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飄,徐墁墁,向詩銀,楊水金
湖北師范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湖北黃石 435002
合成縮酮傳統(tǒng)方法是在無機酸催化作用下由酮與醇類物質經(jīng)一系列反應合成,但該方法存在諸多弊端,因此在應用中受到了較大的限制。國內外大量文獻報道蒙脫土、路易斯酸、分子篩、磷鎢酸鑭[1]、活性炭負載檸檬酸、鋁交聯(lián)蒙脫土、硫酸銨改性粉煤灰、十二水和硫酸鐵銨[2]、Fe2(HSO4)3、ZrP、SnP、雜多酸以及雜多酸鹽新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綠色催化劑對縮酮反應表現(xiàn)出較好的催化作用。新型Dawson結構雜多酸化合物具有催化活性好、選擇性高等優(yōu)點,是一種具有超強酸性和顯著穩(wěn)定性的綠色環(huán)保催化劑[3-4]。為增加其活性中心,可用載體硅膠、活性炭、二氧化鈦[5]等固載。目前研究得較多的有二氧化硅負載磷鎢雜多酸[6]、活性炭負載磷鉬鎢雜多酸銀鹽[7]、Ni/Al-SBA-15[8]、磷鎢酸鑭[9]、重鉻酸鉀改性煤基活性炭[10]、亞萘基衍生物[11]、二氧化硅負載磷鉬雜多酸銨[12]、活性炭負載磷鎢酸[13]、三氟乙?;颷14]。
現(xiàn)制備H6P2W9Mo9O62/SBA-15催化劑,考察其催化合成縮酮的催化性能,尋找合成縮酮的制備條件。
Na2MoO4·2H2O,Na2Wo4·2H2O,濃H3PO4,乙醚,鹽酸,P123,飽和食鹽水,環(huán)己烷,正硅酸乙酯,實驗用水均為二次蒸餾水。
電動攪拌器;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tǒng)有限公司;PKW-Ⅲ型電子節(jié)能控溫儀,Abbe折射儀,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標準磨口中量有機制備儀。
1.2.1 H6P2W9Mo9O62的制備
取12.5 g Na2Wo4·2H2O與Na2MoO4·2H2O9.2 g,用15 mL熱的蒸餾水溶解,向其中滴加85%的濃H3PO4,在120 ℃條件下回流8 h后冷卻,加入鹽酸酸化后再利用乙醚萃取得到油狀醚合物,于常壓下蒸餾最終得到產物。
1.2.2 SBA-15的制備
在5.03 g P123中加入21 mL去離子水和150 mL濃度為1 mol/L的HCl,40 ℃的條件下攪拌4 h之后向其中滴加11.05 g正硅酸乙酯和50 g濃度為1 mol/L的HCl,再于40 ℃條件下老化24 h后倒入反應釜,100 ℃下晶化48 h后過濾干燥,以1 ℃/min升溫到550 ℃,煅燒3 h得SBA-15分子篩。
1.2.3 H6P2W9Mo9O62/SBA-15的制備
向H6P2W9Mo9O62、SBA-15中加入20 mL環(huán)己烷,倒入50 mL反應釜中持續(xù)攪拌30 min,在100 ℃下保持12 h,再離心干燥,于300 ℃下煅燒3 h而得H6P2W9Mo9O62/SBA-15催化劑。
影響催化劑催化活性的制備因素主要有負載量A,%;煅燒溫度B,℃;活化時間C,h。以催化合成環(huán)己酮已二醇縮酮為探針反應(反應條件為: 環(huán)己酮與已二醇物質的量之比為1.0∶1.5、催化劑用量0.6%、帶水劑體積為8 mL、反應時間50 min),對影響催化劑制備的3因素(A,B,C)進行L9 (33) 正交實驗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正交試驗的因素和水平
表2 正交試驗的結果與分析
由表2可知,影響催化劑的催化效果因素大小順序為負載量>煅燒溫度>活化時間。由位及分析可知,最佳組合是A2B2C1(控制負載量為40%、煅燒溫度300 ℃、活化時間2 h)。因其活化時間為2 h,為保證實驗準確性,將其向外延伸為活化時間1 h,得到其產率為64.8%。再次確定其最佳催化效果的反應條件為上所述。
2.2.1 催化劑的IR光譜
催化劑IR光譜圖見圖1。SBA-15的IR吸收峰出現(xiàn)在460、803、961、1072、1218 cm-1處,其中在803、1079 cm-1處為Si—O—Si鍵的伸縮振動峰,在961 cm-1吸收峰歸屬為Si—OH鍵,460 cm-1處為SBA-15中Si—O—Si鍵鍵的彎曲振動峰。H6P2W9Mo9O62在765、912、965、1088 cm-1處出現(xiàn)Dawson結構特征吸收峰,即確定合成物為Dawson型H6P2W9Mo9O62。復合材料的IR吸收峰仍然保留了Dawson型磷鎢鉬雜多酸的特征吸收峰1088和965 cm-1,與文獻[15]一致,表明催化劑中的雜多酸仍然保留Dawson型結構。
圖1 H6P2Mo9W9O62/SBA-15,SBA-15, H6P2Mo9W9O62的IR圖
2.2.2 催化劑的XRD譜
圖2為催化劑的XRD圖,H6P2Mo9W9O62的粉末衍射峰主要在2θ=7°~10°,14°~19°,24°~30°區(qū)間。SBA-15在23°左右出現(xiàn)了一個較寬較強的衍射峰,此為SBA-15孔壁、不定形二氧化硅的衍射峰。復合材料H6P2Mo9W9O62/SBA-15在23°左右同樣出現(xiàn)了一個較強的寬的衍射峰,并且其圖譜中沒有出現(xiàn)H6P2Mo9W9O62的特征衍射峰,說明雜多酸均勻的分散在載體SBA-15上。
圖2 H6P2Mo9W9O62/SBA-15,SBA-15, H6P2Mo9W9O62的XRD圖
2.2.3 催化劑的SEM照片分析
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分析得出SBA-15的大小為直徑約50 μm左右的棒狀結構,微粒之間團聚成束,長度相似。H6P2Mo9W9O62形態(tài)約為250 μm左右的不規(guī)則球狀,表面似破非破的結構。負載后,H6P2Mo9W9O62/SBA-15復合材料仍然為棒狀結構,H6P2Mo9W9O62均勻的分射在SBA-15載體表面,且雜多酸的結構被破壞,可能雜多酸部分結構進入到SBA-15的孔道內。
該反應的影響因素主要有:n(環(huán)己酮)∶n(1,2-丙二醇)、催化劑用量、帶水劑用量和反應時間,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實驗法L9(34),考察各因素對反應結果的影響,結果見表3。
表3 正交試驗結果與分析
由表3可知,各因素中對反應的影響大小順序為反應物摩爾比﹥反應時間﹥催化劑用量﹥環(huán)己烷的用量。由位級分析可知,最佳的位級組合是固定環(huán)己酮為0.1 mol,n(環(huán)己酮)∶n(1,2-丙二醇)=1∶1.5,催化劑的用量0.6%,帶水劑12 mL,反應時間30 min。平行實驗3次,平均收率達82.3%。
由表4可知,H6P2W9Mo9O62/SBA-15可催化合成其他縮醛酮,都有一定的催化效果,其中催化合成環(huán)己酮1,2-丙二醇縮酮的效果最好。
表4 H6P2W9Mo9O62/SBA-15作催化合成其他縮醛酮
考察不同催化劑催化合成環(huán)己酮1,2-丙二醇縮酮的催化性能,結果見表5。
表5 不同催化劑的催化性能比較
由表5可知,利用H6P2W9Mo9O62/SBA-15催化合成環(huán)己酮1,2-丙二醇縮酮與其他催化劑催化效果的比較,可以看出催化劑催化性能良好,合成反應時間短,操作簡便,而且收率較高。
環(huán)己酮乙二醇縮酮產品為無色透明液體,沸程為173~178 ℃(文獻值為176~180 ℃);折光率nD20=1.457 8(文獻值為1.458 1[6]); IR ν:2 936,2 863,1 163,1 103 cm-1,未出現(xiàn)羥基及羰基的特征吸收峰,可知其為目標產物環(huán)己酮乙二醇縮酮。同樣制得環(huán)己酮1,2-丙二醇縮酮 IR ν: 844、1 042、1 108、1 165、1 280、1 365、1 448、2 863、2 936 cm-1未見醇羥基和羰基的特征吸收峰。產物的折光率nD20=1.448 5,與文獻[5](nD20=1.449)基本相符,沸程為173~178 ℃(文獻值為176~180 ℃),產品為無色透明液體。
1)以H6P2W9Mo9O62/SBA-15為催化劑,環(huán)己酮和乙二醇為原料催化合成環(huán)己酮乙二醇縮酮,催化效果最好的催化劑制備條件為負載量為40%,煅燒溫度為300 ℃,活化時間為2 h。
2)以H6P2W9Mo9O62/SBA-15為催化劑,制備環(huán)己酮1,2-丙二醇縮酮的最優(yōu)條件為n(環(huán)己酮)∶n(1,2-丙二醇)=1∶1.5,催化劑用量0.6%,帶水劑12 mL,反應時間30 min,收率達82.3%。說明H6P2W9Mo9O62/SBA-15對其合成具有較好的催化活性,且操作簡便,反應時間短,催化劑用量少,合成環(huán)己酮1,2-丙二醇縮酮收率高。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