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雨
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以“有趣的故事”為主題,編排了《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方帽子店》《漏》《棗核》四篇課文。這四個故事趣味十足,可讀性強?!堵宰硬每p和急性子顧客》和《棗核》圍繞有特點的人物展開故事,《方帽子店》和《漏》又各自圍繞關鍵事物呈現故事,它們的情節(jié)都有波折,出人意判卻又在情理之中。這一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主要內容,復述故事’,這是教材中首次把“復述”作為單元語文要素進行呈現。面對這組有共同特點的課文,我們在教學設計時,完全可以打通課文之間的邊界,以整體思維設計單元學習活動,有效落實語文要素。
一、整合梳理,實現群文整體閱讀
教學本單元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像讀故事書一樣去讀讀這一單元的四個故事,預建起一種相對輕松的閱讀氛圍。課堂交流時,可先讓學生暢所欲言,交流自己喜歡的故事段落,談談見解,在語言和思維碰撞中,熟知故事情節(jié)。然后找到整合教學的切入口,讓學生們思索這四個故事的相似之處和不同之處,引導學生的思維由表面走向文本的深處。學生的回答只要言之有理,教師就應予以肯定,并從中梳理出關鍵性的要素加以著重強調。如,相同點在于故事都圍繞有個性的人物展開:急性子顧客和慢性子裁縫,只做方帽子的店主和喜歡各種帽子的孩子,想干壞事的賊、老虎和什么都不知道的老公公老婆婆,機智勇敢的棗核和愚蠢的衙役、縣太爺等。故事的情節(jié)變化特別有趣,總讓人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又如,不同之處在于每個故事展開的線索不一樣:《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中按時間的變化展開故事情節(jié),《漏》主要是根據地點變化來推進故事的,《方帽子店》在想法對立中有模糊的時間線索,《棗核》中的時間、地點線索融匯交織。
打破故事之間的壁壘,將它們作為整體來讀,并滲透比較閱讀的思維方法,這都是在為詳細復述打好基礎。
二、建立支架,有效開展復述訓練
在對文本進行充分的感知、內化之后,下一步就要依據文本特點,引導學生運用合適的復述方式,展開更為主動而有效的復述訓練。
三年級的學生已經接觸過的復述方法有借助圖片、根據文字提示展開復述等。在本單元即將接觸的有借助表格復述故事、借助示意圖和文字提示按照地點變化的順序復述故事。整理這些復述方式后不難發(fā)現,可以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支架與內容組合成各種形式的個性化復述支架。如“關鍵詞串聯法”可以用表格來表現,也可以用示意圖來表現,分別為“關鍵詞串聯表格支架”或“關鍵詞串聯圖示支架”這樣自主選擇的排列組合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習的靈活性,學生可根據文本特點和個人喜好,自選合適的復述支架,達到更有效的復述訓練效果。
《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漏》兩課課后有非常明確的復述訓練方式指引,教師可以遵從課后練習,指導學生根據文本內容填寫表格,學著根據時間或地點的變化,抓住相應細節(jié)展開復述訓練《方帽子店》《棗核》只有復述要求,沒有具體的完成方式,這就是建立復述支架的可操作空間?!斗矫弊拥辍分灰髲褪鲎约鹤钜庀氩坏降牟糠?,相應降低了難度。根據實際學情,教師可以指導學生運用表格法或圖示法來復述自己喜歡的意想不到的部分。
如方帽子店主的固執(zhí)和小孩子們的創(chuàng)新部分,可以仿照《漏》使用“人物圖示支架”,畫上人們、孩子、店主、店主兒子的形象,引導學生在旁邊寫上相應的細節(jié),抓住人物之間不同的想法引發(fā)的火花進行復述(見圖1)。又如第二部分,方帽子店和新帽子店的不同做法引起變化,可以運用“表格對比支架”進行梳理,發(fā)現其中鮮明的對比,更有助于學生理清思路,再現故事(見圖2)。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以借助這兩種不同的方式,將自己的所知再次加工,進行語言再現。同時也在不知不覺中學習建立復述支架的方式:根據內容選擇恰當的形式,借以有效開展復述練習。
《棗核》的復述,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選用合適的方法,先梳理線索,建立復述支架,然后根據支架進行練習。對于特別精彩的部分“棗核智斗衙役”,既可以根據時間線索“白天一晚上一大半夜一天一亮”運用“時間線索表格”梳理棗核和衙役們的活動細節(jié),也可以根據地點“村子里一縣衙門—村子一縣衙大堂”的變換整理“地點圖示”提示人物的活動細節(jié)。復述支架靈活多樣,都是為達成詳細復述目標、落實語言訓練服務的。
在熟練掌握復述支架之后,學生在今后的課堂學習乃至課外都能運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復述練習,拓展更廣闊的個性化語文學習空間。
三、支架遷移,思維融通創(chuàng)編故事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不僅有復述,還有展開想象編童話故事。復述與創(chuàng)編是有機的整體,在單元教學中應該有機融合。復述支架的建立,可以清晰地梳理較為復雜的文本,把握故事的內在結構和發(fā)展規(guī)律,幫助學生詳細復述。支架構建的思維方法,如故事離不開個性鮮明的人物,情節(jié)既可以按照時間變化去發(fā)展,也可以根據地點變化去推動,故事中可以有出人意料的巧合、開放式的結局等,也可以遷移到本單元的主題習作中,在作前指導學生發(fā)現復述與寫作的融合點,幫助建立有效的習作支架。
例如,學生將會飛的母雞作為故事主角,有的仿照《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按照時間線索設計出表格式支架(見圖3)。
更有的自主發(fā)揮,運用表格根據地點變化設計支架的(見圖5)
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支架,學生都把握住了故事的主體脈絡,架構起了支架。在不同的支架引領下,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想象,添加各種有趣的細節(jié),如母雞是怎么發(fā)生變化的、和老鷹相遇后戰(zhàn)斗的激烈場面、同伴對她的不同看法等等,充分豐富故事情節(jié),使思維創(chuàng)造性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
總之,本單元語文要素的落實,可以在明確的目標指向下,以一系列文本整體閱讀為依托,引導學生提取時間、地點、角色等關鍵信息,自主選擇各種合適的方法建構復述支架,并遷移支架指導想象,進行扎實有效的習作訓練,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言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無錫市山北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郝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