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璽卉
[摘? 要] 教師在施教設計時,要科學運用可視化教具,為學生提供更多直觀的學習情境,利用圖形展現數學的抽象概念,能夠創(chuàng)設清晰的操作路線,形成直感的思維導圖,讓數學思維可視化,為學生數學思維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 小學數學;思維;可視化
小學數學教學有諸多培養(yǎng)目標,教師借助多種可視化教學手段,對學生進行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能夠形成豐富學習動機。媒體展示、思維導圖、數學實驗、平臺展示,都能夠形成立體呈現,讓學生順利啟動數學思維,在反復歷練中形成學科認知基礎,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探索的意識,讓數學思維可視化,為學生提供豐富學習內驅動力。小學學生直觀思維比較敏感,教師針對性展現數學現象,用直觀圖形表達抽象思維,能夠促進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成長。
一、媒體展示,讓思維立體呈現
多種媒體的合理運用,是數學學科教學的重要選擇。媒體展示圖形、圖片、視頻、動畫、音頻等信息,能夠將數學抽象特點進行直觀化展示,為理順學生思維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 [1]。媒體展示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有篩選意識,對諸多信息進行梳理和歸納,以提升教學直感性,讓學生學科思維順利啟動,并呈現立體性發(fā)展。媒體信息展示有便捷、多元、靈動的特點,對促進學生思維成長有諸多優(yōu)勢,教師需要做出契合性設計,以提升學科教學品質。
教師應圍繞數學課堂教學的主要知識內容或思維訓練目標整合信息化教學資源,選擇恰當的切入點投放媒體展示。特別是在圖形幾何知識教學中,采取多角度、多樣化的演繹手段,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立體性,增強學生空間幾何觀念。例如,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觀察物體》第一課時教學中,課堂教學主要圍繞“三視圖”這一核心知識的感知與建構展開。教師發(fā)揮信息技術在立體圖形知識教學中的優(yōu)勢特點,運用“幾何畫板”軟件,為被觀察物體的每個平面都涂上不同的顏色,借助電子白板技術,直接對物體進行推拽、旋轉等操作,引導學生分別觀察和記錄從正面、側面、上面三個角度的圖形特點。信息技術展示擺脫了實物展示過程中學生觀察角度不一致、觀察效果欠佳的問題,給學生帶來更強的直觀觀察體驗。
教師緊密圍繞課時教學中“三視圖”的核心知識內容,關注學生空間觀念的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塑造,用便捷、靈動的媒體展示方式設計教學。由于物體各個面都標注了不同顏色,為學生定位各個面的觀察角度,引導學生構建多角度的立體圖形觀察結果提供有利條件,幫助學生在生動直觀、豐富多元的信息化感性認知素材的輔助下,準確把握“三視圖”的概念內容,掌握“三視圖”的正確繪制方法。
二、思維導圖,讓思維觸手可及
思維導圖是指思維的路線圖,數學帶有抽象性、邏輯性、系統(tǒng)性特點,學生進入學科學習時,需要探尋一定的行進路線,思維導圖能夠將思維路線進行整合歸化,形成鮮明的路線,教師加以合理的引導,能夠將學生帶入特定學習情境之中,并在不斷整合融合中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 [2]。教師引導學生自行歸化思維導圖,利用簡單的圖示進行數學探索,也能夠自行建立思維導圖,對思維成長都會產生重要促進作用。
教師發(fā)揮學生在思維導圖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做好課堂教學指導,根據學生自行建立的思維導圖的片面性,發(fā)現學生思維認知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做好針對性的思維啟發(fā)引導,幫助學生在系統(tǒng)化的數學思維過程中,建構完整的數學認知體系。學習了《垂線與平行線》章節(jié)內容后,教師在復習課堂組織學生結合本章節(jié)學習的線段、射線、直線、角、相交、平行等概念要點,自主建構思維導圖。從學生思維導圖構建成果來看,很多學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知識網絡認識不全面、概念層級不清晰的問題。例如,有的學生沒有認識到平行、相交討論的都是直線的位置關系,把這兩個概念與線段、射線、直線并列排列;有的學生歸類“角”的分類時,只歸類了銳角、直角、鈍角三種常見角,忽略了平角、周角等特殊角。
教師充分放權,組織學生自主回顧章節(jié)學習內容,歸化思維導圖,鍛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yǎng)學生思維導圖構建意識。教師等待學生完成學習活動后,做好學生錯誤歸因分析,找到學生認知短板,能夠更好地為學生查漏補缺,提供個性化輔導教學,引導學生走出固有思維的片面認知,構建完整的章節(jié)知識網絡。個別輔導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指導特定的思維導圖構建方法,提高學生思維導圖構建能力,使學生養(yǎng)成用思維導圖進行回顧復習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數學思維的有序性和條理性。
三、數學實驗,讓思維有跡可循
數學實驗是更為直觀的數學學習行為,教師要精選數學實驗內容,對實驗進行科學規(guī)劃,引導學生順利進入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并在學習體驗匯總后形成學科基礎能力 [3]。數學實驗的科學應用,能夠讓數學思維有跡可循,為學生帶來全新學習成長,教師要正視數學實驗的應用價值,對數學實驗內容進行精心選擇,對數學實驗打開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以期獲得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健康成長。
教師注重數學實驗學習的啟發(fā)性,引導學生結合數學實驗操作、數學實驗現象的直觀感知梳理數學知識形成過程,建立數學概念要點認知的同時,還要體現數學實驗對學生發(fā)散思維、分析思維、歸納思維等多項思維能力的訓練價值?!抖噙呅蔚膬冉呛汀沸」?jié)教學中,讓學生自主發(fā)現“把多邊形轉化為不同數量的三角形”的探究思路是最能鍛煉學生實驗思維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教師引導學生回顧三角形內角和是多少,為課堂探究活動展開提供理論知識支撐。接著導入“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多邊形的內角和分別是多少?”的探究學習課題,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畫圖、折紙等方式,展開合作探究學習。隨著實驗組數的增加,學生慢慢從中摸索出合理的探究學習方案,結合“三角形內角和為180°”的已有舊知,歸納出多邊形內角和的正確計算方法。
若教師從四邊形開始逐一進行圖形轉化和分析,雖然能保證學生數學知識理解的準確性,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但會造成教師課堂思維干預過多,不利于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教師把整個探究學習課題充分放權給學生,以學生熟悉的四邊形內角和大小作為探究起點,循序漸進地探索多邊形內角和的內在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了數學實驗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塑造價值,也讓學生在遞進式的實驗學習活動中,順利完成數學新知建構。
四、平臺展示,讓思維動態(tài)展現
創(chuàng)設展示平臺,能夠呈現學生思維動態(tài)發(fā)展。教師要結合學科教學實際,利用多種輔助手段,創(chuàng)設一些展示平臺,讓學生有更豐富的認知交流機會。小組討論、課堂發(fā)言、主題演講、案例解讀、信息展示、實驗成果展示、網絡信息共享等,都屬于數學學科展示平臺形式,教師要做好匹配性設計,以提升思維成長品質。小學生對展示環(huán)節(jié)有特殊情結,教師抓住學生學習心理展開對應設計,能夠豐富教學,促進提升學生學習動力。
《運算律》第五課時的“乘法分配律”相關知識教學中,教師在課堂最后的總結環(huán)節(jié),緊密圍繞本課時的概念核心要點,組織學生脫離教材,用自己的話表述“乘法分配律”的運算規(guī)律。雖然從表述成效來看,很多學生的數學用語還不夠規(guī)范,但基本都能清楚地表述出乘法分配律運算規(guī)律的主要內容。教師設置數字和字母表示的乘法算式,組織學生從正、反運用兩方面嘗試解答這些乘法問題,強化學生課堂知識學習印象。最后,教師進行適當拓展,讓學生結合這些算式感悟認知體驗,嘗試分析總結乘法分配律用在哪些特定數字的具體運算中能夠發(fā)揮簡便運算過程的作用,深化學生知識應用理解,為下一課時的相關知識教學做好鋪墊。
教師設計的課堂總結活動從乘法分配律的運算規(guī)律表述、正向應用和逆向應用等主要知識入手,讓學生總結課堂學習的主要收獲,加深學生對乘法分配律的認知理解。教師在此基礎上加以延伸,著眼下一課時教學的主要內容,啟發(fā)學生思考乘法分配律的簡便運算技巧,拓寬學生數學思維廣度,引發(fā)學生的深度思考,培養(yǎng)學生數學思維的靈活性和系統(tǒng)性。
數學思維可視化教學中,教師要有創(chuàng)新意識,對學生學習思維有現實理解,從更多直觀教具中做出對應選擇,為學生提供更多可視化的教學動機,以提升學科教學針對性,提升學生思維成長頻度。數學思維培養(yǎng)有章可循,可視化教學是大勢所趨,教師針對學生思維實際做出具體設計和組織,能夠為學科教學注入豐富動力,為學生思維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條件。
參考文獻:
[1]? 何健. 思維可視化:提升學生的邏輯推理力[J]. 數學教學通訊,2020(10).
[2]? 夏廣芬. 談小學數學教學中思維可視化對策[J]. 華夏教師,2019(27).
[3]? 吳存明. “畫”里有“話”:讓數學思維可視化[J]. 小學教學(數學版),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