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廣圖 袁洪文
在種植西紅柿的過程中,病蟲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若未及時預防以及治療,將可能會影響到西紅柿健康成長,進而導致種植經(jīng)濟效益較低。
在西紅柿育苗階段,生物防治技術可發(fā)揮一定的優(yōu)勢,有助于提升種子免疫力,為后續(xù)健康生長打下基礎。在土壤之中,病菌能夠以菌絲或者是菌核等形式存活,時間為2~3年,同時,當溫度保持在15℃左右時,病菌繁殖速度會增快。從病原菌角度來看,大部分在越冬時期均可以成功形成菌絲體以及分生袍子,此時就能夠隨著病殘組織滲透到土壤之中,并隨著灌溉水慢慢進入到西紅柿的氣孔、表皮,最后就會侵入到果實與葉莖之中,將會對幼苗產(chǎn)生巨大的危害。同時,從西紅柿育苗階段來看,由于通風不足、溫室溫度比較高、土壤水分不穩(wěn)定、播種密度過密等因素都可能受到真菌性病害,從而引發(fā)猝倒病?;诖?,可以通過生物防治技術進行預防,首先,借助溫室封閉效果將室內溫度升到30℃左右,并保持大約1個小時,高溫殺菌可以殺死土壤真菌以及種子表面的病毒;其次,完成通風處理。該方式能夠對育苗期間的晚疫病、早疫病、葉霉病以及各種病蟲害等進行有效的預防。
2.1 藥物預防
在西紅柿播種期間一旦出現(xiàn)病蟲害,防治若不及時有效,會對西紅柿健康生長以及種植經(jīng)濟效益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以反季播種與栽培為例,美洲斑潛蠅、斜紋夜蛾、棉鈴蟲、蚜蟲等是常見病蟲害,其中蚜蟲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對于病蟲害的防治,首先還是要注重預防,建議采用藥物浸泡的方式對種子做好殺菌處理,具體是,將種子放入55℃熱水中完成15分鐘浸泡;然后將水溫降到30℃在進行大約10分鐘的浸泡,可對潰瘍病、葉霉病以及早疫病等進行有效預防;將種子浸泡于碳酸三鈉溶液中約20分鐘,可以進一步降低病毒出現(xiàn)的概率。
2.2 藥物治療
已經(jīng)發(fā)病西紅柿需針對性采取藥物治療,例如灰霉病,建議在初期進行治療,可采用百可得40%雙胍三辛烷基苯磺酸鹽30~50克/畝等藥劑進行治療。又如蚜蟲,同樣需要在初期及時進行治療,可采用阿立卡22%噻蟲·高氯氟5~10毫升/畝噴霧完成治療。棉鈴蟲需要在蟲卵高峰期有針對性及時治療,可采用10%四氯蟲酰胺10~20毫升/畝等噴霧藥劑。藥物治療屬于非常重要的防治手段,但需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治療,才能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2.3 藥物防治技術的影響性
傳統(tǒng)化學防治技術指的是通過農(nóng)藥等化學藥物形式進行防治。但是這類防治方法可能會對空氣以及西紅柿造成一定的危害。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與突破,當前的化學防治技術有了較大的改善,與傳統(tǒng)農(nóng)藥噴灑進行對比,當前的化學防治技術對西紅柿以及空氣的危害相對比較小,逐步成為西紅柿種植戶采用的主要的病蟲害防治方式。例如,常用的煙劑熏蒸法,通常是在晚上開展,將能夠有效治療病蟲害的藥物點燃,假若環(huán)境是露天的,可借助風以及空氣完成熏籠;假若是溫室,可以利用封閉環(huán)境做一整夜的熏蒸,將非常有利于防治病蟲害。以早疫病為例,通常發(fā)生在西紅柿生長初期,主要會對果實以及葉片造成危害。為此,建議可以采用熏蒸法進行防治,具體可以采用70%甲基硫菌靈或5%百菌清進行藥物熏蒸,周期為每7天一次,具體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而定。整體來講,藥物治療一定要慎重開展,將生物防治與藥物防治技術合理靈活應用,才能保證西紅柿健康生長,從而獲得預期的經(jīng)濟效益。
綜上所述,在西紅柿種植過程中,病蟲害問題不能忽視。防治過程中,建議盡量在初期采用生物防治技術,如果已經(jīng)發(fā)病,需要針對不同病蟲害采取藥物治療,將能夠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有利于從根本上提升西紅柿的產(chǎn)量以及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