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 娟,李 薇,楊犀子
(1.云南師范大學,云南 昆明 650500;2.昆明醫(yī)科大學海源學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教育具有促進社會階層流動的功能,進入高等教育是貧困學子實現向上流動的重要渠道,在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貧困學子有機會進入大學學習,成為家庭甚至家族中的“第一代大學生”。
文化資本理論認為,貧困學子在經濟資本、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上,都無法與上層階層相比,[1]由于家庭資源的缺乏,貧困學子的父母無法在日常學習、報考大學和專業(yè)選擇方面提供實質性幫助,[2]數據顯示,第一代大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成果與非第一代大學生相比,表現出統計學意義上的學習劣勢,[3]進入大學后,貧困學子普遍面臨就學成本的支付壓力與自身未來發(fā)展方向定位的困惑。[4]他們并未完全意識到學習投入的重要性,教育目標較低,難以選擇更有影響力的教育活動,畢業(yè)時,在職業(yè)地位獲得方面又缺乏來自家庭的支持。[5]
近年來,學者對優(yōu)秀貧困學子的求學史、[6]文化穿梭與情感定向、[7]父母的教育期望、[8]教師支持[9]以及家庭經驗[10]進行了細致分析,積累了詳實的研究結果。但對優(yōu)秀貧困學子的心理特征關注較少,心理特征即個體在心理活動中表現出的穩(wěn)定特征,研究優(yōu)秀貧困學子的心理特征,有助于在已有外部幫扶的基礎上,激發(fā)高校貧困學子自我脫貧的內生動力。研究采用敘事研究法對優(yōu)秀貧困學子進行訪談,以揭示他們成長過程中的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的心理特征。
研究對象為來自云南省農村地區(qū)的6名優(yōu)秀貧困學子,農村生源,家庭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yè)收入,學校認定為“特殊困難”等級,獲“省級優(yōu)秀畢業(yè)生”的大四學生。
“敘事”是人類基本的生存方式和表達方式,可作為理解個人生活模式的主要手段。[11]敘事研究是研究人類體驗世界的方式,[12]是使用通過敘事所得的口頭與文字等數據信息建構理論的一種研究方式。[13]
研究流程包括:確定研究問題—選擇研究的參與對象—進入研究現場—敘事訪談或觀察—資料的整理分析—撰寫研究報告。[14]本文通過方便抽樣的方式,選擇6名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搜集求學過程中與心理特征相關的語料,采用敘事研究,從敘事資料中找出共同主題,分析出高校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心理特征上的表現。
敘事包含著一種必要性的回顧,[15]優(yōu)秀貧困學子的求學路徑一般為:鄉(xiāng)村(小學)—鄉(xiāng)鎮(zhèn)/縣城(初中)—縣城(高中)—省城(大學),受制于原生家庭的資源匱乏,他們的成長路徑充滿諸多艱辛,但貧困也激發(fā)了他們不竭的學習動力,一路向上攀爬,仔細分析訪談資料,可發(fā)現貧困學子能在大學中取得優(yōu)秀表現,與他們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的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特點密不可分。
貧困學子從出身就攜帶著貧窮、底層和農村等印記,出身于山區(qū)的農村家庭,自小就體驗到了生活的拮據。在學習之余,參加家庭的農業(yè)生產活動,在吃穿用度上節(jié)省開支,幫助父母分擔繁重的家務活,父母為自己成長所做出的犧牲。他們所體驗到的“現實世界”是家庭經濟困難和家庭資源匱乏。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農民,在15歲之前,我住的是會漏雨、有老鼠、有蛇的土坯房,我經歷過每天放學回家只有一個洋芋湯作為下飯菜的生活,還記得那時,姐姐上初中,我上小學,只有姐姐周末放學回家才能吃到肉。”(A-01)
意義建構是指個體對自身經歷的理解,對所做決定賦予的意義。[16]每個人都活在自我建構的世界中,都在有選擇地建構自己的主觀世界,對于貧窮,有人抱怨,有人感謝,正如2018年考入北京大學的農村女孩王心儀在自述《感謝貧窮》里所說,“幸福不是因為生活是完美的,而在于你能忽略那些不完美,并盡力地擁抱自己所看到的美好與陽光”。這些成長于貧困家庭的優(yōu)秀學子,坦然接納了自己的生活狀況,對家庭的貧困狀態(tài)進行了積極認知,主動對“貧窮”進行解構與重構,構建出自己關于“貧窮”的積極意義,形成獨有的“心理世界”。
在問及如何看待貧窮時,優(yōu)秀貧困學子不約而同的提及“平常心”,“自己該有的父母也會滿足”,他們并沒有花費過多的精力將家庭的經濟狀況進行上行比較,而是采用成長型思維關注貧窮帶來的積極影響。
“家里條件不好其實也是農村家庭的孩子更努力學習的動力?!?D-13)
貧窮意味著貧而不窮,貧指經濟狀況差,窮指“盡”,沒有希望。對于優(yōu)秀的貧困學子而言,雖然現在貧,但是未來不窮,他們以更積極的方式理解“貧窮”,從貧困的家境中看到未來的希望,并通過自身努力突破貧困的限制。
“只要志不窮,志不短,我覺得總是會有出路的。”(B-08)
以往的研究顯示貧困學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情緒主要是被動的、內斂的、自卑的和復雜的,[2,17]頗有些忍辱負重的韻味,研究訪談顯示,優(yōu)秀貧困學子的情緒以積極與正向為主,擁有更樂觀的心態(tài),更充沛的能量,更大的開放性。
積極情緒是指在目標實現過程中取得進步或得到他人積極評價時所產生的感受。[18]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敘事中提及了諸多積極情緒體驗,包括快樂、充實、感激、自豪等,且都圍繞“學業(yè)成就”產生,如擔任課代表,學習成績優(yōu)秀,考全校或全院第一,拿獎學金等。
“從大二開始,我每年都拿獎學金,給我爸爸報喜的時候,第一年我說‘我今年拿到獎學金了’,第二年說‘我今年又拿到獎學金了’,第三年就說‘我今年也拿到了’,拿獎學金對他們是一種交代,我自己心理上也會比較滿足。”(F-96)
優(yōu)秀貧困學子因學業(yè)成就產生了積極情緒,反過來,積極情緒又對學業(yè)成就的產生形成促進作用,[19]研究發(fā)現,積極情緒能夠提高認知類問題解決的效率。[20]由此可見,在學業(yè)成就和積極情緒兩者之間產生了正面循環(huán),加深了優(yōu)秀貧困學子學業(yè)成就的正面效果。
“在小學我是比較優(yōu)秀的,因為已經習慣了這種優(yōu)秀,還喜歡那種被老師關注的感覺,所以到了初中、高中、大學我都會很努力的學習?!?C-53)
誠然,良好的學業(yè)成就能提升貧困學子的積極情緒,但在日常生活中,優(yōu)秀貧困學子也在有意識的培養(yǎng)自己的積極情緒,情緒的認知理論認為,情緒是認知系統的產物,[21]我們不能控制客觀發(fā)生的事情,但可以掌握對事件的反應和解讀,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遇到問題時采取積極的認知方式,凡事都往好的方面想,在遇到家庭經濟困難、學業(yè)成績不良和人際交往挫敗等負性事件時都能挖掘其中的積極意義,主動調整和建構,收獲更多的積極情緒。
自幼農村貧困家庭的父母就對子女通過讀書改變命運充滿期待,他們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希望孩子能“好好讀書、考上好大學、找到好工作、過上好生活”,[3]從小在這樣的期待下耳濡目染的優(yōu)秀貧困學子,漸漸將其內化為自己的人生信條,他們的成長路徑也顯示出了由“改變命運”驅動的頑強生命力。
程猛認為:“與命運相抗的先賦性動力賦予了寒門子弟向上拼搏的原動力”,[18]優(yōu)秀貧困學子家境的匱乏激發(fā)了他們的成就動機和抱負水平,成為他們一路向上攀爬教育階梯中的持久動力,成就動機理論認為,人有追求成功和避免失敗兩種動機。[22]優(yōu)秀貧困學子呈現出追求成功的動機,渴望通過教育改變命運,借由學習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他們往往在小學階段就展現出優(yōu)異的學習成績,早早出落成“讀書的料”,在中學階段通過“苦修式的學習方式”進入大學,在大學的學業(yè)、學術活動、競賽、社團活動中也更加積極和主動。
“如果我不好好讀書,或者說我不努力的話,我可能就得不到我想要的生活,所以即使身邊的人冷言冷語,我都一直在堅持讀書……來到大學之后,別的同學可能要求自己60分就可以了,我一般會要求自己考90分,我做什么事情都盡量做到最好,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C-06)
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無數逆境,無形中形成了堅韌的人格特征,在遭遇困境時,能積極調動資源,獲得對困境的掌握,一名受訪對象在大二時歷經父親的去世,逐漸成長成為家中的“大人”。
“父親去世之后,媽媽禁不住事兒,弟弟又小,我跟著叔叔嬸嬸把他的后事辦了,我成了家里唯一的經濟來源,最累的時候一個人打過四份工,把自己逼得挺緊的……我感覺所有發(fā)生的事情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不管發(fā)生什么事情,都咬牙堅持一下,可能咬咬牙就過去了!”(B-29)
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成長過程中,克服“先賦性動力不足”,他們的人生軌跡經由接受了高等教育發(fā)生改變,有的去到更好的學校讀碩士研究生,有的選擇了教書育人的工作,可以預見的是,他們以后再也不用過“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走上了和父輩完全不一樣的道路,獲得了更高的社會經濟地位。而優(yōu)秀貧困學子作為家族和村落中第一批進入大學的孩子,也成為榜樣,讓更多的農村孩子、家長看到了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希望。
“回家的時候,大人啊親戚啊會以我為榜樣,教育自己的孩子要好好學習,感覺到因為我的故事對小輩產生了影響”。(C-17)
人本主義學者認為,每個人都有自我成長的潛力,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小學與中學階段憑借“改變命運”的信念進入大學,這其間透露出一種迷茫、倔強而又樸素的底層心態(tài),[23]進入大學之后,先前以成績?yōu)橹行牡膯蜗蚨葍?yōu)越逐漸消失,片面發(fā)展的劣勢開始凸顯,[18]但他們內心中“自我成長”的潛能也開始慢慢浮現,在學習科研、比賽競賽、學生社團、校內外勤工助學以及學生干部的事務中把自己置于“非舒適區(qū)”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達到自我成長的目的,逐漸積累起屬于他們自己的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
人力資本是蘊含在個體身上具有經濟價值的知識、技能和認知等能力的特殊資本的總和。[24]研究的調查對象在校期間成績優(yōu)異,全部獲得過各級各類獎學金,獲得獎學金又進一步促進了學業(yè)能力發(fā)展。通過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提升教師教育、與人溝通和為人處世等多項技能,促進了經驗、知識、技能和能力等要素的增加。
“我大一暑假兼職是去培訓機構做一對一輔導,剛開始的時候我都不敢看學生?,F在跟他們交流沒有什么太大的問題,上課也不會緊張了,很淡定?!?F-18)
社會資本是大學生個人所擁有的社會關系網絡。[25]在適當的條件下,社會資本可以轉化為經濟資本。優(yōu)秀貧困學子在遠離家鄉(xiāng)的省城上學,沒有可以利用的親屬關系,只能依靠自己建立非血緣關系的社會資本,并在學習生活和畢業(yè)就業(yè)時起到促進作用。
“在大學期間對我?guī)椭畲蟮氖且粋€學姐,她從我大一的時候就開始帶著我,我找工作的時候,那家學校要求我試講,學姐幫我備課、借課本、做PPT,每一個細節(jié)都會幫我考慮,最后我也很順利的通過試講簽約。一路走來當我覺得走不動的時候,都是她在推著我?!?A-85)
通過敘事研究發(fā)現,優(yōu)秀貧困學子之所以能在高校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與個體的心理特征密切相關,在認知層面上主動對“貧窮”進行積極的認知和建構,認為現在雖然經濟“貧”但未來不“窮”;在情緒上圍繞“學業(yè)成就”產生了諸多積極情緒體驗,并在學業(yè)成就和積極情緒之間形成正面循環(huán);在意志層面,優(yōu)秀貧困學子具備由“改變命運”驅動的頑強生命力;具體落實在行為上則是表現出以“自我成長”為目標而持續(xù)奮斗的特征。
2007年延續(xù)至今的高等教育資助政策體系包含“獎、助、勤、貸、補、免”方面,基本實現了“決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的資助目標,切實保障了資助的公平性。進入新時代,學生資助的效益問題開始顯現。高校對貧困學子的資助以物質資助為主,較少關注精神育人,缺乏對心理資源的幫扶,傅安國提出,要把心理因素與外部因素相結合,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6]在研究結果的基礎上,應以個體的心理特征為切入點,將貧困學子心理資助的目標瞄準為提升積極認知、主動創(chuàng)造積極情緒、激發(fā)內在生命力以及強化行為實踐上。
根據優(yōu)秀貧困學子的心理特征,發(fā)揮各高校現有的心理健康專業(yè)資源,運用認知重評策略培養(yǎng)積極認知,認知重評是對當前情境進行重新評估的方法,“多往好的方面想,積極地看問題”,鼓勵貧困學子轉換思維,改善對待貧困的認知局限。引導并塑造積極情緒,引導貧困學子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關注積極事物、訓練看待事物的積極視角以及對未來進行積極想象,增加積極情緒在日常生活中的比重。通過榜樣宣傳激發(fā)內在生命力,采取線上+線下的宣傳方式,宣傳學校中的勵志典型,弘揚貧困學子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還應搭建實踐平臺提升綜合能力,拓展校內外資源,加強與企業(yè)的聯系,開發(fā)勤工助學與實習崗位資源,建立實踐平臺,使貧困學子在各種實踐活動中提升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