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zhí)?/p>
(河南警察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46)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走過的百年,是光榮輝煌的一百年,也是艱苦卓絕的一百年;是奠基立業(yè)的一百年,也是開辟未來的一百年。在一百年的接續(xù)奮斗中,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了偉大歷史,鑄就了偉大精神,形成了寶貴經驗,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chuàng)造了中華民族發(fā)展史、人類社會進步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國人民公安史是中國共產黨黨史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強調,要把學習黨史同總結經驗、觀照現實、推動工作結合起來,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成效,防止學習和工作“兩張皮”。在全國上下掀起黨史學習高潮之際,我們結合教學科研工作,結合治安學學科專業(yè)建設,結合改革開放以來公安工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梳理治安學學科發(fā)展歷程,明晰治安學學科專業(yè)定位,吸收公安工作發(fā)展歷程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寶貴經驗,總結公安工作中的教訓,以新發(fā)展理念推動治安學學科專業(yè)新發(fā)展格局建設。
什么是治安?治安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社會現象來認識和了解。如我們看到的打架斗毆、賭博、破壞公共設施、警察巡邏、辦理戶口身份證等都可以說是治安,但要簡要地闡述治安的含義,用簡短明了的話語把治安準確地表述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治安這一詞語古今的含義是不同的。要準確把握治安的含義,就要明確治安的本質,而且還要對治安問題、治安秩序、治安狀況、安全感等概念予以了解。只有在全面了解治安含義的基礎上,我們才能對治安學及其學科專業(yè)有一個全面的了解。
在古代,治安為褒義詞,治安包含著一種理想化的思想,是指國家整體狀況,指國家在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各方面的穩(wěn)定狀態(tài),是期望建立一種外無侵略、內無叛亂,既無戰(zhàn)爭、又無分裂的平安秩序。簡言之,古代治安就是指通過施政達到穩(wěn)定有序的狀態(tài)和結果。
不同的學者及不同的文獻,對治安的解釋也不太一致。我國《辭?!氛J為治安是“使政治修明、國家安定”,《漢語大詞典》對治安有幾種解釋,認為治安:(1)指社會秩序安寧,亦指維護社會秩序安寧;(2)指政治清明,社會安定;(3)指治理百姓,使之安定。在《毛澤東言語大詞典》中,毛澤東話語中的治安指“社會的安定秩序”。
學術界均認為,自近代社會產生職業(yè)警察制度以來,治安及其含義逐漸有了新的變化,且較古代治安的含義要窄。至于有什么樣的變化、有多大的變化,則存在較大的分歧并形成了不同的觀點[1]。但在常用的教材中,使用“治安”一詞時,往往沿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李健和教授提出的觀點:一是指治安秩序,即指基于人的活動形成的、由一定規(guī)則調整的、具有社會安定和公共安全內容的社會客觀狀況;二是指維護治安秩序的社會活動,即治安工作。其中,廣義上的治安工作是指一切維護治安秩序的行為;狹義上的治安工作,僅指國家專門機關的專職活動,在我國是指由公安機關的治安管理部門所從事的各項業(yè)務工作,即治安管理[2]。
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宮志剛教授認為,治安是指在國家主導下,通過社會參與,共同維護國家的政權穩(wěn)定以及公眾的人身、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的善良風俗不受侵害,使人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處于有條理、不紊亂、無危險的狀態(tài)[3]。
其實,近現代治安一詞有名詞與動詞之分。作為名詞的治安,是指違法犯罪行為對社會侵害所造成的客觀現實,即治安狀況。作為動詞的治安,是指國家警察機關和其他社會治安主體為預防違法犯罪所開展的治理工作,即通常說的治安工作。到了現代,“治安”一詞逐漸專業(yè)化,包含兩個層面的含義:一是治安秩序,如平常所說的社會治安問題、社會治安狀況、社會治安形勢等;二是治安工作,如平常所說的治安對策、治安組織、治安對象、治安管理等[4]。河南警察學院王龍?zhí)熘骶幍摹吨伟矊W導論》教材中的治安即取治安秩序和治安工作兩個層面的含義。
在現代社會中,不同語境下的治安的含義也不盡相同,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治安狀況、治安行政管理等,其涉及的治安的含義是不同的,其包含的治安內涵可以用大治安、中治安、小治安來區(qū)分。
大治安是指從國家的宏觀全局考慮,通過各種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規(guī)來實現對社會秩序的有效控制,從而保證國家安全穩(wěn)定和人民安居樂業(yè)的管理理念。大治安的本質是一種管理理念,是實現治安的一種思維途徑,一種宏觀的治安方略。大治安在我國古代史上催生了內容多樣化的治安管理模式,包括治安思想、治安體制、治安制度、治安法規(guī)、治安措施等等,它們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治安問題、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等,均為大治安的含義。
中治安是指整個公安機關的警務工作,即我們常說的公安機關是社會治安的主管部門,承擔維護社會治安秩序的重任。在這種語境下,治安就包括了公安機關的治安行政管理、打擊各類違法犯罪、維護道路交通秩序、預防和撲救火災事故等所有的公安業(yè)務工作及其所涉及的社會狀況。
小治安是指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的各種業(yè)務工作。在這種語境下,治安主要是指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從事的戶政管理、行業(yè)場所治安管理、大型活動安全管理、治安案件查處等工作及其所涉及的社會狀況。從大、中、小治安的含義中可以發(fā)現,治安工作同樣也存在大治安工作、中治安工作、小治安工作之分。
治安作為一種名詞時,其本質就是一種治安狀況。治安狀況是由治安秩序與治安問題所構成的一個社會綜合體。治安秩序是依法建立的一種和諧、穩(wěn)定、有序的社會生活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是人為設計、建立和維護的行為規(guī)范,具有強烈的主觀目的性。治安問題是違法犯罪與危害社會秩序和社會穩(wěn)定的各種因素。因此可以認為治安秩序和治安問題是治安的兩個方面。
河南警察學院王龍?zhí)旖淌谥骶幍摹吨伟矊W導論》教材中的治安既指大治安語境下的社會治安管控,也包含了依法建立起來的良好社會秩序及公安機關維護社會治安的行政管理活動。在不同的語境下,會用到不同的治安含義。在治安學學科體系這一學科邏輯語境下,治安是指公安機關治安管理部門所從事的治安行政管理工作及其所維護的社會治安狀況,也就是小治安的概念。但是,實際論述的治安問題和治安現象卻具有大治安的內容。這就是當前治安學界對安全學、公安學、治安學等學科邊界及研究對象糾結的主要癥結。其根源在于學科建立之初是基于行政機關的設置和實際工作而建立的,但是學術研究和學科建設是基于學術視野來構建的。這也正是學習黨史過程中“學思踐悟”的具體體現。
1998年,我國在進行本科專業(yè)調整時將治安管理專業(yè)更名為治安學專業(yè),標志著治安學學科正式建立。對于治安學的定義,學界爭論也很大,先后出現了不同觀點,主要觀點有:“治安原因、運行表現與防控措施說”[5]“治安現象、治安規(guī)律與治安對策說”[6]“治安防范說”[7]“治安現象、治安原因與治安對策說”[8]“治安現象、治安原因與治安防范說”[9]“治安秩序規(guī)律和治安工作對策說”[10]“治安秩序維護說”[11]以及“現象、規(guī)律和知識體系說”[12]等。
結合公安學一級學科建設和治安學科的學科性質,現在的學界基本認為治安學就是研究治安活動及其規(guī)律的科學;治安學是公安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社會科學中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正因為治安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公安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之時起步,后來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主導、在公安學學科框架下設置的,所以治安學研究就存在需要沖破公安學束縛但是又囿于公安學這個學科框架而無法突破的矛盾。因為一旦治安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系,勢必會與其位于公安學下這一情況相沖突,從而引起學科“輩分”混亂和學術混亂。從嚴格意義上講,治安學研究對象、研究內容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都要比公安學的相應范疇要大、要多。
需要明確的是,在我國,一些學者認為治安學是我國獨有的學科,在西方國家沒有治安學,只有警察學,如美國有Policing、Criminal Justice等。但從研究內容上看,西方的警察學中就有我國治安學所要研究的內容,如安全、公共秩序、巡邏、盤查、警務調查、公共警務、私人警務、私人保安、暴力沖突、犯罪預防、控制犯罪、社區(qū)警務、危機管理、問題導向警務、情報主導警務等。需要強調的是,我國的治安學是在改革開放之初、公安高等教育初創(chuàng)時期發(fā)展起來的,這個時期的公安高等教育與當時的經濟社會發(fā)展現狀、公安工作的職能任務、機構設置、工作內容等密切相關;而且,我們的治安學學科專業(yè)的建設也是服務于黨和國家工作重點、服務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下形成的。
治安學同其他諸學科的發(fā)展一樣,存在一個傳承與揚棄、守正與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國對治安的文明進步曾經作出了重要貢獻,治安理論研究成就也舉世矚目。中國歷代治安思想是當代治安學的重要源泉和理論基礎,它是基于大治安的理念來對社會進行管理的。大治安的本質是一種社會治理理念,是實現治安的一種思維途徑,一種宏觀的治安方略。大治安在我國歷代社會治理上催生了內容多樣的治安治理模式,包括治安思想、治安體制、治安制度、治安法規(guī)、治安措施等等,它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如,夏、商、周時期就提出了明刑弼教、上下有序、明德慎罰等治安思想,《韓非子·顯學》也彰顯了韓非子的“治國安民”的大治安思想。儒家治安思想主張正名分、維護等級秩序;主張以刑輔德,注重道德教化??鬃舆€提出“為政以德”“刑輔德教”,指出用禮儀規(guī)范民眾,以道德感化民眾。西漢時期賈誼的《陳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以及司馬遷的《史記》都闡述過治安思想。此后,歷代的統(tǒng)治者在長期的治安實踐中摸索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治安對策和管理方法,并不斷系統(tǒng)化、理論化,使中國歷代治安管理活動文明化、科學化的水準始終居于世界前列。
我國現代治安學的理論研究,始于20世紀初。當時的清政府一方面在全國組建警察機構,引進西方的治安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大量翻譯出版了西方警政理論方面的著作。此后,我國學者開始對中外的治安學與警政理論進行研究,并出版了一批學術價值較高或操作性較強的著作。如20世紀20年代、30年代的《警察勤務須知》(1928年)、《行政警察》(1929年)、《交通警察概論》(1931年)、《外務警察學》(1932年)、《水警必讀》(1933年)、《戶口要義》(1934年)、《警察實務綱要》(1936年)、《中國警管區(qū)制的理論與實踐》(1937年)等。這些著作對中國近現代警政理論研究和學術活動、警務工作都起了積極作用。
新中國成立后,隨著國家經濟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各項治安業(yè)務蓬勃發(fā)展,公安機關治安業(yè)務部門編寫了一系列治安類業(yè)務教程,為治安學科的發(fā)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如《民警治安工作概要》(1953年)、《戶口管理工作教材》(1954年)、《消防工作教材》(1955年)、《派出所工作教材》(1956年)、《治安管理工作》(1981年)等,這些教材或著作雖然偏重于具體業(yè)務操作方面的闡述,但有的已經構成了現代治安學的分支學科,并成為治安學學科發(fā)展的基礎。
隨后,以20世紀80年代初公安部公安教材編審委員會組織編寫《治安行政管理學總論》《治安秩序管理》《治安基層基礎概論》等9本治安管理業(yè)務教材為起點,經過20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的研究發(fā)展,到《新編治安行政管理學總論》《治安學理論研究綜述》(1998年)等教材、論著的出版為止,治安學的學科體系雖不盡完善,但已初具規(guī)模。
進入21世紀,治安學研究空前活躍,研究內容涉及治安學學科建設、治安學基礎理論、警務改革、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戶籍制度改革、社區(qū)警務、治安行政執(zhí)法規(guī)范化、群體性事件或突發(fā)事件預防與處置、安全保衛(wèi)、社會治安組織與業(yè)務建設、治安學教學與改革等治安學研究和治安工作中的熱點問題。2001年10月,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發(fā)起并主辦了首屆“全國新世紀治安學學科建設研討會”。之后,全國治安學學術研討會暨治安系主任論壇每年或每兩年舉辦一次,研討會的頻率之高,參與人員之廣,徹底改變了20世紀新中國成立以來只召開過一次治安學術研討會的局面。一大批治安學術專著和專業(yè)教材問世,如《治安學論叢》(系列卷)、《治安行政措施通論》(2001年)、《治安管理學總論》(2002年)、《治安學》(2002年)、《治安管理學概論》(2004年)、《治安管理學基礎理論教程》(2005年)、《治安學基礎理論專論》(2005年)、《治安學總論》(2008年)、《治安學原理》(2013年)、《治安學基礎理論研究綜述》(2014年)、《治安學導論》(2015年)、《治安學》(2016年)、《治安社會防范教程》(2016年)、《治安學通論》(2016年)等等,這些著作教材極大地推動了治安學科的發(fā)展。
我國治安學科的發(fā)展是與公安理論研究和公安教育的發(fā)展密切相關的。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治安學理論研究空前活躍,出版了為數眾多的治安學著作、教材、文集、論文等,極大豐富和繁榮了我國治安學理論,促進了治安學學科的發(fā)展。這一時期,我國的治安學專業(yè)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發(fā)展。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中央人民公安學院更名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并設置治安、保衛(wèi)兩個治安學類本科專業(yè)。此后,中國武警學院設置出入境管理和邊防公安兩個治安類本科專業(yè)。2002年以來,江蘇、湖北、云南、山東、廣東、福建、浙江、湖南、河南、吉林、江西、廣西、山西等省屬公安本科學院相繼成立,均設立了治安系。目前,包括幾所政法大學在內,我國已有10余所高等院校招收治安管理與安全防范研究方向的碩士研究生。2010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開展了公安行政與行政訴訟方向的治安學博士研究生教育。所有這些,都標志著我國治安學的發(fā)展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公安本科教育開始建立之初,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于1985年9月從全國高考畢業(yè)生中招收了35名治安管理專業(yè)的學生和35名保衛(wèi)學專業(yè)的學生,并分別設置了治安系和保衛(wèi)系兩個教學組織。治安管理專業(yè)開設有治安行政管理學總論、治安秩序管理、治安基層基礎概論、交通管理學、消防管理學等課程;保衛(wèi)專業(yè)開設有保衛(wèi)學概論、要害保衛(wèi)學、事故對策學、警衛(wèi)學、安全防范技術、保衛(wèi)業(yè)務基礎工作及相關的治安業(yè)務課程。保衛(wèi)專業(yè)對口的公安部業(yè)務局是當時的公安部經濟文化保衛(wèi)局,治安管理專業(yè)對口的公安部業(yè)務局是當時的公安部治安管理局。1987年春,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將原治安系和保衛(wèi)系合并為治安保衛(wèi)系,仍然維持治安管理專業(yè)和保衛(wèi)學專業(yè)的格局。
1992年,原國家教委進行本科專業(yè)論證時將原保衛(wèi)學專業(yè)更名為安全防范專業(yè)。安全防范專業(yè)開設的課程與保衛(wèi)學專業(yè)開設的課程大致相同。當時安全防范專業(yè)仍然開設有保衛(wèi)學概論、要害保衛(wèi)學、事故對策學、安全防范技術等課程。
1998年,教育部重新調整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其主要指導思想是使培養(yǎng)對象具有更為深厚的理論基礎,對社會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在此背景下,本著“厚基礎、寬口徑”的原則,在學科專業(yè)建設方面打破原有治安管理與保衛(wèi)工作之間的界限,將原有的治安管理專業(yè)與安全防范專業(yè)合并為新的治安學專業(yè),加強了兩個專業(yè)之間的融合。同時在治安學本科專業(yè)下面設立了涉外警務、治安管理、安全防范、交通管理四個專業(yè)方向。以此為契機,治安學界重新修訂了教學計劃,編寫和修訂了一批治安學教材。如,李健和教授主編的《新編治安學管理總論》、張惟誠教授主編的《安全防范技術》、熊一新教授主編的《治安管理學》、郭太生教授主編的《事故對策學》、陳鴻彝教授主編的《中國治安史》等,均是當時出版的、較有影響的治安學方面的教材[13]。
2012年9月,教育部頒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2012年)》,并組織相關專家編制了配套的專業(yè)介紹。在本次本科專業(yè)目錄中,將公安學列為法學門類下的一級學科,其學科代碼為0306,相應地,治安學專業(yè)作為公安學下的二級學科,其學科代碼為030601K,其中K為國家控制專業(yè),其設立需要經國家有關部委審核并經教育部審批[14]。在治安學專業(yè)介紹中,治安學專業(yè)核心課程設置為治安學原理、治安案件查處、治安秩序管理、危險物品管理、戶政與人口管理、公共安全危機管理、保衛(wèi)學。其中的公共安全危機管理實際上是由時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主任的郭太生教授根據警務工作實際并結合專業(yè)課程建設特點,將原事故對策學改變而來的。
2013年10月,公安部根據公安院校教學工作的需要及警務工作實際,啟動了公安部規(guī)劃教材的編寫工作。在本次教材編寫工作會議上,確定治安學專業(yè)規(guī)劃教材9本,即《治安學導論》(宮志剛、王彩元)、《治安案件查處》(石向群、李小強)、《公共安全危機管理》(周忠偉、丁建榮)、《治安秩序管理》(王精忠、謝川豫)、《公安人口管理》(張雷、伍先江)、《社區(qū)警務》(楊瑞清、王淑榮)、《安全風險管理》(王龍?zhí)?、裴巖)、《危險物品管理》(王占軍、黃超)、《涉外警務》(金城、王莉)。此外,還有適用于非治安學專業(yè)的規(guī)劃教材《治安管理學》(由刑警學院的商小平教授、北京警院的馮鎖柱教授主編)。本批規(guī)劃教材于2015年初陸續(xù)出版發(fā)行,全國公安院校多數選用了本批規(guī)劃教材,將其作為治安學專業(yè)核心課程的教材。
《治安學導論》是全國公安本科院校治安學專業(yè)中的專業(yè)核心課程之一,是治安學專業(yè)的基礎理論課程。該門課程目前有好幾個版本的教材。如熊一新教授、王彩元教授編寫的《治安學導論》(公安大學出版社2008版),李健和教授主編的《治安學原理》(公安大學出版社2013版),宮志剛教授、王彩元教授等編寫的公安部統(tǒng)編教材《治安學導論》(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版)和宮志剛教授主編的十二五應用型本科規(guī)劃教材《治安學導論》(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版),還有王均平教授主編的公安院校創(chuàng)新教材《治安學》(武漢大學出版社2016版),這些教材都很精彩,自成體系,深度廣度相得益彰。這些教材無疑在治安學理論研究史上都是富有代表性的成果。只是,《治安學導論》這門課程一般是給大一第二學期的治安學專業(yè)學生開設的,而且是治安學專業(yè)的開門課程。但學生剛開始學習時,知識素養(yǎng)達不到教材所要求的水平。例如治安文化、治安策略、治安規(guī)劃、治安評估、治安方法結構與范式、治安模式、治安預測等,這些內容和知識適合于治安學專業(yè)大四學生或治安學專業(yè)的碩士研究生學習。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河南警察學院王龍?zhí)旖淌谟?018年組織有關院校教師編寫了一本適合地方公安本科院校治安學專業(yè)學生學習的治安學基礎理論教材《治安學導論》。教材的主要內容包括治安的含義、治安學的建立與發(fā)展、治安學的研究對象、治安學的學科體系和研究方法、中國治安制度史、治安學相關的基本理論、治安主體、治安規(guī)律、治安規(guī)范、治安措施、治安勤務、治安戰(zhàn)略等。該教材引導學生從認識現代治安開始,在初步了解治安學的基本問題、掌握了解中國治安制度史的基礎上,學習掌握治安學的相關理論,明確治安主體及其職權,了解治安規(guī)律,掌握治安規(guī)范、治安措施,明確治安形式(勤務形式),對整個治安學理論體系和治安工作有個概括性認識。通過本教材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治安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的基本理論素養(yǎng)和專業(yè)理論水平,為學好治安學其他專業(yè)核心課程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通過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治安工作實踐相結合,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運用基本理論發(fā)現、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治安學理論研究與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公安高等教育發(fā)展以及公安工作的發(fā)展密不可分。尤其是20世紀80年代中期,公安部部屬公安本科院校開始面向社會公開招錄本科學生,治安學的理論研究從此開始逐步發(fā)展起來。當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治安系、保衛(wèi)系分別組織召開了相關教材的編寫會、保衛(wèi)學學術研討會。到了21世紀初,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熊一新、李健和、郭太生等教授發(fā)起組織了全國治安學學術研討會即治安系主任論壇,隨后逐步發(fā)展成為從事治安學研究的全國性的學術會議。與此同時,華東地區(qū)公安院校也組織了相關的治安學研討會。2014年10月,湖南警察學院、重慶警察學院、河南警察學院等中西部地區(qū)的公安政法院校也組織了一個中西部地區(qū)公安政法院校治安學學術研討會,已經成為治安學界的又一重要的學術平臺。同時,各地方的公安院校也根據自身發(fā)展需要和學術研究情況,召開了不同主題的研討會,如湖南警察學院組織的有關治安學專業(yè)實戰(zhàn)化教學、校局合作方面的研討會,河南警察學院組織的治安學課程建設研討會及新時代治安學專業(yè)建設研討會等,都在治安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