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儀[安徽大學,合肥 230601]
作為“20世紀上半葉法國影響最大的哲學家”,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和綿延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由“不二法門”具象化引申出的“心凈則佛土凈”“能善分別諸法相,于第一義而不動”等禪宗偈子均成為禪宗理論構建和指導實踐的重要思想。而這兩類理論有很多相容互通之處,分析二者的異同,在中西方文化對話的同時,有助于我們加深對佛法和直覺主義的理解,從而在這個自然科學占主流的社會上,作為人文學者對于精神和非理性的意義進行反思。
如果說“頓悟”和“直覺”是堪破世間真實本體的方法論,那么“不二法門”和“綿延”就是傾向于對絕對真實本體的描述,二者有關真實、絕對本體的描述都脫離了物質世界的束縛。“不二法門”講究見性,認為人人皆有佛性,只不過被世間迷障所惑,需要通過修行獲得感悟,使煩惱和迷障破除,歸還心靈本身的佛性;“綿延”則是不間斷的、不可分割的真正自我,掩藏在理性所構建的物理世界之下,通過直覺發(fā)掘,唯有認識真正的自我,才可以體悟生命真正的價值。
“不二法門”作為貫穿于禪宗心法中的重要思想,告訴我們佛法就在此世間,我們就在自己的身心上自了。依照外力獲得解脫是不可能的,外力最多不過“方便法門”,是讓我們更快地“明心見性”的方法,而不是“究竟法門”,即可讓我們成佛的解脫。而“究竟法門”流傳更廣的名字,便是“不二法門”??捌啤安欢ㄩT”,在世俗生活中修行也可解脫三界、跳出六道輪回,以我們本來的面目成佛。《維摩詰經》中有言:“法無形相,如虛空故。法無戲論,畢竟空故?!笨梢钥闯觯鸱ǖ谋举|是無形無相的,它就像虛空一樣。“真如實相,一實之理,如如平等,而無彼此之差別?!比搿安欢ㄩT”就是無分別心,超越相對的絕對平等,從自己的內心世界體會本來的自在,因此可以看出“綿延”與佛法類似,其本質是不可以被隨意議論與解釋,不依靠任何物質而存在的,而是本身就深植于我們的精神、心靈當中,跨越經驗主義者、現實主義者、理想主義者所有的分歧,靠直覺來感受。
柏格森認為康德混淆了時間和空間,康德將現象界和物自體劃分開來,導致人的行為成為自然的因果關系的邏輯論證。而柏格森對此給出了兩層解釋:首先,他提出區(qū)分時間和空間以定義意識,從而解釋自由,因為時間是連續(xù)不斷、不能分割的,所以用空間來計算時間。然后,通過區(qū)分,對意識狀態(tài)眾多性進行逐一論證,證明意識的直接數據是暫時的。“純一的時間作為一種媒介,意識狀態(tài)在其中構成無連續(xù)性的系列。這樣的時間不過是空間而已;純綿延是另外一種東西?!卑馗裆J為對于時間可能有兩種概念,一種是純粹的,一種引入了空間的概念?!爱斘覀兊淖晕易屪约夯钕氯サ臅r候,當自我不肯把現有的狀態(tài)跟以往的狀態(tài)隔開的時候,我們意識狀態(tài)的陸續(xù)出現就具有純綿延的形式?!边@時,意識是持續(xù)的,在這期間,沒有存在事件的并列,因此不存在機械因果關系。只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才能談到自由的體驗。
根據這個分析,柏格森認為人們擁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表面的自我,受到物質世界、法律道德等約束,在理智的構建中表現;另一個是深層的自我,即綿延,綿延即自由,不受因果律的支配,唯有直覺才可以把握,了解最真正的我。
如此可以看到,“不二法門”最終走向自性,“綿延”走向自由。二者都有體驗式的存在,是“不住的”,都擁有打破束縛的含義。略有不同的是,“綿延”更強調生命生機勃勃的沖勁,而“不二法門”則是講求心靈寂靜空靈的寧靜。
“頓悟”和“直覺”都是瞬間發(fā)生的。“頓悟”往往發(fā)生在禪宗以心傳心的法門中,《壇經》中的著名偈子“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本褪橇婊菽茉谀坎蛔R丁的情況下有感而發(fā)寫出,佛法便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切萬法離不開自性,即人未受污染的心性。“悟”則“明心見性”,即可成佛。
直覺對于柏格森來說“是理智的交融,使人們置身于對象之內,以便與其中獨特的從而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柏格森認為通過理性,只能從外部觀察世界,以觀者的角度感知世界,只能把握相對的運動和實在的表象。而直覺則可以通過進入對象內部,把握和體驗生命存在的“綿延”,這個唯一真正本體性的存在,從而達到物我同一的至高境界。
如果要認識“不二法門”或者“綿延”,我們就會注意到二者有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不可用語言文字解釋的。
《維摩詰經》有言:“法無名字,言語斷故;法無有說,離覺觀故?!狈鸱ǖ囊磺邢喽际且蚓壓鸵蚬斘覀冞_到無所緣的境界,也就入了“不二法門”。而法的本質離一切諸相,因此它是沒有名字的,因為它超越一切語言文字的解釋,是不可言說的,不可以用對立的觀點去理解。
柏格森在《創(chuàng)造進化論》中描述:“事實上,我們的確發(fā)現,沒有哪種思維模式——單一性、多重性、機械式因果關系、智能終局論等——能夠精確地分析生命?!币虼?,就像如來佛所說的“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生命的本質——“綿延”也是如此——沒有時間、空間的切割點,過去、現在、未來都融合在一起,是一個不可分割、不斷流動的整體,而意識在這個整體中不斷閃現,語言是無法使時刻變化的意識變成固定的形式的,只有直覺才可以覺察其真正形態(tài)。
在柏格森看來,我們必須將“綿延”理解為一種定性的多重性,而不是定量的多重性。數量的多重性通過在一個同質空間中將一個事物從另一個事物外化來列舉出意識的狀態(tài)。相反,定性的多樣性在于時間的異質性,在這種異質性中,“幾個意識狀態(tài)被組織成一個整體,彼此滲透,并且逐漸獲得更豐富的內容”。
柏格森通過記憶對直覺認識“綿延”進行解釋:記憶中沒有可重復的東西,它記載著“綿延”的每一個瞬間都是獨一無二的、異質的,但是在記憶中,每一個瞬間并不是被分離的,而是過去的意識與現在的意識不斷地融合。當我們面對著某一個事物的時候,以往的經驗包含在記憶中與當前的經驗不斷結合,最后融會貫通成為直覺,于是瞬間我們產生了對事物完整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直覺就是記憶。
而禪宗以心傳心的法門,在剎那間得到的認識,可以看作般若智慧。僧肇曾提出“般若無知論”,“無知”為“無相之知”。一般人知道的東西,是他們通過表相去理解某種事物從而產生的所謂世俗的真理,這樣認知事物是有限的,角度單一。依據“相”理解事物,必然會出現不曾了解的“相”,因此一般人有所知、有所不知。而圣人以“無相”來認識世界,耳目聲色所得之知都是小聰明,般若智慧是圣人(佛)以寂靜的圣心堪破世界表象而獲得的究極真理。因為“無相”,所以無論什么方向的知識,圣人都可以接受并了解,此為無所不知。在《般若無知論》中僧肇寫道:“是以圣人虛其心而實其照,終日知而未嘗知也。故能默耀韜光,虛心玄鑒,閉智塞聰,而獨覺冥冥者矣。然則智有窮幽之鑒,而無知焉;神有應會之用,而無慮焉。”圣人保持虛靈寂靜的內心,充斥其洞察力。對于發(fā)生的一切,圣人都無意識地知道,因為是無意的,所以沒有成見。“無知”又有“無意之知”的含義。他們不執(zhí)著于妄取,一切順其自然地就知道了。他們無分別心,不刻意求知。因此,他們雖然不受世俗牽累,但也不排斥世俗。他們在世俗中所做的一切,都是順應自然的結果,沒有去迎合世俗,亦沒有刻意去擺脫牽累,一切順其自然。他們可以洞察一切,透徹一切行為,獲得一切知識,但這實際上是無意識的。圣人不把這些知識當作自己的知識,不以這些成私人之知,也不把這些知識拿來用作自己成就的基石,因此他們擁有了,又忘卻了,一切順其自然。
“頓悟”和“直覺”雖然都憑借意志努力、超越理性實踐和邏輯推論,可以揭示生命的內在本質,到達究極境界——“心不隨境轉”,即自由自在的解脫境界、事物的絕對運動領域。但是柏格森的“直覺”還是借助了概念、邏輯來論證,試圖建立起物質、記憶、時間之間的聯系,而佛法的“頓悟”則更多的是一種體驗式的哲學,在體驗中通過關聯性思考有所得。
不論是“不二法門”還是“綿延”都肯定了心靈、精神對認識人自我本性的重要作用,強調了人思維的無限可能。而“頓悟”和“直覺”打破了“一切客觀存在的物質世界都可以用理性來認識”的思維定式。在強調非理性重要性的同時,二者同時也強調了不能忽視理性和具體實踐的重要作用。
《壇經》中強調,雖然人人有佛性,可以獲得“無上正等正覺”,即無比完全的智慧、覺悟,但并不代表人的佛性僅僅靠口頭上的發(fā)愿就可以破除虛妄顯現出來。禪宗四祖道信提出“農禪并重”,即指禪宗弟子不依靠官府的救助或者百姓的供養(yǎng)來生存,而是通過弟子們自耕自足,通過自己的勞動行為來保護生存環(huán)境,“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在勞動生產的過程中,悟道行禪,將逍遙自在的修行加之于當下體悟到的心性上,從而幫助人悟得動靜不二,明心見性。
與禪宗的方法論精神與實踐并重相比,柏格森的“綿延”更加傾向于精神層面。“綿延”是生命狀態(tài),生命的概念混合了兩個層次,這兩個層次必須加以區(qū)分,然后引導成一個真正的統一。生命的本質是連續(xù)不斷的時間,生命是絕對的時間運動。而在表面上,生命也包括強加在我們身上的實際生存需要,并因此解釋了我們的空間認知。柏格森以生命沖動作為根基,將進化產生的多樣性考慮在內,認為進化的兩種趨勢一個是本能,一個是理智。人類的知識(概念、邏輯論證)來源于理智的展開形式和結構。理智是分析性的、外在的、實用的、以空間化的方法構成的。人們將時間空間化,使生命物質化,因此,在持續(xù)運動中理智無法達到生命的本質,沒有真實意義。只有通過直覺的努力,才可以使我們回到原始的生命沖動,從而回歸生命本質,找回絕對自我。直覺的迸發(fā)與記憶有關,記憶與以往獲得的經驗相關,在某種層次上,兩個自我可以走向統一。
二者對于生命本身的不斷發(fā)掘,打破了世俗社會、物質世界對人們精神靈魂的限制和禁錮。不論是“不二法門”宣揚眾人皆有佛性,證悟不緣外物,旨在破除世俗的分別執(zhí)著,引導人們修習佛教,破除二元對立對自身的束縛,達到寂靜空然的境界;還是“綿延”所提出的“強迫自我,便是放棄生命本性”,都提醒著人們在世俗中為了名、色、財、食、睡忙碌不輟而滿足自己欲望時,應該擁有一個超越性的、不囿于世俗的、出世的精神追求來指引自己,才會在永無止境的世俗追求中尋找到真實的自己,獲得內心的一片凈土。
①② 賴永海、高永旺、張仲娟:《維摩詰經》,中華書局2016年版,第45頁,第163頁。
③④⑤ 〔法〕H.柏格森:《時間與自由意志》,吳士棟譯,商務印書館2018年版,第66頁,第74頁,第10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