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蓮
勝金口石窟6號寺院(沿用俄國探險家克雷門茨編號)位于吐魯番市勝金鄉(xiāng)公路大橋南側(cè)峽谷內(nèi),木頭溝出口處東岸。在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資料中被稱為“勝金口佛寺(1-4)”,順序號為89,分類號為C1,雖無具體說明是指哪4 處寺院,但應(yīng)該包括6 號、7 號、9 號3 處寺院無疑,據(jù)后來三普資料記載,這3個寺院被公布為區(qū)保單位時亦被定名為“勝金口千佛寺(1-4)”①三普資料中提及:6、7、9號3處寺院被公布為區(qū)保單位時定名為“勝金口千佛寺(1-4)”,經(jīng)后期比對無法確定另一處寺院所指。。6號寺院南距5號寺院遺址約200 米,在三普資料中稱為“勝金口佛寺群南寺院”,編號為652101-0030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文物局,《吐魯番市不可移動文物》(上),第222~224頁。。地理坐標為:北緯42°54′46″,東經(jīng)89°33′35″,海拔30米,方向為西北332°。
越過勝金口5 號寺院北側(cè)的水庫,沿河堤繼續(xù)向北走,即可以看到右側(cè)山坡上的勝金口6 號寺院,該寺院由沿著山體的穹窿頂建筑和依山而建的南北向寺院組成(圖版叁,1)。德國探險家格倫威德爾在其撰寫的《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 年冬季)》(以下簡稱《報告》)中對6號寺院中一處穹窿頂建筑及壁畫進行臨摹并作了詳細描述③[德]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 年冬季)》,北京:文物出版社,2015年,第142~151頁。,但未提及南側(cè)的寺院建筑遺存,南側(cè)寺院現(xiàn)僅保留有部分殘墻,既不完整,也不明顯,甚至無法較清楚的判斷其形制,遺址保存很差,外加測量難度較大,這可能是格倫威德爾未將其納入6 號寺院加以調(diào)查描述的主要原因。俄國探險家奧登堡亦對6號寺院進行了考察,并在其著作《1909-1910年新疆考察報告》中提及6號寺院,雖述說得不多,但配有2 張很有價值的壁畫照片,一張是窟頂、一張是入口對面墻壁上的神像①奧登堡撰,楊軍濤、李新東譯:《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西域文史》(第十三輯),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9年,第291~292頁。。這兩張照片既可以與格倫威德爾先生的摹描圖進行驗證對比,又為今日研究提供了寶貴的壁畫原型。
現(xiàn)根據(jù)現(xiàn)場調(diào)查測繪情況,按照自北向南逐一介紹。
這是位于6 號寺院遺址最北側(cè)的一處穹窿頂建筑。該建筑坍塌嚴重,殘存東北至西南方向大約二分之一的建筑遺址,圓頂以下部分已被掩埋,僅可見上部約二分之一的弧形建筑(圖版叁,3)。殘存建筑直徑5 米、殘高1.55 米、厚0.5-0.75 米,頂部最高處厚約0.75 米。由土坯壘砌而成,土坯長0.4 米、寬0.2 米、厚0.1 米,表面涂抹0.02-0.05 米厚的草拌泥,土坯縫隙間用草拌泥填充,內(nèi)混合石子起到加固作用(圖1)?!秷蟾妗分刑峒啊霸摻ㄖ妨斍懊娴娜种灰呀?jīng)坍塌,向西的原來進口保存很好。存在一個邊長4.9米、高1.2米的正方形底部建筑A,穹窿頂通道角落中有貝殼形的前置板B,且在這個底層建筑和連接通道上原有精美的壁畫”②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3頁。(圖2)。遺憾的是《報告》中提及的底部建筑A、貝殼形的前置板B 等均已不存在,穹窿頂部分亦僅殘存約二分之一,殘存的壁畫因廢墟掩埋、年久風(fēng)化等原因保留較少。
圖1 穹窿頂建筑平剖面圖(舍秀紅繪制于2021年1月)
圖2 穹窿頂建筑平面示意圖及剖面圖(格倫威德爾繪制于1903年)③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3頁,參見圖141、142。
穹窿頂建筑中的壁畫,因廢墟掩埋、年久風(fēng)化等原因,壁畫剝落嚴重、保存較差?!秷蟾妗分刑峒暗牡讓咏ㄖ系娜宋镄蜗?,連接通道上的坐佛形象及兩個坐在蓮花上的小孩陪侍人物形象①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3頁。,因廢墟掩埋不可見;頂內(nèi)殘存的部分彩繪,因年久風(fēng)化等原因剝落嚴重;“在后墻、北墻和南墻的中間穹隆頂?shù)幕⌒卧谶M深約25厘米處與底層建筑的邊緣相接,整個穹窿頂下部中心位置原有三幅互相連接的壁畫,每幅壁畫以一尊佛像為中心,周圍繪菩薩等陪侍形象”②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3頁。,現(xiàn)亦不可見;上面作為二十八星宿圖保留下來的21個人物形象(或人物形象組)組成的圓圈及漢文、梵文、回鶻文題記等殘缺嚴重,星宿圖幾乎全部剝落,隱約可以壁畫中代表星圖的圓圈、星宿手持的金剛杵和漢文題記“□宿”等。
壁畫現(xiàn)殘存頂部彩繪和幾乎不可辨識的星宿圖。內(nèi)部是一個巨大的蓮花圖案,頂部中心為半徑0.4米的圓圈,中心原繪有壁畫,格倫威德先生在《報告》中記錄“畫面中表現(xiàn)的悉達多王子逾墻出走的故事,菩薩的坐騎被魔鬼舉在空中③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 年冬季)》,第144 頁,參見圖版二八。格倫威德爾在高昌故城遺址β 東北塔樓的壁畫房間曾經(jīng)發(fā)現(xiàn)過一個壁畫殘件“逾城出走”圖,并十分肯定可以作為頂部中央繪畫的補充。奧登堡在《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附圖11處亦提及有未來佛最后一次出家圖?!?;外有一圈寬約0.07米的連珠紋;向外有一圈寬0.6米的蓮花圖案,六層蓮花瓣交錯相疊,花瓣寬厚;向外有一圈寬0.15米的團花圖案作為裝飾;周邊裝飾垂帳紋及瓔珞(圖版叁,2)。將現(xiàn)存壁畫、奧登堡先生拍攝的照片、格倫威德先生的復(fù)原繪畫對比可見,正如俄國探險家奧登堡在報告中提及“第6 號建筑的彩繪頂部照片同格倫威德爾教授的復(fù)原繪圖進行比較,原創(chuàng)的圖案裝飾是另樣的:其主題——一朵重瓣的花,花瓣直接疊摞;而復(fù)原的主題則不同——一串帶有花瓣的同心圓,花瓣之間還有某種圖案裝飾?;ㄐ窝b飾中心的許多細節(jié)表現(xiàn)得也不一樣”④奧登堡撰,楊軍濤、李新東譯:《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圖3、4)。
圖3 穹窿頂建筑窟頂壁畫(俄國探險家奧登堡拍攝于1909年)⑤奧登堡撰,楊軍濤、李新東譯:《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參見附圖11。
圖4 穹窿頂建筑窟頂壁畫(德國探險家格倫威德爾摹描于1903年)⑥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參見圖版二八。
穹窿頂建筑的四壁上部殘存星宿圖,東北方向的墻面殘存長0.45 米、寬0.65 米的壁畫;東南方向的墻面殘存長1.95 米、寬1.15 米的壁畫;偏南方向的墻面殘存長1.6 米、寬1.6 米的壁畫。其他部分壁畫均已不存在,殘存壁畫褪色嚴重,風(fēng)化剝落,辨識吃力。
上述壁畫雖保存較差,很多內(nèi)容無法辨識,但是格倫威德先生對穹窿頂圓形壁畫、星宿圖、正壁壁畫、北側(cè)壁壁畫等進行了仔細臨摹,并將線描圖附在《報告》之中;奧登堡先生在其考察報告中也附有珍貴照片,為后來學(xué)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本文中對壁畫的描述是以外國探險家的留存資料為主要參考。
穹窿頂建筑(從上至下,從左至右)壁畫示意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 為“逾城出家”圖。這幅壁畫位于穹窿頂蓮花圖案中央,畫面描繪的是悉達多太子騎著高頭大馬飛奔出城的場景,馬背上的悉達多太子殘存下半身和飛揚的繒巾,馬剽悍健壯,呈飛奔狀,馬鞍上的裝飾物隨風(fēng)揚起,前蹄和后蹄處分別描繪一托著馬蹄的跪姿天神形象。
2 為蓮花及外圍裝飾圖案。頂部中央繪被連珠紋環(huán)繞的“逾城出家”圖;向外有一圈六層交錯相疊的蓮瓣,蓮瓣上以花裝飾;向外有一圈以團花為飾的花邊;周邊為菱形“米”字形圖案,并裝飾垂帳及瓔珞等飾物。整個圖案繪畫技術(shù)嫻熟、畫面壯麗(圖版叁,2)。
3 為鬼宿(?):頭頂以上損毀,口微張,鼻微鼓;頸戴項圈,上裸披巾,下穿短褲,足踏蓮花;雙腿各纏一蛇,雙手上舉,右手右臂缺失,左臂上舉,似纏一蛇。雙腿微曲,呈跳躍狀。
4為柳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臂屈曲置于胸前,右臂自然下垂,掌心向下,右下方有一雙手合十的跪姿小人。人物右側(cè)繪有6個圓圈代表星圖。
5 為星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戴髻珠寶冠,佩耳珰、臂釧、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臂自然下垂,掌心向上,右手叉腰。體態(tài)優(yōu)美,略呈“S”型。人物右側(cè)繪有2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6 為張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項圈、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手舉胸前,右手叉腰。人物右側(cè)繪有2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7為翼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手自然下垂,掌心向下,右手舉胸前,兩指相捻、掌心向外。人物右側(cè)繪有5 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8為軫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手屈曲上舉,右手下垂置腹前。人物右側(cè)繪有1個圓圈代表星圖。
9 為角宿:呈金剛形象,頭發(fā)上豎,蹙眉瞪目,口張鼻鼓,面孔畏怖,戴臂釧,上身赤裸,雙手握巾,下著短褲,腳踩卷云,左腳呈邁步狀,腳掌朝前,右腿彎曲,小腿貼近大腿,腳掌朝上,呈躍踞狀。人物右側(cè)繪有1個圓圈代表星圖。
10為亢宿:為2身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佩耳珰、瓔珞、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側(cè)人物左手握拳置胸前,右手叉腰,頭微右側(cè);右側(cè)人物右手上舉,持金剛杵。人物左側(cè)繪有2個相連圓圈代表星圖。
11為氐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手自然下垂置腹部,右臂屈曲上舉,掌心向外。人物右側(cè)繪有4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2為房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瓔珞、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交腳立于蓮花之上,左手上屈持金剛杵,右手叉腰。人物右側(cè)繪有3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3 為心宿:呈金剛形象,頭發(fā)上豎,雙眉緊蹙,三目圓瞪,眉心多一目,上身赤裸,腰系巾,著短褲,左手持短刀置大腿處,右手前舉持劍,左腳前邁,右腳踏地。人物左側(cè)繪有5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4 為尾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外飾卷草紋,頭戴寶冠,飾耳珰、瓔珞、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池中,左手上屈舉盤,內(nèi)置火焰紋寶珠,右手叉腰。人物右側(cè)繪有4 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5 為箕宿:該人物形象有三頭六臂,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佩耳珰、瓔珞、腕鐲,披巾系裙,站立蓮花之上。正面左手自然下垂,手持單耳罐,右手叉腰;左側(cè)雙手上舉一雙耳罐;右側(cè)雙手上舉一雙耳罐。人物右側(cè)繪有4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6 為斗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雙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蓮花之上,左手上屈,掌心向外,右手叉腰。人物右側(cè)繪有3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7 為牛宿:該形象一頭四臂,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配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短裙;正面左手屈曲抬至胸前,掌心向外,右手下垂置大腿處,掌心向下;后面雙手上舉,左右各托一寶珠;右足踏蓮,左足微抬置后,腳掌向上;身后繪一鳳凰,頭部高昂,尾部上翹,鳳紋華美豐滿,氣韻生動。人物右側(cè)繪有2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8為虛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雙層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瓔珞、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交腳立于蓮花之上,左手上屈,持金剛杵,右手下垂置腰部。人物右側(cè)繪有4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19為危宿:該形象具圓形頭光,外飾卷草紋。深目高鼻濃眉,濃密的絡(luò)腮胡須,頭戴寶冠,飾耳珰、瓔珞、腕鐲,右袒披巾。左手持鈴(?),右手上屈托盤,盤內(nèi)盛滿物品。人物右側(cè)繪有3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20 為室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雙層圓形頭光,外飾卷草紋,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短裙,立于水池之中,水面碧波蕩漾,池旁繪卷云紋。左手自然下垂,掌心向外;右手下垂,掌心向下。人物右側(cè)繪有1個圓圈代表星圖。
21 為壁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瓔珞、腕鐲,身披長巾,立于蓮花之上。左臂屈曲,上舉經(jīng)卷;右手叉腰。人物右側(cè)繪有2個相連的圓圈代表星圖。
22 為奎宿:呈立姿天人形象,具雙層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長裙。立于由一神獸馱著的缽形座上。左臂屈曲上舉,手掌朝上;右手自然下垂,掌心朝外。人物右側(cè)繪有1個圓圈代表星圖。
23為婁宿:該形象具圓形頭光,肩的左右兩側(cè)各有一馬頭。戴髻珠寶冠,飾耳珰、腕鐲,半裸披巾,腰系獸皮短裙,右足踏蓮花,左足抬起置右腿前,腳掌向右。人物右側(cè)繪有3個相連圓圈代表星圖。
24為胃宿:頭頂兩側(cè)兩綹火焰般的頭發(fā)向上豎起,上裸披巾,腰間系巾,左右手分別持羂索,左腿高高抬起,右足踏蓮花,腳跟著地,腳掌上翹。
東墻(正壁)上原繪有壁畫,奧登堡先生對該壁畫留有珍貴照片(圖5),格倫威德先生對該壁畫進行細致的摹描,并做詳細描述。這幅壁畫由一個大幅主畫和其上方及左右兩側(cè)各兩條畫帶組成。主畫為說法圖,上方畫帶分別繪七佛和佛塔,左右兩側(cè)各有兩個長條狀的畫帶,外側(cè)雙線條間以連珠紋裝飾,內(nèi)側(cè)畫帶與主畫之間有一條以卷草紋組成的條帶隔開。畫帶中分別繪佛、菩薩、弟子和世俗供養(yǎng)人等。其中,內(nèi)側(cè)畫帶里有一些白色線條,格倫威德爾先生認為是表示河流,可能代表喀喇和卓河①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7頁,參見圖143a。。
圖5 穹窿頂建筑正壁壁畫(俄國探險家奧登堡拍攝于1909年)②奧登堡撰,楊軍濤、李新東譯:《1909年吐魯番地區(qū)探險考察簡報》,參見附圖12。
圖6 穹窿頂建筑正壁壁畫(德國探險家格倫威德爾摹描于1903年)③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3頁,參見圖143a。
東墻(后墻)壁畫(從上至下,從右至左)壁畫示意圖(圖5、圖6):
4 6 5 1 2 3 8 9 7
1 為過去七佛。這是位于最上面的畫帶,劃分為七個長方形畫框,畫框中各繪有一尊坐佛像,均具圓形頭光、背光,佛像之間以帷幔相隔。此七尊佛像代表過去七佛,即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
2為佛塔。這是位于過去七佛下面的畫帶,畫帶中繪5個畫框,分別由3朵花的花束裝飾相隔,畫框內(nèi)繪有5個象征佛塔的塔式建筑。按道理應(yīng)該是與過去七佛對應(yīng)的七塔,此處繪五塔。
3為說法圖。
主畫的中央繪一身端坐在方臺蓮花寶座上的坐佛,具桃形頭光,圓形身光,以放射線、卷云紋等為飾,上方懸有裝飾華麗的華蓋,兩側(cè)可見大花朵,外側(cè)卷云漂浮,浮云之上各有一身散花的裸身童子飛天,頭部兩側(cè)留有卷發(fā),額前留一綹黑發(fā),憨態(tài)可愛。主尊和其右上方的男孩飛天被刮掉了。
主尊的寶座左前方是一身跪坐在覆蓮座上的童子,飾瓔珞、臂釧、腕鐲,半裸披巾,腰系短裙,雙手持長扇;右前方是一身坐姿不動明王(阿遮羅),身后帶火焰紋,飾臂釧腕鐲,披巾系裙,右手持寶劍。
主尊右側(cè)有7身菩薩和2身弟子形象的人物。自上而下為3身菩薩,頭戴寶冠,佩飾釧鐲,披巾系裙,或雙手合十,或右手拈指;2 身弟子,著右袒通肩式袈裟,端坐聽法;2 身菩薩,戴髻珠寶冠,披巾系裙,左側(cè)菩薩左手托花盤,右手撒花;2 身菩薩,頭戴寶冠,披巾系裙,左側(cè)菩薩交腳而坐,雙手上托一雙耳罐子,右側(cè)跪姿菩薩,雙手彈奏鳳首箜篌。
主尊左側(cè)有5身菩薩和2身弟子形象的人物。自上而下3身菩薩,頭戴寶冠,披巾系裙,或交腳而坐,或右腿盤曲、左腿下垂而坐,或雙手合十,或左手拈花;2 身弟子,著右袒通肩式袈裟,交腳而坐,右側(cè)弟子手呈聞法狀,左側(cè)弟子左手置于胸前、右手自然前伸放置右膝上;2身菩薩,頭戴寶冠,披巾系裙,雙腿交叉下垂,坐姿自然放松,前面菩薩側(cè)身向后,似與身后菩薩交流佛法。
主畫下方中間有一方形表示水池,水池中央繪有蓮花。水池旁繪有中原式建筑的廟宇,右側(cè)漂浮的卷云上是文殊菩薩,端坐獅座之上,乘云而來;左側(cè)流云之上是騎象的普賢菩薩,左下角有樹木和豬、蛇、馬、鳥等動物形象,還有一身站姿的僧人形象,手持賜福印契,面前的枯骨堆上生出一朵蓮花,蓮花上有一化生童子的形象。
4 為右外側(cè)畫帶。畫帶內(nèi)繪的是裝飾性繪畫,水生蓮花上端坐4 身姿勢各異的天人形象,自上而下分別為:雙手合十、交腳而坐的天人;左手似持物、右手叉腰的跪姿天人;左臂彎曲置腿上、右手置于右腿上的坐姿天人;正在吹笙的坐姿天人。
5 為右內(nèi)側(cè)畫帶。有6 身人物形象,自上而下分別為:端坐蓮花池前、手持搖鈴的天人;雙手合十的菩薩;2身雙手合十的跪姿供養(yǎng)人;端坐橋前,手持經(jīng)幡的僧人;左手上舉,右手置腿上的天人。
6 為故事畫。位于右側(cè)下方的小方框內(nèi)的畫面也已刮壞,地藏王菩薩左手持錫杖而立,面前站立著一身世俗人物,虔誠的向地藏王菩薩祈禱,身后生出一枝蓮花,蓮花之上是一身化生童子。
7 為左外側(cè)畫帶。與右側(cè)對稱,該畫帶也屬裝飾性繪畫,水生蓮花上端坐4 身姿勢各異的天人形象,自上而下分別為:右手上舉,左手叉腰的天人;雙手彈奏樂器的天人;雙手托舉器具置胸前的天人;雙手彎曲側(cè)伸的天人。
8為左內(nèi)側(cè)畫帶。畫帶中原有5身人物形象,最下面的一身損毀,自上而下分別為:端坐蓮座上的佛像;右手托雙耳罐、左手屈曲置于膝上的菩薩;交腳坐于建筑前的僧人;左手持三叉戟、右手曲臂前伸的天人。
9 為故事畫。左側(cè)下方的小方框內(nèi)的畫面已經(jīng)刮壞了,殘存1 身著鎧甲的人物,騎著飛奔的高頭大馬,前方地面上燃起熊熊火焰,火焰中站著2 身餓鬼?!秷蟾妗分姓J為這個畫面可能涉及逃生場景,或許是寺院供養(yǎng)人本人或親屬在躲避山谷中咆哮的洪水,尤其是每年三月份呼嘯般沖出峽谷,這個聲音就像地獄中魔鬼的嚎叫。
《報告》中記載,穹窿頂南北兩面墻上,即在后墻主畫面左右兩側(cè)的兩幅畫面。這兩幅畫基本一致,南側(cè)的毀壞比較嚴重,北側(cè)的保留比較完整,均保留內(nèi)側(cè)畫面。兩個畫面中間部分都是一身端坐菩提樹下說法的佛像,樹冠之上懸掛著華蓋,佛具圓形頭光、背光,著右袒式袈裟,結(jié)跏趺坐于蓮座上;左側(cè)是2身合十聽法的弟子,具圓形頭光,著通肩式袈裟,端坐蓮座之上;身后有4身端坐的聞法菩薩,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飾瓔珞釧鐲,披巾系裙,雙手合十,虔誠聽法;上方流云中有2 身散花天人,均具圓形頭光,頭戴寶冠,佩瓔珞、臂釧、腕鐲,半裸披巾、腰系短裙,左手托盤,右手散花。上方一身散花天人俯身飛下,身形呈“U”型,下方一身散花天人雙腿跪在蓮花座上。散花天人左側(cè)的卷云之上是一身坐姿天神,蹲坐覆蓮座上,披巾飛揚(圖7)。
圖7 穹窿頂建筑北側(cè)壁說法圖①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149頁,參見圖144a。
南側(cè)寺院遺址距穹窿頂建筑7.4 米,現(xiàn)殘存4 處房址及部分墻體。整體保存現(xiàn)狀很差,已無法判斷其形制結(jié)構(gòu)(圖8)。
圖8 勝金口6號寺院平面圖(舍秀紅繪制于2021年1月)
距離北側(cè)穹窿頂建筑向南直線距離7.4 米處有一道殘墻,呈東西走向,總長7.7 米、殘高2.7 米。自東向西隨山體越來越低,自上而下呈三級階梯狀。最上面(即最東側(cè))的墻體東西長2.2 米、高1米、厚0.4 米;中間墻體東西長1.65 米、高1.3 米、厚0.7 米;最下方(即最西側(cè))墻體東西長3.8 米、高0.9米、厚0.8米。墻體由長0.42米、寬0.2米、厚0.1米的土坯壘砌而成。
緊鄰最西側(cè)墻體有一段南北走向,長約4.1 米的墻體痕跡;距西側(cè)墻2.8 米處有一段東西長1.3米,南北寬1.2米的殘墻。
這是位于階梯狀墻體向南直線距離24米處的建筑遺址,編號為F2-F3。
F2是位于東北角的建筑遺址,東墻南北長2.2米、高1.8米,因巖體及泥土堆積,厚度無法測量;北墻東西長1.8米、高1.8米;西墻南北長1.1米、高3.5米、厚0.7米。距東墻0.15米處有一小方孔,寬0.12米、高0.15米、深0.46米;向西0.9米處有一小方孔,寬0.1米、高0.17米、深0.46米。
F3是位于連接F2遺址西側(cè)墻殘缺0.6米處,偏西南方向的建筑,東墻南北殘長1.9米、殘高0.75米、厚0.5米;北墻東西長5.2米、高1.8-2.6米、厚0.7-0.95米,墻體自東向西逐漸變厚,高度隨山勢越來越低。北墻有3 個方孔,距東墻0.9 米處有一小方孔,寬0.15 米、高0.15 米、深0.45 米;向西1.2 米處的方孔,寬0.2米、高0.15米、深0.6米;向西2.5米,距地面0.7米處方孔,寬0.2米、高0.15米、深0.5米。距北墻0.25米的東墻上見起券痕跡(應(yīng)為縱券),券殘高0.9米。
F3 北側(cè)墻西端靠北,有一段墻體Q2,墻體東西長1.8 米、高1 米、厚1 米,該墻體北側(cè)向西(崖體方向)延伸1.1 米處有一殘墻Q3,距Q2 墻體1.8 米,長0.5 米、高1.7 米、厚0.7 米,南側(cè)墻體南北長4.2米、高1 米;距離F3 建筑東墻6.15 米處殘存一道墻體Q4,長3.8 米、高2.6 米、厚1 米,由土坯壘砌而成,土坯長0.4米、寬0.2米、厚0.1米,該墻體中間偏南有長1.55米、高1.2米的后期修補痕跡,且有明顯的起券痕跡,券高1.7米、券寬2.2米。
Q5是距Q2墻體向南直線距離14.8米處的一處殘墻,根據(jù)草拌泥墻痕跡,判斷此處仍存在建筑殘墻Q5,南北長1米,分別有東北至西南走向的2段墻體0.6米、1.1米。
F4似為一處前后室的房址遺跡,距離Q5墻體(東南方向)東部直線距離0.9米,向西1.5米,有起券痕跡(類似橫券),殘高0.15 米,可能為一處前室,可見南側(cè)墻體南北長2.7 米;緊鄰南側(cè)可見有1處拱形建筑的拱形門,門寬2.2米、高1.7米,拱殘寬1.45米,拱形門上方有寬0.9米的坍塌口,拱形門距南墻1米,橫券前室南墻殘長0.9米,根據(jù)推測此處應(yīng)該有一處作為后室而存在的縱券頂建筑,拱形門口被虛土全部填埋,僅見拱頂處,門厚0.8米。
距F4縱券口向西距離2.4米崖體邊緣處似有兩道墻,向西延伸一殘墻,長1米、高1.1米、厚0.25米。崖體邊緣內(nèi)墻向南0.8 米處,有一寬0.4 米的小龕,被崖體邊的蘆葦和駱駝刺遮蓋;向南1.05 米處另有一龕,寬0.7 米、高0.45 米、深0.45 米;龕的南側(cè)是緊鄰內(nèi)墻的外墻Q6,南北長3.5 米、高2.2米、厚0.5米;
外墻南偏西有一小室F5,南北寬1.1米、高0.9米、深1.4米,小室坍塌嚴重,南部保留寬0.4米室頂、厚0.3 米,可見土坯壘砌和草拌泥涂抹痕跡,土坯長0.35 米、寬0.2 米、厚0.1 米。南側(cè)距小室約5.2米處有一面后墻Q7,基本上可以確定是6號寺院的最南側(cè)墻體,該墻體東西長3.9米、南北寬1.1米、高3.55米。
距離寺院南墻約8米處的崖壁下部,發(fā)現(xiàn)一處壁龕后壁,寬1.2米、高2.1米,后壁北側(cè)發(fā)現(xiàn)明顯的起券痕跡,東南角及南側(cè)抹有草拌泥,壁龕底部發(fā)現(xiàn)有土坯。
6 號寺院自北向南寬約60 米,最北側(cè)為一穹窿頂建筑,在格倫威德爾、奧登堡等外國探險家報告中均有提及,但南側(cè)的寺院遺址由于損毀嚴重、形制不明等原因,并不在他們的調(diào)查范圍內(nèi)。根據(jù)吐魯番學(xué)研究院石窟調(diào)查小組2020 年的現(xiàn)場調(diào)查,6 號寺院應(yīng)該與勝金口其他大型寺院遺址一樣,同屬院落式結(jié)構(gòu),也是一處較大的寺院遺址,除外國探險家提及的穹窿頂建筑外,應(yīng)包含南側(cè)的一些房址、墻體等建筑遺存。6 號寺院整體保存現(xiàn)狀很差,現(xiàn)殘存5 處房址(含穹隆頂建筑)和部分墻體。
學(xué)術(shù)界多位專家學(xué)者對勝金口大型地面寺院的類型、年代等進行了論證。夏立棟博士在其《試論高昌地面佛寺的類型和分期》一文中對高昌地面寺院進行分類,并根據(jù)寺院佛殿的洞窟形制、壁畫題材及分布位置,論證了勝金口1、5、7、9 號幾處大型寺院興建年代定為9 世紀末至10 世紀中葉①夏立棟:《試論高昌地面佛寺的類型和分期》,《敦煌研究》2017年第2期。。林立先生在其著作《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中根據(jù)壁畫內(nèi)容、佛堂形制、土坯磚形制論證了勝金口1、2、5、7、9號寺院皆是修建于高昌回鶻時期,時間大概是10世紀末或11世紀初②林立:《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8年,第129~143頁。。此外,吐魯番學(xué)研究院的路瑩、李亞棟、陳玉珍等學(xué)者及本人,在開展實地調(diào)查的基礎(chǔ)上,與外國探險家考察報告進行對比研究,分別論證了勝金口2、5、7、9 號寺院的興建年代為10 世紀末至11世紀初③路瑩:《勝金口石窟2號寺院遺址調(diào)查研究》、高春蓮:《勝金口石窟5號寺院遺址調(diào)查研究》、李亞棟:《勝金口石窟7號寺院遺址調(diào)查研究》、陳玉珍:《勝金口石窟9號寺院遺址調(diào)查研究》,《吐魯番學(xué)研究》2020年第2期。。
6 號寺院作為勝金口一處較大規(guī)模的地面寺院,其興建、使用年代與同區(qū)域其他大型地面寺院遺址應(yīng)屬同一時期。外加,格倫威德先生在其《報告》中提到勝金口6 號寺院的穹窿頂建筑頂部繪制的逾城出家圖,與高昌故城β寺院東部β-E佛堂前室內(nèi)發(fā)現(xiàn)的菩薩騎馬壁畫殘件完全相同,且繪畫的大小也幾乎相同①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93、144頁。。林立先生在其著作《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中論證了高昌故城的β 寺院主體建于6-7 世紀,E 佛堂是回鶻時期增建的②林立:《西域古佛寺——新疆古代地面佛寺研究》,第118頁。。勝金口6 號寺院與高昌故城β-E佛堂前室的壁畫“逾城出家”有著相似的壁畫內(nèi)容及繪畫風(fēng)格,繪制年代應(yīng)該也相同,同屬高昌回鶻時期(圖9、10)。綜上所述,勝金口6號寺院應(yīng)屬高昌回鶻時期,興建年代為10世紀末至11世紀初。
圖9 高昌故城β-E佛堂的“逾城出家”壁畫殘件③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93頁。
圖10 勝金口6號寺院穹窿頂部逾城出家圖局部④阿爾伯特·格倫威德爾著,管平譯:《高昌故城及其周邊地區(qū)的考古工作報告(1902—1903年冬季)》,第94頁。
附記:參與此次調(diào)查的有陳愛峰、王小雄、李亞棟、路瑩、蔣金國、祖白旦古麗·艾尼瓦爾、尤麗吐孜·阿不力米提、崔瓊、田利萍,繪圖舍秀紅,攝影張永兵,航拍張海龍。