們不允許男性在本國居住,所以不算是女性掌權的國家。因此,所謂女性掌權的國家是指男性和女性共同存在的國家)。其原因在于女性的精神和智力不如男性,女性在本性上沒有與男子同樣的權利。二是從人的情感角度,特別是人的激情方面。男性由于色欲而貪戀女性,根據(jù)女性的漂亮程度而評價它們的才能和智慧,不能容忍他們所愛的女性對其他人有好感。若是男女共同掌權,必然造成國家和平的損害??傊?,斯賓諾莎得出女性不得參政主要基于人的思想樣式構成的差別角度,而且側重于理智和情感兩個方面。
納德勒根據(jù)斯賓諾莎的論述認為:“斯賓諾莎屬于他那個時代的最開明的和最自由的思想家之列,然而,他并未擺脫當時的一切偏見……令人遺憾的是我們看到他最后有一小段離題的話討論女性不適于掌權的本性?!盵2]511納德勒不但認為斯賓諾莎關于女性不適合掌權的論述是離題的,而且造成了對女性智力的成見,這種成見與他的關于人類智力及達到理性自由的思想原理相違背。
關于斯賓諾莎對女性成見的原因分析,我們在斯賓諾莎的理論哲學和實踐生活中是能找到支持這一結論的某些依據(jù)。正如納德勒所言:“他(指斯賓諾莎)的所有原理都反對這種結論,尤其是認為一切的人都平等地賦予智力,而且平等的能夠達到理性自主的那些原理?!盵2]511可見,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基本上是沒有產(chǎn)生這一成見的種子。
斯賓諾莎雖然被稱為理性主義哲學家,但斯賓諾莎哲學的自然主義傾向還是比較明顯的。斯賓諾莎對實體的界定,對心靈的分析,甚至對國家的看法,無不體現(xiàn)了自然主義的因子。在自然觀上,斯賓諾莎認為實體即自然、自然即神。自然是根據(jù)必然性決定來運行,并沒有自由意志和神的決定。在心靈問題上,斯賓諾莎認為自然界中的萬物都有心靈,只是程度不同罷了,這種泛心論是典型的自然主義。在道德層面上,斯賓諾莎堅持自然主義的描述立場,反對神學目的論的成見。斯賓諾莎認為,無論善惡的界定,還是價值觀念的形成,都具有相對性,是人們基于自己的立場來看待事物的方式。在心理學中,斯賓諾莎對人類情感的研究也是堅持自然主義的立場,像研究點、線和面一樣來研究人類的情感的起源和性質(zhì)。在政治哲學上,斯賓諾莎從所有生物都具有自我保存的努力出發(fā),以個體的天然力量和天賦權利為依托來構建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斯賓諾莎認為,無論有理性的智人還是受激情控制的愚人,都享有一樣的天賦權利,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來爭取自身權利的實現(xiàn)和利益的滿足。所以,無論是對實體的解讀,還是對心靈的分析及倫理道德的追求,無不洋溢著其自然主義的氣息。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斯坦貝格說“徹底的自然主義”[3]2是斯賓諾莎哲學中一個雖不很明顯但又普遍統(tǒng)一的特征??傊?,從斯賓諾莎哲學的自然主義基本立場是得不出對女性成見的結論。
縱觀斯賓諾莎的一生,他的生活方式是簡樸的,他的行為是圣潔的,正如羅素所言,斯賓諾莎是“偉大哲學家當中人格最高尚、性情最溫厚可親的……在道德方面,他是至高無上的”[4]99。斯賓諾莎是言行一致、理論與實踐合一的哲學家。斯賓諾莎的生涯沒有任何值得非議的地方,他喜歡獨處和沉思,不喜歡麻煩別人。沉思之余,偶爾以抽些煙斗和看蜘蛛打斗來調(diào)節(jié)自己的狀態(tài),與鄰里相處融洽。觀其一生,斯賓諾莎始終以自然與人和諧一致的至善知識的追求為最終目的,把貪戀不確定的東西稱為偽善,視為應該拋棄的事物。在《知性改進論》中,斯賓諾莎把財富、感官快樂和榮辱視為不確定的善,認為是真正的惡,應該被摒棄。首先,斯賓諾莎棄絕財富,甚至對財產(chǎn)達到冷漠的程度。斯賓諾莎一生樸素而節(jié)儉,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對其死后的計算來看。斯賓諾莎的日常用度很少,除了一個合適的殯葬所必需的,他從不儲蓄更多的錢。在繼承父親遺產(chǎn)時,盡管他的姊妹用盡一切辦法來剝奪他的繼承權利,但他還是把自己的一份給了她們,只要求一張容人睡覺的床而已。斯賓諾莎為了言論自由,婉拒了海德堡大學的教席;對于朋友福里斯的饋贈也是只接受了很小的一部分……所有這一切都說明了斯賓諾莎對財物的摒棄。其次,棄絕感官快樂。斯賓諾莎認為感官快樂不僅使人墮落,而且使宗教滋生腐敗,墮落為迷信。更為甚者,感官快樂的追求使人的心靈“即使不完全喪失它的靈明,也必會感到困惑而拙鈍”[5]220。斯賓諾在《倫理學》中關于淫欲的界說似乎說明他堅持反對任何兩性行為。最后,棄絕榮譽。斯賓諾莎對榮譽看得很淡,認為榮譽使人喪失本我,陷入服從。斯賓諾莎對那些寫書時愛譴責別人的愛慕虛榮卻熱衷于在著作時寫上自己大名的人頗有微詞。斯賓諾莎盡管著書頗多,但他用自己真實姓名發(fā)表的著作只有一部《笛卡爾哲學原理附形而上學》??v觀斯賓諾莎一生的經(jīng)歷和社會實踐可知,他對女性是沒有歧視和成見的?;谶@樣的理由,納德勒得出斯賓諾莎在《政治論》中關于婦女成見的論述是離題的,沒有哲學和生活經(jīng)歷的依據(jù)。
關于斯賓諾莎與女性的交往史,我們可以從家庭和社會兩個層面來進行闡述。在家庭關系方面,斯賓諾莎在童年時代主要受他的父親影響。關于斯賓諾莎和親生母親的關系,現(xiàn)有的資料只限于他的母親叫漢娜,在他6歲時去世(1638年11月5日),只是從傳記中可以肯定她的繼母(埃絲特)對他“比較溫順”[6]21。關于斯賓諾莎與他的姊妹的關系,我們知道的也很有限,在他父親去世時,因為遺產(chǎn)繼承問題,他的姊妹試圖多占遺產(chǎn),斯賓諾莎表現(xiàn)得很大度,沒有要求繼承父親的遺產(chǎn),只要求“為自己保留一張結實的床及其附屬品”[7]13。在社會關系方面,從傳記和通信來看,可以肯定的是,與斯賓諾莎至交的朋友當中幾乎沒有一位女性。在婚姻愛情方面,斯賓諾莎終身未娶,過著獨身主義的生活。只是在青年時期,他進入自由思想家范登·恩登所辦學校學習拉丁文期間,斯賓諾莎談了終身唯一的一次戀愛并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他的戀愛對象是范登·恩登的唯一女兒克拉拉·瑪麗亞,一位多才而有殘疾的少女。這次戀愛的失敗可能是導致斯賓諾莎獨身的誘因,但據(jù)納德勒考證,關于斯賓諾莎戀愛的故事似乎缺乏考證,不足為憑。戀愛的失敗和逐出教門的打擊造成了斯賓諾莎心靈巨大的創(chuàng)傷,這一點在斯賓諾莎的《知性改進論》開篇有詳細的論述。斯賓諾莎似乎對女性頗為友善,晚年的海牙生活中,他經(jīng)常與女房東談心,特別是他生病的時候??v觀斯賓諾莎的一生與女性的交往史可知:斯賓諾莎短暫一生的主要交際對象是男性,缺乏產(chǎn)生斯賓諾莎對女性成見的社會土壤。盡管他的姊妹與他爭奪父親的遺產(chǎn),斯賓諾莎也是表現(xiàn)得很大度,并沒有顯露出對姊妹的怨恨。可以推測的是,終其一生的獨身經(jīng)歷、始終如一的恬靜生活、沉思的情有獨鐘、對不確定的善的摒棄等,似乎造成了斯賓諾莎以自然主義的立場觀察世間萬物,不應該得出其對女性具有成見的結論。
雖然斯賓諾莎對女性的成見有其哲學上和實踐生活中的依據(jù),但是斯賓諾莎對女性成見的闡釋也并不是沒有任何根據(jù),我們可以從他的哲學、時代特征和個體生活實踐中找到一些端倪來支持斯賓諾莎對女性成見的結論,特別是他的差異哲學構成了斯賓諾莎女性成見觀的理論基礎。作為近代理性主義哲學家,斯賓諾莎的實體一元論奠定了他的統(tǒng)一哲學的基礎。斯賓諾莎不同于萊布尼茨的最顯著之處在他強調(diào)了萬物莫不同質(zhì),實體一元論就是集中體現(xiàn)萬物源于自然并統(tǒng)一于自然。但斯賓諾莎哲學不僅強調(diào)萬物的同一性,而且論述了萬物之間的不同。他不僅在本體論上區(qū)分了在自身內(nèi)的實體事物和在自身外的個體事物,而且在認識論上也突出了通過自身被認識和通過他物被認識的差異。因此,斯賓諾莎對女性的成見源于他的差異哲學。這種差異不僅體現(xiàn)于他的思辨哲學之中,也彰顯于他的實踐哲學。
3.1.1 思辨哲學中的成見依據(jù)
首先,在本體論上,斯賓諾莎的差異哲學主要體現(xiàn)在實體和樣態(tài)的關系中。在斯賓諾莎看來,雖然實體和樣態(tài)、產(chǎn)生的自然和被自然產(chǎn)生的自然是同一個實體和同一個自然,但是他們在存在論和邏輯關系上是不同的。在存在論上,實體是在自身內(nèi)的,他的存在是出于自身,自身是其存在的原因。樣式存在于他物之中,是由于實體的存在而存在,是他因。在存在論和邏輯關系上,實體是先于樣式的。在力量方面,斯賓諾莎認為自然即神,有無限的力量,能夠無限地存在,不能夠不存在,他的存在是有力存在,神的存在就是神的力量。樣式是有限的東西,他的力量是有限的,憑借神的力量它才能存在和有力;并且他總是為外物的力量所侵擾而面臨著毀滅的危險??傊官e諾莎把萬物歸結于一個實體,神不僅是萬物樣式的存在原因,而且也是他們持續(xù)存在的原因,在存在論和邏輯上斯賓諾莎強調(diào)實體的在先性,實體優(yōu)于樣式,實體和樣式在力量方面是不能等同的。
其次,在知識論上,斯賓諾莎提出了感性知識、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的知識分類學說。他們雖然都是知識,但性質(zhì)及作用不同。從性質(zhì)上看,感性知識是錯誤的,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都是正確的,是我們認識事物和研究科學的基礎和依據(jù),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把握是從清楚明晰的真觀念開始的。在程度上和地位上,感性知識是對事物現(xiàn)象的把握,處于認識的初級階段;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是對事物本質(zhì)和必然性的洞見,是居于認識的高級階段。同時,斯賓諾莎在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之間做了進一步的區(qū)分。理性知識和直觀知識雖然都正確和深刻,但還是有區(qū)別的,理性知識只是關于事物的一般知識,不能把握事物的真正本質(zhì)和把事物區(qū)分開來;直觀知識才是真正的正確知識,是最高類型的知識。斯賓諾莎的知識分類學說體現(xiàn)了知識的層次性和差異性特征。
最后,在心靈問題上,斯賓諾莎區(qū)分了知識、情感和意志。斯賓諾莎反對笛卡爾等人的意志自由論,他不僅認為人的意志是不自由的,而且意志要以理智為前提。在知情意的關系上,斯賓諾莎突出知識的在先性。斯賓諾莎雖然認為世間萬物都有心靈,但人的心靈不同于其他樣式的心靈,因為人有理性和自我意識,人在世界中居于中心地位。
3.1.2 實踐哲學的成見依據(jù)
在道德問題上,斯賓諾莎雖然認為善惡觀念是人為的構建,不是事物的本質(zhì)屬性,世間本身無所謂善惡觀念。但是,斯賓諾莎還是在《知性改進論》中依據(jù)知識的多寡提出了他的善論說,認為對感性快樂的追求是偽善,對事物本質(zhì)和規(guī)律的把握是真善,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一致才是真正的至善。善的層次性是斯賓諾莎差異哲學在實踐領域的充分體現(xiàn),構成了斯賓諾莎女性成見觀的實踐哲學依據(jù)的重要內(nèi)容。
在政治哲學和社會學問題上,斯賓諾莎根據(jù)人們掌握知識的多寡,區(qū)分為智人和愚人。智人和愚人雖然有同樣的自然權利,但由于他們的力量大小不同,他們的知識構成和理性運用各異,那么他們對自身和社會的掌握也就不同,有著不同的個體權利,走上不同的人生命運。即使是力量擴張的國家,在國際關系中也由于力量大小不同,他們所享有的權利和占有的資源也不盡相同,可見,國家間存在力量大小及強弱的不同。
斯賓諾莎不僅從善惡的層次性和個體與國家的關系中來闡釋他的差異哲學,而且他的差異理論在其實踐哲學的其他方面也有不同的體現(xiàn),如在職業(yè)觀上,他對操持賤業(yè)(例如酒店老板及侍者)的政治權利的否定,對女性繼承權的揚棄,對智人治國論的推崇,對國家至上性的迷戀等,都是其差異理論的體現(xiàn)和運用。
斯賓諾莎哲學是在批判繼承笛卡爾哲學思想的基礎上,對古希臘和古希伯萊思想進行合理借鑒,同時也吸收了霍布斯和布魯諾的思想的基礎上形成的。斯賓諾莎對女性的成見既是當時時代特征的體現(xiàn),也是源于其哲學內(nèi)在的沖突及其張力的解決。
3.2.1 時代特征的體現(xiàn)
斯賓諾莎生活的時代,是處于資本主義在歐洲興起和發(fā)展的時代。作為“標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荷蘭,科學昌盛,經(jīng)濟發(fā)展,文化繁榮。但是這個時代也是世俗與宗教、科學與愚昧相沖突和斗爭的時代。這個時代正處于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的關鍵階段,是一個雖然已經(jīng)發(fā)展但還是一個尚未充分發(fā)展的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的階段。這個時代的特征在斯賓諾莎的著作中有所體現(xiàn)。這個時代還是一個等級社會,女性的地位并沒有得到根本的改變,男女平等只限于理論層面上,現(xiàn)實社會中兩性的不平等依然存在。例如,斯賓諾莎在《政治論》中關于婦女沒有國家治理權的闡述和王位繼承權的論述,不僅是這一時代社會政治生活的體現(xiàn),也是構成這一成見的現(xiàn)實政治基礎。斯賓諾莎認為“統(tǒng)治權一定是不能分割的……不論根據(jù)任何理由,公主們均不準繼承王位”[1]282。由于婦女受丈夫的支配,因而沒有參與公民社會和國家治理的權利,既使在他所設想的民主社會中。由此可見,既使在最自由和最有權利的民主社會中,斯賓諾莎在兩性關系上的設計還是以男人對婦女的統(tǒng)治為前提,實質(zhì)還是一個男權社會,婦女不得干政。
3.2.2 基于其哲學的內(nèi)在張力
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不僅是其沉思的產(chǎn)物,而且也是對當時社會問題的回應及解決。斯賓諾莎不僅對當時的理智世界有著全面而深刻的把握,并在自己的哲學主張中試圖解決當時世界的矛盾。當時的理智世界在世界觀上存在著神權哲學與人權主張的矛盾斗爭,在認識論上存在著培根的經(jīng)驗主義和笛卡爾的理性主義的張力,在倫理觀上存在宗教禁欲主義和無神論的物質(zhì)主義的矛盾,在國家關系上存在公民自由與國家民主之間的權力之爭。斯賓諾莎哲學以自然主義描述為基本立場,以理智的改進、情感的克服為媒介,以自由和至善的追求為倫理目的,企圖建立一個智人統(tǒng)治的保障公民言論自由的大眾民主政治。但在這個理想藍圖的建構中,始終存在著平等基點與差異主張的矛盾與張力。在身心關系上,他既主張身心的平行和諧,又認為在認識論上心靈具有優(yōu)先性。在心靈問題上,他既主張凡物皆有心靈,但又認為人的心靈高于其它物的心靈在于人有自我意識……所有這一切足以表明:作為人類社會中的平等一員,雖然男性和女性都具有人的一般特征,但男人和女人不但在力量方面是不同的,在理智與激情的構成及其關系上也是有區(qū)別的,甚至在權力的擁有和實現(xiàn)方面也存在著根本的差異。女性受男性支配的男權時代的社會狀況使斯賓諾莎對女性成見的結論呈現(xiàn)出一定的必然性。這種必然性的結論不但是17世紀荷蘭社會現(xiàn)實和男女兩性關系的寫照,而且也是斯賓諾莎哲學世界觀本身的邏輯體現(xiàn)??傊官e諾莎對女性的成見是可以在其哲學中找到依據(jù),甚至是他的哲學的必然結果和體現(xiàn),并不是離題的結論。
斯賓諾莎作為17世紀杰出的無神論家和理性主義者,他具有那個時代卓越的才智和深刻的時代洞察力。但斯賓諾莎畢竟是17世紀的哲學家,他的哲學天才難以沖破時代的局限,從而使他的光輝人格和驚世駭俗的哲學思想背后夾雜著一種時代的痕跡和缺憾。他對女性智力的懷疑和不得干政的論述雖然可能是無意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也是他的真實想法和認知。他在時代問題的矛盾心態(tài)無不充斥著他的哲學思想的每一個方面,并貫穿于始終,當然其中也不乏可取之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既是當時時代兩性現(xiàn)狀的描繪,也是他的差異哲學和平等思想的張力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