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珺 張曉輝 鐘嘉慶 楊秋霞
摘 要:本文以《工廠供電》課程教學為例,將課程思政與線上-線下混合教學相融合,實施多元動態(tài)教學模式,討論了在專業(yè)基礎課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的思路和實施方案。從專業(yè)教師和學生兩方面分析了在教授專業(yè)課的同時開展課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意義。工廠供電教學改革活動表明,該活動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不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而且使工廠供電課程教學與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實現(xiàn)了有機融合。
關鍵詞:課程思政;工廠供電;線上-線下教學;項目式教學;學習通
2016年,習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提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1]。2020年5月,教育部發(fā)布了《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該文件指出,課程思政建設工作要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yǎng)能力這個核心點,在全國所有高校、所有學科專業(yè)全面推進,促使課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廣泛共識,廣大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意識和能力全面提升,協(xié)同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體制機制[2]。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結合工程教育專業(yè)認證工作,我校推廣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進一步將課程思政任務融合于其中,以學生為中心,突出以成果為導向,促進學生的知識內(nèi)化及知識建構。
1? 課程思政與工廠供電線下項目式教學的融合
項目式教學的優(yōu)點是針對復雜工程問題進行課堂講授,讓學生能抓住本節(jié)課的重點,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nèi)獲得大量系統(tǒng)的科學知識,有利于幫助學生全面、深刻、準確的掌握教材,大幅度提高課堂的教學效果與效率。工廠供電線上-線下項目式教學方法如圖1所示。
教師在授課前進行充分理論準備,針對典型的復雜工程問題,以學習產(chǎn)出為導向,結合教學大綱中設計的教學目標,選定適合本科授課的項目內(nèi)容,組織項目式教學小組,制定項目任務書,課前提前下發(fā)給學生。
在課堂集中授課環(huán)節(jié),教師控制教學進程,首先進行教學示范,同時師生之間或學生之間分享信息和思想,探究和解決某個工程實際應用問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優(yōu)化學生參與學習的質量與效果,培養(yǎng)學生間的合作與交往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獨立性。
教師課堂講授,需結合學生線上學習的結果對課堂教學內(nèi)容進行靈活調整。在課程項目中設定知識目標、情感目標、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課程講授中不僅講授相關知識,還要挖掘相應的思政教育內(nèi)容,設定專題,嵌入其中,培養(yǎng)積極的情感與價值觀。課程思政強調“潤物細無聲”的作用,教師應注意尋求專業(yè)知識點與思政教育的隱性結合[3,4]。教師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亦是隱性滲透的重要內(nèi)容。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線上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反饋,針對這些問題展開課堂項目式教學內(nèi)容,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項目式教學過程中,學生合作學習,解決難題,如果解決不了,尋求其他小組和老師指導。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小組都會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可查漏補缺,小組之間互相督促,最后老師修正完善。最終,學生進行當堂檢測,該過程可對每個學生的學習表現(xiàn)做出評價。學生4~6人組成合作小組,分工協(xié)作,完成設計任務,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溝通和合作的意識與能力,又幫助學生互相啟發(fā),獲得對知識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2? 基于“學習通”平臺的工廠供電線上教學
教師根據(jù)前期學習效果、教學內(nèi)容與后續(xù)內(nèi)容的聯(lián)系、學生的掌握程度及興趣度,整合圖片、文字、視頻等素材資源,在課前通過線上“學習通”平臺上向學生發(fā)布視頻講解、線上思考題和測驗題,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推動學生自主學習課程的基礎知識,并要求學生在線反饋學習進展,通過師生線上互動交流、答疑,提高自主學習的效率。混合式教學改革由單一的課堂教學模式向基于“互聯(lián)網(wǎng)+”的多種形式教學模式轉變,借助在線教學平臺拓展了教和學的時間和空間。線上學習充分利用網(wǎng)絡獲取教學資源,進行在線討論、互動答疑、效果測試、考核評價等,實現(xiàn)學習過程的泛在性和互動性。
3? 結語
本文在線下教學過程中應用項目式教學方法,線上教學運用“學習通”智慧教學平臺,將課程思政融入線上-線下項目式教學中,改變了工廠供電課程的教學模式,不僅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的提升,而且在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膹秃闲腿瞬欧矫孀龀隽擞幸娴奶剿鳌?/p>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EB/OL]. 北京(2016-12-08). http://www.moe.gov.cn/ jyb_xwfb/s6052/moe_838/201612/t20161208_291306.html.
[2] 教育部. 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EB/OL].北京(2020-05-28).? http://www.gov.cn/ 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
[3] 孫秋野,黃雨佳,高嘉文. 工科專業(yè)課課程思政建設方案——以《電力系統(tǒng)分析》課程為例[J/OL]. 中國電機工程學報:1-12. https://doi.org/10.13334/j.0258-8013.pcsee.201356.
[4] 李新君,張晶露,伍鐵斌.“課程思政”在《工廠供電》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南方農(nóng)機,2020,51(03):163+167.
作者簡介:王珺(1979-),男,漢族,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課程思政融入式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