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華
畜牧生產
提高肉種鴨種蛋受精率的技術要點
劉愛華
(山東省利津縣畜牧業(yè)發(fā)展服務中心鹽窩防控所 257445)
肉種鴨生產是一個復雜的生產過程,要想取得優(yōu)異的生產性能,達到一個理想的只供健雛水平,其種蛋受精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經濟指標。因此,提高種鴨種蛋受精率是提高種鴨經濟效益的重要前提?,F(xiàn)將提高種蛋受精率的技術要點介紹如下。
育成期體重控制不好,鴨子發(fā)育不理想,無論其他工作做的再好也很難有一個好的受精率。
1.1 種鴨生理發(fā)育特點 種鴨不同階段具備不同的生理發(fā)育特點,消化、骨骼、肌肉等器官的發(fā)育都隱藏在這各個階段之中,主要是睪丸和卵巢的發(fā)育。0~10周卵巢、睪丸基本不發(fā)育;10~15周卵巢睪丸開始發(fā)育;14~24周性激素分泌迅速增多,促進卵巢睪丸快速發(fā)育;16~22周卵巢、睪丸發(fā)育加快,稱為生長發(fā)育期,蓄積脂肪,體重增加,為產蛋做準備。23~24周性成熟期;25~32周睪丸、卵巢發(fā)揮功能的關鍵時期,產蛋率、受精率快速增長;32~34周達到產蛋高峰,受精率也同時達到峰值;50周以后卵巢、睪丸功能逐漸萎縮退化,受精率、產蛋率逐漸下降。
1.2 體重控制對受精率的影響 0~15周早期體重不達標,造成早期公鴨骨架發(fā)育不全,脛骨短,爬跨困難,影響交配成功率;但如果體重超重,引起公鴨骨架過大,造成公母體型差異顯著,同樣會引起交配困難。16~22周是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如果不定期稱重、調整料量,造成累計增重和周增重不足,會嚴重影響公鴨性腺的發(fā)育,從而抑制睪丸的生長,對公鴨精液量和精子活力造成不利影響;如果周增重過大,會引起公鴨過于肥胖,配種能力減弱。產蛋期由定量給料過渡到定時給料方式粗放,引起種鴨采食量急速增加,體重過度超重,造成產蛋中后期受精率降低和高死淘率。
1.3 育成期體重控制要點 準確稱重,合理給料是關鍵。根據(jù)0~10周目標體重及時調整料量,保證公鴨骨架正常生長發(fā)育;10周后兼顧累計增重和周增重,料量調整溫和,周增重不要忽高忽低,尤其16周后是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必須確保周增重達標。
優(yōu)質全價配合飼料要滿足種鴨生長所需的全部營養(yǎng)且比例均衡,如蛋白質、能量、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飼料中不得含有霉菌毒素等有害物質。
2.1 蛋白質水平 蛋白質水平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圍內較低的蛋白質水平有利于維持公鴨正常體重和保持較高的繁殖性能,低蛋白質飼料除對體重稍微有下降外,對公鴨性成熟、睪丸重量、采精量、精液酸堿度、精液濃度無明顯影響。但是,高蛋白質飼料并不能提高其繁殖力,反而會適得其反,縮短種鴨使用時間;另外,隨著蛋白質攝入量的增加,公鴨體重、腿病發(fā)生率,腿瘤和關節(jié)痛風會呈上升趨勢,公鴨因腿病而影響交配,進而造成種蛋受精率下降。
2.2 能量水平 能量是影響種鴨正常繁殖機能的重要因素。低能量日糧會降低公鴨精液濃度和精子存活率,而高能量日糧會導致種公鴨體重過肥,導致腿病發(fā)生,進而性欲不旺,喜臥懶動,甚至反應遲鈍,交配行為難以發(fā)生,大大降低受精率。
2.3 維生素水平 維生素A、C、E,B2及微量因素缺乏引起受精率降低:A缺乏會降低精液品質,使精液總量減少;C缺乏時影響睪丸內曲精管上皮功能和其他生物功能的正常運作;E又稱生育酚,作用主要是抗氧化,缺乏時公鴨易發(fā)生睪丸組織退化變形,生理機能減退,精子活力降低。維生素B2為體內黃酶類的輔基,在生物氧化的呼吸鏈中起著遞氫的作用,缺乏會導致公鴨體重較輕,腿病的發(fā)生率較高,飼料中增加生物素能使產蛋率和受精率得到改善。微量元素硒、碘和鋅缺乏能產生直接的繁殖機能障礙,主要表現(xiàn)為睪丸縮小,生殖激素合成代謝受阻,精子數(shù)量和活力下降,受精率降低。
2.4 霉菌毒素的危害 霉菌毒素會侵害肝臟、腎臟及生殖系統(tǒng),影響產蛋率和受精率,可通過母體沉積到鴨蛋內,對胚胎的發(fā)育具有毒害作用,影響孵化率。
2.5 飼料質量控制 控制飼料質量的關鍵,就是原料控制,禁用含有霉菌毒素等對種鴨受精率有害的原料。另外可以在16周后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促進公鴨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添加魚粉對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提高也會有明顯幫助。
3.1 杜絕串舍,確保鴨數(shù)準確 育成期串欄舍導致鴨數(shù)不實,給料不準,造成體重有偏差,導致公鴨體重過重或過輕,影響公鴨骨架及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產蛋期串欄導致公母配比失衡,導致受精率降低,母鴨死淘增加。
3.2 公鴨的飼養(yǎng)和挑選 公鴨的飼養(yǎng)是飼養(yǎng)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必要的時候可以進行全群稱重,提高均勻度確保公鴨個體生殖系統(tǒng)發(fā)育同步。另外也要注意公鴨的運動,3周后堅持每天驅趕公鴨1h,保持公鴨水線高度,始終保持其略微踮腳喝水,增強其腿部力量和頸部力量,強有力的腿可以確保其順利爬跨,強有力的頸部確保其爬跨時能夠有效的防止滑落,進而保證交配成功。另外混群時候公鴨選擇挑選要嚴格把關,杜絕公鴨濫竽充數(shù)現(xiàn)象。
3.3 蓋印母鴨 合理放置蓋印母鴨:未放入或者放入過晚,妨礙公鴨正常的性別區(qū)分,可能會導致同性戀傾向。
3.4 公母配比 公母配比恰當:公鴨過多會出現(xiàn)公鴨爭搶,打架斗毆受傷,母鴨頸部損傷不愿意被爬跨,不愿意交配;公鴨過少,會導致公鴨負擔過重,并且部分母鴨沒有機會被配種。
3.5 殘次鴨及時淘汰,特別是掉鞭公鴨 種鴨配偶選擇具有一定的固定性,產蛋期掉鞭瘸腿的公鴨不及時剔除,會影響種鴨次序重新選擇交配對象,進而影響受精率;另外,公鴨與脫肛母鴨交配時,容易造成陰莖感染,導致公鴨精液品質下降甚至喪失交配能力,引起受精率下降;掉鞭公鴨需做好標記,及時剔除,否則在其脫落在外的陰莖干枯脫落后,就不容易再被挑選出來,但其仍然霸占其原有配對次序,有交配行為,但是交配不成功。
3.6 種蛋的收集運輸 確保種蛋及時收集,運輸和保存得當。撿蛋不及時、保存、運輸不當,造成散黃,死胚,同樣影響受精率。
4.1 適宜的溫度 環(huán)境溫度對公鴨的精液品質有很大影響,適宜溫度為20℃,此溫度下能促進睪丸發(fā)育和精子形成,當環(huán)境溫度超過30℃,對精子有暫時性抑制作用。
4.2 合理的光照 光照時間不足或亮度不夠都不利于精子的形成,引起受精率低下。
4.3 合理的通風 鴨舍通風不良,氨氣濃度高,鴨群長時間處于高氨氣環(huán)境中,同樣會造成受精率低下;減少溫差:溫差過大對鴨群產生應激,影響生產性能的發(fā)揮。
4.4 舍內衛(wèi)生 鴨舍的衛(wèi)生狀況太差容易出現(xiàn)公鴨陰莖細菌感染,進而造成掉鞭,并且生殖期感染的公鴨在交配時會感染其他母鴨,造成母鴨脫肛和受精率下降。
疾病也是影響受精率的一個重要因素。沙門氏菌、大腸桿菌感染造成精液品質下降,治療過程中使用的藥物會對受精率有一定影響;同樣,鴨群感染流感、黃病毒、新城疫等病毒,也會引起生殖系統(tǒng)萎縮、退化,造成受精率降低,尤其是在16~22周病毒襲擊對睪丸和卵巢的破壞作用大,并且難以恢復,導致整個產蛋周期產蛋率受精率低下。所以,做好疫病防治工作,確保鴨群健康是關鍵。
綜上所述,受精率指標差了另找原因于事無補,從1日齡開始,細節(jié)沒有做好,才會出現(xiàn)最終的指標差的結果,這是不可逆的。育成期管理好了,受精率自然會達到理想的成績,產蛋期管好了,受精率自然會很穩(wěn)定。把種鴨飼養(yǎng)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做好了,才會出現(xiàn)高性能、高指標。
(2020–05–07)
S834.3
B
1007-1733(2020)07-0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