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菁
2019年12月,在上海第一次聽到楊璐銘老師分享《“遇見”每一個孩子——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故事”》時,深受感動。一來,感動于詩語和爸爸之間的情感,在“稻子和麥子”集體教學活動中,爸爸好像和詩語一直在一起,給了詩語安全感、自信、勇氣和有關稻子的知識儲備;二來,感動于楊老師的真實和勇敢,真實和勇敢地面對自己在集體教學活動現(xiàn)場對崇崇的“視而不見”,向崇崇道歉,根據(jù)視頻重新識別崇崇參與集體教學活動時的狀態(tài)和體驗,并寫下來,讓“會溝通、樂探究”的崇崇不再“隱形”;三來,感動于楊老師為了看見每一個孩子參與集體學習時的狀態(tài)、貢獻、意圖、知識儲備……所付出的各種努力。然而,楊老師這樣大費周章地一次又一次努力注意、識別、回應、記錄和回顧集體教學活動中不同孩子的學習,帶給我的不只是感動,還有驚喜和思考。
楊老師帶給我的最大驚喜是,面對“一比幾十”的師生比,以及集體教學活動主要由教師意志主導和引領的現(xiàn)實情況,她仍然選擇重視每個孩子對“稻子和麥子”這一集體教學活動的感受和想法,愿意“暫時懸置”自己的想法,堅定地從“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視角”出發(fā),分析和解讀集體教學活動這個學習場域中的每一個孩子參與集體學習的不同體驗。
一直以來,對一次集體教學活動進行的評價和反思,通常會從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是否恰當、適宜,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否合理、達成,教學過程和方法是否促進孩子主動和有效學習入手。雖然,圍繞這些維度進行評價和反思,需要基于兒童參與集體教學活動中的表現(xiàn),但究其主體,關注的還是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而非對參與其中的兒童進行解讀和理解。即便教師預設的教學目標是“合理”的,并依據(jù)“合理”的教學目標來評價兒童的學習和發(fā)展,也只是在以“教師的視角和愿望”來衡量兒童的學習情況,而“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視角和體驗”常常被忽視。這樣一來,在我看來,楊老師的努力就非常難得了,因為她在努力把“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視角和體驗”置于顯著位置,在共情和解讀中看見并理解每一個兒童,并由此發(fā)現(xiàn)和思考進一步支持和促進每一個兒童學習的線索和可能。
例如,在寫給詩語的學習故事《“爸爸告訴我的”》中,我既看到了符合楊老師期待并讓她驚喜的“大膽自信地表達、有勇氣”的詩語,也看到了詩語獨一無二的視角和體驗,即為什么她會打消過往怕說錯的顧慮而大膽自信地進行表達——爸爸給了她勇氣。再如,讓楊老師在回顧教學視頻時驚出一身冷汗的原因,是因為她與崇崇共情了,從崇崇獨一無二的視角感受到了“視而不見”可能帶來的體驗,并由此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當孩子在參與的過程中沒有和老師“一條心”,比如看見似乎“不專心”、一直在解決困擾著他的“拉鏈怎么分開了”這個問題的潤玉時,楊老師選擇“暫時懸置”自己的教學目標,先試著從潤玉獨一無二的視角,尊重和理解那一刻潤玉心中的目標和他正在探索和學習的內(nèi)容,也由此發(fā)現(xiàn)了進一步支持潤玉探索的線索和可能。雖然潤玉心中的目標和探索的內(nèi)容都與楊老師預設的教學目標和內(nèi)容無關,但卻是專屬于潤玉、對他來說有意義和價值的主動學習。
在這里,我特意用了“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視角”這樣的表述,而不是籠統(tǒng)的“兒童的視角”一詞,是因為“兒童”這個詞在不同語境中可能指向不同的兒童形象。例如,在設計集體教學活動時需要考量“兒童的視角”,但是在這個語境中的“兒童”,可能泛指“具有普遍性年齡特點的某個年齡段的兒童”,如泛指“中班兒童的視角”,并以此為依據(jù)選擇和設計適合“中班年齡”的集體教學活動;亦可能泛指“代表某個班級群體兒童的視角”,如有的老師可能會說“最近我們班的孩子對××感興趣”中的“孩子”,并以此選擇××為集體教學的內(nèi)容。不過,當教師組織和開展依據(jù)“泛指的、抽象的、群體的兒童視角”設計的集體教學活動時,需要面對的卻是自己眼前一個個“生動的、具體的、獨一無二的兒童”,“‘非標準化的、活生生的,是帶著各自不同的興趣、經(jīng)驗和理解水平”走進集體教學這個學習場域中的兒童。馮曉霞老師說,“集體教學的公平性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照顧到幼兒的個體差異時才能真正體現(xiàn)”。在我看來,看見并理解“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視角和體驗”是關注幼兒個體差異、發(fā)揮每個兒童主體能動力的重要前提條件。因而,在一個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回顧和反思自己所預設的集體教學活動目標是否適宜和達成固然重要,但教師是否愿意從“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視角”去分析解讀兒童的學習過程和體驗,并據(jù)此回顧和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和理念更為重要!
那么,楊老師這樣努力從每一個兒童的視角去注意、識別、回應發(fā)生在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學習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呢?站在兒童和家長的角度,我想他們會因為自己或自己的孩子被老師看見而感到非常幸福吧,因為即便是在集體教學活動中一個老師面對一群孩子時,楊老師亦在努力“見兒童所見”“知兒童所思”“感兒童所感”。對于楊老師來說,她在文章中也讓我看到這些努力對她自身的價值:其一,研究兒童:每一次的注意、識別、回應就是一次研究某個作為學習者的兒童,建構(gòu)兒童積極主動學習者形象的過程;其二,反思教學:依據(jù)每一個兒童參與集體教學活動中的狀態(tài)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對每一個兒童的影響,以及自身對集體教學活動的理解和認識;其三,生成未來:基于對每一個兒童的理解和解讀以及對自己教學的反思,思考未來促進兒童和自己的學習與發(fā)展的線索和可能。而對作為外人的其他老師、園長和正在讀這篇文章的讀者們和我來說,可能會從楊老師的努力中看到“稻子和麥子”這次集體教學活動對每個孩子不同的意義和價值,楊老師對不同孩子的理解和支持,以及楊老師繼續(xù)拓展和延伸孩子學習的機會和可能。
楊老師的努力和她所撰寫的孩子們的學習故事亦在提醒我們,需要關注集體教學活動對每一個獨一無二兒童的意義和價值,對教師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對持續(xù)促進兒童和教師共同學習和成長的意義和價值。在我看來,這些比評價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是否有效、是否成功更值得思考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