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步泉,施成就,范素琴,葉昌博
(1.松溪縣天園生態(tài)茶科學研究所,福建松溪 353500;2.南平市延平區(qū)楊真堂小學,福建南平 353000;3.松溪縣茶葉總站,福建松溪 353500)
遂應場又稱吳家山(含里村,吳家村,村尾,上碓村,葉家村,殷村),共26平方公里[1],在民國30年(1941年)10月以前[2],是松溪縣東關(guān)里屬地。據(jù)史載:民國28年(1939)3月,由松溪縣長周必璋,以該場遠離松溪縣治地(120里),難以管理為由,報民國省政府批準,劃屬政和縣管轄,納入鐵山鄉(xiāng)后改名錦屏村。因當?shù)孛癖姴粯芬?,不斷向上反映,導致正式接管拖到民?0年10月。周必璋且提出:將政和縣的七橋,東常市(即今東平鎮(zhèn)),以近離松溪縣冶地方便,向省政府要求劃歸松溪縣,作為與遂應場交換,但未能得到批準。故民傳:“賠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吳永安三年(260年),遂應場己歸屬東平縣(古松溪縣名)東關(guān)里,同屬會稽南部建安郡。由會稽南部都尉陸宏領(lǐng)兵奪得。東平縣冶地在今松溪縣舊縣鄉(xiāng),還包括處州(今浙江省慶元縣)部分界。開寶八年(975年)改名松溪縣??h冶遷東關(guān)里五斗金(即今城關(guān))。古界劃分多以溪流與山頭劃界,遂應場境內(nèi)的樂平溪[3],是從遂應場西北方向六十里出關(guān)口流入大溪(松溪河俗稱)。歷代有史可證,從遂應場歸屬東平縣(松溪舊名)東關(guān)里起至政和縣正式接管時止,歷經(jīng)1681年。距定名松溪縣東關(guān)里,也已966年。浩浩歷史長河,其間遂應場歸屬從未有變更。
據(jù)明嘉靖丁酉版《松溪縣志》載:陸宏譽為“東平威靈王",“有惠利于民”。是時,閩盡其屬,故民為之立祠。唐建中二年,神裔孫陸長源剌建州,為葺祠宇。宋宣和二年賜額“濟美”。后累封“濟美荘佑?;萃酢保薹馔蹂?。吳南部都尉陸公廟,即“濟美廟”,在縣東北五里東平鄉(xiāng),墓葬皈伏里。清康熙庚辰版《松溪縣志》[4],也有陸公“有功于民,以勞定國,御大災,捍大患者,得在祀典??h治前興賢坊亦有行祠,元至元二十一年建”等記載。據(jù)《福建通史》[5]載:“閩北松溪濟美廟,祭祀三國時期的陸宏"。今保存的“濟美廟”,位于松溪縣河東鄉(xiāng)長巷村。千百年來,民均持續(xù)用“三杯茶、三杯酒、三支香”以神相敬,香火從未間斷。
舊志載:松溪周屬七閩地。春秋戰(zhàn)國屬越。秦屬閩中郡。漢屬閩越。東漢載:“松邑之地既介建安,漢興(今浦城)兩縣之中,則兵革之掄攘,自東漢而已然矣?!绷核梢貙偬幹葜畺|平鄉(xiāng)(見浙江處州府《慶元縣志》。松溪河源自浙江龍泉、慶元,經(jīng)松溪至建州。慶元與松溪交界線最長,橫跨遂應場,周邊與松溪的渭田、舊縣、茶平三個鄉(xiāng)鎮(zhèn)連接。據(jù)《慶元交通志》[6]載:慶元古道至松溪境最近,從城內(nèi)經(jīng)五都、八都、菊水、馬蹄岙、蜈蚣嶺至松溪境內(nèi)路程四十里,是茶葉、鹽、山貨和糧食進口的重要通道。由小梅、經(jīng)竹口、新窯放排進入松溪縣城六十里,沿途比較繁華。據(jù)清康熙庚辰版《松溪縣志》截:慶元與松溪交界還有黃土隘、荷嶺隘、山莊隘、黃沙隘、巖下隘、鐵嶺隘等。慶元稱鐵嶺隘為黃坑隘,位于慶元隆宮鄉(xiāng)七都,與松溪東關(guān)里鐵嶺村鄰界,離慶元黃坑村西南側(cè)二千米,為浙江與福建省界,也是松溪東關(guān)里往遂應場的必經(jīng)之路。從地理位置得知,松溪縣無疑是“北茶南移”,茶葉入閩的第一站。
話說陳椽教授(1908~1999),是我國著名茶學家,制茶權(quán)威專家,近代高等教育茶學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所著的《茶業(yè)通史》[7]載:“唐代茶區(qū)的分布,第二條路是自浙江的臺州(天臺)到處州的慶元傳入福建政和經(jīng)松溪入建溪的建州”。據(jù)史料反復考證,陳椽教授這里所指的政和,實則是史上屬松溪縣東關(guān)里的遂應場。陳椽教授一生治學嚴謹,為何會把茶葉入閩第一站松溪換為政和呢?據(jù)張?zhí)旄O壬貞洠骸?940年,我在崇安主持福建示范廠任務(下設福安,福鼎分廠,政和與武夷星村直屬制茶廠)?!笨梢?,根據(jù)省府發(fā)文,由陳椽先生任福建示范廠技師,兼政和制茶廠主任。此時雖然遂應場尚未由政和縣正式接管,但省府關(guān)于遂應場所屬文件已定。所以陳椽教授于1941年寫的多篇論文,均把遂應場“仙巖工夫”茶葉,全部歸入政和茶葉,統(tǒng)稱“政和工夫”紅茶,也是順理成章。但在近代茶史上,把松溪遂應場名揚天下的產(chǎn)茶史,一筆勾消,全部由政和茶葉取而代之,十分遺憾的是:對史實欠尊重。
遂應場位于松溪縣東關(guān)里東南方,錦秀屏障,山川奇異,林木參天,云霧繚繞,山澗林立,怪石嶙峋,有特殊的山區(qū)小氣候。故謂“仙巖”茶,名品甚多。究竟何代開始產(chǎn)茶?說法不一。許多高山澗谷巖縫中,見石不見土,卻能長出青翠挺拔的茶樹,不可想象是人工栽培的。據(jù)《福建通史》[8]載:松溪縣遂應場銀礦是福建歷史上最大的銀礦,它的開采期限上至南宋,下至明初,元代正是它鼎盛的時期。當?shù)孛裰{謂:“三千買賣客,八萬打銀人”,其規(guī)模之大不難想象!銀礦興盛,引來全國八方商賈,為茶的傳播帶來可能。經(jīng)從康熙庚辰版《松溪縣志》所載古跡廟祠,古亭、古橋遺跡中[9],也可悟出宋代是這里種茶利用茶的起源。在遂應場之西北,有座周諫議大夫吳公祠,宋天圣四年建,元延祐間重建。舊志云:“神姓吳,相傳名十七郎,處州慶元人”?;蛟疲骸拔宕酥転橹G議大夫,歸居于此,開辟田野,募民耕作,既歿,鄉(xiāng)人思之為之立祠”。吳姓皆其后,吳家山得其名。另一座為宋英護廟,舊志云:“神姓林,名癸。宋隆興二年,任崇安巡檢,措置遂應場,卒于官,民為立廟。慶元二年賜額,咸淳元年,封忠翊舍人”。古時祠廟祀典,香、茶、酒等七寶是不可或缺之物。在遂應場圓珠山上,有座“會春亭”,宋隆興間,舍人林癸建,每觴客于此,以茶待客。在此眾多山澗溪谷之間,宋代建造的古橋?qū)佟熬蹖殬颉弊钤纾蜗檀臼荒?,劉能定建,后廢。明永樂六年,其孫重建,十三年劉東修葺。在元代建橋最多,有五座:一是“萬口橋”,建于元至治三年,邑人(指松溪人,下同)葉德盛建。明永樂間,其孫廷堅重建,弘冶中,曾孫經(jīng)仲重修;二是“德政橋”,元至元間,邑人葉德盛,李定功同建。明洪武五年,僧永壽募修;三是“樂平橋”,元至元三年,邑人葉仕榮建,明永樂四年劉和募修;四是“凌清橋”,元至正間,邑人葉仕榮建,明永樂四年劉和募修;五是“通駟橋”,元至正九年,邑人葉彥祥建。明代還有建“會春橋”,明洪武五年,僧永壽募建于故址。古代建橋,既為交通、避雨所用,又多是乘涼、聚會、飲茶之處。松溪還延伸出專門待客的項溪村“燒茶橋”,由另題專論。
據(jù)《政和茶志》[10]載:“遂應場著名的仙巖茶,大多是在明代栽培的。在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遂應場銀礦停採之前的明朝150多年間,在遂應場“三千買賣客”中,有不少是做茶葉生意的,他們除了為當?shù)氐V工提供茶品外,主要是將優(yōu)質(zhì)‘仙巖’茶販運到外地。一定程度上促進了遂應場茶葉生產(chǎn)的發(fā)展”。再據(jù)《政和茶志》[11]載:“康熙二十四年,正式開海貿(mào)易”?!笆紫仁莿?chuàng)制工夫紅茶一遂應仙巖工夫。陳椽《茶業(yè)通史》記載,同治十三年(1874),江西趙姓茶商到遂應場,以當?shù)匦∪~種為原料,創(chuàng)制紅茶,稱之為“遂應場仙巖工夫”。但據(jù)至今保存的1926年在英國以英文發(fā)布的注冊商標聲明(即所謂《打假聲明》稱,其時遂應場已建廠100多年生產(chǎn)仙巖工夫,則政和(?應當歸屬松溪)創(chuàng)制工夫紅茶,時間當在道光六年(1826)之前,比同冶十三年(1874)早近半個世紀。由于遂應工夫成品茶品質(zhì)特佳,運銷福州時受到各家茶行青睞,且被省城各大茶行視為標樣茶,每年都要待仙巖工夫運到后,方能定價開市。名品戴譽,極大刺激了遂應紅茶的生產(chǎn),數(shù)年間茶商云集遂應場,茶號紛紛創(chuàng)立,最多時遂應場競有“萬春生”,“萬先春”,“萬新春”等茶號20余家。在縣城也有專門經(jīng)營遂應工夫紅茶”。再述:“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茶商葉之翔(遂應場茶人),第一次釆用政和大白茶品種制作工夫紅茶。因政和大白茶品性優(yōu),故”政和大白工夫紅茶“(簡稱政和工夫),也就替代了“仙巖工夫”,成為“閩紅”三大工夫之首。以上綜述,足以證實:松溪縣東關(guān)里遂應場”仙巖工夫“及制茶能手,是“政和工夫”紅茶的鼻祖。仙巖工夫,及后來利用政和大白茶樹鮮葉制成的工夫紅茶,與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等,成就了政和縣城的茶市興旺,也引出茶馬古道,開辟了松溪、政和茶葉經(jīng)壽寧縣斜灘,運抵福安市賽歧港,通過海運出口的通道。同時帶動了松溪縣東關(guān)里茶平等地,發(fā)展政和大白茶,制作“政和工夫”,以及“白亳銀針”、“白牡丹”的生產(chǎn)。近代,凡利用政和大白茶鮮葉,制成的紅茶,白茶,不管是政和縣生產(chǎn),還是松溪縣生產(chǎn),統(tǒng)稱政和工夫,政和白茶。所以,松溪、政和兩縣茶樹品種分布差異少,茶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政和大白茶,品質(zhì)雖特好,但因?qū)龠t芽種,趕不上早市,在追求產(chǎn)量的年代,不少被換種。如今政和大白茶在松溪保存下來的栽種面積,仍達400多公頃,比國家批的”政和縣原產(chǎn)地”保存面積高出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