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世上之物,某種東西要是被卡住,那或許是我們的某種情愫及思維被卡住了。
在家鄉(xiāng),分內(nèi)外層的器具,有物件要是被夾在了中間,或者堵塞了,鄉(xiāng)人們稱之為“卡殼”??ね莾蓚€物件挨得太近,使用的人又操作不當(dāng),比如太快,或是太慢,沒掌握好節(jié)奏。因而,一些毛頭小伙子初出茅廬干活時,大人們總會提醒說:“得和緩一些?!?/p>
奶奶曾說:“任何事都慢不得,也急不得,你想快,那東西不快,只能是適得其反。”奶奶是說物什,也說的是人。人生,緩不得,也急不得,就像這水車,自有它自身運行的規(guī)律。所謂規(guī)律,即人的本性。
不緩不急,是折中,在一條中間線上,就是“不二”。道家哲學(xué)中,“不二”也作“?無二”,指大道真一不二;或指沒有兩樣,一致和相同的。“不二”,遂歸于一,即歸于德,歸于大道。
有德者,行走在“大道”上,人生就暢通,不阻塞,不卡殼,這便是人們想要的幸福。幸福之門從來都是由內(nèi)向外打開,而非由外向內(nèi)打開的。從人的內(nèi)心出發(fā),遵循人的本性,幸福就會滿門庭。
人生會“卡殼”,是因為迷失了人所有的圓滿自性,將自己弄得有棱有角,在與人的摩擦、糾纏中,或者說在“刺人”中,棱角被卡住,使得自己不能正常運轉(zhuǎn)了。六祖慧能說過:“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在我們清凈的本心中,一切智慧福德圓滿具足。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撥開陳舊觀念,不良情緒、習(xí)慣,無端懷疑等“我執(zhí)”的迷霧,讓一切如是地顯現(xiàn)出來。
這世間很多美好的東西皆是清凈而圓滿的,也就不會發(fā)出卡殼的聲響。如天色晴霽,星月交輝,清凈而圓滿,是不聲不響的;蒼山覆雪,明燭天南,清凈而圓滿,是不聲不響的;一畫在案,山高水長,清凈而圓滿,是不聲不響的;一書在握,百家隨行,清凈而圓滿,是不聲不響的……
或急于求成,或怠惰滯緩,是人之情緒的正面與負(fù)面,二元對立的概念是人的大腦最擅長的游戲。當(dāng)我們真正體悟到“不二”的真義,即內(nèi)心與外物一致時,就能心無掛礙,所有的“卡殼”當(dāng)即便不再成立了。
奶奶一生好脾氣,她的一言一行幾乎都合乎自性與德,雖說一輩子大多時候缺衣少食,可活到近九十歲的高齡。
遵循自性與德,便不再“卡殼”,生命的水車就如同一個無角無棱的圓。其一路順暢,提取生命的碧水,灌溉滋潤著人生的禾苗,一片蔥郁蒼翠,并收獲金燦燦、沉甸甸生命的果實……
(編輯 ?大江/圖 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