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文濤,張懷江,岳 強,仇貴生,孫麗娜,王雅偲
(1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果樹研究所,遼寧興城 125100)(2 河北農業(yè)大學)
蘋小卷葉蛾又稱蘋果小卷蛾、棉褐帶卷蛾、小黃卷葉蛾,屬鱗翅目卷蛾科,主要為害葉片和果實,影響果品質量。該蟲分布很廣,遍及東北、華北、華中、西北、西南等地區(qū),除了梨樹外,還可以為害蘋果、桃、李、杏等多種果樹。
葉片被絲綴連,幼蟲潛居綴葉中取食為害,新葉受害嚴重。樹上有果時,常將葉片綴貼果面上或將兩果綴連在一起,在葉果間或兩果間啃食果皮,將果面啃食成一個個小坑洼狀蟲斑,多雨時常易導致果實腐爛。
成蟲體長6~8毫米,翅展15~20毫米,體黃褐色,觸角絲狀,下唇須明顯前伸;前翅略呈長方形,自前緣向后緣和外緣角有2條濃褐色斜紋,其中1條自前緣向后緣達到翅中央部分時明顯加寬,前翅后緣肩角處及前緣近頂角處各有1條小的褐色紋。卵扁平橢圓形,長約0.7毫米,淡黃色半透明,數十粒排成魚鱗狀卵塊。老熟幼蟲體長13~18毫米,體細長,翠綠色,前胸盾和臀板與體色相近或淡黃色,臀櫛6~8齒。蛹黃褐色,長9~11毫米,腹部背面每節(jié)有2排刺突,尾端有8根鉤狀刺毛。
成蟲
幼蟲
蘋小卷葉蛾在遼寧、河北、山東果區(qū)1年發(fā)生3代,在黃河故道和陜西關中一帶1年可發(fā)生4代,均以低齡幼蟲在粗翹皮下、剪鋸口周緣裂縫中等傷疤處結白色薄繭越冬。第2年梨樹花序分離期開始出蟄,轉移至幼芽、嫩葉、花蕾上為害,展葉后開始綴葉成蟲苞為害。幼蟲有轉移為害習性。幼蟲老熟后在蟲苞中化蛹,蛹期7~8天。羽化時蛹體一半抽出蟲苞。成蟲產卵于葉片和果實上,卵期6~11天,幼蟲期19~26天。華北梨區(qū)越冬代和1、2代成蟲出現盛期分別為6月上旬、8月上旬、9月上旬。2代以后幼蟲逐漸開始為害果實,最后1代幼蟲于10月開始越冬。
越冬幼蟲花序分離期出蟄,花序開始分離至開花前和落花后2個時期分別是藥劑防治的關鍵節(jié)點。發(fā)生不嚴重的果園可在花后施藥防治。第1代幼蟲的防治可結合性誘劑測報,在誘蛾高峰出現后5~8天施藥防治。
(1)消滅越冬蟲源。發(fā)芽前刮除枝干粗皮、翹皮,破壞害蟲越冬場所,并將粗翹皮集中燒毀。然后在萌芽前全園噴施1次3~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45%石硫合劑晶體60~80倍液,殺滅殘余越冬幼蟲。
(2)生長期及時噴藥防治。上面已列出蘋小卷葉蛾的藥劑防治適期,可選的常用有效藥劑有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25%滅幼脲懸浮劑1500~2000倍液、240克/升甲氧蟲酰肼懸浮劑3000~4000倍液、20%除蟲脲懸浮劑1500~2000倍液、35%氯蟲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劑6000~8000倍液、20%氟苯蟲酰胺水分散粒劑2500~3000倍液、2%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微乳劑4000~6000倍液、48%毒死蜱乳油1200~15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200~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液、40%滅多威(快靈)水劑1500~2000倍液等。
(3)其他措施。利用成蟲的趨性,在成蟲發(fā)生期誘殺成蟲,如性誘劑誘殺、頻振式誘蟲燈誘殺、黑光燈誘殺、糖醋液(糖∶酒∶醋∶水=5∶5∶20∶80)誘殺等。在各代卵發(fā)生期,釋放赤眼蜂進行生物防治,每代放蜂3~4次,3~4天1次,每次每株放蜂1000~2000頭,防治效果很好,并可兼治多種其他卷葉蛾、食心蟲等鱗翅目害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