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婭瓊
摘要蘇教版《科學》的單元小詩站在學生的視角,將科學本質、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等內容融入詩的意境,構思精巧,語言精妙。每一首都是圍繞單元主題或內容精心創(chuàng)作的,它們有共同的特點——引出單元學習的主題或內容。它們表達的側重點不同:有的呈現(xiàn)科學現(xiàn)象,有的表現(xiàn)科學規(guī)律,有的隱含科學方法,有的激勵科學精神。只有真正讀懂小詩的設計意圖,才能在科學教學中加以合理利用,使之真正服務于科學教學。
關鍵詞 單元小詩 設計意圖 合理利用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2021.18.015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nit Poems
——Take the middle grade textbook of Science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as an example
YUAN Yaqiong
(Jiangyin Changjing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Jiangyin, Jiangsu 214411)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 the unit poem of Science published by Jiangsu Education Press integrates the essence of science, scientific thought,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cientific method into the artistic conception of the poem, with exquisite conception and language. Each capital is carefully created around the unit theme or content, and they have a common feature - leading to the unit learning theme or content. They express different emphases: some present scientific phenomena, some express scientific laws, some imply scientif? ic methods, and some encourage scientific spirit. Only when we really understand the design intention of little poems can we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m in science teaching and make them really serve science teaching.
Keywords: unit poems; design intent; reasonable utilization
蘇教版《科學》的單元小詩具有如下特點:站在學生的視角,將科學本質、科學思想、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等內容融入詩的意境,構思精巧,語言精妙。筆者有幸參與了單元小詩的創(chuàng)作,現(xiàn)談談自己的想法。
深入分析,讀懂設計意圖
每一首科學小詩都是圍繞單元主題或內容精心創(chuàng)作的,它們有共同的特點——引出單元學習的主題或內容。它們表達的側重點不同:有的呈現(xiàn)科學現(xiàn)象,有的表現(xiàn)科學規(guī)律,有的隱含科學方法,有的激勵科學精神……只有真正讀懂小詩的設計意圖,才能在科學教學中加以合理利用。
如三年級下冊“觀測天氣”單元小詩:
我向風兒問好:
你好!
你從哪里來?
風兒呼呼刮過:
你猜!你猜!
我向雨兒問好:
你好!
你下得有多大?
雨兒滴滴答答:
你猜!你猜!
學生在天氣這一概念的建立上有進階性,他們在低年級先認識具體的天氣現(xiàn)象,再了解這些現(xiàn)象的規(guī)律,進而弄明白天氣現(xiàn)象形成的原因?!坝^測天氣”這個單元正處于學生天氣概念建構的中間環(huán)節(jié),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天氣缺乏定量觀測的經驗,所以教學重點是要幫助學生建立“量”的概念,通過觀測天氣去把握一些重要的氣象要素的變化規(guī)律。這首小詩前半部分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角度出發(fā),通過向風兒、雨兒“問好”的方式,采用并列的兩個段落把“風向”“雨量”兩個要素隱含其中。又通過“你猜!你猜!”的形式,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風吹來的方向和雨量的大小光靠猜測是無法準確表達的,從而引出即將要學習的量化觀測的方法。
巧妙運用,發(fā)揮小詩功能
科學小詩是一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文學表現(xiàn)形式,它兼具科學性和文學性。一方面,小詩濃郁的詩情、優(yōu)美的節(jié)奏和韻律,讀起來富有情趣,使學生得到藝術的熏陶。另一方面,它形象地講述科學,把學生引入瑰麗多彩的科學世界,既能增長科學知識,又能培養(yǎng)他們熱愛科學的良好品質。
1.豐富科學知識
大千世界,包羅萬象。小詩題材包含生命科學、物質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等領域,以符合學生閱讀趣味的表達方式向學生呈現(xiàn)了豐富的科學知識。
如三年級上冊“認識空氣”單元小詩:
雖然看不到你,
也摸不著你,
可你自由自在地
在世界每個角落嬉戲。
你呀,總是這么調皮!
植物說:有了你,
我們才能茁壯成長;
動物說:沒有你,
我們就會停止呼吸。
你呀,就是這么神奇!
空氣是一種常見且重要的混合物質,它具有基本特征,也有特定的物理性質。這首小詩前半部分“看不到你”“摸不著你”隱含著空氣無色、透明等特征;“在世界每個角落嬉戲”則隱含著空氣能占據(jù)空間、會流動等性質。后半部分采用擬人的手法,通過植物與動物的語言描述,點明了空氣與它們的生長、呼吸等生命活動有著密切的關系。整首小詩用簡潔生動的語言表現(xiàn)出豐富的科學知識,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閱讀中不斷積累。像這類小詩一般適合放在科學課的總結拓展部分。
2.激發(fā)探究興趣
學生的想象力豐富、求知欲旺盛,他們常常懷著好奇心,去追尋與探索世界的奧秘。這種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是推動他們科學學習的內在動力,對其終身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小詩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把科學知識描繪得富有趣味性,能滿足學生對于科學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他們引導到學科學、愛科學、探索科學的道路上來。
如三年級上冊“人的呼吸和消化”單元小詩:
夢里,
發(fā)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
空氣說:
我去你的身體旅游了!
米飯說:
我去你的身體參觀啦!
咦,
我的身體竟藏著“美景”?
好想知道,
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旅行!
小詩用“夢境”這個巧妙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選取空氣、米飯這兩種與人體呼吸與消化系統(tǒng)聯(lián)系密切的物體,賦予它們在人體中“旅游”“參觀”等行為活動,使學生產生迫切想要知道“這究竟是一場怎樣的旅行”的欲望。在這個基礎上展開本單元“人的呼吸與消化”的學習,無疑是順水推舟、趁熱打鐵。小詩在學生現(xiàn)有認知和課程標準具體要求之間建立聯(lián)系,既提出探究問題,又通過營造一種“尋幽探險”的情境,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建議教師在教學的導入部分適當運用。
3.指導科學方法
科學方法是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能幫助學生初步理解身邊的自然現(xiàn)象和解決某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材部分單元小詩將觀察、調查、比較、分類等方法,融入詩的內容和情境,對學生起引領和指導作用。
如三年級下冊“植物的一生”單元小詩:
用你勤勞的雙手,
播下一顆種子吧!
然后像媽媽一樣,
細心照顧它。
看著它生根發(fā)芽,
盼著它快快長大
……
你的心里呀,
定會樂開了花!
學生對植物的認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低年級,學生認識了形形色色的植物,知道植物生長有不一樣的基本需要,也初步了解植物、動物和人之間的關系。到中年級,就要以種植為載體,從觀察植物生命的某個階段延伸到觀察植物的一生,實現(xiàn)對植物生命歷程的認識。這首小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引導學生用親手種植的方式,去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認識植物的構造。并且鼓勵她們進行角色體驗,像媽媽照顧孩子一樣,精心照顧自己親手種植的植物。小詩既體現(xiàn)了對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指導,又隱含了“珍愛生命”“堅持不懈”等科學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引領,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
留足空間,激發(fā)學生潛能
小詩中的科學知識、科學原理及其應用范圍、發(fā)展方向等都有科學的理論依據(jù)和實踐依據(jù),蘊含著科學創(chuàng)造的智慧。學生在閱讀和欣賞的過程中,既能豐富科學知識,又能進一步去探索、創(chuàng)造,培養(yǎng)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單元小詩并非都以句號為結尾,絕大多數(shù)都留給學生無限想象與發(fā)揮的空間。
如三年級下冊“身邊的材料”單元小詩:
爸爸用木頭
給媽媽做小桌子
那木頭是哪來的
媽媽用布
給我做花裙子
那布是哪來的
我用紙
給洋娃娃折扇子
那紙是哪來的
材料是我們生活的物質基礎之一,各種各樣的材料被制成生活中成千上萬的物品。小詩用質樸的語言,營造了三個溫馨的畫面——爸爸用木頭給媽媽做桌子、媽媽用布給“我”做裙子、“我”用紙給洋娃娃折扇子,這三個畫面都隱含了“材料”與“物品”之間的密切關系,而三個“哪兒來的”則引出了不同材料來源的話題。
當然生活中的材料遠遠不止木頭、布與紙,小詩結尾的省略號就給了學生想象與發(fā)揮的空間。課堂上我試著讓學生接著小詩往下寫,結果精彩紛呈:
奶奶用面粉
給我做成了饅頭
那面粉是哪來的
設計師用絲綢
給模特做成了時裝
那絲綢是哪來的
工人用石頭
給公園砌出了假山
那石頭是哪來的
學生的思維活躍,能夠舉一反三,創(chuàng)作的小詩涉及吃、穿、住、行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既使學生認識到材料的廣泛性,又在無形中開發(fā)出學生的潛能,培養(yǎng)了他們的科學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
單元小詩綜合了奇異的景象和優(yōu)美的幻想,使學生充滿了探索的勇氣和展望未來的激情??茖W中有詩意,詩意中有科學。用好單元小詩,使之真正服務于科學教學,在探求科學“真”的同時,還可以追求詩意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