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紅 李飛
摘要:作為繼藍莓之后的“第三代”功能性藍色果品之一,藍靛果含有豐富的氨基酸、維生素C和VP活性物質,具有很高的食用藥用價值。藍靛果果實中富含大量自然色素,安全無毒,以黃酮核為基礎,由花青素和單糖或多糖以糖苷鍵連接而成。藍靛果花色苷具有多種生物學功能和保健功效,且在在動物實驗中得到證實,尤其是在抗氧化損傷較強和活性氧消除中表現(xiàn)突出,有利于實驗室篩選抗氧化劑作為運動機體減少自由基的產生或加速機體自由基清除的補劑,為延緩運動性疲勞的發(fā)生和加快體能恢復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LCRA;抗氧化;抗疲勞;降血脂;抗腫瘤
【中圖分類號】G6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107-2306(2021)15--01
藍靛果(LCRA),又名羊奶子、山茄子等,屬忍冬科忍冬屬多年野生漿果類落葉小灌木。是一種橢圓形的藍紫色漿果,味酸甜,生長于中國東北長白山和大興安嶺地區(qū)。Szajdek, A等證實藍靛果中含有花青素苷、無色花青素苷、兒茶酸及蕓香苷等物質。本文旨在通過對LCRA的組分和生物學功能等方面探討,重點從LCRA的抗氧化性、抗運動疲勞功能、降血脂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以及抗腫瘤能力這四個方面分析。
1抗氧化性
藍靛果提取物的總抗氧化能力也高于篤斯越橘和紅樹莓,花色苷類物質是藍靛果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質。王月華等通過模擬體外消化發(fā)現(xiàn),與未經消化提取物相比較,處理過的藍靛果提取物的總酚含量增加,花色苷含量和種類都會相對減少,LCRA抗氧化能力降低,說明體外消化期間,藍靛果提取物抗氧化能力降低與花色苷降解有關,即花色苷類物質是藍靛果中主要的抗氧化活性物質。朱力國等通過對不同品種的藍靛果化學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比較,發(fā)現(xiàn)藍靛果的品種差異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是差異顯著的,當作為活性物質的提取加工來說,有一定的影響,但并不影響藍靛果的醇提物抗氧化活性。
2抗運動疲勞功能
藍靛果中含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PP等多種維生素且含量高,尤其是維生素PP含量高出水果近百倍。維生素PP與核糖、磷酸、腺嘌呤形成輔酶Ⅰ和輔酶Ⅱ,與葡萄糖酵解、脂肪代謝、丙酮酸代謝和高能磷酸鍵的生成有密切關系。由于肌肉主要以脂肪酸作為能量來源,所以藍靛果可能是通過促進脂肪氧化供能并緩解運動性疲勞。金政等通過小鼠游泳耐力和爬桿實驗發(fā)現(xiàn),藍靛果對增強小鼠游泳耐力、延長小鼠爬桿時間具有顯著作用, 證明了它在運動醫(yī)學的較好應用前景。
3降血脂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
研究發(fā)現(xiàn)LCRA具有降血脂及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于偉等建立高脂血癥的大鼠模型,探究LCRA對肝臟LDLR、ABCG1及ABCA1基因表達的影響,發(fā)現(xiàn)LCRA通過上調肝臟LDLR和ABC家族基因的表達,進而調節(jié)膽固醇逆轉運過程,對血脂具有明顯的調節(jié)作用。焦巖等分析了LCRA的降血脂作用,優(yōu)化確定了LCRA的最佳提純方法,結果證實他可以降低高脂血癥大鼠血脂水平,提高抗動脈硬化指數,對脂代謝有明顯的調節(jié)作用,有效減少肝臟過氧化損傷,預防動脈硬化發(fā)生。
4抗腫瘤能力
劉奕琳等利用 MTT 法測定LCRA乙醇洗脫物對癌細胞的抑制率,篩選出抑制率最強的洗脫物,即在質量濃度為2.0mg /mL培養(yǎng)了72h 后的10% 的LCRA乙醇洗脫物。據統(tǒng)計,目前花色苷針對結腸癌、乳腺癌、白血病及皮膚癌等都有著很強的。李文星等認為LCRA可以誘導結腸癌 HT29的細胞凋亡,從而顯著抑制了結腸癌 HT29細胞的增殖分化,由于天然產物的毒副作用小,LCRA具有抗腫瘤的生物活性成分來作為抗腫瘤輔助藥物,在腫瘤治療及預后評價方面有著重要的意義。
5 總結
LCRA具有清熱解毒、抗肥胖、抗炎、抗病毒、抗輻射、降低膽固醇等功能,花色苷類化合物通過清除自由基,對自由基誘發(fā)的生物大分子損傷起到保護作用,來維持細胞膜的流動性和蛋白質的構型構象,具有明顯的抑制高血脂、預防心血管病效果,對心腦血管疾病有一定療效,能防止毛細血管破裂、降低血壓、改善肝臟的解毒功抗氧化劑;且具有抗腫瘤功效,有緩解放療后的不適癥狀,可減緩化療后白細胞數量降低的作用,對人體健康來說有著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Szajdek A, Borowska E J. Bioactive compounds and health-promoting properties of berry fruits: a review[J]. Plant Foods Hum Nutr. 2008, 63(4): 147-156.
[2] 王月華,李斌,孟憲軍,等. 模擬體外消化對藍靛果提取物花色苷組成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6, 37(19): 100-105.
[3] 朱力國,郭陽,唐思媛,等. 不同品種藍靛果化學成分及抗氧化活性比較[J]. 中國釀造. 2018, 37(10): 153-157.
[4] 金政,王啟偉,金美善,等. 藍靛果抗疲勞作用的實驗研究[J]. 延邊大學醫(yī)學學報. 2001(01): 16-17.
[5] Kaume L, Gilbert W, Smith B J, et al. Cyanidin 3-O-beta-D-Glucoside Improves Bone Indices[J]. J Med Food. 2015, 18(6): 690-697.
[6] 于偉,張桂芳,宋雪建,等. 藍靛果花色苷對高脂血癥大鼠肝臟LDLR、ABCG1及ABCA1基因表達的影響[J]. 食品科學. 2018, 39(13): 205-210.
[7] 焦巖,王振宇. 藍靛果花色苷超聲波輔助提取優(yōu)化及其降血脂作用[J]. 中國食品學報. 2010, 10(02): 52-59.
[8] 劉奕琳,王振宇. 藍靛果花色苷乙醇洗脫物抗癌活性的研究[J]. 食品工業(yè)科技. 2012, 33(19): 159-161.
[9] 李文星,包怡紅,王振宇. 藍靛果花色苷誘導人結腸癌細胞HT29凋亡的實驗研究[J]. 營養(yǎng)學報. 2011, 33(06): 575-579.
作者簡介:魏紅(1975-),女,漢族、山東淄博,主治醫(yī)師,本科,婦科、兒科常見病、多發(fā)病的臨床治療。
李飛(1987-),女,漢族,安徽合肥,門診部醫(yī)師,本科,多發(fā)病臨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