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興春,劉雅麗
(西南大學教育學部,重慶 400715)
家庭是孕育人才的搖籃,是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小單元。家庭教育的質量與社會的進步、國家的興盛緊密相關。體罰作為家庭教育中的一種普遍現(xiàn)象,侵害了兒童的權利,帶來諸多消極影響,根據(jù)《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保護兒童權益是國家的職責。結合當今的時代背景,家庭教育的法制化進程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那么,“禁止家庭體罰”的立法工作已經就有了一定的現(xiàn)實基礎,因此,本文就“禁止家庭體罰”立法的落地展開討論并提供理論支持。
在我國,《義務教育法》中禁止教師體罰學生,但未對父母體罰孩子作出明確規(guī)定。2021年6月生效的《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規(guī)定,“禁止對未成人實施家庭暴力”。我國有專門的《反家庭暴力法》以及與虐待相關的《刑法》,但體罰并未上升到法律層面。目前,《家庭教育法》處于征求社會意見階段,那么,體罰與家庭暴力、身體虐待有何關系,它是否應該納入立法的范疇呢?
首先,關于體罰的定義,國內外學者尚未形成共識。而目前被廣泛接受與認可的定義是來自Straus的觀點,“為了矯正或控制孩子的行為而使用武力,旨在使孩子經歷身體的疼痛但不會造成傷害的行為”[1]。體罰形式較多,既包括打屁股、扇耳光、推擠、搖晃等輕度體罰,也包括用某些物體(皮帶、梳子)揍、拳打腳踢、用力地摔倒孩子等重度體罰。已有研究指出,父母體罰的概念存在爭議的原因,主要是與身體虐待、家庭暴力等相關概念的界限不明晰,因此有必要進行概念的比對,加以區(qū)分[2]。
其中,身體虐待是指對兒童施加任何非意外性的身體傷害,導致死亡、外型損毀、功能損害者或處于可能發(fā)生上述傷害之險境。從體罰與身體虐待的定義可以看出,它們的實施主體都由父母或孩子的監(jiān)護人擔任,都是一種消極的教養(yǎng)方式,當體罰的發(fā)生頻率和嚴重程度越高時,上升為虐待的可能性就越大[3];其次,都采取武力或者借用物體的懲戒方式來對待兒童,并且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兩者產生的負面結果非常相似。而兩者之間的區(qū)別主要表現(xiàn)在:首先,目的不同;體罰作為一種管教兒童的策略,目的是為了矯正或控制兒童的行為;而虐待更有可能是對負面刺激作出的過度反應,這一刺激源不僅來源于孩子,還跟自身的情緒有關[4]。另外,從結果來看,體罰只會引起兒童疼痛,而虐待常給兒童帶來重大傷害。并且在實際干預中,虐待兒童是一個刑事問題,而大多數(shù)體罰孩子的父母即使造成嚴重后果,也僅被看成是管教孩子,并不受虐待的指控。
體罰與家庭暴力之間,兩者似乎有交叉之處。我國的《反家庭暴力法》明確規(guī)定,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員之間以毆打、捆綁、殘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經常性謾罵、恐嚇等方式實施的身體、精神等侵害行為。而體罰也是采用武力,涉及家庭暴力“毆打”這一個層面。但考慮到國人的用語習慣和情感接受問題,常在實際調查中回避使用“家庭暴力”概念,而用“體罰”這個中性詞來代替[5]。但實則從兩者的定義來看,這種家庭體罰就是對兒童的家庭暴力,或者稱之為“父母暴力”。而體罰是否為暴力、是否會引起虐待很少在學術界討論。
綜上,本文認為體罰屬于家庭暴力形式之一,并且常與虐待發(fā)生在同一情境中,體罰是演變?yōu)楸┝εc虐待的高度危險因素。然而在2015年12月通過的《反家庭暴力法》中,雖指出兒童在某些形式的體罰上受法律保護,但并無明確禁止對兒童的體罰。其中第12條規(guī)定,禁止監(jiān)護人對兒童實施暴力,但無明文禁止體罰?,F(xiàn)階段頒布的《家庭教育法(草案)》以及各地的《家庭教育促進條例》中,也只是提到禁止家庭暴力,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目前家庭體罰的合法性。因此,體罰和家庭暴力之間似乎沒有嚴格的界限,反過來,暴力實施者常用體罰做擋箭牌。目前法律只禁止嚴重的、造成傷害的暴力或虐待行為,而更為普遍的父母體罰領域仍然是一個灰色地帶。
體罰是世界范圍內對兒童最常見的暴力形式,全世界絕大多數(shù)兒童仍然很少或根本沒有免受暴力懲罰的法律保護。在沒有禁止父母體罰的國家,這種合法性便意味著大多數(shù)兒童遭受的暴力行為在法律上和社會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即驅使了暴力撫養(yǎng)兒童的正?;箖和谏鐣械牡偷匚桓畹俟?,并為其他形式的暴力和虐待鋪平了道路。
體罰的利弊問題一直被研究者們爭論,但縱觀多年的研究來看,除了孩子的立即順從外,沒有帶來其他的積極結果。而且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體罰不僅是一種無效的管教策略,還會給兒童帶來諸多負面后果,包括短期和長期的、個人和關系層面的,以及直接的和間接的。并且即使是所謂的“輕度”體罰也會產生廣泛的負面健康與行為結果,包括心理健康、認知發(fā)展和教育成果等。如Gershoff(2002)通過對88項體罰影響研究的元分析,為體罰與一系列內部和外部失調指標之間的聯(lián)系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jù)[6]。具體包括攻擊性行為和其他反社會行為的增加;抑郁、焦慮等心理健康問題突出;道德內化程度降低;親子關系質量下降等。盡管體罰的危害性已被眾多研究所證實,但從體罰的發(fā)生率來看,目前的形式仍然不容樂觀。例如研究者對國內2518名3至15歲兒童的父母親調查發(fā)現(xiàn),體罰的發(fā)生率高達53.73%(母親)和48.29%(父親)[7]。因此,目前仍有大量兒童在家庭、學?;蚱渌h(huán)境中以“紀律”為借口經常遭受暴力和羞辱。鑒于此,學術界以及人權組織將體罰視為關注焦點,呼吁改變對兒童進行體罰的態(tài)度和做法,提倡正面養(yǎng)育,為兒童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
由于兒童的生存和發(fā)展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所以兒童問題越來越引起各國政府和研究者的關注,保護兒童權利的條款在各國法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xiàn)?!秲和瘷嗬s》作為第一個涉及到人權問題的國際文書,其最大特點是將18周歲以下的兒童作為完整的“人”來對待,賦予他們與成人同樣的權利和尊嚴,即兒童成為完全意義上的權利主體,具有生存權、發(fā)展權、受保護權與參與權。目前該公約有196 個締約國,反映了這些國家對保護兒童權利的堅定立場。并且近年來,各國對兒童的保護意識增強,保護力度增大。
為了貫徹《公約》的精神和要求,我國頒布了《未成年人保護法》,那么從兒童權利保護的視角,體罰具體侵犯了兒童的哪些權利呢?首先,體罰侵犯了兒童的身體健康權。由于兒童正處于身體的發(fā)育期,各種身體器官的發(fā)育還不成熟,采用暴力的體罰方式極易給兒童造成身體器官的損傷,比如被扇耳光,未必危及其生命、但卻損害其生理功能,破壞其身體;借助工具的嚴重體罰更是極易造成重大傷害。其次,體罰侵犯了兒童的人格尊嚴。兒童和成人一樣,也是有尊嚴、有權利的“人”,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義務教育法》中規(guī)定:“不得對未成年學生和兒童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倍w罰孩子本身是對人權的踐踏,實質是成人的人格凌駕于兒童人格之上的一種表現(xiàn),每一次體罰都會對兒童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同時,這也不是我國《未成年保護法》中所說的教育孩子的“適當方法”,這種簡單粗暴的管教方式不符合現(xiàn)代文明和道德的要求,是一種以強凌弱的行為,侵犯了兒童作為“人”的基本權利。
因此,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學校,體罰都是不符合《兒童權利公約》及我國相關法律的價值觀的,把兒童看成有人格尊嚴的“人”和有能動性的權利主體,是兒童權利保護的基點。而目前我國只針對教師體罰行為有了明確的違法立場,針對更為普遍的父母體罰行為,兒童權利保護仍處于失實的狀態(tài)。
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中多次強調“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蛾P于指導推進家庭教育的五年規(guī)劃(2016—2020年)》也提出要加快家庭教育法制化建設,推進家庭教育立法進程。因此,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加快落實國家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回應全社會加快家庭教育立法愿望,各省市依托時代的總體要求,立足本地實際,開始制定并實施本地家庭教育條例。并在2021 年1 月20 日召開的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審議,《家庭教育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通過,并于1月27日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那么,根據(jù)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各地頒布的條例,禁止父母體罰契合其中的主旨是如何體現(xiàn)的呢?不管是《草案》,還是重慶、江蘇、浙江、山西等地頒布的《家庭教育促進條例》都在總則里闡述了其目的,主要包含了三個要素:(1)背景:貫徹家庭、家教、家風問題的有力舉措;(2)教育目的: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促進家庭教育事業(yè)發(fā)展;(3)社會目的:增加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提升民族整體素質。而父母體罰在場域上本身屬于家庭教育的范疇,在內容上涉及家庭教養(yǎng)方式的問題,而且研究也表明父母體罰不利于兒童身心健康成長,增加反社會行為以及影響親子關系等,這也從反面論證了父母體罰是有違家庭教育的主旨的,應當禁止。
禁止父母體罰與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內容耦合主要體現(xiàn)在三方面:改進教養(yǎng)策略,提升家庭教育能力的倡議;反對家庭暴力的明文規(guī)定;違法后相關法律責任的追究。
首先,教養(yǎng)策略及能力上,福建省《條例》第十條、重慶市《條例》第十一條都提到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應當在家庭教育的知識、觀念、方法、能力等方面注重全方位、多層次的提升,同時注重自身的榜樣示范作用。這表明構成完整教育體系之一的家庭教育開始備受重視,人們開始意識到家庭教養(yǎng)方式、教養(yǎng)能力以及家庭氛圍對個人成長的重要性。而體罰作為一種消極教養(yǎng)方式,與當代所倡導的“正面養(yǎng)育”有所沖突,必然成為改進教養(yǎng)策略的重點關注對象之一。
另外,在禁止家庭暴力的規(guī)定中,《家庭教育法(草案)》第二十二條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在實施家庭教育過程中,不得有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七條中也提到,不得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重慶市、江蘇省、安徽省、湖北省等地的《條例》中也強調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毆打、恐嚇、侮辱等不當形式進行家庭教育;其中,江西省明確指出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體罰。綜上,雖然只有一個省明確禁止體罰,但其他法律條例中提到的毆打等暴力形式也屬于體罰的核心內涵,這表明反對體罰的價值觀是被立法決策者或利益相關者所認可的,這為專門的禁止家庭體罰立法的意識領域做了有益的鋪墊。
同時,在法律責任追究上,各省市在《條例》中也做了明確規(guī)定,但各地根據(jù)情節(jié)不同,處理方式上有細小差異。比如江蘇省提到,“有毆打、恐嚇等家庭暴力行為,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應當予以勸誡、批評教育以及依法處理”;而重慶市指出,要根據(jù)情節(jié)依法予以訓誡、告誡或者行政處罰,而構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這表明針對家庭教養(yǎng)方式不當?shù)膯栴},從家庭層面上升到了法律層面,這也是保障未成年人權益的重要舉措,同時這也為禁止體罰立法相關條款的擬制奠定了基礎。
禁止和消除體罰是結束一切虐待兒童行為的一項基本戰(zhàn)略,各國日益認識到,為了發(fā)出暴力懲罰不再是可以接受的明確信息而進行的法律改革,是防止一切暴力侵害兒童行為和避免其對個人和社會造成巨大代價的必要且可實現(xiàn)的基礎。迄今為止,已有61 個國家實施體罰禁令,此禁令適用于各種場合,包括家庭中[8]。其中,有34個國家作為開路先鋒,確立了“共同消除暴力”的全球合作關系。這些國家已正式和公開承諾采取全面行動,制止一切形式的暴力侵害兒童行為。各國為呼吁其他所有國家采取行動結束暴力行為,倡議通過立法禁止體罰作為行動的當務之急。
在已頒布禁令的國家中,研究表明體罰的認可度與發(fā)生率降低,有害影響減輕。瑞典自1979年實施禁令以來,成年人認可和使用體罰的情況一直在下降。例如在2011 年進行的一項涉及2500 名0-12 歲的兒童父母的研究,調查發(fā)現(xiàn)92%的父母認為毆打孩子是錯誤的;在過去的一年中,約有3%的父母毆打了孩子,而1980年這一比例為28%。而日本禁止一切體罰的規(guī)定于2020 年4 月生效,一年后調查發(fā)現(xiàn)體罰的接受率仍然很高,但下降了15%以上(原為56.7%)[9]。另外,在2021 年1 月,韓國司法部也宣布禁止體罰。綜上,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禁止體罰的行列,并且研究表明禁令的頒布對改善公眾對體罰的態(tài)度與使用卓有成效,這值得引起國內學者的思考。
立法進程的推動首要考慮其時代背景與現(xiàn)實條件。家庭體罰立法定要依托整個家庭教育法案,只有家庭教育體系孕育成熟,家庭體罰立法才有生長的土壤。目前,整個家庭教育體系發(fā)展的不健全與不完善,便從根本上制約了“家庭體罰”立法的進程。雖然近年來,家庭教育已進入法制化發(fā)展軌道,但在軌道運行過程中囿于重重困難,難以達到行之有效,目前面臨的困境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體系的發(fā)展,不僅受社會發(fā)展水平的制約,還需要相關資源。其中法律依據(jù)是前提,家庭教育理念的宣傳與滲透是保障,人力資源體系的建設是關鍵[10]。而目前我國處于法律條文的起草階段。其次,也受制于社會服務體系與服務水平。目前國內缺乏處理兒童家庭暴力的社會服務機構與網絡,法律缺乏有效的處罰手段,嚴重的暴力案件會追究監(jiān)護人的刑事責任,但在缺乏制度和服務資源的情況下,剝奪父母監(jiān)護權可能會使兒童處于無人監(jiān)護的狀態(tài)。因此,救濟途徑的缺失與服務體系的不健全也阻礙了家庭教育工作的法制化進程,家庭體罰立法無兜底保障。
另外,特定的文化傳統(tǒng)會影響人們的態(tài)度以及法律制度。不僅客觀存在的現(xiàn)實決定社會問題,人們的主觀態(tài)度也會影響社會問題。從儒家秩序中延續(xù)下來的中國家庭,一直被認為是私人領域,公共權力常以家庭穩(wěn)定為大局,一般不予以干涉。在這樣的認知和態(tài)度下,法律規(guī)定也體現(xiàn)了家內家外有別,只要孩子受傷害的后果不是特別嚴重,司法機關一般不主動干預。同時,家庭體罰的立法不同于一般的法案,它嵌套著親情的情愫,公共權力何時、在何種情況下以及在何種程度上介入的復雜性似乎又減緩了立法的步伐。
體罰是數(shù)千年來存在于我國家庭教育中管教子女的方式,打孩子被父母視為一種特權,而且這種權力得到倫理的支持。三綱五常是中國儒家倫理文化中的架構,是封建禮教所提倡的人與人之間的道德標準。其中“父為子綱”強調父母對子女的管教懲戒權是絕對的。倫理要求子孫絕對服從父祖的意志,不許有絲毫的違背,否則就被斥為不孝之子。其次,我國傳統(tǒng)社會實行家長制,有具體的家法家規(guī),當子孫違反父輩的要求,不守規(guī)矩時,父親可自行加以懲責,懲罰手段多以體罰為主。并且人們認為兒童年齡小,不懂事,需要嚴格地管教甚至壓制。這種不合理的兒童觀也使教育觀出現(xiàn)了偏差,常將子女視為私有財產,可以任意處置,這反映了家庭成員間的不平等關系,而體罰子女則是家長特權運作的結果。
雖然現(xiàn)在已進入新時代,但管教子女的傳統(tǒng)體罰形式仍在延續(xù)?!安淮虿怀善鳌钡母裱员环顬楣玺?、“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觀念深人人心,這些觀念經過千百年來的反復灌輸,已經成為中國人思想和生活的一部分,打罵子女毋庸置疑地成為父母管教子女的法寶,經歷了家庭世世代代父傳子襲的實踐,已成習俗,這無疑為當今時代體罰發(fā)生的高頻繁性與普遍性提供了最深層次的緣由。因為父母體罰表面上看起來是教養(yǎng)方式的問題,實際上是認識與理念的問題,而根源是文化問題。作為一種普遍的教養(yǎng)方式,從古至今的沿襲代表著它有深厚的社會心理基礎,而要從根源上去禁止與消除似乎還面臨著諸多瓶頸。
“狼爸”和“虎媽”,他們因為嚴苛的逼子成才的故事而備受關注。比如被稱為“中國狼爸”蕭百佑,他的四個孩子中的三個被北京大學錄取,他的口號是“三天一頓打,孩子進北大”。雖然這種“體罰式教育”遭受一定的質疑,但也受到一些父母的追捧,甚至帶著孩子來取經。諸如此類的社會現(xiàn)象被新聞媒體大肆宣揚后,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大眾對于體罰的認同感,甚至對這種嚴厲教養(yǎng)方式產生“暈輪效應”。特別是在沒有其他有效教養(yǎng)策略的情況下,父母“望子成龍”帶來的壓力感,信奉著“為子女好”“最大利益”等這類理念,對傳統(tǒng)的體罰形式不假思索地沿用,強調子女的絕對服從,無疑加劇了孩子遭受體罰的風險。
此外,中國父母常用子女的學習成績來評判自己父母角色的成功與否[11]。因此,在中國教育的急功近利與較大的社會競爭壓力背景下,孩子常被看成是父母與家庭的希望,父母便高舉“為了孩子前途著想”的旗幟,要求孩子努力學習,培養(yǎng)孩子“成才”。學生淪為分數(shù)的“奴隸”,教育的“異化”發(fā)展,這無疑跟父母的成才論與教育觀是緊密相連的。
禁止體罰是為了確保兒童與成年人一樣受到法律的平等保護。作為社會中最小和最脆弱的成員,兒童應該得到更多的保護。禁止體罰的主要目的是發(fā)出一個明確的信息,即毆打兒童與毆打其他人一樣,都是不可接受的或合法的,并為非暴力撫養(yǎng)兒童帶來文化變革。這有助于提高全社會對兒童的尊重,減少對其他暴力形式和虐待兒童的容忍度。
1993 年深圳經濟特區(qū)明確禁止對女童進行體罰(第23 條),1999 年的《防止青少年犯罪法》中,也規(guī)定家庭不得對兒童施加身體懲罰(第36條)。但是同一部法律規(guī)定,嚴重行為不端的兒童的父母或監(jiān)護人可能會被命令對其子女進行“嚴格管教”(第35、38和49條)。在2013年,政府向兒童權利委員會報告說,中國的法律明確禁止一切體罰兒童,包括在家中。但是,經修訂的《2006年未成年人保護法》(2012年進一步修訂)、《1979年刑法》《1982年憲法》《婚姻法》(2001年修訂)和《反家庭暴力法》(2015年通過)并未明確禁止對兒童的所有體罰。今年頒發(fā)的《家庭教育法(草案)》以及各地的《條例》大多也只是籠統(tǒng)概述“禁止家庭暴力”或者提到體罰的某一種形式“禁止毆打”,只有江西省的條例中明確提到禁止體罰。綜上,通過梳理有關體罰的相關法律條款的發(fā)展脈絡后,發(fā)現(xiàn)體罰立法有一定的社會歷史基礎及實施意向,但至今體罰的邊界與限度都不明晰,立法進程也就窒礙難行。因此,立法的首要任務是明確體罰的概念與具體的形式,在法律條款的擬定上應直接提出“禁止任何環(huán)境下實施體罰”,并且體罰形式的規(guī)定也要更加明晰,比如“禁止打屁股、扇耳光、推擠、搖晃等輕度體罰,以及用某些物體(皮帶、梳子)揍、拳打腳踢、用力地摔倒孩子等重度體罰”等形式。只有法律規(guī)定從模糊轉向了具體,才能夠被準確地理解和運用,才能為相關問題的解釋與處理奠定基礎。
法律的倡導性是指法律具有的指引人們行為,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屬性[12]。而強制性是指必須依照法律適用、不能以個人意志予以變更和排除適用的規(guī)范??傮w來說,現(xiàn)階段的《草案》及各地的《條例》主要采取的是倡導性原則和少許的懲戒性原則,比如教育知識的豐富、教養(yǎng)策略的改善、教育能力的提高等方面主要是采用倡議或宣傳的方式,而針對家庭教育方式不當?shù)葐栴}主要予以批評教育或依法處理。但由于暴力不是留給家庭解決的私人問題,而是國家有義務維護的人權問題,因此對于體罰行為的懲處要堅持強制性、懲戒性原則。
根據(jù)交換理論,父母打孩子是因為他們這樣做不受懲罰或者懲罰較輕,施暴的成本較小。《教師法》中針對體罰學生的處罰措施,會依據(jù)各種情形給予行政處分或解聘,追究刑事責任或民事責任。其他國家禁止一切體罰的規(guī)定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強制性原則。比如日本修訂《防止虐待兒童法》后規(guī)定,“對孩子行使父母權力的人不得對他/她實施體罰”(第14 條),并且“具有父母權力的人無法逃避對暴力犯罪的刑事處罰”。另外,國家賦予父母撫養(yǎng)和管教孩子的眾多權利和義務,只要不發(fā)生重傷、死亡或者被控告的情況,國家一般不主動干涉父母的權利,即使在被控告的情況下,警方也常缺乏有效的處理。針對兒童的家庭暴力,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還被看成是家庭私領域的事情,在目前的法律規(guī)定下,父母的體罰行為仍屬于監(jiān)管盲區(qū),只有造成嚴重后果的暴力案件才會被受理,在這樣的背景下,法律條款的擬定如果不堅持強制性與懲戒性原則,很難從根本上改變公眾的意識,也難以對此類行為起到警示作用。
立法的核心內容首先應明確調節(jié)哪些關系,主體的相關責任等,具體包括誰來管理,如何落實等問題。大量出自愛、保護和教育的良好動機而侵犯兒童的合法權益,是我國兒童權利保護中的一大問題[13]。盡管新法中都提到了“未成年人可以向學校、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所在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婦聯(lián)、民政部門、未成年人保護組織反映、投訴、求助,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但由于兒童與父母的感情關系、權利關系和“孝道”觀念的影響,以及兒童的弱小無助,兒童的主動投訴與控告的情況很少發(fā)生,而情況嚴重到“公訴”的時候,往往已經造成無法挽回的結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兒童監(jiān)護機構和保護兒童免受暴力的機制,我國目前還缺少這樣的監(jiān)護體系去保護兒童。目前的庇護所大多有名無實,沒有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另外,雖然提供投訴路徑的單位眾多,但職責不分明,各單位或組織也難以形成合力,難以對家庭暴力真正起到制約與懲罰作用。
其次在管理部門的職責上,雖然相關法律有提到“父母或者其他監(jiān)護人不履行或者不當履行家庭教育職責,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相關單位和組織依法予以勸誡、批評教育或者向公安機關報案”。但這僅僅是提供了路徑與內容,法律條款還應該更具可操作性,特別是應該明確兒童受傷后向誰求助,由誰按照什么樣的程序介入,公安機關如何對“施暴者”進行處罰等等。綜上,法律條款還應明晰管理機構及其職責范圍,包括投訴機構、管理機構、監(jiān)督機構,做到投訴有門,管理有度,監(jiān)督有力。雖然法律規(guī)定無法完全制止父母體罰孩子,但有了法律規(guī)定,起碼能為父母的行為提供準繩與約束,增加“社會控制”,也能為兒童求助和相關人員的介入、監(jiān)督提供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