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玉川 蒲淳清
*(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成都610065)
?(四川眾恒建筑設計有限責任公司,成都610072)
在一般斷裂力學教材中,求解I–II復合型平面裂紋的方法有多種,常見的是疊加法,即先分別求解I型和II型裂紋問題,然后再將二者疊加得到原問題的解。也可以直接從I–II復合型裂紋入手,采用復變函數(shù)中的保角變換法,將裂紋問題變成無限大彈性體單連通的孔口問題,或者采用Fourier積分變換來求解[1-3]。無論是采用保角變換法或Fourier積分變換求解I–II復合型裂紋問題,其方法都較為復雜,推導過程冗長。另外,還可以采用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求解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即從Muskhelishvili應力函數(shù)與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的數(shù)理邏輯聯(lián)系入手構建求解 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的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但其過程繁瑣,不好理解[4]。為此,我們尋求一個更為簡單的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來求解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即以I型和II型的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為基礎,再加上一個調(diào)整項,作為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的應力函數(shù),該方法推導過程簡單,物理概念清晰,所得結果與一般斷裂力學教材和文獻中的結果一致。同時,應用疊加原理將裂紋面上有作用力的情形轉(zhuǎn)化為裂紋外邊界受力的情形[3],給出了解決裂紋面上有作用力的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的解題方法,在斷裂力學的教學中有一定參考意義。
圖1所示為無限大平板處于平面應力的一般狀態(tài),中心具有貫穿性裂紋2a,在x軸方向作用有均布拉應力p2,在y軸方向作用有均布拉應力p1,并沿平板四周有均布剪應力q的作用。試分析裂紋尖端區(qū)域附近的應力分布情況。
圖1
應力函數(shù)的選取,我們以I型和II型的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為基礎,再考慮x向和y向的不均勻性,選取實變函數(shù)的二次項進行調(diào)整,最后選取應力函數(shù)為
其中,f(z)為復變解析函數(shù);為一次積分;為二次積分。
所選應力函數(shù)相應的應力分量為
根據(jù)問題的邊界條件,解析函數(shù)選取為f(z)=,再根據(jù)邊界條件確定應力函數(shù)式(1)中的各常數(shù)A,B,C的值。
(2)當x=0,y→∞,z→∞,f(z)=→p1,且由σy=p1,定出B=0,由τxy=q,定出A=-q/p1。
(3)當y=0,-a<x<a,即裂紋表面,則z=且有σy=0,τxy=0。
由此可見,在常數(shù)A=-q/p1,B=0,C=(p2-p1)/2時,解析函數(shù)選的形式,應力函數(shù)式(1)滿足圖1所示裂紋問題的邊界條件。
將上述各常數(shù)A,B,C的值代入式(2),并如圖1所示,裂紋尖端區(qū)域的應力場用比較方便的新坐標ξ來描述,則應力分量
根據(jù)文獻[2],將
代入式(3)得到用極坐標表示的應力分量
如圖2(a)所示無限大平板,并在兩端面受有均布拉應力p和四周受均布剪應力q的作用,由于板中不存在裂紋,所以應力強度因子等于零。我們現(xiàn)在在板的中心取一個長為2a,寬接近于零的脫離體,相當于在無裂紋無限大板(圖2(a))上開一裂紋,其邊界上受力應當與無窮遠處受力相同,如圖2(b)所示,由于脫離體寬度趨近于零,所以脫離體左右兩邊受力也趨于零。將圖2(b)上的作用力反作用在開的裂紋的邊界上,如圖2(c)所示,則圖2(a)與圖2(c)受力是等價的,或者說,圖2(c)外邊界上的力使裂紋開展,內(nèi)邊界上的力使裂紋閉合,疊加起來在裂紋尖端附近區(qū)域產(chǎn)生的應力等于零,也就與圖2(a)等價了。
根據(jù)疊加原理,圖2(c)的受力又等價于圖2(d)和圖 2(e)的受力的疊加,而圖 2(e)的受力又等價于圖 2(f)的受力的反號。又由于圖 2(c)的受力等價于圖2(a)的受力,所以在裂紋尖端附近區(qū)域產(chǎn)生的應力等于零,則,圖 2(c)的受力等價于圖 2(d)的受力減去圖2(f)的受力并在裂紋尖端附近區(qū)域產(chǎn)生的應力等于零。因此,圖2(f)在裂紋尖端附近區(qū)域產(chǎn)生的應力等價于圖2(d)在裂紋尖端附近區(qū)域產(chǎn)生的應力,這樣就把裂紋表面的受力情形轉(zhuǎn)化為外邊界的受力情形,于是就可以按前面所述方法進行分析,即在式 (4)中令p1=p,p2=0,q/=0,相應于圖 2(d)的情形,也就是圖 2(f)的情況。由于,,因此,圖2(f)裂紋尖端附近區(qū)域的應力分量
式(5)與按Fourier積分變換求解的結果相同。
圖2
(1)當p1=p2=p,q/=0,則應力分量為
式(6)與按保角變換解出來的結果相同。
(2)當p1=p2=p,q=0,且則應力分量
(3)當p1=p2=0,q/=0,且,,則應力分量
式(7)和式(8)的結果與文獻[2]的結果相同。
本文簡述了用 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求解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的全過程,即將I型和II型的Westergaard應力函數(shù)直接相加,再加上二次實變函數(shù)作為調(diào)整項,以便滿足邊界條件,從而導出了裂紋尖端區(qū)域應力分量的表達式。該方法物理概念清晰,推導過程簡單,不失為分析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的一個好方法。同時,應用疊加原理將裂紋面上有作用力的情形轉(zhuǎn)化為裂紋外邊界受力情形,給出了解決裂紋面上有作用力的I–II復合型平面裂紋問題的解題方法,本文在斷裂力學教學中有一定參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