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穎
小細胞肺癌占所有肺癌的15%~20%,主要包括三種亞型,且三種亞型在預后方面無顯著差異[1,2]。研究顯示,相對于非小細胞肺癌,多數(shù)的小細胞肺癌患者腫瘤惡化更快且惡性的程度更高,且容易出現(xiàn)廣泛轉移。多數(shù)的小細胞肺癌的發(fā)生和吸煙、環(huán)境、遺傳等因素相關。小細胞肺癌患者臨床表現(xiàn)有胸悶、咳痰、咳嗽、咯血和哮喘等[3,4]。本研究分析了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用于小細胞肺癌維持化療的療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6 年1 月~2018 年1 月本院收治的100 例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分為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和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每組50 例??诜熕幬锾婺虬方M患者男34 例,女16 例;年齡34~76 歲,平均年齡(47.21±9.60)歲;體重41~74 kg,平均體重(58.81±5.94)kg;患者合并糖尿病11 例,有冠心病的患者2 例,合并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有11 例,有高血壓13 例;淋巴細胞(燕麥細胞)型有25 例,中間細胞型(梭型,多角型及其他)有23 例,混合型有2 例;文化程度:小學11 例、初中12 例、高中15 例、高中以上12 例;有吸煙史的患者有45 例。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男33 例,女17 例;患者年齡34~78 歲,平均年齡(47.71±10.10)歲;體重41~73 kg,平均體重(58.85±5.96)kg;患者合并糖尿病12 例,有冠心病的患者2 例,合并呼吸系統(tǒng)慢性疾病有11 例,有高血壓12 例。淋巴細胞(燕麥細胞)型有24 例,中間細胞型(梭型,多角型及其他)有23 例,混合型有3 例;文化程度:小學11 例、初中12 例、高中16 例、高中以上11 例。有吸煙史的患者有46 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咳嗽、胸痛、胸悶、咯血、氣喘等。
1.2 方法 所有患者實施常規(guī)放化療。放化療1 個月之后實施以下的護理。在放化療之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選擇預防性全腦照射,設置全腦水平對穿野,用6 MV-X 線照射,照射的劑量是DT 30 Gy,每次的照射劑量是2 Gy,1 次/d,照射5 d/周。連續(xù)治療5 d,以28 d為1 個周期,治療6 個周期??诜熕幬锾婺虬方M選擇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治療:放化療1 個月后開始給予替莫唑胺口服,劑量是150 mg/m2·d,連續(xù)治療5 d,以28 d 為1 個周期,在2~6 個周期中治療劑量200 mg/(m2·d)。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KPS、FACT-L 評分以及平均生存時間、腦轉移陽性率、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肺癌患者FACT-L 評分包括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的關注情況,前面四項每一項有7 個條目,分值0~4 分,每項總分是0~28 分,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差,最后一項有9 個條目,分值0~4 分,該項總分是0~36 分,分值越高則生存質量越差。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4.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KPS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VAS、KPS 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患者VAS、KPS 評分均優(yōu)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ACT-L 評分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FACT-L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的關注情況評分均低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KPS 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KPS 評分比較 (,分)
注:與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治療后比較,aP<0.05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ACT-L 評分比較 (,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ACT-L 評分比較 (,分)
注:與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治療后比較,aP<0.05
2.3 兩組患者平均生存時間比較 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平均生存時間(31.77±2.51)個月長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的(24.21±2.01)個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4 兩組腦轉移陽性率比較 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腦轉移陽性率6.00%(3/50)與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的4.00%(2/5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5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比較 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中發(fā)生惡心頭暈10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0%。而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發(fā)生胃腸道反應5 例、血液學反應5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是20%。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小細胞肺癌是一種常見的肺癌類型,患者治療的關鍵在于全身放化療,對于局限期的小細胞肺癌患者而言,經(jīng)同期放化療之后,腫瘤可完全緩解,但是雖然小細胞肺癌患者近期的放化療治療效果好,但容易出現(xiàn)復發(fā)以及轉移,導致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顯著縮短,死亡率提高[5,6]。對于局限期的小細胞肺癌患者而言,完全緩解后,容易出現(xiàn)腦轉移而導致病情復發(fā),這往往是因血腦屏障導致腦組織中抗癌藥物的濃度顯著比腦外組織低,而導致腦成為癌細胞化療藥物規(guī)避的部位,從而出現(xiàn)腦轉移和小細胞肺癌治療失敗。因此,對小細胞肺癌患者在放化療之后之后,需要采取措施積極預防腦轉移的發(fā)生[7,8]。
替莫唑胺屬于新型口服類抗腫瘤藥物,其可通過血腦屏障。替莫唑胺對于細胞毒性作用表現(xiàn)在促使腫瘤細胞DNA 分子上鳥嘌呤的第七位氮原子以及第六位氧原子烷基化,通過甲基化加成物進行錯配和修復而促使腫瘤細胞凋亡。同時,替莫唑胺可對腫瘤細胞各個分裂的階段進行作用,其屬于細胞周期非特異性藥物,有廣譜抗腫瘤活性[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后,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患者VAS、KPS 評分分別為(2.56±0.21)、(85.19±5.50)分,均優(yōu)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的(3.88±0.89)、(75.19±5.11)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組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的關注情況評分分別為(10.56±1.21)、(10.21±1.67)、(10.01±1.45)、(10.12±1.88)、(21.19±2.50)分,均低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的(15.21±2.56)、(15.89±2.51)、(15.77±2.56)、(15.56±2.56)、(24.56±2.11)分,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诜熕幬锾婺虬方M平均生存時間(31.77±2.51)個月長于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的(24.21±2.01)個月,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诜熕幬锾婺虬方M腦轉移陽性率6.00%(3/50)與預防性全腦照射治療組的4.00%(2/50)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小細胞肺癌患者實施口服化療藥物替莫唑胺治療可獲得較好效果,其應用可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并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患者健康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