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耀華,王 威,劉紅召,柳 林,張 博
(1.中國地質科學院鄭州礦產(chǎn)綜合利用研究所,河南 鄭州 450006;2.國家非金屬礦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 鄭州 450006;3.河南省黃金資源綜合利用重點實驗室,河南 鄭州 450006;4.自然資源部多金屬礦綜合利用評價重點實驗室,河南 鄭州 450006)
某氧化銅鈷礦石含Cu 3.43%、Co 0.42%,主要礦石礦物為孔雀石、赤銅礦、假孔雀石、水鈷礦及多金屬氧化物,次要礦物為褐鐵礦及少量或微量黃銅礦、黃鐵礦、磁鐵礦;脈石礦物主要是石英、絹(白)云母、高嶺石,有少量銳鈦礦、電氣石、重晶石和鋯石。礦石中銅主要賦存在孔雀石、假孔雀石、赤銅礦、多金屬氧化物和褐鐵礦中,少量以類質同象形式賦存在水鈷礦中。鈷主要存在于水鈷礦中,少量賦存在多金屬氧化物中。目前,從銅鈷氧化礦石中回收銅、鈷,國內(nèi)外已有工業(yè)生產(chǎn),多采用濕法工藝[1-3]。礦石中,鈷以水鈷礦形式存在,浸出時需要加入還原劑將三價鈷還原為二價鈷,然后再浸出,所用還原劑有焦亞硫酸鈉[4]、亞硫酸鈉[5-8]、二氧化硫[9-10]、硫酸亞鐵[11]、鐵粉[12]等。針對試驗礦石,研究了以硫酸為浸出劑,亞硫酸鈉為還原劑,浸出礦石中的銅和鈷,確定了適宜工藝條件。
礦石:銅鈷氧化礦石,取自國外某大型銅鈷礦山,化學成分見表1,銅、鈷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礦石中可回收有價元素是Cu和Co,Cu質量分數(shù)3.43%,Co質量分數(shù)0.42%;礦石中耗酸氧化物Al2O3質量分數(shù)較高,為11.44%;Mg、Fe質量分數(shù)較低。主要金屬礦物是孔雀石、赤銅礦、假孔雀石、水鈷礦及多金屬氧化物,銅、鈷主要以氧化物形式存在。鈷主要賦存在水鈷礦中,少量賦存在多金屬氧化物中。
表1 銅鈷氧化礦石主要化學成分 %
表2 銅鈷氧化礦石中銅、鈷物相分析結果 %
試劑:濃硫酸(96%~98%),亞硫酸鈉(97%),均為分析純。
主要儀器:顎式破碎機,輥式破碎機,振動磨樣機,分樣篩,恒溫水浴鍋,電動攪拌器,真空泵,pH計,電子天平,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
硫酸浸出銅、鈷:礦石中的銅以氧化銅為主,少量鈷賦存在多金屬氧化物中。銅氧化物與酸反應轉化為銅離子而進入溶液;赤銅礦與酸反應時,亞銅發(fā)生歧化,無氧化劑參與時僅一半可溶[13]。二價鈷氧化物與硫酸反應生成易溶于水的硫酸鈷??兹甘⒊嚆~礦與酸的反應見式(1)、(2),其他二價氧化物與硫酸的反應見式(3)、(4)。
CO2+3H2O;
(1)
(2)
(3)
(4)
還原浸出鈷:礦石中的大部分鈷賦存在水鈷礦(CoO(OH))中,以三價形式存在,在亞硫酸鈉作用下被還原為二價。二價鈷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鈷進入溶液,化學反應見式(5)。
2CoSO4+Na2SO4+3H2O。
(5)
試驗方法:礦石經(jīng)顎式破碎機粗碎、中碎,經(jīng)輥式破碎機破碎至-2 mm,再經(jīng)振動磨樣機磨礦至設定粒度;浸出試驗在1 000 mL燒杯中進行,電動攪拌,恒溫水浴加熱鍋加熱;反應達預定時間后,用pH計測定浸出液pH;過濾后,浸出渣真空抽濾、洗滌、干燥后,采用ICP-AES測定銅、鈷質量分數(shù),計算銅、鈷浸出率。
探索試驗初步考察硫酸浸出、還原浸出過程中銅、鈷的浸出情況。試驗條件為溫度45 ℃,浸出時間4 h,試驗結果見表3。
表3 浸出探索試驗結果
由表3看出:用硫酸浸出,當硫酸用量為礦石質量的9%~25%時,銅浸出率為95.46%~96.80%,而鈷浸出率僅12.72%~21.50%;用硫酸+亞硫酸鈉還原浸出,銅、鈷浸出率均較高;硫酸用量、還原劑用量均對浸出液終點pH有影響。
3.2.1 硫酸用量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礦石粒度-74 μm占75%,浸出溫度45 ℃,液固體積質量比4/1,浸出時間5 h,硫酸用量(相對于礦石質量)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1所示。
圖1 硫酸用量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1看出:隨硫酸用量增大,銅、鈷浸出率均呈升高趨勢;硫酸用量為礦石質量8%時,銅、鈷浸出率分別達95.40%和18.27%,浸出液pH為1.35;隨硫酸用量繼續(xù)增大,銅、鈷浸出率變化不大。礦石中的銅物相主要是氧化銅,鈷物相主要是氧化鈷。氧化銅易與硫酸反應,而三價鈷氧化物不易與硫酸反應,所以,硫酸浸出過程中,銅浸出率較高而鈷浸出率較低。綜合考慮,確定硫酸用量為礦石質量的8%為宜。
3.2.2 礦石粒度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硫酸用量8%,浸出溫度45 ℃,浸出時間5 h,液固體積質量比4/1,礦石粒度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礦石粒度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2看出,礦石粒度的變化對銅浸出率影響較小,而對鈷浸出率影響較大。礦石中的氧化銅主要賦存于孔雀石中,呈脈狀、網(wǎng)脈狀、團塊狀分布,易解離,并易于與硫酸反應;礦石中易于與硫酸反應的二價鈷賦存于多金屬氧化物(褐鐵礦)中,而多金屬氧化物顆粒細小,呈細網(wǎng)脈狀、云霧浸染狀,隨粒度減小可充分解離并易與硫酸溶液反應,但粒度過細易形成團聚體而影響鈷的浸出。綜合考慮,確定礦石粒度以-74 μm占75%為宜。
3.2.3 浸出溫度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硫酸用量8%,礦石粒度-74 μm占75%,浸出時間5 h,液固體積質量比4/1,浸出溫度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3所示。
圖3 浸出溫度與銅、鈷浸出率的關系
由圖3看出:浸出溫度低于45 ℃時,銅、鈷浸出率均隨溫度升高而提高;溫度高于45 ℃,銅、鈷浸出率變化較小。通常情況下,溫度越高,越有利于化學反應進行;但溫度過高,會造成能耗增大。綜合考慮,確定浸出溫度以45 ℃為宜。
3.2.4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硫酸用量8%,礦石粒度-74 μm 占75%,浸出溫度45 ℃,浸出時間5 h,液固體積質量比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4所示。
圖4 液固體積質量比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4看出:液固體積質量比越低,體系酸度越高,越利于銅、鈷浸出;液固體積質量比在2/1~4/1范圍內(nèi),銅、鈷浸出率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礦石泥化及物料粒度,確定液固體積質量比以3/1~4/1為宜。
3.2.5 浸出時間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硫酸用量8%,礦石粒度為-74 μm 占75%,浸出溫度45 ℃,液固體積質量比4/1,浸出時間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5所示。
圖5 浸出時間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5看出,隨浸出時間延長,銅、鈷浸出率均變化不大。礦石中的銅及二價鈷氧化物易溶于酸,浸出反應較迅速,浸出在較短時間即可完成。綜合考慮,確定浸出時間以1 h為宜,此時浸出液終點pH為1.34。
用硫酸浸出,銅浸出率較高,而鈷浸出率低于20%,這主要是礦石中的鈷大多以三價鈷形式存在,不易與硫酸反應所致。為提高鈷浸出率,在硫酸浸出最佳條件下,加入適量亞硫酸鈉進行還原浸出。
3.3.1 亞硫酸鈉用量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硫酸用量8%,礦石粒度-74 μm 占75%,浸出溫度45 ℃,液固體積質量比4/1,硫酸浸出時間1 h,還原浸出時間4 h,亞硫酸鈉用量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亞硫酸鈉用量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6看出:鈷浸出率隨亞硫酸鈉用量增加而顯著提高;亞硫酸鈉用量為理論量的1.68倍時,鈷浸出率為87.97%;之后再增加亞硫酸鈉用量,鈷浸出率變化不大;加入亞硫酸鈉后,銅浸出率變化不大。綜合考慮,確定亞硫酸鈉適宜用量為理論量的1.68倍。
3.3.2 還原浸出時間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硫酸用量8%,礦石粒度-74 μm 占75%,溫度45 ℃,液固體積質量比4/1,硫酸浸出時間1 h,還原劑用量為理論用量的1.68倍,還原浸出時間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試驗結果如圖7所示。
圖7 還原浸出時間對銅、鈷浸出率的影響
由圖7看出:還原浸出1 h時,鈷浸出率為83.95%,之后再繼續(xù)浸出,鈷浸出率先稍有下降而后又緩慢升高,在4 h時趨于穩(wěn)定;銅浸出率受浸出時間影響較小。據(jù)此確定適宜的還原浸出時間為4 h,此時銅浸出率96.25%,鈷浸出率87.97%,浸出液終點pH=1.81。
根據(jù)單因素條件試驗結果,在硫酸用量為礦石質量8%、礦石粒度-74 μm占75%、液固體積質量比3/1、浸出溫度45 ℃、還原劑用量為理論量的1.68倍條件下,采用硫酸+亞硫酸鈉還原浸出工藝對礦石進行浸出,試驗結果見表6。
表6 硫酸+亞硫酸鈉浸出銅、鈷綜合試驗結果
由表6看出,酸浸+還原浸出4 h時,銅平均浸出率為95.88%,鈷平均浸出率為91.88%,浸出液終點pH=1.54,浸出效果較好。
針對銅鈷氧化礦石,采用硫酸+亞硫酸鈉還原浸出工藝,可有效浸出礦石中的銅和鈷。在硫酸用量為礦石質量8%、亞硫酸鈉用量為理論量的1.68倍、礦石粒度-74 μm占75%、浸出溫度45 ℃、液固體積質量比3/1、浸出時間4 h優(yōu)化條件下,銅浸出率為95.88%,鈷浸出率為91.88%,浸出效果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