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健麗
故宮博物院收藏10件明代龍泉窯青瓷故事圖碗,分別以歷史典故、戲曲、詩畫題材裝飾,反映了不同時期瓷器的裝飾特征和審美的變化。
元明清時期,歷史典故被大規(guī)模地搬上了戲劇舞臺。瓷器裝飾設計緊跟時代步伐,亦采用時下流行的歷史典故為裝飾題材,成為一時風尚。下面以故宮博物院藏龍泉青瓷為例,加以概述。
一、歷史典故
以孔子、王昭君、李白、韓信、關羽、張良等著名歷史人物的典故,裝飾在龍泉瓷上,共有5件,造型、圖樣布局基本相同。
(一)器物特征
1.明龍泉窯青瓷印人物故事圖碗(圖1)
高9.5、口徑14.7、足徑6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施青釉,裹足,外底中心有雞心狀凸起,其上施釉,呈圓形,周邊澀胎,呈火石紅色。碗的外口沿刻回紋一周,外壁刻纏枝花紋。內(nèi)壁口沿下2厘米處刻回紋一周,下邊有模印四組人物故事圖,每組間又以文字隔開,第一組圖為一人端坐琴臺撫琴,旁邊題字:“孔子憶顏回”,第二組圖為一女子發(fā)髻聳起,身背長劍,騎一高頭大馬,旁邊題字:“昭君盡己才”,第三組為一文人裝束人物,桌前靜讀,旁題:“李白觀書卷”,第四組圖為兩人對弈,左邊人物著裝文雅,右手扶腮對棋凝思,右一武夫模樣的人伸手進棋,旁邊題字:“真子破棋開”。碗心印“高”字。“高”字推測是當時工匠的姓氏,兼有廣告性質(zhì)。
2.明龍泉窯青瓷印人物故事圖碗
高8.5、口徑14.5、足徑6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體厚重,施青釉,釉面有開片,外底無釉澀胎,呈火石紅色。碗的內(nèi)外口沿各刻回紋一周。碗內(nèi)壁模印四組人物故事圖,分別題“孔子憶顏回”“昭君盡己才”“李白觀書卷”“真子破棋開”。
3.明龍泉窯青瓷印人物故事圖碗
高8.5、口徑14.5、足徑6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體厚重,施青釉,釉色發(fā)黃,釉面布滿開片,外底無釉澀胎,呈火石紅色。碗的內(nèi)外口沿各刻回紋一周。碗內(nèi)壁模印四組人物故事圖,分別題“孔子泣顏回”(圖2)“昭君盡己才”“李白攻書卷”“真子破棋開”。
4.明龍泉窯青瓷印人物故事圖碗
高9、口徑17、足徑6.5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體厚重,施粉青釉,釉面布滿開片,外底心有釉,周邊澀圈一周,呈火石紅色。碗的內(nèi)外口沿各刻回紋一周。碗內(nèi)壁模印四組人物故事圖,分別題字“孔子憶顏回”“張良訪賢”(圖3)“韓信武之才”“真子破棋哉”。
5.明龍泉窯青瓷印人物故事圖碗
高10、口徑17.5、足徑6.5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體厚重,施青釉,釉色發(fā)黃褐色,釉面布滿開片,外底心有釉,周邊澀胎,呈火石紅色。碗的內(nèi)外口沿各刻回紋一周,碗內(nèi)壁模印四組人物故事圖,分別題字:“孔子憶顏回”“關云武之才”(圖4)“李白攻書卷”“真子破棋開”(圖5)。
上述文物造型基本一致,大小略有不同,口徑從14.5?17.5厘米,釉色有青(圖1)、青黃(圖6)、粉青(圖7)等多種,釉多有開片,外底有澀胎(圖8)和帶釉(圖9)兩種,大多數(shù)碗的內(nèi)底光素,個別碗的內(nèi)心有文字,如“高”字等,此類器物質(zhì)量很好。碗外壁大多沒有花紋,個別刻有花卉紋。碗的內(nèi)壁由四組畫面組成,其中“孔子憶顏回”“真子破棋開”是固定的兩組畫面,它們或與“李白攻書卷”“關云武之才”組成四組畫面;或和“張良訪賢”“韓信武之才”組成四組畫面,此外還有與“李白攻書卷”“昭君盡己才”組成四組畫面。每個畫面的題字略有差異,比如有“孔子憶顏回”“孔子泣顏回”;“真子破棋哉”“真子破棋開”;“李白觀書卷”“李白攻書卷”等,“關云長”(關羽),只寫“關云”,由此可見題字沒有統(tǒng)一的定式,有一定的隨意性,反映了民間瓷窯的特點。
關于此類碗的年代判定,可參照考古資料出土,見于湖北京山明弘治十五年(1502)陳恩禮夫婦墓葬出土、江蘇淮安縣明弘治十六年(1503)王鎮(zhèn)夫婦合葬墓出土、吉林省扶余縣油田磚廠明墓出土等。由此可判斷此類碗的生產(chǎn)年代的下限為明代弘治時期,此類碗的燒造地為浙江龍泉東區(qū)道太等地瓷窯盛燒器物,與龍泉東區(qū)大白岸窯15世紀至16世紀初地層出土的器物在形制和裝飾風格上十分相近,也就是明代早期至中期或稍后。依據(jù)造型特征,可到明代早期,因此推測此類碗為明代早期至中期,即1368?1505年,從文化分期上,有的學者認為該時期為明前期(明早期至成化、弘治之前),本文采納這一觀點。依據(jù)王鎮(zhèn)夫婦合葬墓出土情況,這種碗小碗覆蓋于大碗之上,用白綾包扎,置于墓主人頭部左側(cè),可見墓主人對之十分珍視,同時亦反映了當?shù)氐脑崴住?/p>
(二)歷史典故的解讀
上述明代龍泉窯人物故事圖碗,以千古傳頌的著名歷史人物典故為題材,下面就三個典故加以解讀。
1.孔子憶顏回
顏回(公元前521?公元前490),顏子,姓顏名回,字子淵,春秋魯國人,自漢以來,顏子被尊稱為“先師”“復圣”,是春秋末期魯國思想家,顏子13歲拜孔子為師,41歲卒于魯,孔子一生授徒三千,而孔子絕學,歷代大儒賢哲公認唯顏子傳其精微??鬃訉︻伝胤Q贊最多,贊其好學仁人。顏回英年早逝,孔子哭得昏天黑地、傷心欲絕?!墩撜Z·先進篇》:“子曰:噫!天喪予!天喪予!”在孔子眼里,顏回的離去,意味著失去了最具有心靈契合的人。在這里顏回已經(jīng)超越了孔子的弟子,更像是朋友、至交,有關孔子憶顏回在明代流行,是因為在儒家眼中,顏回是德行高尚、重于內(nèi)省、尊師重道的代表。
2.張良訪賢(張良拜師)
張良(約前250?前186),西漢初期成功的政治家、軍事家,輔佐劉邦建立漢朝,后被稱為“謀圣”,縱觀其一生,足智多謀,光彩熠熠,是一位具有仙人氣質(zhì)的傳奇式人物。歷代多有文學家、思想家、史家等關注張良故事,元雜劇《張子房圯橋進履》講述了張良圯橋進履,得黃石公兵書一部,晝夜習讀,終于在后來風云突變的戰(zhàn)亂中,以卓越的軍事謀略,幫助劉邦降秦滅楚,一統(tǒng)天下。這一被司馬遷寫入歷史的傳奇性經(jīng)歷為廣大人民熟知,除了羨慕張良的這一奇遇外,也成為不少文人用來表達自己希望有朝一日得遇明君,施展才華的心聲。明清瓷器多有描繪張良拜師、張良訪賢這個典故。
3.昭君出塞
王昭君,名嬙,字昭君,西漢南部秭歸人。王昭君本是“良家子”,漢元帝時被選入宮。竟寧元年春正月,匈奴呼韓邪單于入漢朝見,請求與漢朝和親。昭君告別故土,登程北去。一路上黃沙滾滾、馬嘶雁鳴,昭君出塞。自漢代以后,“昭君出塞”的故事逐漸深入人心,并成為家喻戶曉的文學藝術題材而廣為傳揚。唐宋乃至元明清時期,昭君出塞的主題元素又屢屢被文人利用,并以詩歌、小說、戲劇的形式演義傳承。
二、戲曲故事:“蔡伯喈認像”
蔡邕(蔡伯喈),名邕,字伯喈,陳留人,是漢末魏初重要的文學家、音樂家、書法家和歷史學家。因官至左中郎將,后人稱他為“蔡中郎”。他思想通脫,行為放達,超拔時代?!安滩J像”,原名《琵琶記》,為元末明初高明所寫,“蔡伯喈認像”是一部著名的南方戲劇,被龍泉工匠搬到瓷器上,此類題材的器物有3件。
(一)器物特征
1.明龍泉窯青瓷印“蔡伯喈認像”戲曲圖碗(圖10)
口徑17.5、足徑6.5、高10.5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施青釉,裹足,外底無釉,澀胎呈火石紅色,碗的外口沿刻回紋一周,碗內(nèi)壁印有三組人物畫面,第一組為一官員騎在馬上,后邊有一馬夫肩扛鞭子緊隨其后,畫面右上方題字“伯喈”,第二組畫面,女子身著長裙,左手抬起,對面一男子,抬起左手指向前方,兩人旁邊分別題“牛氏女”和“相公”,第三幅畫面:一老婦人雙手端在胸前,目光斜視遠方,旁邊題字“牛氏”,另有一女子,肩扛長劍,低頭思考,旁邊題字“真女”,每組之間飾以隔扇門,內(nèi)底云形開光內(nèi)印“孜”字。
2.明龍泉窯青瓷印“蔡伯喈認像”戲曲圖碗
口徑18、足徑7、高9.8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施青釉,釉色青黃,布滿開片,裹足,外底中心有釉,周邊澀胎無釉,有火石紅色,碗外壁刻回紋,碗內(nèi)壁印有:“伯喈”“相公”和“牛氏女”“真女”和“牛氏”,三組畫面和對應的文字,每組之間有隔扇門,內(nèi)底印花卉紋(圖11)。
3.明龍泉窯青瓷印“蔡伯喈認像”戲曲圖碗
口徑17.5、足徑6.8、高10.3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施青釉,裹足,外底中心有釉,周邊澀胎無釉,有火石紅色,碗外壁刻回紋,碗內(nèi)壁印有:“伯喈”“相公”和“牛氏女”“真女”和“牛氏”三組畫面和對應的文字,每組之間有隔扇門,內(nèi)底刻有花卉紋。
上述文物大小基本相同,釉色有青和青黃色,外底有澀胎和帶釉兩種,碗的內(nèi)底或有文字,或有花卉紋。碗外壁刻回紋,內(nèi)壁主題紋飾為“蔡伯喈認像”,上述同類題材的龍泉窯青瓷碗,見于江蘇宿遷出土。此類碗與“孔子憶顏回”題材的龍泉窯青瓷碗在造型、釉色、碗外口沿的邊飾一致,表明兩者的生產(chǎn)時代應該相同,亦為明代前期產(chǎn)品。
(二)“蔡伯喈認像”戲曲故事的解讀
“蔡伯喈認像”一劇故事發(fā)生在東漢末年,主要講述書生蔡伯喈與趙五娘的愛情故事,刻畫蔡伯喈全忠全孝的形象。大致情節(jié):東漢陳留郡書生蔡伯喈進京趕考,被當朝丞相牛氏賞識,奉旨招入相府為婿。而此時陳留饑荒,其父母餓死,家中發(fā)妻趙五娘性情忠貞,身背琵琶,帶公婆畫像來京尋夫。一天蔡伯喈去彌寺進香,拾到一幅畫像,酷似自己雙親,上有發(fā)妻的題字。他推斷發(fā)妻一定在京城,于是就把此事稟告丞相。牛丞相聽后不僅沒有怪罪他,反而叫其女幫助尋找。蔡伯喈終于在牛氏女的協(xié)助下與發(fā)妻相見,后經(jīng)皇上奏準,攜妻回鄉(xiāng)祭奠雙親。
《琵琶記》被譽為“南戲之祖”,在整個明代一直走紅,無論是文人學士,還是民間百姓,無不喜愛《琵琶記》。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對《琵琶記》給予了高度評價:“五經(jīng)四書,布帛菽粟也,家家皆有;高明《琵琶記》如山珍海錯,貴富家不可無?!敝煸皩⑺臅褰?jīng)與《琵琶記》并稱,顯然是認為戲劇與儒家經(jīng)典一樣,可以起到“樂教”的功用。
三、詩詞配畫
明代瓷器上詩畫作品內(nèi)容豐富,形式多樣,其中反映上層女子閑逸生活比較多見。成化時期是明代瓷畫發(fā)展的第二個高峰,“惜花”“愛月”“掬水”“弄花”等題材常被明后期龍泉窯所用。
(一)器物特征
1.明龍泉窯青瓷印詩畫人物故事圖碗(圖12)
口徑17.5、足徑7、高10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施青釉,裹足,外底心有釉,周邊澀圈一周,呈火石紅色。碗的內(nèi)外口沿各刻回紋一周。碗內(nèi)壁印有四幅畫面,第一幅一女子對視著眼前一盤花木,仔細觀賞,題字“惜花春起早”,第二幅畫,女子手執(zhí)團扇,仰望一輪高懸的明月,題字“愛月夜眠遲”,第三幅:女子掬水,看到一彎新月在手,題字“掬水月在手”,第四幅:女子捧起長裙,聞著花香,題字“弄花香滿衣”。內(nèi)底云形開光內(nèi)印渦旋紋。
2.明龍泉窯青瓷印詩畫人物故事圖碗
口徑15.3、足徑5.9、高9.3厘米
碗直口,弧腹,圈足,胎厚,施淡青釉,布滿大的開片,裹足,外底心有釉,周邊澀圈一周,呈火石紅色。碗的內(nèi)外口沿各刻回紋一周。外腹,印四條直線,碗內(nèi)壁印有:“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詩句和對應的畫面。此類題材的龍泉窯青瓷還未見紀年墓出土,對于其生產(chǎn)的年代,依據(jù)其釉薄,圖案刻畫比較淺而隨意,質(zhì)量不如明代前期產(chǎn)品,具有明代晚期龍泉窯青瓷特征,因此推測生產(chǎn)時代為晚明,即嘉、隆、萬以至明末,即15世紀中葉到17世紀前半葉,即1450?1644年。
(二)“惜花愛月”解讀
“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四句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見于唐代詩人于良史《春山夜月》有描寫:“春來多勝事,賞玩夜忘歸,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興來無遠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鐘鳴處,樓臺深翠微?!薄跋Щù浩鹪纭焙汀皭墼乱姑哌t”這兩句,見于宋代林希逸《鬳溪十一稿》省題詩有“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長律各一首。元代鄭奎妻《四時詞四首》有對“惜花春起早”“愛月夜眠遲”“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滿衣”的全部記述。明代將這四句詩的意境用美人配畫的方式展現(xiàn)出來,明代詩人謝承舉《題美人圖》有:“風雨妒花春事催,鶯聲喚起未明時,怪來小玉知人意,采得宜男第一枝,朱?十二冷光多,水定銀塘鏡自磨,深夜人來照妝束,欲將圓缺問嫦娥,冰華纎指漾銀鉤,水色蟾光上下浮,自是行人無定準,相逢何日大刀頭,雪后梅花早破春,玉瓶高插凈無塵,不知衫袖招插處,十日余香尚襲人?!庇嘘P惜花、愛月美人四時休閑賞玩的主題在明清十分流行,把這些人物場景,故事典故紋樣繪制在瓷器上,成為當時流行的題材。借此隱喻文人或隱士的隱逸生活,這些繪畫題材體現(xiàn)當時文人的心態(tài),自古以來的文人喜愛寄物抒情,借以表達的自己的理想情懷以及對精神世界的追求,折射出了晚明的時代風貌。
四、龍泉窯青瓷人物故事圖碗反映的時代變遷
自宋代以來,儒學漸有朱、陸之分。明代初期,統(tǒng)治者為了實現(xiàn)政治上的統(tǒng)一、加強君主專制而強力推行程朱理學。明太祖命太學生“非五經(jīng)、孔孟之書不讀”,將最高學府學生的思想限定在程朱理學范圍內(nèi)而不得逾越。之后,又將四書五經(jīng)推行給北方各地學校。正是對儒學的大力尊崇,儒家推崇的圣賢之理、發(fā)揚圣王之道、教人學做圣賢成為明前期的學術主流??鬃?、顏回、張良、王昭君、韓信、關羽等人物,他們具有圣、智、仁、義、忠、信六德,他們是圣賢,為全社會信仰的楷模,明代前期龍泉窯青瓷采用了上述人物典故,用以教化民眾,彰顯時代精神。
明代學術,大約弘治以前,朱學占主流。正德以后,則朱、陸爭鋒;隆慶以后,陸、王之學風行天下;陽明學在中晚明對當時社會士人階層的思想層面的影響很大,他的學說在明代后期風靡天下,《明史》記載“宗守仁者曰姚江之學,別立宗旨,顯與朱子背馳,門徒徧天下,流傳逾百年,其教大行,其弊滋甚,嘉隆而后,篤信程朱,不遷異說者,無復幾人矣”。
陽明心學為儒學義理的發(fā)展注入了清新之氣。王陽明為了論證其“心學”的真理性,重在提倡“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并進一步論證“其發(fā)竅之最精處,是人心一點靈明。露雷日月星辰,禽獸草木山川土石,與人原只一體”。在這種思潮的影響下,士人們的價值觀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一部分士人放棄了“學而優(yōu)則仕”的政治理想,朝廷頒行的代表程朱理學思想的教科書對他們已起不到約束作用。儒士們不再視圣人為難以逾越的精神楷模,他們從以前的官場、科舉羈絆中解脫出來,他們向往自然、親近自然,舒緩心情,凈化心靈,物我合一,極力追求自身的精神需要,成為這部分士人的一大思想傾向。晚明龍泉窯青瓷表現(xiàn)的風花雪月的主題,是對文人歸隱生活的真實寫照,是受王陽明思想影響而產(chǎn)生的。
綜上所述,明代龍泉窯青瓷人物故事圖碗,反映了社會的物質(zhì)、精神生活狀態(tài),反映時代的各種價值判斷。透過前期和晚期主題的變化,我們看到時代的變遷。就明代龍泉窯青瓷人物故事圖碗而言,在明代社會生活中,更多的是作為奢侈品為人所擁有,其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要大于物質(zhì)方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