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安徽的徽州等地,以及江西、福建、廣東等客家人聚居的地區(qū),每年除夕,家家戶戶都要煮“粥撈飯”。
除夕在徽州,人們用大鐵鍋加多量水,將煮成半熟的米粒撈出,裝入喇叭口狀木制容器中,裝滿并堆成山尖狀,再插上一穗紅色天竺子,供在案桌上“接天地”。
飯菜弄好后,將撈出的米飯裝滿一個盆或甑,擺上供桌,祭祀先人,然后放鞭炮吃過年飯。晚上重新熱菜,令家人吃“歲酒”。
過了年初三,便是“送天地”,供桌撤案,這時再將撤下的半熟飯粒倒入甑內(nèi),蒸成熟飯食用。
在江西鷹潭,除夕早上煮“粥撈飯”,主婦把半熟的米飯撈出,余下的繼續(xù)煮粥,舉家吃粥當(dāng)早飯;然后煮肉、煮雞、煎魚,燒菜數(shù)量不等,葷素搭配。
如今在浙江麗水地區(qū),不少拜年的客人還是喜歡吃上幾碗“粥撈飯”。吃法是先一碗粥,繼而一碗飯,然后再來一碗粥,加點酸菜豆腐、酸菜筍,或加點榨菜絲花生米,另加一個縉云的臘肉,會感到十分美味。
在浙江衢州地區(qū),立春祭祀要用“粥撈飯”。前一天晚上就制備好,取半涼飯盛入飯甑,要堆滿尖,象征豐收滿倉。
迎春祭祀前,將案桌放置在梧桐祖殿大門外正中位,在案桌前披上寫著“迎春接福”的紅紙。飯甑放在案桌中間,甑后置一杯清茶,左右放置香爐、燭臺、青菜、梅花、松柏、竹枝,象征潔凈、長青和富足。
“粥撈飯”是以前農(nóng)人的家常飯。大清早,把飯和粥一鍋燒,中途撈出半熟的米粒,另行燜熟成為飯,以供下田勞作的男丁們食用。余下的煮成稀粥,可以讓家人果腹。盡管這粥有時稀得能照見人影,總比喝清水強得多。
傳統(tǒng)的煮法是使用大鍋大灶,倒進足夠的水,寧多不少。一般下鍋的米量,還不到一家人吃干飯所需米的一半,再放入比燒飯多得多的水。鍋里冒出氣泡而水快要滾時,放入預(yù)先淘凈的大米,用鍋鏟反覆攪拌,以防結(jié)底沾鍋。
可以不時撈上米粒,用兩個指頭掐一掐,觀察米粒燒熟的程度;待至超過半熟,用竹編大笊籬將米飯粒撈出,并偶爾用拳頭往笊籬柄上敲幾下,促使湯水盡快瀝干,將米飯粒倒進陶缽。
將陶缽放進另一口鍋里,隔水燉至米飯熟透。灶后火膛下設(shè)有灰塘,灰塘的作用有二:一是盛放柴火燃燒后的灰燼,二是用炭火的余熱煨熱盛著米飯的陶缽。這樣,一方面節(jié)約了不少時間,對于在地里勞作了一上午、早已饑腸轆轆的人們,非常受用;另一方面,這樣的米飯沒有鍋巴,軟硬適中,又黏又香。
再回頭說大鍋。鍋里往往留下小部分米粒續(xù)煮,用文火再熬上幾分鐘,鍋邊會出現(xiàn)一層薄薄的“粥衣”。
此時,又稠又香、稀薄適當(dāng)?shù)南≈嗑桶竞昧?。也常有人會在粥中加入姜末、小蔥等佐料,據(jù)說可以解風(fēng)寒。
這些粥湯水也可加入適量的紅糖或白糖,可以喂養(yǎng)嬰兒。有了它,吃不上奶水也能長得白白胖胖。以前,不少孩子就是吃這種粥湯水長大的。
胡適曾在給他二哥的一封信里,提到他們家鄉(xiāng)安徽績溪的“笊籬摎飯”??图业貐^(qū)都把“粥撈飯”叫做“笊籬飯”,又稱“撈飯”“甑飯”,“甑”指用來盛放撈出的半熟米粒的陶缽。
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農(nóng)忙季節(jié),農(nóng)村人會經(jīng)常煮“粥撈飯”。粥撈飯最適合夏季食用,很多家庭早上燒好就吃一整天。烈日當(dāng)空,先喝一碗冰涼的粥,再吃白米飯,干、稀相間,十分愜意。
不過,以前只有干重體力活的大人或客人能吃上“粥撈飯”中的干飯。這碗米飯既香又耐饑,鄉(xiāng)人稱其為“和尚飯”。
如今,搬到鎮(zhèn)上的鄉(xiāng)人,用煤氣灶也能燒出“粥撈飯”。只需把飯粒撈在電飯煲里,燜上五六分鐘,或撈在盆里,用微波爐轉(zhuǎn)上幾分鐘,就可以吃了。
當(dāng)然,當(dāng)年在土灶上,用大鐵鍋大笊籬燒出來的“粥撈飯”那種獨特香味,這樣做是吃不到的。
為了滿足顧客需要,浙江麗水地區(qū)開設(shè)了好多家經(jīng)營“粥撈飯”的餐館,生意很是紅火。農(nóng)村里大聚會或有紅白喜事,就會把米飯先撈起冷卻分散,然后在飯甑底部鋪一塊紗巾,倒入米飯,蓋上木蓋,放到大鍋上蒸。這樣蒸出來的飯顆粒分明,香濃美味,色澤亮麗,客人自然大快朵頤。
此外,在山西忻州和內(nèi)蒙古鄂爾多斯等地,人們有吃“酸撈飯”的習(xí)慣。不過,用的不是我們熟悉的大米,而是糜米。糜米的模樣和小米基本相似,就是米粒兒比小米要大一倍還多。
“酸撈飯”和熬稀飯差不多,只是水要更多一些,要有足夠的米湯,民間早有“緊火撈飯慢火粥”之說。
用大火快熬,至米花兒剛燦開就得撈,撈出來的糜米飯粒兒上籠蒸熟,稱為“酸撈飯”或“糜糜飯”,一粒是一粒,吃著有咬頭,有筋道。
“酸撈飯”還可以涼吃,炎熱的夏天,中午吃一碗涼陰陰、酸溜溜的糜米酸米湯撈飯,一個下午都會不渴。天天吃酸飯,整個夏天都不用吃瀉火藥。
據(jù)傳說,“酸撈飯”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當(dāng)時遼兵經(jīng)常南侵騷擾,山西北部首當(dāng)其沖。人們白天逃至深山躲避,夜間才敢悄悄回村。有時剛將糜米泡好準備煮飯,遼兵一來,只好將米丟下逃跑。
幾天后回來,米已經(jīng)泡得發(fā)餿。舍不得丟棄,就把那餿米淘洗了一遍又一遍,撈成一大鍋撈飯,不料一下鍋便有種從沒聞過的酸香味兒。撈出一嘗,酸里帶甜,而且筋道。那米湯酸溜溜甜絲絲的,與吃了多年的甜米湯相比,別有一番味道,這種“酸撈飯”的做法便慢慢地流傳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