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濟南市平陰縣錦東幼兒園 劉 睿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新《綱要》)中關于科學教育目標的表述,使我們強烈地感受到:科學教育的價值取向不再是注重靜態(tài)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情感和探究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與他人和環(huán)境的交流、適應能力的提升。所以,以新《綱要》精神為指導思想,充分利用幼兒園這塊陣地,捕捉幼兒生活中出現(xiàn)的教育契機,是所有幼兒教育工作者搞好科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下面,筆者結(jié)合本班一次科學活動的設定和開展過程,談一談自己對于開展科學活動的體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huán)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經(jīng)驗?!鄙钍秦S富多彩的、生動真實的,它們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資源,如果我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就能促進幼兒在健康、認知、社會性、情感各方面得到均衡、和諧的發(fā)展。幼兒教師要學會從幼兒身邊的生活中汲取營養(yǎng),當幼兒發(fā)現(xiàn)活動的主題來源于自身熟悉的生活時,其會調(diào)動全部智慧去研究、探索、發(fā)現(xiàn)、嘗試,筆者開展的以下活動便深深驗證了這一點。起初,筆者發(fā)現(xiàn)幼兒對“宇宙”討論得特別多,好多幼兒特別是男孩一說起“宇宙”的知識便侃侃而談。于是,教師結(jié)合幼兒的興趣點,帶領幼兒關注宇宙的奧秘,討論宇宙和我們?nèi)祟惖年P系,開展“尋找太陽系、制作宇宙飛船、繪畫我喜歡的太空、比較銀河系和太陽系的大小、太空飛船飛得高”等活動,這樣的活動,自然地融合了多個領域的學習內(nèi)容,讓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了科學知識。
在這一活動中,所有教師都摒棄了陳舊的做法,解放了自己的思想,得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寬松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而且堅持“幼兒在前,教師在后”“活動在前,討論在后”的指導原則,將教師的角色定位為指導者、推動者和信息的來源者,使幼兒從學習的客體變?yōu)閷W習的主體,從“被動學習”變?yōu)椤爸鲃訉W習”。以“撞擊彗星”這一分支活動為例:活動開始,一位小朋友提到了撞擊彗星的事例,我們敏銳地發(fā)現(xiàn)了這是一個有價值的話題,于是便一步步展開。
首先,教師提出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如“恐龍是怎樣滅絕的?”,對此,幼兒眾說紛紜,幼兒1 說出了火山爆發(fā),這說明幼兒還是有一定的科學知識基礎的。接著教師向幼兒介紹科學家分析的恐龍滅絕的幾大原因:火山爆發(fā)、疾病流行、行星撞擊地球引起爆炸等。隨后把話題一轉(zhuǎn),提出開放性的問題:星星撞擊地球會引起恐龍滅絕,如果現(xiàn)在有小行星撞擊地球,會發(fā)生什么樣的災難?我們?nèi)祟愒鯓颖苊庑⌒行亲矒舻臑碾y?幼兒紛紛說“讓小行星離地球遠一點!”“給地球安裝雷達,遇到行星就躲開”“小行星要撞擊 ,我們就先把它們打下來”……
其次,教師引導幼兒觀看從網(wǎng)上搜索下來的彗星撞擊全過程,幼兒看后都驚嘆不已,于是,一場自由交談會開始了:“你看見有一小塊行星被撞下來了嗎?它會落到哪里?”“這顆彗星會爆炸嗎?”“彗星上面有什么?和我們地球一樣嗎?”孩子們提出了許多類似的問題。作為教師,對此要適時鼓勵、支持以及引導幼兒大膽地提出問題。面對幼兒這么多提問,筆者一一歸納,有些簡單易懂的問題,比如“彗星會爆炸嗎”之類的直接給幼兒做出解釋;有些抽象不易理解的,像“彗星是太陽系的嗎?我們太陽系有多大?為什么太陽系有這么多星球?”等問題,就引導小朋友說一說自己的想法,然后一帶而過,不進行具體的解釋;還有一些問題像“撞下來的彗星碎片哪里去了?什么是行星?太陽系的九大行星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地球的四季交替?”等,由教師與幼兒一起查資料尋找答案。
在幼兒了解了彗星撞擊地球的過程之后,我們以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力和對宇宙的探究能力為主,開展了以“我喜愛的太空”和“撞擊成功”為主題的活動,教師引導幼兒用他們稚拙的畫筆,描繪自己對成功撞擊彗星的認識。有的幼兒畫出了科學家撞擊成功后熱烈擁抱的場面;有的幼兒畫上一架長長的梯子直通到天上,有一個小朋友正沿著梯子向上攀登,想到太空去探個究竟的情景;有的幼兒畫上了滿天繁星,各種各樣的飛行器;還有小朋友在仰頭看那燦若星河的場面……
僅僅幾次活動,顯然滿足不了幼兒更多的需求,這時就要求教師給予幼兒以更大的自由空間。于是,我們把上述主題融入?yún)^(qū)域活動之中,圍繞主題設計,布置了相關區(qū)域,放上相關的圖書、模型及幼兒作品。比如,在班級的美術區(qū)角放上紙和筆,便于幼兒隨畫隨??;走廊里,隨處可見幾位幼兒對著畫指指點點;在動手區(qū),幼兒利用廢舊飲料瓶和繩子制作各式各樣的宇宙飛船,然后等到戶外活動時拿去比賽;圖書角里更是“生意興隆”,幼兒一會兒低頭看書,一會兒又在激烈討論……幼兒學習空間大了,興趣多了,自然會有很多疑問,提出很多問題。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教師也會與幼兒一起找資料,一起學新的知識。在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努力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活動區(qū)以及很多有趣的場景,讓幼兒隨意走動,自由出入?yún)^(qū)角,充分觀察、思考和操作。整個活動開展期間,幼兒一直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tài)。
要想真正開展好幼兒教育,幼兒家長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上述活動開展過程中,部分家長帶來了近兩天的報紙,還有家長下載了彗星撞擊的圖片資料,找了許多天文科普圖書。在走廊里,我們設立了“家長雙通道”,用于及時張貼這次活動中幼兒的表現(xiàn)情況、幼兒的繪畫作品和家長的反饋意見。在活動中,部分幼兒提出的“彗星是怎樣形成的?”“太空上有沒有生命存在?”等問題引起了許多幼兒的關注,我們便以小問號的形式反饋給家長和幼兒,由家長與幼兒進行合作探究。
在整個活動期間,幼兒置身于快樂的世界里,在潛移默化中學習了科學知識。對于幼兒教師而言,在和幼兒共同探索學習的過程中,無論是教學觀念還是教學技能方面,同樣也是收獲頗多。更重要的是,我們對幼兒的能力和知識面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能夠在今后更好地助力幼兒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