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光紅
摘 要:寫作文是一種能夠讓學生表達自身情感體驗和內(nèi)心想法的有效途徑,它能夠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技巧的能力,這是語文教學重點之一。就目前形勢來講,初中階段作文教學水平并不高,學生普遍存在厭煩寫作、無料可寫或?qū)懽髂芰ζ偷膯栴},從而導致學生對寫作失去興趣,這也是很多學生語文成績差的原因。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語文教師需要提高作文教學水平。本文將對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進行分析。
關(guān)鍵詞:初中;作文教學;有效途徑
引言:
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之一,寫作能力的高低會影響學生整體語文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據(jù)了解,現(xiàn)階段的學生對寫作的最大感受是不想寫、不會寫甚至害怕碰到作文題目,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必須改進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尋求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感受語文的魅力,激發(fā)寫作的興趣,從而提升自身寫作能力。對此,本文提出了如下幾條策略,希望能夠?qū)μ嵘踔凶魑慕虒W水平帶來一些啟示。
一、積累寫作素材
其實學生厭煩甚至畏懼寫作的首要原因就是心中缺乏寫作素材,看到作文題目無從下筆。素材是學生進行寫作的根本,不難發(fā)現(xiàn),往往作文寫的出彩的學生都具備大量的寫作素材,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但在真實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作文寫不好的學生大部分缺乏素材積累,缺少寫作經(jīng)驗,不知道如何將自己的真實的情感體驗轉(zhuǎn)化為語句表達出來[1]。因此,教師要做的就是: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善于利用教材,充分挖掘其中的素材,并指導學生積極主動地積累知識儲備;另一方面要注重課外拓展,教師可以尋找課外素材分享給學生以增加其課外知識儲備。在學習《春》時,教師除了讓學生感受春天萬物復蘇的美好的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朱自清先生描寫春天的手法,將優(yōu)美的語句摘錄為素材,理解并記憶從而轉(zhuǎn)化為己用,以后遇到寫景的作文時就能靈活運用。同時,教師可以展示一些課外記錄春天的景色的詩句、短文、圖畫或視頻等等。在逐漸地積累中,學生可以不斷豐富自身文化底蘊,當學生面對題目是有話可寫,那么學生畏懼寫作文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二、激發(fā)寫作興趣
初中作文教學水平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學生缺乏寫作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寫作成為學生感興趣的事,學生才會變被動為主動,實現(xiàn)“從老師要求寫作文到我要通過寫作來表達自己”的轉(zhuǎn)變。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身邊發(fā)生的,能夠讓學生感興趣的事入手,鼓勵學生積極主動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比如人教版七年級語文第一單元的寫作實踐讓學生寫《初入中學的見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表達自己在新環(huán)境認識哪些新同學、遇到哪些新鮮事或者暢想自己未來三年的生活是怎樣的。展示自我是學生的天性,當他們敢于表達自我之后,那么把自我的感受記錄下來也就不是難事了,對于寫作的興趣也就自然而然的提升了。在寫作過程中,教師及時的指導和不經(jīng)意間的鼓勵更能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同時,教師若能常常創(chuàng)造合適的機會讓學生暢所欲言,充分的表達自我,學生將會有極大的成就感,還能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
三、培養(yǎng)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的終極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而能力的養(yǎng)成是需要經(jīng)年累月的實踐[2]。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培養(yǎng),培養(yǎng)寫作能力的途徑有以下幾種可供參考:
(一)引導學生邊讀邊寫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善于探尋作者的寫作手法,學習他們的寫作技巧,然后嘗試運用他們的寫作手法和技巧來進行仿寫,以此來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訓練,讓學生不僅讀到寫作素材,更學到寫作方法,寫作能力自然就慢慢的形成了。
(二)加強學生寫作訓練
任何一種能力的形成都是要經(jīng)過長年累月的訓練。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由于每學期寫作機會有限,學生自身又缺乏主動訓練的意識。因此,教師要有意識的增加學生的寫作訓練的次數(shù),針對學生寫作較差的方面進行強化訓練,使學生通過熟能生巧的方式克服對寫作的畏懼和厭倦;要寫好作文,大量的訓練是必不可少的,教師可以為制定長期的教學方案并輔以大量的寫作訓練,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三)培養(yǎng)學生做閱讀筆記的習慣
從古至今無數(shù)的實踐證明,閱讀量多少和一個學生的作文水平有著極大的聯(lián)系,正所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教師要想提高作文教學水平,就必須幫助學生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但是進行寫作并不能是單純的看過多少書就寫出好文章,教師引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隨時寫下自身感受,記錄寫作靈感。由此,不僅可以加深對好詞好句的印象,無形中也鍛煉自己的動手寫作能力。有條件的教師還可以專門開設(shè)閱讀課,讓學生有機會廣泛地接觸閱讀素材,并做好記錄。在早讀課就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積累的好詞好句、精彩段落反復背誦,同時也可以翻看讀書筆記重溫之前的閱讀時產(chǎn)生的靈感。由此,隨著長時間的積累,學生的知識儲備日漸豐富,寫作能力逐步提升,作文教學水平也就自然提升了。
四、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要提高教學水平,首先要讓學生改變思維不再畏懼和厭倦寫作。在這個基礎(chǔ)上,教師要逐步引導學生在平時就做好寫作素材的積累,同時進行大量的寫作訓練,幫助學生養(yǎng)成樂于創(chuàng)作的習慣。同時,教師也應(yīng)該明白學生的寫作能力的提升是需要一個長期的、不間斷的實踐過程,因此,要相應(yīng)的制定長期的培養(yǎng)方案,并堅持執(zhí)行下去。
參考文獻
[1]梁懷玉.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J].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9,000(006):44
[2]郭統(tǒng)華.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J].中學生作文指導,2019,000(003):55-55.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qū)龍泉初級中學?443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