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龍 整理
在各種物品運輸過程中,編織袋可以有效地對物體進行包裝運輸,編織袋的性能直接影響運輸效果。
專利號CN201720794051.5公布了一種高強度編織袋,向外拉動直角板件,帶動插桿離開插孔,上下移動活動板,待編織袋伸縮到適合的高度時,插桿插入插孔內(nèi),保證了該高強度編織袋在不影響提運的前提下方便裝載不同高度的物品,通過第二彈簧的回彈力抵壓摩擦環(huán),減少提運該高強度編織袋時左右晃動幅度。
該裝置雖然可以在不影響提運的前提下方便裝置不同高度的物品,較小提運時的左右晃動幅度,但存在以下缺點:1.抗震效果不佳;2.防水效果差;3.不能方便在夜晚接受光線照射時反射平行光,不方便人員在光線不足時發(fā)現(xiàn)本編織袋的位置;4.吊運帶不夠堅固。
本文介紹了一種抗震防水型運輸用編織袋,可以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一種抗震防水型運輸用編織袋,包括底板、承板和編織袋體,所述底板頂部兩端和承板底部兩端均焊接有墊片,所述墊片之間設置有彈簧,所述墊片之間通過螺釘安裝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內(nèi)設置有氣腔,所述氣腔內(nèi)套設有橡膠活塞,所述橡膠活塞頂部通過連接桿與承板的底部進行連接,所述底板和承板外側設置有編織袋體,所述編織袋體內(nèi)側通過針線縫制有第二條形囊,所述第二條形囊內(nèi)套設有吊線,所述吊線頂端連接有吊鉤,所述編織袋體內(nèi)表面通過固定黏膠粘黏固定有pet防水膜,所述吊線表面設置有強度層。
所述編織袋體底端通過緊固螺釘固定于底板和承板端部。所述編織袋體頂端外側縫制有第一條形囊,所述第一條形囊內(nèi)套設有收口皮筋帶。
所述底板底部兩端焊接有束縛塊,所述束縛塊一側貫穿設置有通槽,所述吊線貫穿束縛塊一側的通槽與吊鉤進行連接。
所述強度層為尼龍纖維材料編織制成。
1. 通過設置橡膠活塞、固定筒和氣腔,利用橡膠活塞在固定筒內(nèi)的氣腔上下滑動,從而方便提升承板的減震效果,再通過設置彈簧,利用彈簧方便進一步提升承板的減震效果,從而大大提升減震性能,防止編織袋體內(nèi)存放的物體在運輸時受到較大震動而損壞。
2. 通過設置PET防水膜,方便提升編織袋體內(nèi)表面的防水性能,防止外部水汽進入編織袋體中,對編織袋體內(nèi)的運輸物體造成不利影響。
3. 通過設置反光晶格帶,利用反光晶格帶方便在夜晚時反射周圍光線,從而方便人員在光線不足時便于發(fā)現(xiàn)本編織袋的位置。
4. 通過設置束縛塊和吊線,吊線頂部連接的吊鉤,方便人員利用外部吊運設備對編織袋體進行吊運,利用吊線穿過底板底部兩端的束縛塊,再通過設置強度層為尼龍纖維材料編織制成,方便提升吊線的牢固程度,從而防止吊線在吊運過程中易于損壞。
圖1 本技術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 本技術的反光晶格帶示意圖
圖3 本技術的PET防水膜示意圖
圖4 本技術的俯視示意圖
圖5 本技術的強度層示意圖
如圖1-5所示,一種抗震防水型運輸用編織袋,包括底板1、承板2和編織袋體13,所述底板1頂部兩端和承板2底部兩端均焊接有墊片4,所述墊片4之間設置有彈簧5,所述墊片4之間通過螺釘安裝有固定筒6,所述固定筒6內(nèi)設置有氣腔7,所述氣腔7內(nèi)套設有橡膠活塞8,所述橡膠活塞8頂部通過連接桿與承板2的底部進行連接,所述底板1和承板2外側設置有編織袋體13,所述編織袋體13內(nèi)側通過針線縫制有第二條形囊17,所述第二條形囊17內(nèi)套設有吊線9,所述吊線9頂端連接有吊鉤10,所述編織袋體13內(nèi)表面通過固定黏膠15粘黏固定有PET防水膜16,所述吊線9表面設置有強度層18。
所述編織袋體13底端通過緊固螺釘3固定于底板1和承板2端部。利用緊固螺釘3方便將編織袋體13固定在底板1和承板2端部。所述編織袋體13頂端外側縫制有第一條形囊11,所述第一條形囊11內(nèi)套設有收口皮筋帶12。
人員收緊第一條形囊11內(nèi)的收口皮筋帶12,方便對編織袋體13的開口進行收緊。
所述底板1底部兩端焊接有束縛塊,所述束縛塊一側貫穿設置有通槽,所述吊線9貫穿束縛塊一側的通槽與吊鉤10進行連接。
如圖1所示,利用吊線9穿過底板1底部兩端的束縛塊,使束縛塊在吊運過程中分擔受力,從而方便提升吊線9的牢固效果。
所述強度層18為尼龍纖維材料編織制成。
如圖1所示,利用強度層18為尼龍纖維材料編織制成,方便提升吊線9的牢固程度。
工作原理:工作時,人員收緊第一條形囊11內(nèi)的收口皮筋帶12,方便對編織袋體13的開口進行收緊,利用橡膠活塞8在固定筒6內(nèi)的氣腔7上下滑動,從而方便提升承板2的減震效果,再利用彈簧5方便進一步提升承板2的減震效果,從而大大提升減震性能,防止編織袋體13內(nèi)存放的物體在運輸時受到較大震動而損壞,利用反光晶格帶14方便在夜晚時反射周圍光線,從而方便人員在光線不足時便于發(fā)現(xiàn)本編織袋的位置,利用PET防水膜16,方便提升編織袋體13內(nèi)表面的防水性能,防止外部水汽易于進入編織袋體13中,對編織袋體13內(nèi)的運輸物體造成不利影響,利用吊線9頂部連接的吊鉤10,方便人員利用外部吊運設備對編織袋體13進行吊運,利用吊線9穿過底板1底部兩端的束縛塊,且強度層18為尼龍纖維材料編織制成,方便提升吊線9的牢固程度,從而防止吊線9在吊運過程中易于損壞。
本技術專利信息:
申請?zhí)枺篊N201922168646.1
申請日:20191206
公開(公告)號:CN211197152U
公開(公告)日:20200807
IPC分類號:B65D3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