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東
抗美援朝出兵朝鮮的必要性——兼論對其質疑的觀點批判
王 東
(武漢大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對于不時出現(xiàn)的對我國抗美援朝必要性的質疑言論,必須保持高度警惕,同時應從美國肆意侵犯中國領土主權、歷史解構主義的膚淺觀點、狹隘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意識形態(tài)的斗爭跨越國界、美國豪橫傲慢的霸權邏輯、立場站位偏離導致的“高級黑”、中國重情重義的國際主義等方面進行批駁。
抗美援朝;霸權主義;意識形態(tài)斗爭;地緣政治
近些年來,網絡上不時出現(xiàn)質疑我國抗美援朝必要性的錯誤言論,一些所謂的“鍵盤俠”或“噴子”趁機利用自媒體污蔑新中國史和人民軍隊史,質疑英烈的革命精神和戰(zhàn)斗意志。為了幫助人們正本清源,徹底改變錯誤的歷史觀,深刻領會黨中央審慎果決、深謀遠慮的政治智慧,有必要對這種錯誤言論進行批駁。
1949年10月1日,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歷經挫折磨難,飽嘗犧牲艱辛,最終迎來新中國的成立,并且從此站起來了。然而,新生的人民政權在兩大陣營斗爭愈演愈烈的年代,無法得到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敵對勢力的承認。這種國家政治層面和國際外交層面的不承認,導致中美之間沒有一般意義上的正式公開外交平臺,美國不屑于了解新中國的主權領土訴求,妄想通過支持偏安一隅的蔣介石國民黨反動派,阻撓和破壞中國的統(tǒng)一大業(yè)。
美國肆意侵犯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有觀點認為,當時中國做出抗美援朝決策,出兵朝鮮,是因為戰(zhàn)火引到了中國的家門口。但是,如果以“事后諸葛亮”的視角進行重新審視,這種提法尚有待進一步商榷。在1950年代初期,全球反帝運動、民族獨立解放運動風起云涌。朝鮮半島圍繞民族統(tǒng)一問題進行的摩擦斗爭愈演愈烈,新中國也在進行解放臺灣的準備工作,以便將中國革命進行到底。然而,美國對于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準備早已走到前面,它通盤考量了亞洲的意識形態(tài)斗爭,非常注重亞洲的“局部勝利”與“亞洲的全部勝利”之間的關系。在得知朝鮮半島初現(xiàn)戰(zhàn)端時,美國不僅出兵朝鮮半島,還派遣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拋出“臺灣未來地位”未定論,將涉及中國主權與內政的臺灣問題提交聯(lián)合國,將這個問題國際化、復雜化。在支持國民黨當局非法竊取中國聯(lián)合國席位的同時,竭力阻撓新中國正在籌備的解放臺灣統(tǒng)一國家的革命斗爭。無獨有偶,美國對亞洲的“整體行動”還包括對菲律賓增兵、對越南派出軍事顧問團、巨資軍援法國在中南半島的殖民侵略等。
在朝鮮戰(zhàn)端爆發(fā)后,美國對全世界尤其是亞洲的民族獨立解放運動進行了意識形態(tài)的干涉。這種“有色”的、強制的干涉是以破壞他國主權和領土完整為實質內容的,嚴重破壞了民族自決原則和人道主義訴求,肆意侵犯別國主權和領土完整,完全違背了聯(lián)合國憲章宗旨和精神,遠遠超出一個正常成員國基本的對外權利范圍。
當時,美國不僅嚴重干涉中國人民解放臺灣的軍事斗爭,還出動空中力量對我國東北地區(qū)進行狂轟亂炸,造成我國邊民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明目張膽地將戰(zhàn)火引入中國境內。美國不承認新中國政權,就可以打著所謂“試探”的軍事旗號轟炸中國邊民嗎?答案只有一個:“中國人民的命也是命”,中國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美國不承認新中國政權,就可以如此對待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嗎?答案也只有一個,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絕不答應。
因此,歷史事實是美國不僅將戰(zhàn)火引到了中國的“家門口”,而且還燒到了中國“家里”。從性質上看,這是確鑿無疑地侵犯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而這正是中國最為核心的利益訴求之一,中國這一訴求一以貫之,至今未變,也絕不會變。正如周恩來總理指出的那樣,“我們和美帝國主義的較量是不可避免的,問題就是看選擇在什么地方”,“是考慮出兵后如何去爭取勝利的問題”[1]。
有關中國抗美援朝必要性的質疑,客觀來講,部分原因出自歷史觀方面的問題。如果歷史觀上出現(xiàn)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的錯誤,就會導致對具體歷史事件錯誤理解,進而出現(xiàn)歪曲歷史、否定英烈等嚴重認知錯誤和政治錯誤。
具體到中國抗美援朝必要性的問題上,某些人認為中國沒有必要出兵的部分原因,就是在歷史觀上出現(xiàn)了解構主義的邏輯傾向。解構主義用分解的方法,強調打碎、疊加、重組,重視個體和局部,反對總體統(tǒng)一而創(chuàng)造出支離破碎和不確定感。歷史領域的解構主義,則是將整個歷史過程進行簡單化、機械化、片面化、形而上地解析,拒絕將歷史事件或重大決策有機地統(tǒng)一于歷史整個進程中,否定“歷史合力”的客觀性。可見,歷史領域的“解構主義”無法做到全面而系統(tǒng)地分析歷史問題,無法客觀而準確地理解整個歷史事件的發(fā)展演進過程,導致在具體歷史問題上出現(xiàn)“望文生義”“斷章取義”“刻舟求劍”等錯誤。
質疑中國抗美援朝必要性的錯誤言論,是對國家利益的機械的、物化的膚淺認知,沒有對國家利益進行深入系統(tǒng)地理解,更沒有全面認知當時的國際政治背景和意識形態(tài)斗爭格局,屬于靜止地、孤立地看待和分析歷史問題的典型錯誤。
歷史解構主義是造成狹隘歷史觀錯誤的主要原因之一。實際上,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方面的狹隘性,都會不同程度地造成對歷史事件認知和理解的不正確、不透徹、不客觀、不深刻。這里需要明辨“事前諸葛亮”“事前臭皮匠”和“事后諸葛亮”“事后臭皮匠”四類相關問題的認知。
在做出決策前,對事件發(fā)展的認知能夠具有超前的預見性,對即將發(fā)生的可能情況具有超強的洞察力,往往只有“關鍵少數(shù)”能做到。毛澤東就是這樣一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事前諸葛亮”。但是,毛澤東曾經說自己是長期受打擊排擠的人[2],有話無處說,因而掌握真理、堅持真理是需要勇氣的,需要敢于面對大多數(shù)人的不理解?!笆虑俺羝そ场眲t指在重大問題事件面前,受個人眼界、格局、閱歷等因素限制,無法準確把握問題的實質和事件的根本,想當然地作出短期的、被動的、盲目的判斷,無助于問題的最終解決,更無法在后面更加激烈、更不可測的斗爭中爭取主動。歷史事實證明,毛澤東做出的抗美援朝決策具有深遠歷史意義?!冻r停戰(zhàn)協(xié)定》簽訂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開始逐漸改變對新中國、中國人民的看法和態(tài)度,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開始重視發(fā)展與新中國的關系。
因此,在分析中國抗美援朝必要性的問題時,必須將抗美援朝決策與當時的國內外局勢和國際意識形態(tài)尖銳斗爭結合起來,而不是從局部的、狹隘的視角出發(fā),以片面的、膚淺、孤立的認知,對歷史事件進行評判。如果這樣做,只能成為一個連“事前臭皮匠”都不如的“事后臭皮匠”。
國際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絕不是“唇亡齒寒”“戶破堂?!边@么簡單,很有可能發(fā)生“唇亡齒亦亡”“戶破堂亦破”的悲劇。蘇聯(lián)解體、東歐劇變,其實就是這種多米諾骨牌現(xiàn)象的真實應驗。在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時,很少有人能夠預料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的原因,并不完全是為了民族統(tǒng)一這么簡單。兩種不同意識形態(tài)的政權進行較量,或多或少、自覺不自覺地都會帶有意識形態(tài)的影子。在這一點上,美國是始作俑者,也更深諳此道。埃德溫?保萊曾露骨地說:“就在這個地方(朝鮮半島),將測驗出來,究竟民主競爭制度是不是適宜于用來代替失敗了的封建主義,或者其他某種制度——共產主義,還更強些?!盵3]這位美國總統(tǒng)特使的言論與杜魯門總統(tǒng)的“鐵幕”理論可以說如出一轍。
可見,此時意識形態(tài)的“鐵幕”已經超越國與國之間的界限,斗爭的前線開始聚焦于意識形態(tài)彼此對立的虛擬界線上,比如東德與西德之間的“柏林墻”、南越與北越之間的北緯17度線以及南朝鮮與北朝鮮之間的北緯38度線等。這些意識形態(tài)的劃界地區(qū),成為20世紀50年代國際意識形態(tài)斗爭最前沿和最敏感的地帶。
后來的種種歷史事實表明,美國進行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策略和布局正是超出國家界線而展開的。美國在朝鮮戰(zhàn)爭初期對朝鮮半島乃至亞洲所推出的一系列軍事政治“操作”,不是單純地僅僅指向朝鮮半島,而是進而拓展到整個亞洲乃至全世界。單就從美國出兵干涉朝鮮問題來看,美國妄圖以此為契機極盡其能事地借題發(fā)揮。在當時意識形態(tài)越演愈烈的斗爭中,蘇聯(lián)在歐洲面臨著北約集團的巨大壓力,美國正是瞅準這一客觀情況,企圖在蘇聯(lián)略顯無暇東顧之時,在亞洲的朝鮮尋找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突破口。在這一危局之中,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新中國能夠置身事外嗎?從意識形態(tài)的地緣政治角度考慮,中國決不允許這種情況發(fā)生,否則意識形態(tài)斗爭的多米諾骨牌很有可能就此推開,給中國造成不堪設想的嚴重后果。
美國在資本主義市場法則作用下,滋生了內政外交各方面的自然法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大發(fā)戰(zhàn)爭財?shù)拿绹卉S成為世界頭號強國,越來越執(zhí)迷于霸權的爭奪,在國際事務和他國內政問題上肆意妄為、任性豪橫、指鹿為馬、長臂管轄。在朝鮮戰(zhàn)爭前后,美國拒不承認新中國,不經外交商議和政治交涉,直接動用一切干涉手段,肆無忌憚地對中國進行野蠻侵略。
從深層次分析來看,美國的霸權主義邏輯存在著明顯的雙重標準問題。古巴導彈危機爆發(fā)時,美國的反應是極度敏感的,因為其深知地緣政治的重要戰(zhàn)略意義。而美國早在古巴導彈危機前就緊鑼密鼓地在東歐部署彈道導彈,用以威脅蘇聯(lián)等社會主義國家。這種“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雙重標準行徑,就是美國霸權主義邏輯的生動注解。
如何應對像美國這種霸權主義國家,美國一個諺語給人們一個啟示,即“打不過的敵人就是朋友”。美國就是這樣的霸權思維,跟當時的美國打交道,講道理擺事實似乎無濟于事,他們只相信武力,只相信他們愿意相信的事物。中國對其侵略行徑的強烈譴責和嚴正聲明,只會被美國認為是一種軟弱無能和懦弱可欺。在中美尚未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的情況下,已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到底要不要在美國霸權面前選擇沉默和畏縮?中國人民到底是不是美國想當然以為的那樣軟弱可欺?在美國把戰(zhàn)火燒到中國“家里”的情況下,難道還要允許美國在危險的邊緣反復試探?答案不言自明。對于這種霸權邏輯,回應只能是“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對蠻橫傲慢之敵,必須毫不手軟地進行堅決斗爭。
馬克思曾深刻指出:“主要的困難不是答案,而是問題?!盵4]這句關涉方法論的深邃論斷,指出了現(xiàn)實中回應質疑的一個獨特視角。具體到抗美援朝問題上,在如何回應有無必要性的質疑時,也要回到這個質疑本身上來。為什么這類人會質疑抗美援朝的必要性?究其原因,質疑者在敵我立場面前,喪失了本我性,走到了人民立場的反面。如果站在美國霸權主義者的立場上,如果篤信“口徑即正義”“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這類純粹的軍事霸權觀點,或者盲信“沒有永恒的朋友,也沒有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這種純粹的唯利是圖觀點,確實可以得出一些支持這種質疑的答案。但是,中國不是帝國主義,而是社會主義國家,站在人民利益和國家戰(zhàn)略的立場上,必須捍衛(wèi)國家尊嚴,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但凡這些質疑者從中國立場出發(fā),找準個人政治站位,沒有犯親痛仇快的低級錯誤,就不至于如此地對抗美援朝偉大決策提出質疑。
當前,網絡上確實有一些“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的人,在崇洋媚外的道路上迷失自我,被資本主義所謂的偽“優(yōu)越感”帶偏了節(jié)奏,甚至在價值觀上向西方敵對勢力豎起“價值白旗”,導致價值觀淪陷崩塌,站在損害國家和人民利益的立場上想問題、做評判。他們雖然是黃皮膚,但其內里已經是白色的,思想、思維、價值觀等已經被西方價值觀“殖民同化”。他們在評判認知具體問題時,往往自覺不自覺地站在西方敵對勢力的立場上思考問題,做出“逢美必舔”“逢中必反”這種跌破做人底線的“高級”反應。具體到抗美援朝有無必要性的問題上,他們不去質疑美國劃設三八線的必要性,不去質疑美國組建所謂“聯(lián)合國軍”的必要性,不去質疑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和轟炸我國東北的必要性,不去質疑美國有無必要越過三八線的必要性,反而唯獨質疑中國出兵抗美援朝的必要性,簡直毫無正義與公理可言。
近代以來,中國倍受列強欺辱,飽受外敵蹂躪。面對中國的救亡圖存、民族解放運動,外國列強不僅不表示同情、施以援手,反而不斷加緊侵略,把中國推進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
但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的斗爭中,得到了蘇聯(lián)、朝鮮等友好國家及其人民的無私幫助。在中國長達14年的抗日戰(zhàn)爭中,許多朝鮮人參加中國東北抗聯(lián)、八路軍等抗日軍隊,與中國軍民并肩作戰(zhàn),打擊日本軍國主義。解放戰(zhàn)爭時期,東北野戰(zhàn)軍中仍然有許多朝鮮籍戰(zhàn)士,人數(shù)多達數(shù)個師。
在中國艱苦卓絕、風雨如磐的抗日戰(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中,朝鮮籍戰(zhàn)士付出重大犧牲,做出巨大貢獻。在長期并肩戰(zhàn)斗中,中朝兩國人民結成“同志加兄弟”的革命情誼。當以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勢力對朝鮮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時,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中國人民怎么能無動于衷、袖手旁觀呢?正如毛澤東當年滿含深情地指出:“……別人處于國家危急時刻,我們站在旁邊看,不論怎么說,心里也難過。”[5]
在信息技術蓬勃發(fā)展、全球經濟政治格局深刻變革的今天,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斗爭更加激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依舊固守冷戰(zhàn)思維,沉醉于帝國霸權的迷夢,妄圖對中國進行“新冷戰(zhàn)”。在這種嚴峻斗爭形勢下,必須弘揚抗美援朝精神,直面包括質疑抗美援朝必要性在內的各種歷史虛無主義錯誤思潮的挑戰(zhàn),堅決進行斗爭,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的精神力量。
[1] 周恩來年譜(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1997:84.
[2] 何哲峰,孫妍.毛澤東談毛澤東[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61.
[3] 孟照輝.朝鮮戰(zhàn)爭是怎樣打起來的?——對朝鮮戰(zhàn)爭起因、性質、責任的探討[J].軍事歷史,2000,18(6):21.
[4]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
[5] 彭德懷.彭德懷自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57.
The Necessities of Sending Troops to Korea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to Aid Korea: Simultaneously Responding to the Barrages
WANG Dong
(School of Marxism,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China)
People must be alert of the barrages against the necessities of China’s sending troops to Korea to resist US aggression and aid Korea. People must refute the opposition’s claim as well. People should make a profound and comprehensive criticism from five aspects: the wanton infringement of the US upon China’s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the superficial view of historical deconstruction, the narrow world outlook and historical values, the ideological struggle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the arrogant hegemonic logic of the US, the groundless effort to smear China, and China’s humanitarianism and internationalism, and so on.
the Korean War; hegemonism; ideological struggle; geopolitics
D2
A
1009-9115(2021)02-005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1.02.011
2020-07-21
2021-03-05
王東(1989-),男,山東濟南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
(責任編輯、校對:孫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